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朝局
“既然是作詩,那必然要有詩題,皇宮之中無甚新意,強行取景粗俗失雅,孤題詩為花,不限宮內之景,夢卿暢所欲言,孤於此處靜候佳音。”
少帝步步緊逼,夢醉很是頭疼,作詩他是會的,隻是不常作,水平不高,拿出來指定要遭司空少衫等人恥笑。
夢醉本以為是在劫難逃,卻不想吳王會在此刻為他出麵解圍:“總聽這些小輩作詩多沒意思,既然陛下興致頗高,不如你我對詩一首,也好讓這些小輩知道什麽叫做天高地厚。”
吳王開口,眾臣一呼百應,皆是連連叫好,少帝迫於形勢,也隻得妥協,並隨筆寫下一篇詩文,交由張讓表頌。
曇花散曲
秋月優曇分外清,驕姿美態見分明。
依依不舍流芳影,此別何年再續情。
此詩造詣極高,已然達到了留世佳作的水平,此詩一出就連宰相的眼神都明顯有了一絲波動,司空少衫更是變成了一個小迷弟,高興得不行,一字一句用心揣摩,卻仍覺得有所敷衍,看到最後更是親自上前臨摹,恍若如獲至寶。
群臣誇耀連連,宴會氣氛被推向高潮。
少帝文才如此之高,也給吳王上了不小壓力。
夢醉對吳王是沒有太多信心的,畢竟是個武官,就算是懂上一些,可心思不在上麵,水平定然不會太過超群,若是作的不好,兩相對比下來,吳王怕是得舍些臉麵。
說到底吳王是在為自己解圍,夢醉是在見不得別人為自己背鍋的,焦急間,忽然腦中靈光一閃,一首妙詩得來。
旋即趕快傳遞給了吳王,吳王聞之大喜,此詩完全就是為他量身定做,從他的口中說出來,定然不會有半分違和感。
吳王灑脫起身,痛飲一壺熱酒,擼起袖子便在身後的庭柱上提筆寫下。
《黃菊賦》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夢醉隻說了詩句,詩題是吳王後加的。
此詩一出滿座皆驚!掌聲雷動!
幾乎是所有官員都在誇揚,比之少帝作出的曇花詩影響還要更大幾倍,畢竟曇花詩寫得雖好,可其意境卻在深遠,文學造詣不高甚至無法理解。
但這首菊花詩之美卻在其意境宏大,更主要是通俗易懂,不論是有沒有讀過書的,光是聽人念都能感到渾身熱血沸騰。
滔天殺氣噴湧而來,在配合上吳王自身的驕恣暴戾,儼然一副戰神降臨的既視感。
這詩寫得確實好,可有了太多的大逆不道之意,好在寫詩之人乃是吳王,若是換了旁人,指定是要下監的。
朝中大臣本就更多傾心吳王,如今吳王寫下如此詩篇,自然是竭力拱衛,一時間少帝的詩歌也顯得有些黯然失色了。
少帝看著朝臣們的反應,臉色難看到了極點,吳王權勢滔天她早便習慣,可吳王並不是一個文武全才,說話做事多憑意氣用事,少帝心思細膩,素來也好拿捏,這麽多年的黨爭下來,還從未吃過如此大虧。
更令少帝惱怒的是,夢醉居然敢當著她的麵去幫吳王,她隻覺得自己的一片真情喂了狗,要知道少帝為了將毫無家族背景的富家小子提到如今這個位置,其間付出了多少心血,雖說可能目的不純,但多年付出的情感卻是真得不能再真。
少帝隻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小醜,愚蠢又可笑!
司空宰相看著少帝的表情暗自竊喜,沒想到自己兒子的魯莽舉動,竟然可以進一步激化帝王矛盾,倒也是意外之喜。
在座的都是聰明人,有些事情過猶不及,看著火候差不多,也不宜再添薪柴,早先預備好的計劃,還是得先行擱置,另尋時機再做打算。
朝中現在大致可分為三股勢力,一是以吳王為首的新貴派,二是以司空宰相為首的門閥派,三是以少帝為首的帝王派。
三派中以吳王最為強勢,且實力最強,隻是勢力主體多為平民之後,底蘊不足,加之多以武將為主,言辭含糊不清,又大多不曉禮法,僅管實力非凡,卻難以得到完美發揮,在朝堂還是上處處掣肘。
而且現今吳王行事詭譎莫測,任何一方都摸不清吳王的真實意圖,多有僭越,卻不行廢立之事,遵紀守法,卻不管足下之人。
似忠臣,是權臣,卻不像反臣。
以司空宰相為首的文官陣營,權勢僅次於吳王,勢力之中門閥貴族林立,家族底蘊深厚,隻是吃了沒有兵權的虧,卻擁有著遠超其餘兩大勢力的頑強生命力,不論是吳王陣容,還是少帝一方,隻要首領死去,勢力便會土崩瓦解,可文官集團不同,他們是曆史的殘留,是從乾朝一直傳承到的今天的。
乾朝雖亡,貴族不死,足以見其生命力頑強。
少帝一方實力最弱,隻因其得承正統,加之少帝才智機敏,才有了勉強立足朝堂的一席之地。
說來也是古怪,一國皇族,應該是貴族之首,可堯姓一族,世代孤寡,傳至今日,竟是落得了一脈單傳的淒慘境地,更加令人憂心的是,當今帝王還未留下子嗣,若是帝王不幸崩殂,將再無合理繼位者,韶漢必亂。
若照如今時局判斷,少帝若死,吳王可直接登基,雖可能會有叛亂,但以吳王實力,定可不日而平。
可惜吳王與門閥貴族結有世仇,已經達到水火不容的境地,門閥貴族不會將皇位拱手相讓,自然而然便成了少帝麵前的一道保護屏障,兩者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但文官集團還有顧忌,他們並不想讓皇帝真正站起來,最理想的結果就是皇帝成為傀儡,永遠依附於文官集團,直到將吳王拖死,等到新貴派徹底崩解,他們再打著挾天子以令不臣的口號,讓皇權徹底淪為文官集團的附庸。
可惜少帝不是中庸之君,帶著最小的一方勢力,於兩者之間來回周旋,雙方討利,卻互不相幫,眼看著少帝權勢日起,兩方勢力都很焦急。
吳王一方倒還好說,隻有少數人在吳王耳邊念叨,畢竟都是新晉貴族,能看得清朝局地沒有多少,基本都是些不知道日後發展,隻是盲目跟隨吳王糊塗蛋,就算少帝真正崛起,他們也勉強算作半個忠臣,對他們影響不會太大。
但文臣一方就要複雜太多,都是千年狐狸,對局勢有著自己的認知,若是想要長久不敗,挑起吳王與皇帝兩方的爭鬥,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可是少帝藏鋒守拙實在玩得太好,吳王分寸也拿捏得當,要使兩者爭鬥確是一件難事。
宴會結束,夢醉理所當然地被少帝單獨留了下來,夢醉懷揣著忐忑的心情跟著張讓的來到了未央宮中。
少帝早已在此恭候多時,隻見其正仔細地擦拭著一柄寶劍,表情漠然看不出喜樂。
張讓在把夢醉帶到之後,便自覺的殿外侍候,夢醉看著此情此景,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唾沫。
“陛下叫臣過來所為何事?臣看天色已晚,就不叨擾陛下歇息了,您看事不緊急,不如明天再議?”
少帝將手中長劍一甩,長劍正好倒插在了夢醉身前,少帝出劍很快,快到夢醉根本沒有反應過來,等到回神之際是真的被嚇了一個哆嗦。
少帝輕笑道:“夢卿現在是知道怕了,你的吳王殿下可還保得住你?孤為你付出了如此之多,你卻當眾與孤難堪,你倒是說說,你忠得是哪位君?報得是哪個國?!”
好在夢醉事先便已經想好了托詞,此時此刻也是心下稍安。
“陛下暫且息怒,這可真是陛下錯怪微臣了,微臣有著多少水平陛下您是知道的,此詩意境豁達,絕非出自微臣之口,陛下若是不信,還請賜臣一死,就算不能報效國家,也算是走得清白!”
夢醉之所以言辭篤定,主要是這詩詞的確不是由他原創而成,是記憶碎片漂浮出來的產物,陛下是看過他以往寫下的詩詞的,對比一番就不難發現其中差距。
少帝神色略微緩和,仔細一想,本就是自己寫詩刁難,要是夢醉自己有著一定實力,又何必整出此等烏龍,夢醉不是蠢貨,理該想到事後的發展結果。
“既然不是夢卿所寫,那吳王作詩之際,夢卿附於耳邊又在幹嘛?”
少帝顯然已經信服,可身為帝王,不能總對著臣子服軟,這時候她就需要一個台階。
“微臣小覷吳王大智,自以為不敵,便為陛下極力勸降,陛下千萬不要外傳,說出去了得遭人笑話。”
夢醉的台階遞得很好,少帝很高興,此事便也就此揭過,以少帝一句威脅完美收官:“此事孤會明察,若是讓孤發現你有半句假話,孤定將你千刀萬剮!”
說完之後,少帝忽然將房中的燈盞盡數撥滅,夢醉愣神之餘,已經燃起了兩支紅燭。
“早間聽聞夢卿壽誕與孤同時,今日你與我兩位孤寡同聚一堂,算是上天命定,不如你我共行加冠之禮,彌補人生的一大憾事。”
加冠之禮多由父母血親執掌,可惜少帝沒有長輩,少帝自己不說,自然也就沒人敢主動為其加冠行禮,當初加冠台上,是陛下自己梳的冠,說起來這加冠禮是真不圓滿。
少帝盛情難卻,夢醉也無心推辭。他遭受過太多次的背棄,如今還陪著他值得他敬重的,也就隻有少帝一人,能讓少帝為自己行加冠禮,夢醉是求之不得。
在這昏黃的燭火下,兩位蓬頭垢麵的年輕人,互相束發,一個束起了高冠,一個卻挽成了發髻。
“既然是作詩,那必然要有詩題,皇宮之中無甚新意,強行取景粗俗失雅,孤題詩為花,不限宮內之景,夢卿暢所欲言,孤於此處靜候佳音。”
少帝步步緊逼,夢醉很是頭疼,作詩他是會的,隻是不常作,水平不高,拿出來指定要遭司空少衫等人恥笑。
夢醉本以為是在劫難逃,卻不想吳王會在此刻為他出麵解圍:“總聽這些小輩作詩多沒意思,既然陛下興致頗高,不如你我對詩一首,也好讓這些小輩知道什麽叫做天高地厚。”
吳王開口,眾臣一呼百應,皆是連連叫好,少帝迫於形勢,也隻得妥協,並隨筆寫下一篇詩文,交由張讓表頌。
曇花散曲
秋月優曇分外清,驕姿美態見分明。
依依不舍流芳影,此別何年再續情。
此詩造詣極高,已然達到了留世佳作的水平,此詩一出就連宰相的眼神都明顯有了一絲波動,司空少衫更是變成了一個小迷弟,高興得不行,一字一句用心揣摩,卻仍覺得有所敷衍,看到最後更是親自上前臨摹,恍若如獲至寶。
群臣誇耀連連,宴會氣氛被推向高潮。
少帝文才如此之高,也給吳王上了不小壓力。
夢醉對吳王是沒有太多信心的,畢竟是個武官,就算是懂上一些,可心思不在上麵,水平定然不會太過超群,若是作的不好,兩相對比下來,吳王怕是得舍些臉麵。
說到底吳王是在為自己解圍,夢醉是在見不得別人為自己背鍋的,焦急間,忽然腦中靈光一閃,一首妙詩得來。
旋即趕快傳遞給了吳王,吳王聞之大喜,此詩完全就是為他量身定做,從他的口中說出來,定然不會有半分違和感。
吳王灑脫起身,痛飲一壺熱酒,擼起袖子便在身後的庭柱上提筆寫下。
《黃菊賦》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夢醉隻說了詩句,詩題是吳王後加的。
此詩一出滿座皆驚!掌聲雷動!
幾乎是所有官員都在誇揚,比之少帝作出的曇花詩影響還要更大幾倍,畢竟曇花詩寫得雖好,可其意境卻在深遠,文學造詣不高甚至無法理解。
但這首菊花詩之美卻在其意境宏大,更主要是通俗易懂,不論是有沒有讀過書的,光是聽人念都能感到渾身熱血沸騰。
滔天殺氣噴湧而來,在配合上吳王自身的驕恣暴戾,儼然一副戰神降臨的既視感。
這詩寫得確實好,可有了太多的大逆不道之意,好在寫詩之人乃是吳王,若是換了旁人,指定是要下監的。
朝中大臣本就更多傾心吳王,如今吳王寫下如此詩篇,自然是竭力拱衛,一時間少帝的詩歌也顯得有些黯然失色了。
少帝看著朝臣們的反應,臉色難看到了極點,吳王權勢滔天她早便習慣,可吳王並不是一個文武全才,說話做事多憑意氣用事,少帝心思細膩,素來也好拿捏,這麽多年的黨爭下來,還從未吃過如此大虧。
更令少帝惱怒的是,夢醉居然敢當著她的麵去幫吳王,她隻覺得自己的一片真情喂了狗,要知道少帝為了將毫無家族背景的富家小子提到如今這個位置,其間付出了多少心血,雖說可能目的不純,但多年付出的情感卻是真得不能再真。
少帝隻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小醜,愚蠢又可笑!
司空宰相看著少帝的表情暗自竊喜,沒想到自己兒子的魯莽舉動,竟然可以進一步激化帝王矛盾,倒也是意外之喜。
在座的都是聰明人,有些事情過猶不及,看著火候差不多,也不宜再添薪柴,早先預備好的計劃,還是得先行擱置,另尋時機再做打算。
朝中現在大致可分為三股勢力,一是以吳王為首的新貴派,二是以司空宰相為首的門閥派,三是以少帝為首的帝王派。
三派中以吳王最為強勢,且實力最強,隻是勢力主體多為平民之後,底蘊不足,加之多以武將為主,言辭含糊不清,又大多不曉禮法,僅管實力非凡,卻難以得到完美發揮,在朝堂還是上處處掣肘。
而且現今吳王行事詭譎莫測,任何一方都摸不清吳王的真實意圖,多有僭越,卻不行廢立之事,遵紀守法,卻不管足下之人。
似忠臣,是權臣,卻不像反臣。
以司空宰相為首的文官陣營,權勢僅次於吳王,勢力之中門閥貴族林立,家族底蘊深厚,隻是吃了沒有兵權的虧,卻擁有著遠超其餘兩大勢力的頑強生命力,不論是吳王陣容,還是少帝一方,隻要首領死去,勢力便會土崩瓦解,可文官集團不同,他們是曆史的殘留,是從乾朝一直傳承到的今天的。
乾朝雖亡,貴族不死,足以見其生命力頑強。
少帝一方實力最弱,隻因其得承正統,加之少帝才智機敏,才有了勉強立足朝堂的一席之地。
說來也是古怪,一國皇族,應該是貴族之首,可堯姓一族,世代孤寡,傳至今日,竟是落得了一脈單傳的淒慘境地,更加令人憂心的是,當今帝王還未留下子嗣,若是帝王不幸崩殂,將再無合理繼位者,韶漢必亂。
若照如今時局判斷,少帝若死,吳王可直接登基,雖可能會有叛亂,但以吳王實力,定可不日而平。
可惜吳王與門閥貴族結有世仇,已經達到水火不容的境地,門閥貴族不會將皇位拱手相讓,自然而然便成了少帝麵前的一道保護屏障,兩者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但文官集團還有顧忌,他們並不想讓皇帝真正站起來,最理想的結果就是皇帝成為傀儡,永遠依附於文官集團,直到將吳王拖死,等到新貴派徹底崩解,他們再打著挾天子以令不臣的口號,讓皇權徹底淪為文官集團的附庸。
可惜少帝不是中庸之君,帶著最小的一方勢力,於兩者之間來回周旋,雙方討利,卻互不相幫,眼看著少帝權勢日起,兩方勢力都很焦急。
吳王一方倒還好說,隻有少數人在吳王耳邊念叨,畢竟都是新晉貴族,能看得清朝局地沒有多少,基本都是些不知道日後發展,隻是盲目跟隨吳王糊塗蛋,就算少帝真正崛起,他們也勉強算作半個忠臣,對他們影響不會太大。
但文臣一方就要複雜太多,都是千年狐狸,對局勢有著自己的認知,若是想要長久不敗,挑起吳王與皇帝兩方的爭鬥,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可是少帝藏鋒守拙實在玩得太好,吳王分寸也拿捏得當,要使兩者爭鬥確是一件難事。
宴會結束,夢醉理所當然地被少帝單獨留了下來,夢醉懷揣著忐忑的心情跟著張讓的來到了未央宮中。
少帝早已在此恭候多時,隻見其正仔細地擦拭著一柄寶劍,表情漠然看不出喜樂。
張讓在把夢醉帶到之後,便自覺的殿外侍候,夢醉看著此情此景,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唾沫。
“陛下叫臣過來所為何事?臣看天色已晚,就不叨擾陛下歇息了,您看事不緊急,不如明天再議?”
少帝將手中長劍一甩,長劍正好倒插在了夢醉身前,少帝出劍很快,快到夢醉根本沒有反應過來,等到回神之際是真的被嚇了一個哆嗦。
少帝輕笑道:“夢卿現在是知道怕了,你的吳王殿下可還保得住你?孤為你付出了如此之多,你卻當眾與孤難堪,你倒是說說,你忠得是哪位君?報得是哪個國?!”
好在夢醉事先便已經想好了托詞,此時此刻也是心下稍安。
“陛下暫且息怒,這可真是陛下錯怪微臣了,微臣有著多少水平陛下您是知道的,此詩意境豁達,絕非出自微臣之口,陛下若是不信,還請賜臣一死,就算不能報效國家,也算是走得清白!”
夢醉之所以言辭篤定,主要是這詩詞的確不是由他原創而成,是記憶碎片漂浮出來的產物,陛下是看過他以往寫下的詩詞的,對比一番就不難發現其中差距。
少帝神色略微緩和,仔細一想,本就是自己寫詩刁難,要是夢醉自己有著一定實力,又何必整出此等烏龍,夢醉不是蠢貨,理該想到事後的發展結果。
“既然不是夢卿所寫,那吳王作詩之際,夢卿附於耳邊又在幹嘛?”
少帝顯然已經信服,可身為帝王,不能總對著臣子服軟,這時候她就需要一個台階。
“微臣小覷吳王大智,自以為不敵,便為陛下極力勸降,陛下千萬不要外傳,說出去了得遭人笑話。”
夢醉的台階遞得很好,少帝很高興,此事便也就此揭過,以少帝一句威脅完美收官:“此事孤會明察,若是讓孤發現你有半句假話,孤定將你千刀萬剮!”
說完之後,少帝忽然將房中的燈盞盡數撥滅,夢醉愣神之餘,已經燃起了兩支紅燭。
“早間聽聞夢卿壽誕與孤同時,今日你與我兩位孤寡同聚一堂,算是上天命定,不如你我共行加冠之禮,彌補人生的一大憾事。”
加冠之禮多由父母血親執掌,可惜少帝沒有長輩,少帝自己不說,自然也就沒人敢主動為其加冠行禮,當初加冠台上,是陛下自己梳的冠,說起來這加冠禮是真不圓滿。
少帝盛情難卻,夢醉也無心推辭。他遭受過太多次的背棄,如今還陪著他值得他敬重的,也就隻有少帝一人,能讓少帝為自己行加冠禮,夢醉是求之不得。
在這昏黃的燭火下,兩位蓬頭垢麵的年輕人,互相束發,一個束起了高冠,一個卻挽成了發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