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臥虎莊的外圍,葛天霸攜同雲姑及其一眾手下嘍囉,乘舟而出,將虎雲等一幹人的船迎進莊中。


    遠離臥虎莊,約莫數十裏之遙的上溝村,一葉扁舟在波光粼粼中緩緩搖曳,曆盡艱辛終得靠岸。


    細看之下,這艘小船吃水極深,像是裝載了過多的貨物,因此駕馭起來才不容易。


    “來!加把勁!”隨著一聲渾厚的呼喊,船首一個壯年男子率先跳下船,並指揮同舟的水手們嫻熟地將船錨定,穩穩靠岸。


    這男子麵相憨厚,很是壯實,身上穿著短打水靠,手上長滿老繭,是拉纖所致。


    他從小在本地水邊長大,喚作方九,正是上溝村鬧事的漕戶之一。


    這一船人的來曆大抵如此,和方九一般無二,唯有一人與眾不同。


    此人麵相看不過三十七八歲,可一雙眼睛古井無波,仿佛看遍了世事浮沉,好像再也沒有任何事物能觸動其心弦了。


    待船隻穩穩停靠,他輕盈一躍,跳上岸去,隨後水手們也紛紛跟隨。


    眾人開始搬運一隻隻沉甸甸、濕漉漉的麻袋,不過卻沒一人喊累,全都麵露激動之色。


    方九抹去額頭的汗珠,滿心歡喜地走向那位中年男子,笑道:“王大哥!真有你的,有了這一船糧食,全村人都有救了。”


    王大哥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將手中的幽蘭劍輕輕置於麻袋之上,隨即輕鬆拎起一袋糧食,扛於肩頭


    他又麻利地再扛一袋,朗聲道:“不必客氣,咱們還是趕緊將這些糧食運回村中,讓鄉親們吃上才是!”


    方九聞言,興奮地連連點頭,一起幫忙搬運起來。


    這位王大哥,便是恢複本姓的虎敬暉了,那把寶劍,便是幽蘭劍。


    他是“已死”之人,本名不能再用,恢複王姓,倒也方便。


    一行人扛著糧食,歡天喜地地向上溝村趕去。


    可是與眾人的喜悅之情反差甚大的是上溝村的情形:上溝村中房倒屋塌,幾乎已是一片廢墟。


    時值正午,村子裏卻沒有一戶人家的煙囪冒著炊煙。


    村子中雞犬不聞聲,村頭附近的樹葉、樹皮都被洗劫一空,附近能吃的東西,都已經吃得幹幹淨淨了。


    一群老弱婦孺聚在一起,拾掇一堆野菜青草,準備將就著充饑。


    老老少少臉上隻有消瘦,沒有表情,並沒有人說一句話,也不是絕望,是餓的。


    直到,方九等人帶著白花花的大米歸來,喜悅的聲音也隨著播撒開來。


    虎敬暉卸下肩上的麻袋,以劍拄地,遠遠看著村民們臉上的生機煥發的神情,臉上露出了神往的微笑。


    他的思緒飄回往昔,在幽州與狄仁傑、趙既、李元芳微服私訪大柳樹村的場景曆曆在目。


    當時的大柳樹村和如今的上溝村何其相似,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同樣是被官府逼得民不聊生的百姓,同樣是青壯年都逃走了,老弱婦孺跑不動地留了下來。


    可以這麽說,就在那短短的幾天之內,狄仁傑徹底改變了虎敬暉的一生。


    “承遠,你現在到了哪裏呢?大人和元芳又在何處?”虎敬暉略帶惆悵。


    此時方九並幾個夥伴卻熱情地拉虎敬暉一同用飯,虎敬暉也不矯情,隨之而去。


    ——


    實際上,趙既與狄仁傑一行人此刻已悄然抵達揚州。


    隻是在直接進城還是采取微服私訪的方式上,兩人意見略有分歧。


    狄仁傑一如既往地傾向於先微服私訪,到民間走訪,探尋真情。


    這本來也是應有之義,可是偏偏抓住了一個獐智,總不好帶著他一起下鄉。


    加之欽差衛隊抵達揚州,身為正牌欽差的趙既始終消失不見,便也說不上微服私訪了。


    討論來討論去,狄仁傑笑吟吟對趙既說:“承遠,你還是坐鎮揚州,應付穎王和揚州大小官吏,有一個俘虜在手,未必沒有文章可做。”


    “我和元芳帶張環他們前往邗溝沿岸詳加探查。有你在明處作為掩護,他們料想不到我已身在揚州,此行定能有所斬獲。”


    這番部署本已頗為周全,唯獨趙既對於分兵行動心存顧慮。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趙既終是歎了口氣,應允下來:“也罷,隻是揚州的情形與昔日的幽州、平州大相徑庭,大人務必多加謹慎。”


    李元芳笑著點頭:“這番話承遠沿途已經不知說了多少遍,我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了。”


    趙既無奈一笑,搖了搖頭:“小心駛得萬年船,不知為何,我心中總有種莫名的不安。”


    鐵手團這一幹堂主,必然是會有動作的,一番武鬥不可避免。


    不是應在趙既身上,就是應在狄仁傑和李元芳身上,由不得他不擔心。


    狄仁傑亦笑著拍了拍趙既的肩頭:“安心便是,我與元芳定會小心行事,一旦情況不妙,必然以安全為先!”


    趙既聞言點頭,終是未再多言。


    ——


    上溝村,村中長者郭老魯的家中。


    虎敬暉手捧一碗白米飯,就著野菜,吃得津津有味。


    而圍坐在一起的郭老魯,因年歲已高,食量有限,輕輕放下了手中的碗筷。


    “恩公,多虧了你啊,不是你幾番相救,闔村老幼便不被揚州官府那幫天殺的抓去,也都盡數餓死了!”郭老魯語帶感激之情。


    虎敬暉聞言,也放下了手中的碗筷,微笑著回應:“老丈言重了,有道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算不得什麽。隻是,長此以往,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鄉親們還得盡快找條出路才是!”


    郭老魯聽後,不禁長歎一聲:“哪有那麽容易,我們這些漕戶,世代以運河為生,沒有田地可耕。如今護漕餉銀被克扣,如何求活?”


    “更何況如今龐四他們聚眾鬧事,不少人都做了鹽梟,官府圍剿,我們這些人更活不下來了。”


    虎敬暉微微頷首,他何嚐不清楚這一點。


    於是,他給出了解決方案:“我和方九去縣城買糧食的時候,聽說最近朝廷的欽差就要到揚州了。”


    “不如讓方九帶幾個人到揚州告狀,把揚州漕運衙門這些贓官扳倒,鄉親們才有一條活路啊!”


    郭老魯聞言,並沒有立即接話,反而沉默了下來。


    一旁的方九放下碗筷,眼神中帶著懷疑:“官官相護,我們之前也曾多次前往縣城、刺史府告狀,但都是徒勞無功,反而還連累了不少鄉親。現在找那個什麽欽差告狀就中用嗎?”


    虎敬暉無奈,隻得透露自己和趙既的關係:“你放心,我認識這位欽差,他一向心係百姓,嫉惡如仇。”


    “他是朝廷的王爺,官夠大,如果他知道了你們的事,定然不會放過揚州的貪官汙吏!”


    雖然如此,方九和郭老魯臉上仍舊是一番半信半疑的樣子。


    虎敬暉看在眼裏,心中不禁泛起一陣無奈。


    揚州大小官員已經把官府在百姓中的信用折騰幹淨了。


    吃過虧的百姓們都不太肯相信官府能為自己做主,反而畏之如虎。


    無奈之下,他隻好接著道:“你們知道狄仁傑嗎?如今這位欽差算的上狄公的學生,與一般的官是不同的……”


    郭老魯不過一個草頭百姓,未必知道狄仁傑是什麽人,但眼前的“王英雄”卻實實在在救過鄉親們的命。


    既然虎敬暉如此篤定,那便值得一試。


    更何況,鄉親們已別無選擇,青壯勞力大多數都逃走了,隻剩下老弱婦孺,若不尋求改變,隻能是坐以待斃。


    於是,郭老魯下定了決心:“恩公既然這樣說,必然有您的道理,方九,我看你辛苦一趟,再跑一趟揚州!”


    方九卻並未立即應承,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疑慮:“王大哥,既然您認識這位欽差,何不親自前往揚州呢?”


    虎敬暉輕輕搖頭,語氣堅定:“不成啊,我一走,官府那些爪牙們再來,鄉親們就又遭殃了!”


    方九聞言,覺得虎敬暉言之有理,終於點頭答應:“好,我去揚州!”


    虎敬暉聞言,終於露出了笑容:“嗯,我還有些盤纏,你一並帶上。我再給你修書一封,到時候你交到他手裏,他一定會幫忙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探狄仁傑之平行武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水不歸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水不歸流並收藏神探狄仁傑之平行武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