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蘇丹和大維齊爾決心繼續抵抗到底。
他們都知道。潛逃到內陸再次組織物資和人員抵抗大明,會是一場代價巨大的博弈。
自己抵抗的時間越久,抵抗的規模越大,大明徹底征服奧斯曼的難度越高,就有可能導致大明放棄徹底征服的想法。
奧斯曼君臣最終能夠保留的獨立性就越高,甚至可能繼續完整的保持獨立狀態存在。
但是,如果大明沒有放棄征服,奧斯曼最終也真的大明徹底征服了,那他們遭到的報複和懲罰也可能會越沉重。
反過來,如果越早投降,保持完整和獨立的可能性越低,但遭到報複和懲罰也會越輕。
關鍵在於奧斯曼能抵抗到什麽程度,大明強行征服的代價會有多高,能否達到大明國力無法承受的臨界點。
如果是神洲的藩鎮,打出一場令人絕望的大潰敗之後,確認了雙方力量足夠懸殊之後,通常都會比較果斷的投降了。
但歐洲的君主可能會選擇繼續挑戰一下,繼續試試對手的真正深淺。
由於曆史和社會環境截然不同,歐洲人的思維方式,在某些地方也與神洲人也相差甚遠。
一個皇帝和朝廷,真正統一天下所有區域,是神洲人習以為常的事情。
在天下大亂的時候,神洲人也會理所當然的認為,早晚還是會出現天下大一統的局麵。
他們都知道,如果一個正統王朝的疆域之內,有一個小規模的造反力量,或者是不肯臣服的抵抗力量。
皇帝和朝廷通常會選擇不惜代價的征討,甚至會冒著財政崩潰的代價去幹。
因為他們自己當了皇帝,他們也會那樣做。
那些藩鎮君主,以及所有的反王,當了皇帝之後也會那樣做。
在神洲的疆域核心區域,任何敵對力量都不能存在,在邊沿區域則至少要稱臣朝貢。
在中央帝國有能力的時候,就不會允許自己目光所及的地方,有任何公開拒絕臣服於自己的機構和人員。
就算是一時之間拿不下,也要為了拿下而積蓄力量,當天下共主是理所當然的目標。
這是地理環境、曆史記憶、文化傳統、政治製度、社會現實共同塑造,並在曆史周期中不斷強化的共同認知。
但是大陸另一端的歐洲人就沒有這種觀念,歐洲的君主會覺得沒有必要那麽幹。
大國疆域邊沿地區的小邦國,甚至是大國核心區域內部的半獨立邦國,如果很難征服那就不要征服了。
征服的成本太高了的話,那就放任其繼續存在好了。
因為歐洲本來就沒有完全統一過,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獨立半獨立的邦國,君主和封臣的關係複雜到了極點。
當地位對調之後,歐洲的地方藩鎮勢力,也並不覺得君主會有非常強烈的削藩動機。
歐洲的獨立小邦國,也不認為旁邊的大國為了征服自己,會付出讓他自己吐血乃至崩潰的代價。
因為大國不惜代價征服小國後,可能會有其他大國趁機襲擊它。
歐洲人帶著自己的思維慣性,去考慮他們與大明的關係的時候,考慮大明征服自己的決心的時候,就容易形成誤判。
不過反過來看,神洲人麵對歐洲人,也會形成誤判。
大明的將領也不會明白,歐洲人為什麽在這種情況下還不投降,為什麽會有那麽高的對抗傾向。
不過在大明剪除了所有外部力量,專心對付剩餘的抵抗力量的時候,泰山壓頂之勢形成之後,這些歐洲人也會懷疑人生的。
大維齊爾開始親自幫著蘇丹做潛逃的準備工作。
大維齊爾沒有考慮率領軍隊突圍,他認為君士坦丁堡的局勢已經無法挽回。
大明的空中和海上力量在沿海的城市的優勢太大了。
在持續的轟炸和炮擊的掩護下,大明的陸軍可以輕鬆的擊潰奧斯曼新軍。
在這種情況下突圍就是找死。
現在地麵上的戰鬥已經沒有意義了,而奧斯曼人隻能在地麵與大明對抗。
大維齊爾要求士兵,去把蘇丹的近親王室成員全部帶來,全部都要一起化妝離開,不能留在城中。
如果不帶上他們,大明軍隊進城之後,完全可以和伊斯坦布爾的貴族和官員們合作,重新立一個蘇丹來向大明投降。
還要找個與塞利姆相像的仆人假扮成蘇丹,在新軍的保護下堅持抵抗大明軍隊,為蘇丹潛逃爭取時間。
在這些命令執行的時候,蘇丹卻忍不住插嘴了:
“我們的軍官和士兵不能留在這裏,他們很難在大明的轟炸和炮擊中活下來。
“而我們如果沒有了他們,就算是逃到了安卡拉,也沒有辦法迅速組建有戰鬥力的軍隊了。”
大維齊爾非常無奈的點頭:
“陛下,我明白這些,我會首先安排一批軍官和老兵,直接與我們一起離開。
“但是我們也必須做出一部分犧牲。
“如果沒有一支足夠的力量牽製大明軍隊,讓他命軍隊認為他命保護的才是最重要的目標。
“那蘇丹和其他的軍官可能就沒有機會離開了。
“不過我不會要求他們抵抗到最後,在蘇丹和他們的同伴出城之後可以投降。
“或者直接解除武裝,換上平民的衣服。
“在戰爭結束之後,想辦法以平民身份離開君士坦丁堡。
“如果他們足夠忠誠,可以自己想辦法前往安卡拉,與陛下匯合,幫助陛下重建軍隊。”
蘇丹也知道隻能這樣做,所以也輕輕的歎了口氣,就沒有繼續說什麽。
與此同時,奧斯曼人的直接對手,負責指揮對奧斯曼作戰的將領,是納爾遜和田意明。
這倆人都不是傳統的神洲將領。
八月八日天亮的時候,大明海軍和空軍已經完全控製了愛琴海、馬爾馬拉海,以及周圍臨近區域的陸上據點。
君士坦丁堡城區已經被攻破,接下來就是理所當然的占領整個城市。
於是,田意明和納爾遜這兩個統帥,也在這天清晨就直接乘船親臨前線了,兩人都準備將指揮部直接搬到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的位置太好了,後續無論是繼續執行對巴爾幹、安納托利亞的作戰行動,還是發起對黑海周圍地區的進攻,這裏都比克裏特島那邊方便多了。
在城外海麵上的主力艦甲板上,田意明拿望遠鏡看著岸上的情況,想著向身邊的納爾遜說:
“這場仗打到這份上,奧斯曼國上下應該直接投降了,奧斯曼戰場的戰鬥可能直接結束了。
“我們未來的作戰目標,應該要放在深入內陸的黑海和高加索地區了。”
納爾遜聽罷卻輕輕搖頭說:
“我看未必,我們最好還是做好繼續跟他們糾纏到底,在奧斯曼全境繼續剿匪……至少是安納托利亞打治安戰的準備。”
田意明馬上非常不解的反問:
“這不可能吧,奧斯曼以前不了解大明軍隊的情況,現在知道雙方的差距之後,為什麽要繼續對抗?
“這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他們對抗到最後肯定也是一無所有,現在投降說不定還能撈個爵位養老。
“難道他們會覺得,以奧斯曼和大明的國力差距,他們還能與大明繼續對抗幾十上百年嗎?”
納爾遜想了想:
“奧斯曼人也許認識到了大明軍隊的強大,也肯定知道他們與大明的國力差距非常大。
“但是差距具體有多大,他們肯定是不清楚的。
“最關鍵的問題,是他對大明天朝統一天下的決心,並沒有非常清醒的認識。
“他們不覺得,天朝帝國會用特別大的代價去征服他們。
“他們沒有天下大一統的認知。”
田意明想了一下日本幕府和藩國曆史,似乎對這個局麵有所了解了,然後皺著眉頭念叨起來:
“我明白了,看來我們要在這裏稍微多花點心思了。
“他們沒有大一統認知,那我們現在就開始給他們塑造好了。”
田意明和納爾遜在海上等到了中午,進城的陸軍派通訊員出來專門匯報。
陸軍先頭部隊擊潰了奧斯曼王宮守軍,隨後就完全占領了王宮,抓到了奧斯曼蘇丹。
但他們也立刻就發現,這個蘇丹其實是一個士兵假扮的。
真的奧斯曼蘇丹和大維齊爾,以及王宮內的所有王室成員,現在都已經不知所蹤了。
假蘇丹倒是嘴硬,但是根據宮中仆人的口供,真蘇丹和王室成員以及大維齊爾,可能已經化妝潛逃了。
納爾遜聽完就對田意明攤了攤手:
“我就說吧,就算是到了這個地步,在大明觀念中已經天崩之勢了,他們卻還想著跑出去重振旗鼓。”
田意明也是頗為無語的直搖頭,然後頗為陰沉的下令:
“繼續保持對城區的完全封鎖,在倒塌的缺口處修建臨時的城牆。
“全城保持軍事管製,禁止任何平民出入城市。
“開始給市民辦臨時戶籍,所有拿到戶籍之後才能在限定區域和時間內活動,拿到路引之後才能在城內和郊區之間往返。
“辦理戶籍之前,有房屋的必須全部留在家裏,沒有房屋就就扔到衙門、監獄、寺廟等地方集中臨時看押。
“城內外的所有居民,全部要仔細過一遍篩子並拍照,並讓宮中的仆人在現場指認。
“發現奧斯曼蘇丹和大維齊爾的,直接賞黃金十公斤。
“其他重要貴族和內閣官員,若是潛逃之後被發現並確認身份,相關人員也最低賞一百克黃金。”
田意明讓下屬把命令擬定出來,簽字用印之後發下去執行。
與此同時,田意明繼續跟納爾遜討論:
“以提督對歐洲人的了解,我們這樣繼續執行下去的話,有多大的概率能抓到奧斯曼蘇丹和大維齊爾?”
納爾遜在田意明這邊擬定命令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了:
“我認為概率至少超過六成,關鍵還是看這兩人具體是什麽時候決定逃跑的。
“如果是在戰爭一開始,大明剛剛開始進攻的時候,兩人就直接潛逃了,那現在可能已經不在城裏了。
“那我們現在把整個城市翻過來也找不到他們。
“如果在我們陸軍登陸,封鎖了陸上通道之後,他們覺得大勢已去的時候才想著跑,那多半是跑不掉了。
“那樣我們抓到他們的概率能超過八成。
“歐洲人沒有見識過大明的戶籍管理體係,根本不知道怎麽針對性的規避。
“大明的軍官都能讀寫,也能按照官員的命令,承擔基本的人員管理和篩查工作,這也是他們想象不到的。”
田意明的心情稍微變好了一點,然後也開動腦筋仔細分析了各方麵的情況:
“他們在開戰之前,應該對大明軍隊的戰鬥力沒有清醒的認知,否則從一開始就不會留在君士坦丁堡。
“他們大概率不會在開戰當時就意識到,他們需要直接逃亡。
“就算是從一開始就想撤離城區,大概率也不會馬上意識到,情況會嚴重到現在的程度。
“他們早期多半不會太過緊張,可能會先想著去收拾金銀細軟財物,從東城出城乘船渡海去安納托利亞地區。
“那時候他們會發現,大明海軍已經封鎖了海麵,占領了所有港口。
“他們需要折返回城,然後橫穿整個城市去西城出城,當時的整個君士坦丁堡都在遭受大明空軍持續轟炸。
“他們這樣折騰一大圈,肯定會消耗大量的時間,他們走到西城的時候可能已經天亮了。
“我們天亮之前就已經完成了圍城,他們當時已經走不了了。
“所以他們現在大概率還在城內。”
納爾遜聽到這裏也點了點頭:
“不錯,大概率還在城內,隻要我們仔細的搜,多半是能找出來的。”
兩人討論著的時候,田意明的一個參謀忍不住開口了:
“總督,屬下以為,真蘇丹和大維齊爾當然要找,但是不一定要大張旗鼓的公開找,可以直接做但不大張旗鼓的宣傳。
“至於我們抓到的假蘇丹,也未必真的沒有用,我們完全可以當做真的來用。
“城內的外圍的普通士兵,城內的其他普通居民,沒有在假蘇丹身份敗露現場的官員,都隻知道大明軍隊打進了王宮。
“他們也全部都知道,我們在王宮遇到了格外強烈的抵抗,然後我們抓到了一個“蘇丹”。
“誰會去第一時間就想到,王宮裏麵肯定沒有真蘇丹呢?城內的普通官員和百姓誰又見過真蘇丹的樣子呢?
“因為這個假蘇丹為了吸引我們,就是按照真蘇丹來扮演的,王宮的衛隊也都是高水平的新軍。
“這些外圍的旁觀者們會理所當然的覺得,我們抓到的就是真蘇丹,他們心中還沒有產生假蘇丹的概念。
“隻要我們接下來按照抓到真蘇丹的的情況對外宣傳和下令,那對於普通奧斯曼百姓而言,我們抓到的就是真蘇丹。
“實際上的真蘇丹就算是逃到了別的地方,他首先要做的也是讓別人相信他是真的。
“否則他會被當成是騙子,真的也要變成假的。”
田意明和納爾遜都是明顯一愣,然後也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這也是當局者迷了,自己知道有個假蘇丹了,所以會本能的區分真假,想要去找真的。
外麵的人可不知道,他們沒有區分的意識。
與此同時,社會影響,朝廷權威,法律和道德,乃至整個社會運行的基本邏輯,本質都是“共同認知”。
一群人都相信一種規則,那這種規則就會持續運行,並反過來影響社會現實。
違背了這種規則的人,就會受到排斥甚至懲罰。
這其實也是“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換到超自然範疇那就是“借假修真”,或者“香火成神”的道路了。
田意明醒悟過來之後,馬上修改了自己之前的命令,將公開的懸賞和篩查改成隱蔽的。
同時額外下達了另外的新命令,按照抓到真蘇丹的情況來安排後續行動,應該說比抓到真蘇丹要做的場麵還要宏大。
“立刻安排人手,組織進城儀式,讓蘇丹率領奧斯曼群臣出宮請降,下跪之後獻上輿圖、印璽。
“現場拍好照片、拍好錄像,在君士坦丁堡城內外的人員聚集區組織人員觀看,後續在奧斯曼主要城市到處播放宣傳。
“現在那個假速度如果不配合,那就換一個願意配合的人去做。
“當然,這邊的實際情況,也要寫成專門的報告,用西廠的機密電報送到順天府去,向聖上說明真正情況。”
他們都知道。潛逃到內陸再次組織物資和人員抵抗大明,會是一場代價巨大的博弈。
自己抵抗的時間越久,抵抗的規模越大,大明徹底征服奧斯曼的難度越高,就有可能導致大明放棄徹底征服的想法。
奧斯曼君臣最終能夠保留的獨立性就越高,甚至可能繼續完整的保持獨立狀態存在。
但是,如果大明沒有放棄征服,奧斯曼最終也真的大明徹底征服了,那他們遭到的報複和懲罰也可能會越沉重。
反過來,如果越早投降,保持完整和獨立的可能性越低,但遭到報複和懲罰也會越輕。
關鍵在於奧斯曼能抵抗到什麽程度,大明強行征服的代價會有多高,能否達到大明國力無法承受的臨界點。
如果是神洲的藩鎮,打出一場令人絕望的大潰敗之後,確認了雙方力量足夠懸殊之後,通常都會比較果斷的投降了。
但歐洲的君主可能會選擇繼續挑戰一下,繼續試試對手的真正深淺。
由於曆史和社會環境截然不同,歐洲人的思維方式,在某些地方也與神洲人也相差甚遠。
一個皇帝和朝廷,真正統一天下所有區域,是神洲人習以為常的事情。
在天下大亂的時候,神洲人也會理所當然的認為,早晚還是會出現天下大一統的局麵。
他們都知道,如果一個正統王朝的疆域之內,有一個小規模的造反力量,或者是不肯臣服的抵抗力量。
皇帝和朝廷通常會選擇不惜代價的征討,甚至會冒著財政崩潰的代價去幹。
因為他們自己當了皇帝,他們也會那樣做。
那些藩鎮君主,以及所有的反王,當了皇帝之後也會那樣做。
在神洲的疆域核心區域,任何敵對力量都不能存在,在邊沿區域則至少要稱臣朝貢。
在中央帝國有能力的時候,就不會允許自己目光所及的地方,有任何公開拒絕臣服於自己的機構和人員。
就算是一時之間拿不下,也要為了拿下而積蓄力量,當天下共主是理所當然的目標。
這是地理環境、曆史記憶、文化傳統、政治製度、社會現實共同塑造,並在曆史周期中不斷強化的共同認知。
但是大陸另一端的歐洲人就沒有這種觀念,歐洲的君主會覺得沒有必要那麽幹。
大國疆域邊沿地區的小邦國,甚至是大國核心區域內部的半獨立邦國,如果很難征服那就不要征服了。
征服的成本太高了的話,那就放任其繼續存在好了。
因為歐洲本來就沒有完全統一過,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獨立半獨立的邦國,君主和封臣的關係複雜到了極點。
當地位對調之後,歐洲的地方藩鎮勢力,也並不覺得君主會有非常強烈的削藩動機。
歐洲的獨立小邦國,也不認為旁邊的大國為了征服自己,會付出讓他自己吐血乃至崩潰的代價。
因為大國不惜代價征服小國後,可能會有其他大國趁機襲擊它。
歐洲人帶著自己的思維慣性,去考慮他們與大明的關係的時候,考慮大明征服自己的決心的時候,就容易形成誤判。
不過反過來看,神洲人麵對歐洲人,也會形成誤判。
大明的將領也不會明白,歐洲人為什麽在這種情況下還不投降,為什麽會有那麽高的對抗傾向。
不過在大明剪除了所有外部力量,專心對付剩餘的抵抗力量的時候,泰山壓頂之勢形成之後,這些歐洲人也會懷疑人生的。
大維齊爾開始親自幫著蘇丹做潛逃的準備工作。
大維齊爾沒有考慮率領軍隊突圍,他認為君士坦丁堡的局勢已經無法挽回。
大明的空中和海上力量在沿海的城市的優勢太大了。
在持續的轟炸和炮擊的掩護下,大明的陸軍可以輕鬆的擊潰奧斯曼新軍。
在這種情況下突圍就是找死。
現在地麵上的戰鬥已經沒有意義了,而奧斯曼人隻能在地麵與大明對抗。
大維齊爾要求士兵,去把蘇丹的近親王室成員全部帶來,全部都要一起化妝離開,不能留在城中。
如果不帶上他們,大明軍隊進城之後,完全可以和伊斯坦布爾的貴族和官員們合作,重新立一個蘇丹來向大明投降。
還要找個與塞利姆相像的仆人假扮成蘇丹,在新軍的保護下堅持抵抗大明軍隊,為蘇丹潛逃爭取時間。
在這些命令執行的時候,蘇丹卻忍不住插嘴了:
“我們的軍官和士兵不能留在這裏,他們很難在大明的轟炸和炮擊中活下來。
“而我們如果沒有了他們,就算是逃到了安卡拉,也沒有辦法迅速組建有戰鬥力的軍隊了。”
大維齊爾非常無奈的點頭:
“陛下,我明白這些,我會首先安排一批軍官和老兵,直接與我們一起離開。
“但是我們也必須做出一部分犧牲。
“如果沒有一支足夠的力量牽製大明軍隊,讓他命軍隊認為他命保護的才是最重要的目標。
“那蘇丹和其他的軍官可能就沒有機會離開了。
“不過我不會要求他們抵抗到最後,在蘇丹和他們的同伴出城之後可以投降。
“或者直接解除武裝,換上平民的衣服。
“在戰爭結束之後,想辦法以平民身份離開君士坦丁堡。
“如果他們足夠忠誠,可以自己想辦法前往安卡拉,與陛下匯合,幫助陛下重建軍隊。”
蘇丹也知道隻能這樣做,所以也輕輕的歎了口氣,就沒有繼續說什麽。
與此同時,奧斯曼人的直接對手,負責指揮對奧斯曼作戰的將領,是納爾遜和田意明。
這倆人都不是傳統的神洲將領。
八月八日天亮的時候,大明海軍和空軍已經完全控製了愛琴海、馬爾馬拉海,以及周圍臨近區域的陸上據點。
君士坦丁堡城區已經被攻破,接下來就是理所當然的占領整個城市。
於是,田意明和納爾遜這兩個統帥,也在這天清晨就直接乘船親臨前線了,兩人都準備將指揮部直接搬到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的位置太好了,後續無論是繼續執行對巴爾幹、安納托利亞的作戰行動,還是發起對黑海周圍地區的進攻,這裏都比克裏特島那邊方便多了。
在城外海麵上的主力艦甲板上,田意明拿望遠鏡看著岸上的情況,想著向身邊的納爾遜說:
“這場仗打到這份上,奧斯曼國上下應該直接投降了,奧斯曼戰場的戰鬥可能直接結束了。
“我們未來的作戰目標,應該要放在深入內陸的黑海和高加索地區了。”
納爾遜聽罷卻輕輕搖頭說:
“我看未必,我們最好還是做好繼續跟他們糾纏到底,在奧斯曼全境繼續剿匪……至少是安納托利亞打治安戰的準備。”
田意明馬上非常不解的反問:
“這不可能吧,奧斯曼以前不了解大明軍隊的情況,現在知道雙方的差距之後,為什麽要繼續對抗?
“這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他們對抗到最後肯定也是一無所有,現在投降說不定還能撈個爵位養老。
“難道他們會覺得,以奧斯曼和大明的國力差距,他們還能與大明繼續對抗幾十上百年嗎?”
納爾遜想了想:
“奧斯曼人也許認識到了大明軍隊的強大,也肯定知道他們與大明的國力差距非常大。
“但是差距具體有多大,他們肯定是不清楚的。
“最關鍵的問題,是他對大明天朝統一天下的決心,並沒有非常清醒的認識。
“他們不覺得,天朝帝國會用特別大的代價去征服他們。
“他們沒有天下大一統的認知。”
田意明想了一下日本幕府和藩國曆史,似乎對這個局麵有所了解了,然後皺著眉頭念叨起來:
“我明白了,看來我們要在這裏稍微多花點心思了。
“他們沒有大一統認知,那我們現在就開始給他們塑造好了。”
田意明和納爾遜在海上等到了中午,進城的陸軍派通訊員出來專門匯報。
陸軍先頭部隊擊潰了奧斯曼王宮守軍,隨後就完全占領了王宮,抓到了奧斯曼蘇丹。
但他們也立刻就發現,這個蘇丹其實是一個士兵假扮的。
真的奧斯曼蘇丹和大維齊爾,以及王宮內的所有王室成員,現在都已經不知所蹤了。
假蘇丹倒是嘴硬,但是根據宮中仆人的口供,真蘇丹和王室成員以及大維齊爾,可能已經化妝潛逃了。
納爾遜聽完就對田意明攤了攤手:
“我就說吧,就算是到了這個地步,在大明觀念中已經天崩之勢了,他們卻還想著跑出去重振旗鼓。”
田意明也是頗為無語的直搖頭,然後頗為陰沉的下令:
“繼續保持對城區的完全封鎖,在倒塌的缺口處修建臨時的城牆。
“全城保持軍事管製,禁止任何平民出入城市。
“開始給市民辦臨時戶籍,所有拿到戶籍之後才能在限定區域和時間內活動,拿到路引之後才能在城內和郊區之間往返。
“辦理戶籍之前,有房屋的必須全部留在家裏,沒有房屋就就扔到衙門、監獄、寺廟等地方集中臨時看押。
“城內外的所有居民,全部要仔細過一遍篩子並拍照,並讓宮中的仆人在現場指認。
“發現奧斯曼蘇丹和大維齊爾的,直接賞黃金十公斤。
“其他重要貴族和內閣官員,若是潛逃之後被發現並確認身份,相關人員也最低賞一百克黃金。”
田意明讓下屬把命令擬定出來,簽字用印之後發下去執行。
與此同時,田意明繼續跟納爾遜討論:
“以提督對歐洲人的了解,我們這樣繼續執行下去的話,有多大的概率能抓到奧斯曼蘇丹和大維齊爾?”
納爾遜在田意明這邊擬定命令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了:
“我認為概率至少超過六成,關鍵還是看這兩人具體是什麽時候決定逃跑的。
“如果是在戰爭一開始,大明剛剛開始進攻的時候,兩人就直接潛逃了,那現在可能已經不在城裏了。
“那我們現在把整個城市翻過來也找不到他們。
“如果在我們陸軍登陸,封鎖了陸上通道之後,他們覺得大勢已去的時候才想著跑,那多半是跑不掉了。
“那樣我們抓到他們的概率能超過八成。
“歐洲人沒有見識過大明的戶籍管理體係,根本不知道怎麽針對性的規避。
“大明的軍官都能讀寫,也能按照官員的命令,承擔基本的人員管理和篩查工作,這也是他們想象不到的。”
田意明的心情稍微變好了一點,然後也開動腦筋仔細分析了各方麵的情況:
“他們在開戰之前,應該對大明軍隊的戰鬥力沒有清醒的認知,否則從一開始就不會留在君士坦丁堡。
“他們大概率不會在開戰當時就意識到,他們需要直接逃亡。
“就算是從一開始就想撤離城區,大概率也不會馬上意識到,情況會嚴重到現在的程度。
“他們早期多半不會太過緊張,可能會先想著去收拾金銀細軟財物,從東城出城乘船渡海去安納托利亞地區。
“那時候他們會發現,大明海軍已經封鎖了海麵,占領了所有港口。
“他們需要折返回城,然後橫穿整個城市去西城出城,當時的整個君士坦丁堡都在遭受大明空軍持續轟炸。
“他們這樣折騰一大圈,肯定會消耗大量的時間,他們走到西城的時候可能已經天亮了。
“我們天亮之前就已經完成了圍城,他們當時已經走不了了。
“所以他們現在大概率還在城內。”
納爾遜聽到這裏也點了點頭:
“不錯,大概率還在城內,隻要我們仔細的搜,多半是能找出來的。”
兩人討論著的時候,田意明的一個參謀忍不住開口了:
“總督,屬下以為,真蘇丹和大維齊爾當然要找,但是不一定要大張旗鼓的公開找,可以直接做但不大張旗鼓的宣傳。
“至於我們抓到的假蘇丹,也未必真的沒有用,我們完全可以當做真的來用。
“城內的外圍的普通士兵,城內的其他普通居民,沒有在假蘇丹身份敗露現場的官員,都隻知道大明軍隊打進了王宮。
“他們也全部都知道,我們在王宮遇到了格外強烈的抵抗,然後我們抓到了一個“蘇丹”。
“誰會去第一時間就想到,王宮裏麵肯定沒有真蘇丹呢?城內的普通官員和百姓誰又見過真蘇丹的樣子呢?
“因為這個假蘇丹為了吸引我們,就是按照真蘇丹來扮演的,王宮的衛隊也都是高水平的新軍。
“這些外圍的旁觀者們會理所當然的覺得,我們抓到的就是真蘇丹,他們心中還沒有產生假蘇丹的概念。
“隻要我們接下來按照抓到真蘇丹的的情況對外宣傳和下令,那對於普通奧斯曼百姓而言,我們抓到的就是真蘇丹。
“實際上的真蘇丹就算是逃到了別的地方,他首先要做的也是讓別人相信他是真的。
“否則他會被當成是騙子,真的也要變成假的。”
田意明和納爾遜都是明顯一愣,然後也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這也是當局者迷了,自己知道有個假蘇丹了,所以會本能的區分真假,想要去找真的。
外麵的人可不知道,他們沒有區分的意識。
與此同時,社會影響,朝廷權威,法律和道德,乃至整個社會運行的基本邏輯,本質都是“共同認知”。
一群人都相信一種規則,那這種規則就會持續運行,並反過來影響社會現實。
違背了這種規則的人,就會受到排斥甚至懲罰。
這其實也是“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換到超自然範疇那就是“借假修真”,或者“香火成神”的道路了。
田意明醒悟過來之後,馬上修改了自己之前的命令,將公開的懸賞和篩查改成隱蔽的。
同時額外下達了另外的新命令,按照抓到真蘇丹的情況來安排後續行動,應該說比抓到真蘇丹要做的場麵還要宏大。
“立刻安排人手,組織進城儀式,讓蘇丹率領奧斯曼群臣出宮請降,下跪之後獻上輿圖、印璽。
“現場拍好照片、拍好錄像,在君士坦丁堡城內外的人員聚集區組織人員觀看,後續在奧斯曼主要城市到處播放宣傳。
“現在那個假速度如果不配合,那就換一個願意配合的人去做。
“當然,這邊的實際情況,也要寫成專門的報告,用西廠的機密電報送到順天府去,向聖上說明真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