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甜往東走,程伯喜往西走。
他帶了三萬人及五萬民夫前去攻打法蘭克王國,他們穿越了巴伐利亞的日耳曼族的領地,而今,他們的部族首領將土地、人口統統賣給了唐人!
這是唐家老叔“唐千裏”穿針引的線,他不會打仗,但很能喝酒,以酒會天下朋友。
他以酒開路,加上鋒利的兵器、鮮明的鎧甲作為禮物,無往而不利,各地部族首領,收下了禮物,和他暢飲之後,再奉上黃白之物,然後帶部族去參觀唐人區域。
這招很厲害,正如去見過白頭鷹燈塔國的發達,許多人都服了,幾乎各個部族爭先恐後地加入了大唐!
偶有不服也不要緊,那就打到他們服!
甚至唐軍損失都很少,以日耳曼部族去打日耳曼部族,唐人都沒死幾個,通往法蘭克王國的道路暢通!
現在程伯喜帶領的軍隊就是二萬唐人和一萬日耳曼人!
唐人是赫赫有名的山地步兵師,其光榮曆程來自韋晞攻打吐蕃,那時騎兵和普通步兵放上高原就威力大減,山地步兵師卻如魚得水,他們非常適應山地複雜環境的作戰。
普通人放在山地中,別說走出去,活著都有困難,但山地步兵師不但能夠活著走出去,還可以作戰。
他們接受了嚴格的山地作戰訓練,士兵具備強健的體魄和堅韌的毅力,而且他們的裝備也同樣合適山地作戰,比如他們身為步兵,不使用長長的步弓而用上的是騎弓,還有更短的輕弓;他們配備了全套的過河爬山器械;補給更切實山地實際;現在他們都裝備了長短不一的火藥燧發槍,其中一種口徑很大的步槍,但槍管很管,唐人給它取名為霰彈槍!
很快就讓他們的敵人品嚐到它的威力了。
士兵們不太喜歡攜帶長步槍,因為穿越山林不容易,但霰彈槍受到了很大的歡迎。
……
那個年代很不發達,巴伐利亞地形是高原和阿爾卑斯山脈,通往法蘭克王國的道路被毀,非常難走,需要爬山、攀登、過河、穿越茂林,好在山地師平時都受的這樣的訓練,隻當等閑。
歸化的日耳曼部族直接罵開了,幸好有山地師開路,不然懶散的他們才不願抬腳行軍呢。
民夫比軍隊多,隻有一萬民夫是為唐軍搬運物資和協助開路,另外四萬民夫則立即成為基建狂魔,負責修路!
唐軍有一個優良傳統,征服到哪,道路肯定修建到哪裏,現在地形情報不算很清晰,不修鐵路但修公路,而這條公路的盡頭,赫然是鐵路!
如此,唐軍參戰部隊是充滿鬥誌的,他們徹底明白了道路的好處,隻要有了道路,意味著人員、補給將會源源不斷,不會擔心敵人強大,不用擔心沒飯吃,打下去我軍必勝!
……
鬥誌昂揚,哪怕前麵的山地崎嶇,士兵們依舊奮勇當先。
走在阿爾卑斯山的山道上軍隊成片跋涉,隊伍歪歪斜斜,程伯喜跟著部隊一起走,也感覺非常吃力,馬是不可能騎的,牽著馬都走很艱難。
倒是在隊伍中有不少的驢子來運送物資兼當後備糧食,此乃經驗之談,
驢很結實,耐粗養,不易生病,且性情溫馴,刻苦耐勞,是山區、半山區、丘陵地區進行運輸的好幫手。
可惜要以身作則,要不然幹脆坐滑竿。。。還真的備有,挑滑竿的就是從泰山、華山那些風景名勝山區請來的竿工,計劃用他們負責運送傷員,甚至還有那些名山上靠送東西上下山討活的挑夫,也被重金雇傭,參加運輸。。。這麽做的結果導致東方風景名勝的挑夫竿工沒了,當地物價應聲上漲!
地勢一直都在往上走,天上下起了雨夾雪,雨水裏夾雜著冰粒子,淅淅瀝瀝的下得不大,但落在地上非常滑。人多一踩便把道路踩得泥濘不堪,上麵浮著一層冰水稀泥,下麵是結實的硬土,道路又是傾斜的坡道,一步一滑,拖著腳上一大陀的泥難以行走,那滋味難以言狀。
負責開路的眾軍士摔了不知多少次,一身是泥苦不堪言。
但大家戰鬥意誌並不受影響,一來開路的人手每隔一段時間就更換,二來唐軍的物資多!
難走的道路就打樁拉繩,一路拉過去,也不知道拉了多長的繩子。。。這繩子也是重要軍資,唐軍供應得起!
有了繩子就好走路了,大家拉著繩索走,後麵的人走起來舒服。
往後看,看到民夫正在將後麵的道路水泥化!
民工們幹得熱火朝天,攪拌水泥砂石,鋪路。
下著雨,他們不辭辛苦地用上了油布來保護新鋪好的路麵。
油布用得很多,但唐軍供應得上!
恐怖,非常的恐怖,前麵的部隊如龍,後麵的道路逐漸成形。
大咧咧的日耳曼不當一回事,而精明的日耳曼則在慶幸自己歸順得快!
想想吧,遇到這樣的敵人,通過道路,他們可以不斷地調兵遣將,再厲害的敵人也在他們不斷地進攻下撐不住。
就讓前麵的敵人品嚐滋味了!
他們走了整整兩天的山路,一會下一會上的,實在難行,不過讓士兵們高興的是終於看見了山腰的一道防線。
法蘭克人立下寨子,隱約可以看到他們的一些人就在遠遠地正瞧著山坡上亂哄哄的唐軍。
樹木間隔,程伯喜親自杵著一根木棍靠近觀看,部將勸道:“大將軍小心。”
程伯喜不予理會,又跋涉了一會兒,到了一個開闊的地方往上望,看得比較清楚了才停下。
望遠鏡中,隻見那溝壕之間又許多排水口,後麵修築了一道藩籬,還搭建了一些簡陋的木棚。
天氣一直都沒怎麽好過,雨夾雪下得不大,但持續不斷。
導致看到的小徑上都是水滲著泥潺潺流下。
程伯喜尋思:弓箭在雨水中使用會損壞,法蘭克人躲在木棚裏避雨,就能用遠程居高臨下拋射。因為有斜坡,法蘭克人能拋射出一百餘步……而唐軍沒法在雨中用弓弩,燧發槍也難打響,要忍受一百多步的距離被當靶子射;而且路那麽難走,在泥濘中爬一百多步的坡,怕是被弓箭慢慢也磨崩潰了。
他看了一番,感覺勝算不大。放棄了立即進攻的打算,當即下令:“警戒著,部隊先休整,叫後麵把水泥運上來,鋪路上去!”
他帶了三萬人及五萬民夫前去攻打法蘭克王國,他們穿越了巴伐利亞的日耳曼族的領地,而今,他們的部族首領將土地、人口統統賣給了唐人!
這是唐家老叔“唐千裏”穿針引的線,他不會打仗,但很能喝酒,以酒會天下朋友。
他以酒開路,加上鋒利的兵器、鮮明的鎧甲作為禮物,無往而不利,各地部族首領,收下了禮物,和他暢飲之後,再奉上黃白之物,然後帶部族去參觀唐人區域。
這招很厲害,正如去見過白頭鷹燈塔國的發達,許多人都服了,幾乎各個部族爭先恐後地加入了大唐!
偶有不服也不要緊,那就打到他們服!
甚至唐軍損失都很少,以日耳曼部族去打日耳曼部族,唐人都沒死幾個,通往法蘭克王國的道路暢通!
現在程伯喜帶領的軍隊就是二萬唐人和一萬日耳曼人!
唐人是赫赫有名的山地步兵師,其光榮曆程來自韋晞攻打吐蕃,那時騎兵和普通步兵放上高原就威力大減,山地步兵師卻如魚得水,他們非常適應山地複雜環境的作戰。
普通人放在山地中,別說走出去,活著都有困難,但山地步兵師不但能夠活著走出去,還可以作戰。
他們接受了嚴格的山地作戰訓練,士兵具備強健的體魄和堅韌的毅力,而且他們的裝備也同樣合適山地作戰,比如他們身為步兵,不使用長長的步弓而用上的是騎弓,還有更短的輕弓;他們配備了全套的過河爬山器械;補給更切實山地實際;現在他們都裝備了長短不一的火藥燧發槍,其中一種口徑很大的步槍,但槍管很管,唐人給它取名為霰彈槍!
很快就讓他們的敵人品嚐到它的威力了。
士兵們不太喜歡攜帶長步槍,因為穿越山林不容易,但霰彈槍受到了很大的歡迎。
……
那個年代很不發達,巴伐利亞地形是高原和阿爾卑斯山脈,通往法蘭克王國的道路被毀,非常難走,需要爬山、攀登、過河、穿越茂林,好在山地師平時都受的這樣的訓練,隻當等閑。
歸化的日耳曼部族直接罵開了,幸好有山地師開路,不然懶散的他們才不願抬腳行軍呢。
民夫比軍隊多,隻有一萬民夫是為唐軍搬運物資和協助開路,另外四萬民夫則立即成為基建狂魔,負責修路!
唐軍有一個優良傳統,征服到哪,道路肯定修建到哪裏,現在地形情報不算很清晰,不修鐵路但修公路,而這條公路的盡頭,赫然是鐵路!
如此,唐軍參戰部隊是充滿鬥誌的,他們徹底明白了道路的好處,隻要有了道路,意味著人員、補給將會源源不斷,不會擔心敵人強大,不用擔心沒飯吃,打下去我軍必勝!
……
鬥誌昂揚,哪怕前麵的山地崎嶇,士兵們依舊奮勇當先。
走在阿爾卑斯山的山道上軍隊成片跋涉,隊伍歪歪斜斜,程伯喜跟著部隊一起走,也感覺非常吃力,馬是不可能騎的,牽著馬都走很艱難。
倒是在隊伍中有不少的驢子來運送物資兼當後備糧食,此乃經驗之談,
驢很結實,耐粗養,不易生病,且性情溫馴,刻苦耐勞,是山區、半山區、丘陵地區進行運輸的好幫手。
可惜要以身作則,要不然幹脆坐滑竿。。。還真的備有,挑滑竿的就是從泰山、華山那些風景名勝山區請來的竿工,計劃用他們負責運送傷員,甚至還有那些名山上靠送東西上下山討活的挑夫,也被重金雇傭,參加運輸。。。這麽做的結果導致東方風景名勝的挑夫竿工沒了,當地物價應聲上漲!
地勢一直都在往上走,天上下起了雨夾雪,雨水裏夾雜著冰粒子,淅淅瀝瀝的下得不大,但落在地上非常滑。人多一踩便把道路踩得泥濘不堪,上麵浮著一層冰水稀泥,下麵是結實的硬土,道路又是傾斜的坡道,一步一滑,拖著腳上一大陀的泥難以行走,那滋味難以言狀。
負責開路的眾軍士摔了不知多少次,一身是泥苦不堪言。
但大家戰鬥意誌並不受影響,一來開路的人手每隔一段時間就更換,二來唐軍的物資多!
難走的道路就打樁拉繩,一路拉過去,也不知道拉了多長的繩子。。。這繩子也是重要軍資,唐軍供應得起!
有了繩子就好走路了,大家拉著繩索走,後麵的人走起來舒服。
往後看,看到民夫正在將後麵的道路水泥化!
民工們幹得熱火朝天,攪拌水泥砂石,鋪路。
下著雨,他們不辭辛苦地用上了油布來保護新鋪好的路麵。
油布用得很多,但唐軍供應得上!
恐怖,非常的恐怖,前麵的部隊如龍,後麵的道路逐漸成形。
大咧咧的日耳曼不當一回事,而精明的日耳曼則在慶幸自己歸順得快!
想想吧,遇到這樣的敵人,通過道路,他們可以不斷地調兵遣將,再厲害的敵人也在他們不斷地進攻下撐不住。
就讓前麵的敵人品嚐滋味了!
他們走了整整兩天的山路,一會下一會上的,實在難行,不過讓士兵們高興的是終於看見了山腰的一道防線。
法蘭克人立下寨子,隱約可以看到他們的一些人就在遠遠地正瞧著山坡上亂哄哄的唐軍。
樹木間隔,程伯喜親自杵著一根木棍靠近觀看,部將勸道:“大將軍小心。”
程伯喜不予理會,又跋涉了一會兒,到了一個開闊的地方往上望,看得比較清楚了才停下。
望遠鏡中,隻見那溝壕之間又許多排水口,後麵修築了一道藩籬,還搭建了一些簡陋的木棚。
天氣一直都沒怎麽好過,雨夾雪下得不大,但持續不斷。
導致看到的小徑上都是水滲著泥潺潺流下。
程伯喜尋思:弓箭在雨水中使用會損壞,法蘭克人躲在木棚裏避雨,就能用遠程居高臨下拋射。因為有斜坡,法蘭克人能拋射出一百餘步……而唐軍沒法在雨中用弓弩,燧發槍也難打響,要忍受一百多步的距離被當靶子射;而且路那麽難走,在泥濘中爬一百多步的坡,怕是被弓箭慢慢也磨崩潰了。
他看了一番,感覺勝算不大。放棄了立即進攻的打算,當即下令:“警戒著,部隊先休整,叫後麵把水泥運上來,鋪路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