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來都來了的想法,陳墨一個人在美術館裏逛了起來。


    對畫而言,陳墨了解得不多,不過藝術總是有相通性的,基本的鑒賞能力還是具備的。


    畫作通過線條描繪虛實,通過色彩呈現光影,或寫實,或抽象。


    對於寫實的畫作,不懂畫的人也可以一眼看出其傳神。


    但對於抽象的畫作,就涉及到個人的藝術主張。


    而藝術主張這東西又極具概念化和個性化,有時旁人根本無法理解。


    甚至有些時候,還會讓看的人心裏發出“這玩意也是藝術”的驚歎。


    換句話說,有時一些過於抽象的藝術畫作到底表達了什麽,全在畫家自己怎麽說。


    至於別人相不相信,能不能在其中找到共鳴,就是別人自己的問題了。


    這種時候要多找找自己的原因,問問自己有沒有藝術細胞,懂不懂什麽叫藝術,有沒有點藝術鑒賞力。


    陳墨也知道這行裏麵的一些門道和水分。


    藝術的價值是需要商業包裝的,特別是畫作。


    因為畫作不像其它音樂或者文學作品,可以一定程度看作品的市場銷量和流傳度來反映認同度,體現藝術或文學價值。


    畫作的價值大多是依靠過往的交額來體現,但單幅作品的成交額很容易“炒作”。


    這就讓一些別有目的的人看到可趁之機。


    “藝術”兩個字最能模糊金錢的標價,畢竟藝術是“無價”的。


    陳墨之所以清楚,是因為拍電影也有這種“路子”,大投資、大製作的爛片,無人觀看的電影院,莫名其妙的高票房.


    錢過一遍水就洗幹淨了,之後就能大方地拿到太陽底下曬。


    陳墨自己走馬觀花似的在美術館內逛著,因為待會還有點事,他沒有每一幅畫作都去慢慢欣賞,了解畫作旁邊那些對畫家和作品的信息介紹。


    本來陳墨今天過來這邊就有事要來公司處理的,現在突然進來看畫展也是“撞”見方太初才有的臨時起意,所以他就想著把畫過一遍就走人。


    以陳墨這看展的架勢,看完畫展的時間完全取決於美術館有多大,走一遍需要多久。


    所以陳墨邊看還邊想著,待會走的時候要不要等方太初那小朋友,跟她說一聲再走,畢竟再怎麽說也是人家帶他進來看的。


    正當陳墨這樣想的時候,一個轉角,看到了一架鋼琴放置在一幅畫的下方。


    這個設計構思引起了陳墨興趣,走近一瞧,發現還是一架老舊的鋼琴,看上去已經有些年頭了,不過被保養的很好。


    陳墨仔細打量了一下,打開琴蓋試了試音,沒發現鋼琴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又抬頭看了看鋼琴上方那幅畫。


    那是一副暗色彩的構圖,在一座昏暗的房子裏,一個女人獨自坐在窗前,留下一個孤獨的側影。


    這扇窗是畫裏唯一的亮色,光從窗口透進來,仿佛代表著某種渴望和向往。


    畫倒是挺好,不過陳墨沒看出把鋼琴放在這裏的用意。


    陳墨繞著鋼琴和畫挪步,換著觀賞角度打量思索起來。


    隨即陳墨啞然失笑,他這才注意到在鋼琴的一側還掛著一副頭戴式無線耳機,剛才因為角度問題沒看到。


    花樣整得還挺多,陳墨搖了搖頭,也沒有多想,直接拿起耳機放到耳邊。


    耳機裏傳來躁動的鼓點和極具節奏的貝斯旋律


    陳墨眉頭輕挑,搖滾?!


    他還以為會是什麽舒緩的輕音樂之類的,沒想到居然是與畫呈現出的孤獨感截然相反的搖滾旋律。


    有點意思。


    陳墨臉上不由露出會心笑容。


    聽著這躁動的旋律,再抬頭看看上方呈現孤獨的畫作,陳墨當即就有不一樣的感覺。


    畫裏不再是一個孤獨的側影窺望窗外,而是一種讓人想打碎眼前這扇窗的衝動。


    這扇禁錮了自由的窗,打碎它,離開這座昏暗的牢籠,去往內心渴望向往的世界。


    那是一片新的廣闊天地,山風從耳邊呼擁而來,拂過野草,掠過密林,於山頂峭岩凜冽


    陳墨聽著耳機裏旋律的結尾傳來風聲,一種豁然開朗、心曠神怡的感覺油然而生。


    這是自由的風。


    而有風吹進來的地方,就會有出口。


    陳墨仔細觀摩著眼前畫作,終於在窗口右側的陰影中發現不明顯的色差,看起來就像是一道門。


    隨即陳墨看向畫外的右方,隔著兩三米的地方,也有一道不起眼的門。


    剛才沒看到畫之前,陳墨以為是個雜物間之類的,現在看來,還是個隱藏的彩蛋。


    陳墨摘下耳機,懷著好奇的心往旁邊的門走去,門後麵會是什麽?


    “哢擦。”


    陳墨握住門把手,嚐試著打開門。


    門沒鎖,直接就開了。


    門後麵是一條狹長的甬道,甬道的一邊貼著一排鏡片,另一邊掛著幾幅畫作。


    陳墨抬腳步入,還以為這裏藏著什麽珍品佳作,可看了之後,發現好像並沒有什麽特殊的地方,也沒有比外麵的畫好,甚至有幾副都比不上外麵展示的畫作。


    不過陳墨倒是注意到了這些畫作的特別之處,就是這裏麵的畫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倒不是從什麽技法畫風觀察出來的,單純就因為這些畫的右下方都寫著一個人的名字:黃亦玫。


    陳墨想了一下,也沒聽過什麽畫壇名家叫這個名的,難道是近幾年新冒頭的?


    之所以有這個想法,是因為陳墨看這幾副畫,雖然前麵有兩三幅有些稚嫩,甚至可以說就是隨手塗鴉所作。


    但隨著往後看,卻可以看出畫家的畫畫技法是在提升的,或者說逐漸趨向成熟。


    所以這裏展示的不是什麽藏品畫作,而是這個叫“黃亦玫”的人,學畫各個時期階段的作品,可以說是學畫成長史了。


    不過這種一般不是展示在家裏嗎?


    陳墨帶著略感疑惑的心情,走到甬道盡頭。


    甬道的盡頭又是一道門,門連著整麵牆上都噴繪著叢林密植,看上去感覺門後麵是什麽森林秘境似的。


    看著這門中門的,好家夥,這是分階段?


    外麵是早期作品,裏麵是大成作品?


    陳墨猜想著,曬然一笑,打開門走進去一探究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有風的地方開始的文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米下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米下飯並收藏從有風的地方開始的文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