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大boss不應該是老子嗎?為什麽我之前都沒專門寫過老子呢?不是因為《老子》(即《道德經》)這本書不重要,這本可是奇書,是最偉大的名著之一,除了《聖經》,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就屬《老子》了。但是關於《老子》的作者,《老子》的成書年代,誰都說不明白,《史記》裏就有四個版本。太史公都分不清,我怎麽說得清楚。
《老子》雖然描述了一個叫“道”的東西,但隻是勾勒了形狀,並沒有豐富的血肉,《老子》中的“道”對於我們來說是虛無縹緲的。除了在《莊子》一書中多次提及老子,在春秋戰國其他百家著述中基本見不到老子的名字,關於老子就不再單獨介紹,因為我也不知道,隻能聊聊我知道的莊子。
莊子(約公元前369年—約公元前286年)本名莊周,出生在宋國,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後世尊稱其為南華真人。“道”究竟是什麽呢,《老子》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說通俗點,“道”其實就是天地萬物運行的規律,是自然而然的,所以叫道法自然。
道家崇尚自由,主張無為而治。莊子雖然愛好黃老學說,但他一開始並不是如此超脫的人,也是想過從政的,隻不過懷才不遇,也隻是在宋國當當小官。看開之後,莊子主動辭職,專心於學術。雖然莊子沒當過什麽大官,但他有一堆的弟子,而且楚威王還曾想請莊子擔任楚國令尹,說明莊子當時在國際上已經享有了一定的學術地位。
如果說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那真正把道家發揚成一個學派則是莊子。莊子繼承了黃老的思想,但對於道,莊子有自己的理解。老子提倡的無為而治,其實也是一種順其自然的政治手段,其哲學內涵服務於國家和社會的治理。而莊子不同,莊子是個理想主義者,他並不關心政治,他追求的是“物物而不物於物”的內在精神世界,什麽外界的紛爭和功利都與我無關,我隻想要自由的逍遙境界。
道家還有個重要的思想,就是明哲保身。老子提倡的“無為”是順應自然,讓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以此保全自己。道家的另一位大咖楊朱強調生命的重要性,提出了“為我”、“貴己”、“貴生”的觀點,說白了就是利己主義,但楊朱隻是利己,他不損人,不取不求,通過隱世保全自己。莊子不喜歡楊朱的論調,相比於“貴生”“為我”,莊子主張“達生”“忘我”,超脫於世,看淡生死,超越現實世界,追求精神自由。
莊子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和好朋友惠子耍嘴皮子,有一次和惠子在濠水的橋梁上玩耍,莊子看著水裏的魚不禁說道:“魚兒自由自在的真快樂呀。”惠子開始抬杠了:“你又不是魚,怎麽知道他們的快樂呢?”莊子回道:“你又不是我,你怎麽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惠子反駁:“我不是你,我不知道你知道魚兒的快樂,由此可以推論,你不是魚,你就不知道魚快樂不快樂。”惠子搞起了類比推理法,就是這個話太繞了,莊子是沒被繞暈,他說:“算了,回到我們開頭的話題,你問我怎麽知道魚的快樂,說明你已經知道我知道魚的快樂,我就是在河邊知道的。”這場著名的嘴炮battle就是濠梁之辯。
莊子和惠子之間的辯論還很多,雙方互視為知己。惠子病故後,莊子就變得沉默寡言了,過上了獨自一人的隱居生活。公元前286年,莊子逝世,其思想精華收錄於《莊子》(又名《南華經》)一書中。
接下來就說說莊子的這個好朋友,惠子。
《老子》雖然描述了一個叫“道”的東西,但隻是勾勒了形狀,並沒有豐富的血肉,《老子》中的“道”對於我們來說是虛無縹緲的。除了在《莊子》一書中多次提及老子,在春秋戰國其他百家著述中基本見不到老子的名字,關於老子就不再單獨介紹,因為我也不知道,隻能聊聊我知道的莊子。
莊子(約公元前369年—約公元前286年)本名莊周,出生在宋國,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後世尊稱其為南華真人。“道”究竟是什麽呢,《老子》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說通俗點,“道”其實就是天地萬物運行的規律,是自然而然的,所以叫道法自然。
道家崇尚自由,主張無為而治。莊子雖然愛好黃老學說,但他一開始並不是如此超脫的人,也是想過從政的,隻不過懷才不遇,也隻是在宋國當當小官。看開之後,莊子主動辭職,專心於學術。雖然莊子沒當過什麽大官,但他有一堆的弟子,而且楚威王還曾想請莊子擔任楚國令尹,說明莊子當時在國際上已經享有了一定的學術地位。
如果說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那真正把道家發揚成一個學派則是莊子。莊子繼承了黃老的思想,但對於道,莊子有自己的理解。老子提倡的無為而治,其實也是一種順其自然的政治手段,其哲學內涵服務於國家和社會的治理。而莊子不同,莊子是個理想主義者,他並不關心政治,他追求的是“物物而不物於物”的內在精神世界,什麽外界的紛爭和功利都與我無關,我隻想要自由的逍遙境界。
道家還有個重要的思想,就是明哲保身。老子提倡的“無為”是順應自然,讓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以此保全自己。道家的另一位大咖楊朱強調生命的重要性,提出了“為我”、“貴己”、“貴生”的觀點,說白了就是利己主義,但楊朱隻是利己,他不損人,不取不求,通過隱世保全自己。莊子不喜歡楊朱的論調,相比於“貴生”“為我”,莊子主張“達生”“忘我”,超脫於世,看淡生死,超越現實世界,追求精神自由。
莊子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和好朋友惠子耍嘴皮子,有一次和惠子在濠水的橋梁上玩耍,莊子看著水裏的魚不禁說道:“魚兒自由自在的真快樂呀。”惠子開始抬杠了:“你又不是魚,怎麽知道他們的快樂呢?”莊子回道:“你又不是我,你怎麽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惠子反駁:“我不是你,我不知道你知道魚兒的快樂,由此可以推論,你不是魚,你就不知道魚快樂不快樂。”惠子搞起了類比推理法,就是這個話太繞了,莊子是沒被繞暈,他說:“算了,回到我們開頭的話題,你問我怎麽知道魚的快樂,說明你已經知道我知道魚的快樂,我就是在河邊知道的。”這場著名的嘴炮battle就是濠梁之辯。
莊子和惠子之間的辯論還很多,雙方互視為知己。惠子病故後,莊子就變得沉默寡言了,過上了獨自一人的隱居生活。公元前286年,莊子逝世,其思想精華收錄於《莊子》(又名《南華經》)一書中。
接下來就說說莊子的這個好朋友,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