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印象
神探狄仁傑之平行武朝 作者:寒水不歸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陽宮,甘露殿,內室。
東宮和洛陽城內外都有廝殺,卻不能波及到這裏,殿中是一片冷清。
武則天似乎是把所有宮人都趕出去了,隻留自己一個人在殿中。
她身著便裝,坐在書桌之前,桌上所有的書卷沒有一卷打開著,隻有一盞很明亮的燈火。
武則天坐著一動不動不知多久了,癡癡地盯著手掌心,她的手掌心是一隻翠蟾。
準確地說,是一隻翠蟾的底座,底座上刻著“明允”兩個字,翠蟾正是故雍王李賢的字。
翠蟾顛倒著,在武則天的手掌中不斷翻轉著。
而武則天的心思又不在翠蟾上,仿佛早已隨著翠蟾延伸到不知哪裏去了。
也許是李賢剛剛降生的時候的第一聲啼哭;也許是李賢的孩提時代的歡聲笑語;也許是李賢長大成人的時候的英姿颯爽。
再後來,李賢成為她權力路上的阻礙,被她陷害之時;乃至她痛下決心,迫使親子走上絕路之刻……
至於“李守信”這個人,她隻是聽說過這個名字,從沒有切實印象。
也許應該有印象,但那張俊俏地、似曾相識的臉,應該對應著另一個熟悉名字——趙既!
“吱呀”一聲,宮殿厚重大門的聲響將武則天的思緒拉回現實中。
上官婉兒步履輕盈,恭敬地行至她麵前,低垂臻首,輕聲稟報道:“陛下,人已帶到。”
武則天輕輕歎息,幾不可聞,隨即緩緩放下手中的翠蟾底座,微微頷首,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知道了,帶進來吧,讓朕親眼瞧瞧。”
上官婉兒並未立即行動,而是盡職盡責地再度提醒道:“陛下,或許在外殿接見更為妥當?”
在外殿,上官婉兒已經安排了一群千牛衛,她的意思很明顯,這對姐妹不是一般人,必須稍作防範。
武則天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她輕輕擺了擺手,示意上官婉兒不必多言。“不必了,婉兒,就在這裏吧!”
上官婉兒無奈,隻好遵命去了。
宮殿的大門再度開闔,小梅和小鳳姐妹在上官婉兒的引領下,緩緩步入其中。
兩個人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走進了富麗堂皇的殿中。
小梅還穩重一些,而小鳳雖竭力使自己顯得恭順,卻仍難以掩飾那雙好奇的目光,不時地在四周遊移。
終於,她們來到了武則天的麵前。
在二人一直生存的蛇靈世界觀、價值觀下,眼前的女人是此世萬惡之源,大反派,大魔頭,除之而後快的對象。
然而,當真正麵對她時,除了那份難以言喻的威嚴與深沉,她無非也就是一個上了年紀、不堪一擊的老太太。
小鳳是這樣想的。
按照上官婉兒所教的大禮,小梅和小鳳對著眼前的皇帝行禮,小鳳感覺怪怪的。
“免禮吧,走近些讓我瞧瞧。”武則天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輕鬆與和藹。
小梅詫異地抬起頭來,看了武則天一眼,心中暗道:“到底是上了年紀,眼神不太好了嗎?”
兩姐妹於是向前走了兩步,以便武則天能更清楚地看到她們。
武則天果然滿意地點了點頭,笑道:“真是一對可人兒啊!”
這一次小梅倒是沒有開口,想聽聽武則天接下來如何說。
見二人不說話,武則天再次開口:“不必拘束,你二人能棄暗投明,且對剿滅蛇靈有功,不知想要什麽封賞?”
麵對武則天的詢問,小梅不得不答:“回陛下,剿滅蛇靈,幸賴陛下天威,次賴狄閣老等運籌帷幄,愚姐妹不敢居功。”
武則天聞言,不禁開懷大笑:“既然如此,狄如燕在寒光寺救駕已有先例,婉兒,你便照此例為她們議功吧!”
上官婉兒在一旁應下,小梅和小鳳連忙謝恩。
小鳳趁機又偷偷瞥了一眼高高在上的皇帝,心中暗自覺得,這位老太太至少在表麵上,還是挺好相處的。
武則天忽地心念一動,道:“狄如燕是由朕賜名,不知你們姐妹是何姓名啊?”小梅沉聲對道:“民女姐妹姓阮,民女叫阮玉梅,小妹名叫阮玉鳳。”
武則天聞言,不禁輕笑道:“阮玉梅、阮玉鳳…朕還以為你們姐妹要麽姓蕭,要麽姓袁呢。”
此時小鳳忍不住插嘴道:“我們姐妹本來是孤兒,被人收養,原本沒有姓,就是被人小梅、小鳳的叫,是…”
話未說完,小梅連忙拽了拽妹妹的衣袖,示意她不要多言。
誰知道武則天仿佛已經猜到了一般,接著小鳳道:“是有人給你們變‘袁’作阮,然後取了這兩個名字對不對?”
小梅見武則天已經把事情說破,隻好點了點頭。
武則天笑著搖了搖頭:“婉兒,賜座。”
小梅和小鳳姐妹對視一眼,眼中各自是驚疑不定,對武則天過於友善的態度而感到萬分驚訝。
武則天則接著道:“不必疑慮,朕年紀大了,多思親眷,你們能為朕講講他和你們的故事嗎?嗯?”
雖然她沒有明說出口,但是殿中的三人都已經知道說的是趙既了。
然而,事有不巧,上官婉兒正好帶回了另外的消息:“陛下,太子殿下來了?”
武則天興致正濃,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打斷,不禁心生不悅:“不見!他來此作甚?”
上官婉兒無奈道:“太子殿下聽說有蛇靈逆黨欲對陛下不利,他身為人子,心不能安,特趕來伴駕。”
武則天此時已回過味兒來,但仍然不耐煩道:“知道了,太子想必也辛苦了,你讓他歇息歇息吧!”
上官婉兒了然,當即退下去安排了。
武則天轉而繼續麵對著小梅兩姐妹:“不理他,你們說呀!”
小梅和小鳳麵麵相覷,尚不知該如何開口。
武則天倒像是看出了二人的難處,循循善誘道:“就從你們的名字說起……慢慢說,咱們有的是時間。”
推脫不過,小梅也隻好娓娓道來,將趙既的過往加工過後,慢慢交代給武則天:“那時候,殿下被袁天罡打得重傷,幾乎命懸一線,養了好久才複原,我們姐妹正是照顧殿下的下人……”
武則天則是以隻有自己能聽見的聲音喃喃自語:“哦,二人之間果然形同水火!”
說著說著,小梅姐妹不免說到動容處,情不自禁,倒惹得武則天眼中異彩連連。
“那一年生辰,他將這塊玉佩當做禮物交給了我……”小梅已有些不能自已。
武則天臉上則是興致盎然,可是又有幾分懷疑道:“有意思,這麽重要的東西,他就這麽送出去了?看來還真是看重你們姐妹。”
小鳳撇了撇嘴道:“也不盡然!我和姐姐開始還不覺得,可是後來發現,是那家夥對雍王之子這個身份十分厭惡。”
武則天聞言,更加驚奇:“竟有這等事?”
小鳳點了點頭道:“是真的,他最討厭別人叫他殿下,也從不許我們姐妹提這件事,平日裏看起來也笑嘻嘻的,一旦提起這個話題,馬上翻臉無情,見誰咬誰一樣!”
武則天聽小鳳如此形容,不禁笑出了聲,隨即好奇道:“能把那玉佩給朕看看嗎?”
小梅自然無有不從,將玉佩從脖子上取下,上前遞給武則天。
武則天看著玉佩上的小篆,喃喃念道:“守信……這個名字,這個名字還和朕有淵源呢,不是朕強令改名,他也許會叫李光信。”
這條時間線裏,李賢的幾個兒子,老大叫李光順死得早沒改,其餘兒子都由武則天下旨,名字裏的第二個字全部強迫“光”改“守”了。
小梅姐妹倒是沒聽說過還有這樣一層淵源,一時間嘖嘖稱奇。
恰在此時,上官婉兒又進了殿中:“陛下,狄閣老和趙將軍求見!”
武則天、小梅和小鳳三人不約而同地抬起頭來,等了這麽久,終於來了。
這裏有個小bug,主角的玉佩其實應該叫“光某”,守禮、守義都是後來改的,本世界線改早一些吧,誤傷大雅。至於仁義禮智信的順序隨便排了,因為老二原名光仁,改名叫守禮,老三反而叫守義,那我老四偏偏叫守信也是合理的。
(本章完)
東宮和洛陽城內外都有廝殺,卻不能波及到這裏,殿中是一片冷清。
武則天似乎是把所有宮人都趕出去了,隻留自己一個人在殿中。
她身著便裝,坐在書桌之前,桌上所有的書卷沒有一卷打開著,隻有一盞很明亮的燈火。
武則天坐著一動不動不知多久了,癡癡地盯著手掌心,她的手掌心是一隻翠蟾。
準確地說,是一隻翠蟾的底座,底座上刻著“明允”兩個字,翠蟾正是故雍王李賢的字。
翠蟾顛倒著,在武則天的手掌中不斷翻轉著。
而武則天的心思又不在翠蟾上,仿佛早已隨著翠蟾延伸到不知哪裏去了。
也許是李賢剛剛降生的時候的第一聲啼哭;也許是李賢的孩提時代的歡聲笑語;也許是李賢長大成人的時候的英姿颯爽。
再後來,李賢成為她權力路上的阻礙,被她陷害之時;乃至她痛下決心,迫使親子走上絕路之刻……
至於“李守信”這個人,她隻是聽說過這個名字,從沒有切實印象。
也許應該有印象,但那張俊俏地、似曾相識的臉,應該對應著另一個熟悉名字——趙既!
“吱呀”一聲,宮殿厚重大門的聲響將武則天的思緒拉回現實中。
上官婉兒步履輕盈,恭敬地行至她麵前,低垂臻首,輕聲稟報道:“陛下,人已帶到。”
武則天輕輕歎息,幾不可聞,隨即緩緩放下手中的翠蟾底座,微微頷首,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知道了,帶進來吧,讓朕親眼瞧瞧。”
上官婉兒並未立即行動,而是盡職盡責地再度提醒道:“陛下,或許在外殿接見更為妥當?”
在外殿,上官婉兒已經安排了一群千牛衛,她的意思很明顯,這對姐妹不是一般人,必須稍作防範。
武則天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她輕輕擺了擺手,示意上官婉兒不必多言。“不必了,婉兒,就在這裏吧!”
上官婉兒無奈,隻好遵命去了。
宮殿的大門再度開闔,小梅和小鳳姐妹在上官婉兒的引領下,緩緩步入其中。
兩個人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走進了富麗堂皇的殿中。
小梅還穩重一些,而小鳳雖竭力使自己顯得恭順,卻仍難以掩飾那雙好奇的目光,不時地在四周遊移。
終於,她們來到了武則天的麵前。
在二人一直生存的蛇靈世界觀、價值觀下,眼前的女人是此世萬惡之源,大反派,大魔頭,除之而後快的對象。
然而,當真正麵對她時,除了那份難以言喻的威嚴與深沉,她無非也就是一個上了年紀、不堪一擊的老太太。
小鳳是這樣想的。
按照上官婉兒所教的大禮,小梅和小鳳對著眼前的皇帝行禮,小鳳感覺怪怪的。
“免禮吧,走近些讓我瞧瞧。”武則天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輕鬆與和藹。
小梅詫異地抬起頭來,看了武則天一眼,心中暗道:“到底是上了年紀,眼神不太好了嗎?”
兩姐妹於是向前走了兩步,以便武則天能更清楚地看到她們。
武則天果然滿意地點了點頭,笑道:“真是一對可人兒啊!”
這一次小梅倒是沒有開口,想聽聽武則天接下來如何說。
見二人不說話,武則天再次開口:“不必拘束,你二人能棄暗投明,且對剿滅蛇靈有功,不知想要什麽封賞?”
麵對武則天的詢問,小梅不得不答:“回陛下,剿滅蛇靈,幸賴陛下天威,次賴狄閣老等運籌帷幄,愚姐妹不敢居功。”
武則天聞言,不禁開懷大笑:“既然如此,狄如燕在寒光寺救駕已有先例,婉兒,你便照此例為她們議功吧!”
上官婉兒在一旁應下,小梅和小鳳連忙謝恩。
小鳳趁機又偷偷瞥了一眼高高在上的皇帝,心中暗自覺得,這位老太太至少在表麵上,還是挺好相處的。
武則天忽地心念一動,道:“狄如燕是由朕賜名,不知你們姐妹是何姓名啊?”小梅沉聲對道:“民女姐妹姓阮,民女叫阮玉梅,小妹名叫阮玉鳳。”
武則天聞言,不禁輕笑道:“阮玉梅、阮玉鳳…朕還以為你們姐妹要麽姓蕭,要麽姓袁呢。”
此時小鳳忍不住插嘴道:“我們姐妹本來是孤兒,被人收養,原本沒有姓,就是被人小梅、小鳳的叫,是…”
話未說完,小梅連忙拽了拽妹妹的衣袖,示意她不要多言。
誰知道武則天仿佛已經猜到了一般,接著小鳳道:“是有人給你們變‘袁’作阮,然後取了這兩個名字對不對?”
小梅見武則天已經把事情說破,隻好點了點頭。
武則天笑著搖了搖頭:“婉兒,賜座。”
小梅和小鳳姐妹對視一眼,眼中各自是驚疑不定,對武則天過於友善的態度而感到萬分驚訝。
武則天則接著道:“不必疑慮,朕年紀大了,多思親眷,你們能為朕講講他和你們的故事嗎?嗯?”
雖然她沒有明說出口,但是殿中的三人都已經知道說的是趙既了。
然而,事有不巧,上官婉兒正好帶回了另外的消息:“陛下,太子殿下來了?”
武則天興致正濃,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打斷,不禁心生不悅:“不見!他來此作甚?”
上官婉兒無奈道:“太子殿下聽說有蛇靈逆黨欲對陛下不利,他身為人子,心不能安,特趕來伴駕。”
武則天此時已回過味兒來,但仍然不耐煩道:“知道了,太子想必也辛苦了,你讓他歇息歇息吧!”
上官婉兒了然,當即退下去安排了。
武則天轉而繼續麵對著小梅兩姐妹:“不理他,你們說呀!”
小梅和小鳳麵麵相覷,尚不知該如何開口。
武則天倒像是看出了二人的難處,循循善誘道:“就從你們的名字說起……慢慢說,咱們有的是時間。”
推脫不過,小梅也隻好娓娓道來,將趙既的過往加工過後,慢慢交代給武則天:“那時候,殿下被袁天罡打得重傷,幾乎命懸一線,養了好久才複原,我們姐妹正是照顧殿下的下人……”
武則天則是以隻有自己能聽見的聲音喃喃自語:“哦,二人之間果然形同水火!”
說著說著,小梅姐妹不免說到動容處,情不自禁,倒惹得武則天眼中異彩連連。
“那一年生辰,他將這塊玉佩當做禮物交給了我……”小梅已有些不能自已。
武則天臉上則是興致盎然,可是又有幾分懷疑道:“有意思,這麽重要的東西,他就這麽送出去了?看來還真是看重你們姐妹。”
小鳳撇了撇嘴道:“也不盡然!我和姐姐開始還不覺得,可是後來發現,是那家夥對雍王之子這個身份十分厭惡。”
武則天聞言,更加驚奇:“竟有這等事?”
小鳳點了點頭道:“是真的,他最討厭別人叫他殿下,也從不許我們姐妹提這件事,平日裏看起來也笑嘻嘻的,一旦提起這個話題,馬上翻臉無情,見誰咬誰一樣!”
武則天聽小鳳如此形容,不禁笑出了聲,隨即好奇道:“能把那玉佩給朕看看嗎?”
小梅自然無有不從,將玉佩從脖子上取下,上前遞給武則天。
武則天看著玉佩上的小篆,喃喃念道:“守信……這個名字,這個名字還和朕有淵源呢,不是朕強令改名,他也許會叫李光信。”
這條時間線裏,李賢的幾個兒子,老大叫李光順死得早沒改,其餘兒子都由武則天下旨,名字裏的第二個字全部強迫“光”改“守”了。
小梅姐妹倒是沒聽說過還有這樣一層淵源,一時間嘖嘖稱奇。
恰在此時,上官婉兒又進了殿中:“陛下,狄閣老和趙將軍求見!”
武則天、小梅和小鳳三人不約而同地抬起頭來,等了這麽久,終於來了。
這裏有個小bug,主角的玉佩其實應該叫“光某”,守禮、守義都是後來改的,本世界線改早一些吧,誤傷大雅。至於仁義禮智信的順序隨便排了,因為老二原名光仁,改名叫守禮,老三反而叫守義,那我老四偏偏叫守信也是合理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