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國伐齊之戰中,秦國攻占了之前被齊國占去的陶城,秦昭襄王把這塊地盤賞給了魏冉。但是陶城和秦國本土並不交壤,中間隔著魏國和韓國。


    秦國在鄢郢之戰中大創楚國之後,又將目標轉回到魏國。魏國處於合縱的中心,隻要滅掉魏國,不但可以連接秦國本土與陶城,還能隔斷北邊趙國、燕國與南邊韓國、楚國的聯係,徹底破壞合縱的形式。另一方麵,魏昭王在公元前277年掛了,其子魏圉繼位,號魏安釐王,趁魏國還沒穩定下來,打起來肯定省力多了。


    公元前276年,秦昭襄王先派出白起攻打魏國,連克兩座城池,魏國擋不住,隻好割地求和。這次攻打魏國,魏冉特別上心,畢竟陶城是他的封邑,打下魏國的話,從鹹陽去陶邑就方便多了。麵對魏國的求和,魏冉不同意,還自己上場,帶兵繼續打魏國。這次韓厘王倒是挺仗義,派暴鳶帶兵救援魏國。但在秦軍麵前,韓魏聯軍根本不夠看,馬上就敗下陣來,被斬首四萬人。暴鳶帶著殘兵敗將躲到了魏國都城大梁,堅守不出。


    這裏解釋下,為什麽每次秦軍打仗都愛斬首對方士兵。自從商鞅變法以來,秦國大力獎賞軍功,給了普通士兵晉升的機會,以此激勵士兵殺敵。軍功怎麽計算呢,就已腦袋為單位,砍掉敵軍腦袋越多,功勞越多。因此秦國兵打仗,眼裏就盯著對手的頭顱,把人殺死了還不算,一定要把首級取下帶回去領功。在這種製度激勵下,秦國兵打仗特別猛。


    韓魏聯軍再次敗下陣來,魏冉稍作調整,於公元前274年繼續進攻魏國,又砍了魏軍四萬人,攻占了四座城池才停手。公元前273年,魏國聯合趙國攻打韓國,這什麽情況,韓國剛幫完魏國,魏國為什麽要去打韓國?


    尹闕之戰中,韓國的精銳盡喪,從此隻好投靠秦國討生活。在這之後秦國重點蠶食魏國,經常向韓國借道打魏國,韓國不敢不答應。雖然之前韓厘王救援過魏國,但他也是怕魏國被滅後下一個就輪到自己。


    如果三晉齊心協力,秦國未必是三晉的對手,但現在韓國已經投靠秦國了,魏安釐王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就和趙國結為聯盟,先把韓國給吞並掉,再合力對付秦國,就算滅不掉韓國,也要迫使韓國重歸三晉聯盟。於是魏安釐王派相國芒柳帶兵,聯合趙軍包圍了韓國重鎮華陽。


    華陽在韓國的東北,離韓國都城新鄭很近,打這裏是因為距離秦國本土較遠,秦國要救的話也不方便。韓厘王沒有其他辦法,隻能派人向秦國求救,秦昭襄王覺得華陽路途遙遠,而且三晉還搞內部鬥爭,那就隨他們打吧,自己到時候坐收漁翁之利,於是拒絕出兵。


    韓國使者去了一次又一次,秦昭襄王就一句話:“三晉內務我不好插手。”韓相國無奈,隻好求在家養病的老臣陳筮出山。陳筮臨危受命,前往秦國,他沒有去見秦昭襄王,而是直接去找了魏冉。魏冉看陳筮又老又病的,問他:“韓國的事情很著急嗎?還專門請你過來。”陳筮說:“不急呀。”


    魏冉說:“啥?你這也好意思當使者。你們韓國來了好幾撥人求救了,你來了還說不急。”陳筮回答:“韓國急的話就投靠其他國家了,現在還不急所以派我來。”陳筮簡單的一句話給魏冉提了醒,如果韓國真的和趙、魏結盟,三晉合一的話就不好對付了。魏冉於是說:“好了,我知道了,你不用去找秦王了,我會請求出兵的。”陳筮走後,魏冉馬上去找了秦昭襄王,曉以利害,說服了秦昭襄王出兵救援韓國,這次由魏冉、白起和一名客卿胡陽共同領兵出擊。


    華陽距離鹹陽很遠,白起決定閃電出擊,讓對方措不及防。秦軍以每日百裏的速度急行軍,八天左右就到了華陽城下。趙、魏聯軍根本想不到秦軍會突然出現在戰場上,驚慌失措之中被秦軍打得潰敗而逃,白起發揚了殲滅戰的老傳統,一口氣殺死聯軍15萬人,趙國主將被擒,魏國主將芒柳逃亡。


    聯軍慘敗後,趙惠文王又派兵增援,又被秦軍打敗,被俘虜兩萬人。白起是個狠人,直接把兩萬俘虜沉到黃河裏活活淹死,但士兵們不開心,因為這兩萬個腦袋沒能拿去領賞。魏國被迫割讓南陽求和,這次秦昭襄王答應了,因為趙惠文王決心和秦國對抗到底,他又聯合了燕國準備再度出兵救援魏國。秦昭襄王不想太過深入,引起眾怒,就讓魏冉等人撤軍了。


    華陽之戰中魏國沒得到任何好處,反而再次被重創,國力大損,隻好和韓國一同導向秦國。韓厘王則在這一年去世,由公子然繼位,號韓桓惠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魏國主帥芒柳是田文一手提拔起來的,芒柳的失敗也讓田文在魏國政壇失勢。田文後來回到了自己的封地,薛,薛逐漸成為了一股中立的強勢勢力。但田文死後,他的兒子們開始爭權,齊國趁機聯合魏國滅掉了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古苒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止浮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止浮遊並收藏千古苒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