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起來,馮小寶與李敬玄有幾分交情,當初李敬玄有個孫子牛叉得緊,亂發地圖炮狂噴皇帝皇後和馮小寶是田舍漢(鄉下佬),馮小寶出手,打傷李家教頭,表演得好看,皇帝心情亦好,放過李敬玄的龜孫,李敬玄重謝馮小寶,送地三百畝和半賣半送近三千畝給馮小寶,一躍成為大地主。
可是李敬玄這麽搞法,搞得鄯州軍隊簡直是中了拘束術,行動起來一卡一卡的,對麵可是要命的吐蕃人,天知道他們什麽時候殺到!
這樣做法,兄弟都沒得做,馮小寶氣得要去彈劾李敬玄。
但給劉仁軌阻止了,說道:“你不上奏之前,還可以得到一些利益,你若是上奏了,肯定搞不掉李敬玄,還把你自己也賠進去!”
“我丟臉不要緊,你得給你的部隊爭取更好的利益!”劉仁軌緩緩地道:“聽我一句話,不要上奏!”
見到馮小寶一副憤憤不平的樣子,劉仁軌拍拍他的肩膀道:“你直接來問我的原因,我也直接說了,現在我再直接和你說吧,你還不是天皇與天後的駙馬!”
若是了,皇親國戚,則說話有力。
“還有,彈劾朝廷中書令,你沒這個資格!”
馮小寶聽得兩眼發直,才發現一個嚴重問題,他還真的沒這個資格上彈章。
以武職將軍的身份彈劾文職中書令,文武不同,彈不了。
以文職縣令的身份彈劾文職中書令,根本沒這個資格,地位相差太遠了!
“那拿他沒辦法了?”
劉仁軌的目光幽深,淡淡地道:“走著瞧!”
於是馮小寶的第一份折子上不成了,劉仁軌的奏折多給李敬玄批駁,但他也不敢鬧得這麽過分,給予的經費還是比起其他軍隊要多,但想要得更多那就沒有了,如此別人也無話可說,就算馮小寶上到彈章,根本動不了他,劉仁軌也是看到這一點,才阻止馮小寶的行動。
……
五月,吐蕃兵馬在一連串的試探後,突然集結重兵進攻扶州的臨河鎮!
麵對著不高的鎮牆,吐蕃人盾牌兵在前,弓箭手掩藏其後。隨著軍官號令,密密麻麻的箭支鋪天蓋地而來,再有成群結隊的弓騎兵助上一臂之力,箭象下雨般地掃射了牆頭上的唐軍,壓得他們抬不起頭來!
盡管唐軍在城牆上的弓箭手還以顏色,向下拋射弓箭,但他們一冒頭就給爆頭,吐蕃人的箭枝精準得可怕!
那可是精銳的帳兵,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流弓手等著,吐蕃人也有了狙擊手的原始概念。
雖然沒有雲梯、井欄、投石車和衝車等重型攻城器械,但吐蕃人架著高梯蜂擁而上時,唐軍情況不妙!
他們的城牆太矮,一個鎮的鎮城能有多高,才七米多!
守城兵丁二千,加上動員來的壯丁一千,三千人對付城外三萬吐蕃人,一打十,生出三頭六臂去打他們也頂多對付一萬人。
曆史的慣性大船不是那麽容易調頭,你對朝廷說要加強這邊的防禦,可人不是那麽容易生出來的,增多人手,錢糧也不是說有就有的。
事實上,朝廷比起之前有了更多的錢(萊州黃金助力)和糧(馮小寶軍屯)和馬匹(各大養馬場都鉚足了勁兒生產),但放到整個大唐和吐蕃的邊防線上,還是僧多粥少,例如馮小寶的通湟縣,就占用了大把大把的錢糧,所以老謀深算的劉仁軌阻止馮小寶上奏是有其道理的,與中書令打官司,必定扯皮,而扯皮之後就不了了之,最終連馮小寶也陷進去,人家不僅杯葛劉仁軌,馮小寶也給杯葛,情況更是糟糕。
吐蕃軍的人多,采取東西齊攻的方式,亦即是東城牆與西城牆同時發動進攻,讓唐軍首尾不能夠兼顧,再把南麵也給圍了,獨獨留下北麵,這圍三闕一的戰術用得純熟無比。
鎮將杜孝升,三十多歲武將,關中人模樣,在西城牆率軍拚死抗擊吐蕃人,卻聽到背後聲音大震,勢如天崩地裂,扭頭一看,頓時兩眼三屍神暴出:吐蕃人的旗幟已經插到了東牆上,入目處盡是吐蕃人狀如惡魔般在歡呼慶賀。(這城很小,很容易看到了對麵)
他揮劍高呼道:“戰鬥,戰鬥!為國盡忠!”
部下也慷慨激昂地道:“死戰,死戰,為國盡忠!”
那時期唐人精神上乘,意誌堅定,尚武精神充足,開國皇帝是前朝,開國元勳和將領才剛剛盡墨,他們的精神尚存,而且本朝皇帝別看他性格懦弱,但在他任內打的戰爭不少:突厥、西域、吐穀渾、高句麗、新羅、再到現在的吐蕃,大唐的軍刀從來沒有收入回鞘!
“死則死耳!”
“殺一個夠本,殺二個有賺!”
“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類似的話激勵著每一名將士奮勇殺敵,到處是殺聲,哪怕吐蕃人讓開了一條生路,唐人也沒有一個撤退的!
在城下遠處的山崗上,觀戰的論讚德皺起了眉頭,暗自歎了一口氣!
沒想到小小的一個臨河鎮,也花費了如此多的力氣,大唐,實在不好對付!
吐蕃目前持主動進攻態勢,大唐疲於奔命,吐蕃屢有斬獲,可謂形勢一片大好。
然而,主政的論欽陵卻一再想與大唐講和,豈非無由,更不是下賤地想熱臉蛋貼冷屁股。
大唐絕不好對付,他們敗多少次,幾乎都能夠再重整軍隊來重新戰過。
而吐蕃人現在情況這麽好,三萬打三千,攻打小小的一個軍鎮,卻傷亡慘重。
要是打大唐的堅城呢?
退一步來說,就算能打下,同樣也不適應那裏的氣候,也呆不久。
而且,吐蕃內患重重,近的就有因新立讚普(國王)導致有地方實力派不滿,意欲造反,牽製了吐蕃相當多的軍隊不能擅動。
遠的。。。他們這這些祿東讚的子孫(論欽陵、論讚德都是他的兒子),從父輩起執掌吐蕃國政幾十年,功高震主,各地方諸侯不滿,上位的過程血腥無比,保位的過程無比血腥,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多少敵人對他們虎視眈眈,等著他們倒黴。
雖然暫時壓製政敵,然而能保持多久?
幾年前大非川之戰,論欽陵捉到唐軍主將薛仁貴,與他約和,放了他。
論欽陵不想與大唐為敵!
因為無論他打贏大唐多少次,也不會給他家族的容光增添多少,而且仇恨越積越多,大唐敗陣後總能夠卷土重來,他們有無窮無盡的人力、物力、財力和馬力!而他隻要打輸一次,祿東讚家族就有滅頂之災!
可恨唐皇不知道是不是看到了這一點,哪怕是吐蕃把他的屁股都給打爛了,麵子丟光光了,死硬地不肯與吐蕃談和。
論讚德不禁羨慕唐皇,打贏吐蕃是他領導有功,打輸了則是他手下人的事,反正地位始終穩固,不會因為打輸了戰爭唐人就會造他的反,唐人想都沒想過!
這也是兄長論欽陵不想與大唐對戰的一個主要原因!
現在,打一個軍鎮都如此艱難,其餘的也不好打嗬。
一陣風吹來,論讚德突然覺得有點冷!
一名騎兵匆忙而來稟道:“我軍已經打下臨河鎮,生俘其鎮將。”
“傳令下去,除非抵抗,否則不得擅殺唐人!”
“是!”
騎兵快馬加鞭而去,論讚德哈哈一笑道:“諸位請隨我進城!”
大隊吐蕃騎兵跟隨他進入了臨河鎮。(未完待續。)
可是李敬玄這麽搞法,搞得鄯州軍隊簡直是中了拘束術,行動起來一卡一卡的,對麵可是要命的吐蕃人,天知道他們什麽時候殺到!
這樣做法,兄弟都沒得做,馮小寶氣得要去彈劾李敬玄。
但給劉仁軌阻止了,說道:“你不上奏之前,還可以得到一些利益,你若是上奏了,肯定搞不掉李敬玄,還把你自己也賠進去!”
“我丟臉不要緊,你得給你的部隊爭取更好的利益!”劉仁軌緩緩地道:“聽我一句話,不要上奏!”
見到馮小寶一副憤憤不平的樣子,劉仁軌拍拍他的肩膀道:“你直接來問我的原因,我也直接說了,現在我再直接和你說吧,你還不是天皇與天後的駙馬!”
若是了,皇親國戚,則說話有力。
“還有,彈劾朝廷中書令,你沒這個資格!”
馮小寶聽得兩眼發直,才發現一個嚴重問題,他還真的沒這個資格上彈章。
以武職將軍的身份彈劾文職中書令,文武不同,彈不了。
以文職縣令的身份彈劾文職中書令,根本沒這個資格,地位相差太遠了!
“那拿他沒辦法了?”
劉仁軌的目光幽深,淡淡地道:“走著瞧!”
於是馮小寶的第一份折子上不成了,劉仁軌的奏折多給李敬玄批駁,但他也不敢鬧得這麽過分,給予的經費還是比起其他軍隊要多,但想要得更多那就沒有了,如此別人也無話可說,就算馮小寶上到彈章,根本動不了他,劉仁軌也是看到這一點,才阻止馮小寶的行動。
……
五月,吐蕃兵馬在一連串的試探後,突然集結重兵進攻扶州的臨河鎮!
麵對著不高的鎮牆,吐蕃人盾牌兵在前,弓箭手掩藏其後。隨著軍官號令,密密麻麻的箭支鋪天蓋地而來,再有成群結隊的弓騎兵助上一臂之力,箭象下雨般地掃射了牆頭上的唐軍,壓得他們抬不起頭來!
盡管唐軍在城牆上的弓箭手還以顏色,向下拋射弓箭,但他們一冒頭就給爆頭,吐蕃人的箭枝精準得可怕!
那可是精銳的帳兵,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流弓手等著,吐蕃人也有了狙擊手的原始概念。
雖然沒有雲梯、井欄、投石車和衝車等重型攻城器械,但吐蕃人架著高梯蜂擁而上時,唐軍情況不妙!
他們的城牆太矮,一個鎮的鎮城能有多高,才七米多!
守城兵丁二千,加上動員來的壯丁一千,三千人對付城外三萬吐蕃人,一打十,生出三頭六臂去打他們也頂多對付一萬人。
曆史的慣性大船不是那麽容易調頭,你對朝廷說要加強這邊的防禦,可人不是那麽容易生出來的,增多人手,錢糧也不是說有就有的。
事實上,朝廷比起之前有了更多的錢(萊州黃金助力)和糧(馮小寶軍屯)和馬匹(各大養馬場都鉚足了勁兒生產),但放到整個大唐和吐蕃的邊防線上,還是僧多粥少,例如馮小寶的通湟縣,就占用了大把大把的錢糧,所以老謀深算的劉仁軌阻止馮小寶上奏是有其道理的,與中書令打官司,必定扯皮,而扯皮之後就不了了之,最終連馮小寶也陷進去,人家不僅杯葛劉仁軌,馮小寶也給杯葛,情況更是糟糕。
吐蕃軍的人多,采取東西齊攻的方式,亦即是東城牆與西城牆同時發動進攻,讓唐軍首尾不能夠兼顧,再把南麵也給圍了,獨獨留下北麵,這圍三闕一的戰術用得純熟無比。
鎮將杜孝升,三十多歲武將,關中人模樣,在西城牆率軍拚死抗擊吐蕃人,卻聽到背後聲音大震,勢如天崩地裂,扭頭一看,頓時兩眼三屍神暴出:吐蕃人的旗幟已經插到了東牆上,入目處盡是吐蕃人狀如惡魔般在歡呼慶賀。(這城很小,很容易看到了對麵)
他揮劍高呼道:“戰鬥,戰鬥!為國盡忠!”
部下也慷慨激昂地道:“死戰,死戰,為國盡忠!”
那時期唐人精神上乘,意誌堅定,尚武精神充足,開國皇帝是前朝,開國元勳和將領才剛剛盡墨,他們的精神尚存,而且本朝皇帝別看他性格懦弱,但在他任內打的戰爭不少:突厥、西域、吐穀渾、高句麗、新羅、再到現在的吐蕃,大唐的軍刀從來沒有收入回鞘!
“死則死耳!”
“殺一個夠本,殺二個有賺!”
“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類似的話激勵著每一名將士奮勇殺敵,到處是殺聲,哪怕吐蕃人讓開了一條生路,唐人也沒有一個撤退的!
在城下遠處的山崗上,觀戰的論讚德皺起了眉頭,暗自歎了一口氣!
沒想到小小的一個臨河鎮,也花費了如此多的力氣,大唐,實在不好對付!
吐蕃目前持主動進攻態勢,大唐疲於奔命,吐蕃屢有斬獲,可謂形勢一片大好。
然而,主政的論欽陵卻一再想與大唐講和,豈非無由,更不是下賤地想熱臉蛋貼冷屁股。
大唐絕不好對付,他們敗多少次,幾乎都能夠再重整軍隊來重新戰過。
而吐蕃人現在情況這麽好,三萬打三千,攻打小小的一個軍鎮,卻傷亡慘重。
要是打大唐的堅城呢?
退一步來說,就算能打下,同樣也不適應那裏的氣候,也呆不久。
而且,吐蕃內患重重,近的就有因新立讚普(國王)導致有地方實力派不滿,意欲造反,牽製了吐蕃相當多的軍隊不能擅動。
遠的。。。他們這這些祿東讚的子孫(論欽陵、論讚德都是他的兒子),從父輩起執掌吐蕃國政幾十年,功高震主,各地方諸侯不滿,上位的過程血腥無比,保位的過程無比血腥,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多少敵人對他們虎視眈眈,等著他們倒黴。
雖然暫時壓製政敵,然而能保持多久?
幾年前大非川之戰,論欽陵捉到唐軍主將薛仁貴,與他約和,放了他。
論欽陵不想與大唐為敵!
因為無論他打贏大唐多少次,也不會給他家族的容光增添多少,而且仇恨越積越多,大唐敗陣後總能夠卷土重來,他們有無窮無盡的人力、物力、財力和馬力!而他隻要打輸一次,祿東讚家族就有滅頂之災!
可恨唐皇不知道是不是看到了這一點,哪怕是吐蕃把他的屁股都給打爛了,麵子丟光光了,死硬地不肯與吐蕃談和。
論讚德不禁羨慕唐皇,打贏吐蕃是他領導有功,打輸了則是他手下人的事,反正地位始終穩固,不會因為打輸了戰爭唐人就會造他的反,唐人想都沒想過!
這也是兄長論欽陵不想與大唐對戰的一個主要原因!
現在,打一個軍鎮都如此艱難,其餘的也不好打嗬。
一陣風吹來,論讚德突然覺得有點冷!
一名騎兵匆忙而來稟道:“我軍已經打下臨河鎮,生俘其鎮將。”
“傳令下去,除非抵抗,否則不得擅殺唐人!”
“是!”
騎兵快馬加鞭而去,論讚德哈哈一笑道:“諸位請隨我進城!”
大隊吐蕃騎兵跟隨他進入了臨河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