第179章 代理皇帝的第一次早朝之旅!
大唐:李世民的頭號打手 作者:黑五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
眾人麵麵相覷,皆報以苦笑。
九安一通發泄過後,總算冷靜了下來,略微整理了下心情道:“上朝吧,本王僭越代替陛下處理奏事。”
李世民許久未曾露麵,朝會也許久沒有舉行,他們這些位高權重的頂尖大臣倒是沒什麽,可下麵小官就有些人心浮動了。
加之現在李承乾尚且年幼,朝廷也沒有立下太子人選,以至於不少人生出了不該有的心思。
九安身份地位特殊,若親自出麵鎮壓穩固人心,對朝廷接下來的局麵將會大有好處。
九安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故此決定代替李世民舉行朝會,以撫人心。
眾人趕忙整理儀容,同時命內官暫且將奏疏抬到側殿。
忙活完一切後,兩儀殿大門洞開,刺眼的光線如同利劍,刺的一夜未眠的眾人有點睜不開眼。
陣陣微風吹進兩儀殿,將殿內渾濁的空氣打散,鏖戰一夜的大臣們精神一震,繼而紛紛深吸起來。
“上朝!!”
隨著內官道道唱喝聲漸漸遠去,宮門外已經準備打道回府的官員們聽見呼喊聲,皆是愣在原地。
紛紛尋思今天這是怎麽了,難道是陛下回來了?
念及至此,他們趕忙列隊整理儀容,收起心中駁雜的念頭,準備開始入宮參加早朝。
兩儀殿內,百官步入。
就在他們剛剛準備行禮問候的時候,突然發現高台之上居然空無一人,而台下則站著鎮國王九安。
“這....什麽情況?”
百官心頭疑惑叢生,不知這是鬧的哪一出?
“咳咳....”九安清了清嗓子,殿內瞬間變得安靜,“諸位,陛下不在。太上皇令本王暫代朝事!”
嘩!!
此言一出,殿內瞬間響起道道驚呼。
這件事非同小可,難免不會引起他人誤會。
九安可懶得管他們作何感想,沉聲問道:“本王於高句麗送回五十多萬俘虜,全國修建馳道之事可曾展開?”
話音剛落,裴矩當即站了出來道:“下官分了十萬人前去開采礦石,另外二十萬男丁分看似很多實則完全不夠用。”
“故此下官將其集中,先修繕長安附近馳道。”
九安點了點頭,破土修路在古代可是個大工程,二十萬人根本算不上什麽,倒也可以理解。
“那二十萬女子呢,可曾妥善安置?”
裴矩捋須長歎,臉上頓時露出苦惱之色,自己一把年紀還要去處理這些女子,可真是難為他了。
民部侍郎接過話茬道:“殿下,這二十萬女子實在有點少,分給誰都不合適。分不到的心中定然不平衡......”
“如此一來,可能好事變壞事!”
話音剛落,民部其他官員紛紛出聲讚同。
九安頓時皺起了眉頭,這話在他耳中聽來,完全就是在怪罪自己抓來的人太少!
若是人數充足,民部哪還有這麽多煩惱?
“這......”
九安忍不住撓了撓頭,臉上閃過一縷尷尬之色。高句麗之行抓獲俘虜確實有點太少,不過這群人胃口也太大了。
那高句麗不過三百多萬人口,減去老弱病殘和死在戰場混戰的小卒,攏共還能剩下幾人?
這個時代人口少,可不光是大唐少。
連華夏之地都如此,更別說那些番邦蠻夷人煙就更加稀少了。有些後世發達之國的土地上,甚至僅有野人存在。
“殿下!”裴矩見狀趕忙開口解圍,“兵家之事,凶險萬分。您能送回這些人,臣等就已經很知足了。”
他不開口還好,一開口九安徹底感覺丟了麵兒,當即道:“本王這就修書一封送至征東大軍,讓他們稍稍放寬一下抓捕俘虜的標準!”
現在想想,當初要不殺的那麽狠,人數怕是還會多上不少!
這一刻,九安心頭滴血,恨不得抽自己兩個大嘴巴子。
“鎮國王!”長孫無忌好似想到什麽,雙眼明亮鑿鑿的看著九安道:“陛下那.....豈不是有很多壯丁?”
九安轉眼看向長孫無忌,兩人目光交錯間,一股猥瑣之意散發而出。
“武達,速速加急派遣斥候趕往涇州,通知陛下務必不可空手而歸,盡量多帶些壯丁歸來!”
九安臉上露出一抹笑意,容你出去撒歡兒,但你若是空手而歸可就說不過去了。
李世民這現成的打工仔,不用白不用。
此件事了,九安目光看看向申請倨傲的程咬金和單雄信二人,笑道:“瞧二位這囂張模樣,這次怕是收獲頗豐?”
聞言,二人倨傲的神色更甚,緊趕慢趕歸來想要得李世民的一番誇獎,卻沒成想回來撲了個空,心頭難受許久。
今日,九安提起此事,兩人心頭也算稍稍得了些許安慰。
“啟稟鎮國王!”
兩人齊步出列,於大殿中間拱手笑道:“幸不辱命,西域三十六國皆與我大唐達成通關貿易。”
“西域三十六國熱情非凡,非要送大大批寶物作為見麵禮。”
“盛情難卻,實在是盛情難卻啊!”
九安劍眉一挑,自然清楚這兩位話語中的意思,當即誇讚道:“程將軍和單將軍不愧為我大唐門前兩朵雙花大紅棍,辦事效率沒的說!”
雖不知九安口中所謂的‘雙花大紅棍’是什麽意思,但想來定然是誇獎自己二人,當即齊齊拱手自謙,那模樣引得在場眾人一愣愣。
單雄信也就罷了,你程咬金什麽時候如此懂禮貌了?
真是活見鬼了!
九安從大椅上站起,笑道:“二位將軍功勞,待陛下歸來後親自封賞,貿易司即刻督促商人,盡快攜帶貨物入西域進行貿易!”
單雄信剛回歸隊列的身子又站了出來,沉聲道:“殿下,末將發現,邊關通往西域之地路線並不太平。”
“一路上匪患頗多,有我漢人....也有番蠻狗崽子.....”
“若坐視不理,怕是貿易之路將會不太平啊!”
九安怔了怔,看向單雄信的目光滿是讚賞,匪徒最懂匪徒,若沒有單雄信出言提醒,他還真想不到這件事。
沉思片刻後,九安道:“單將軍,去尋你那些舊識好友將其招安,給他們一人扔上幾千兵馬駐紮於貿易路線上,掃清路線上的所有匪患!”
百官欲言又止,大唐缺少將軍麽?
對付區區匪患,為何還要去招安那些綠林響馬呢?
眾人麵麵相覷,皆報以苦笑。
九安一通發泄過後,總算冷靜了下來,略微整理了下心情道:“上朝吧,本王僭越代替陛下處理奏事。”
李世民許久未曾露麵,朝會也許久沒有舉行,他們這些位高權重的頂尖大臣倒是沒什麽,可下麵小官就有些人心浮動了。
加之現在李承乾尚且年幼,朝廷也沒有立下太子人選,以至於不少人生出了不該有的心思。
九安身份地位特殊,若親自出麵鎮壓穩固人心,對朝廷接下來的局麵將會大有好處。
九安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故此決定代替李世民舉行朝會,以撫人心。
眾人趕忙整理儀容,同時命內官暫且將奏疏抬到側殿。
忙活完一切後,兩儀殿大門洞開,刺眼的光線如同利劍,刺的一夜未眠的眾人有點睜不開眼。
陣陣微風吹進兩儀殿,將殿內渾濁的空氣打散,鏖戰一夜的大臣們精神一震,繼而紛紛深吸起來。
“上朝!!”
隨著內官道道唱喝聲漸漸遠去,宮門外已經準備打道回府的官員們聽見呼喊聲,皆是愣在原地。
紛紛尋思今天這是怎麽了,難道是陛下回來了?
念及至此,他們趕忙列隊整理儀容,收起心中駁雜的念頭,準備開始入宮參加早朝。
兩儀殿內,百官步入。
就在他們剛剛準備行禮問候的時候,突然發現高台之上居然空無一人,而台下則站著鎮國王九安。
“這....什麽情況?”
百官心頭疑惑叢生,不知這是鬧的哪一出?
“咳咳....”九安清了清嗓子,殿內瞬間變得安靜,“諸位,陛下不在。太上皇令本王暫代朝事!”
嘩!!
此言一出,殿內瞬間響起道道驚呼。
這件事非同小可,難免不會引起他人誤會。
九安可懶得管他們作何感想,沉聲問道:“本王於高句麗送回五十多萬俘虜,全國修建馳道之事可曾展開?”
話音剛落,裴矩當即站了出來道:“下官分了十萬人前去開采礦石,另外二十萬男丁分看似很多實則完全不夠用。”
“故此下官將其集中,先修繕長安附近馳道。”
九安點了點頭,破土修路在古代可是個大工程,二十萬人根本算不上什麽,倒也可以理解。
“那二十萬女子呢,可曾妥善安置?”
裴矩捋須長歎,臉上頓時露出苦惱之色,自己一把年紀還要去處理這些女子,可真是難為他了。
民部侍郎接過話茬道:“殿下,這二十萬女子實在有點少,分給誰都不合適。分不到的心中定然不平衡......”
“如此一來,可能好事變壞事!”
話音剛落,民部其他官員紛紛出聲讚同。
九安頓時皺起了眉頭,這話在他耳中聽來,完全就是在怪罪自己抓來的人太少!
若是人數充足,民部哪還有這麽多煩惱?
“這......”
九安忍不住撓了撓頭,臉上閃過一縷尷尬之色。高句麗之行抓獲俘虜確實有點太少,不過這群人胃口也太大了。
那高句麗不過三百多萬人口,減去老弱病殘和死在戰場混戰的小卒,攏共還能剩下幾人?
這個時代人口少,可不光是大唐少。
連華夏之地都如此,更別說那些番邦蠻夷人煙就更加稀少了。有些後世發達之國的土地上,甚至僅有野人存在。
“殿下!”裴矩見狀趕忙開口解圍,“兵家之事,凶險萬分。您能送回這些人,臣等就已經很知足了。”
他不開口還好,一開口九安徹底感覺丟了麵兒,當即道:“本王這就修書一封送至征東大軍,讓他們稍稍放寬一下抓捕俘虜的標準!”
現在想想,當初要不殺的那麽狠,人數怕是還會多上不少!
這一刻,九安心頭滴血,恨不得抽自己兩個大嘴巴子。
“鎮國王!”長孫無忌好似想到什麽,雙眼明亮鑿鑿的看著九安道:“陛下那.....豈不是有很多壯丁?”
九安轉眼看向長孫無忌,兩人目光交錯間,一股猥瑣之意散發而出。
“武達,速速加急派遣斥候趕往涇州,通知陛下務必不可空手而歸,盡量多帶些壯丁歸來!”
九安臉上露出一抹笑意,容你出去撒歡兒,但你若是空手而歸可就說不過去了。
李世民這現成的打工仔,不用白不用。
此件事了,九安目光看看向申請倨傲的程咬金和單雄信二人,笑道:“瞧二位這囂張模樣,這次怕是收獲頗豐?”
聞言,二人倨傲的神色更甚,緊趕慢趕歸來想要得李世民的一番誇獎,卻沒成想回來撲了個空,心頭難受許久。
今日,九安提起此事,兩人心頭也算稍稍得了些許安慰。
“啟稟鎮國王!”
兩人齊步出列,於大殿中間拱手笑道:“幸不辱命,西域三十六國皆與我大唐達成通關貿易。”
“西域三十六國熱情非凡,非要送大大批寶物作為見麵禮。”
“盛情難卻,實在是盛情難卻啊!”
九安劍眉一挑,自然清楚這兩位話語中的意思,當即誇讚道:“程將軍和單將軍不愧為我大唐門前兩朵雙花大紅棍,辦事效率沒的說!”
雖不知九安口中所謂的‘雙花大紅棍’是什麽意思,但想來定然是誇獎自己二人,當即齊齊拱手自謙,那模樣引得在場眾人一愣愣。
單雄信也就罷了,你程咬金什麽時候如此懂禮貌了?
真是活見鬼了!
九安從大椅上站起,笑道:“二位將軍功勞,待陛下歸來後親自封賞,貿易司即刻督促商人,盡快攜帶貨物入西域進行貿易!”
單雄信剛回歸隊列的身子又站了出來,沉聲道:“殿下,末將發現,邊關通往西域之地路線並不太平。”
“一路上匪患頗多,有我漢人....也有番蠻狗崽子.....”
“若坐視不理,怕是貿易之路將會不太平啊!”
九安怔了怔,看向單雄信的目光滿是讚賞,匪徒最懂匪徒,若沒有單雄信出言提醒,他還真想不到這件事。
沉思片刻後,九安道:“單將軍,去尋你那些舊識好友將其招安,給他們一人扔上幾千兵馬駐紮於貿易路線上,掃清路線上的所有匪患!”
百官欲言又止,大唐缺少將軍麽?
對付區區匪患,為何還要去招安那些綠林響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