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閣的清晨顯得尤為安靜,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桌麵上,朱柏凝視著窗外,思索著方孝孺即將帶來的消息。


    允炆推門而入,遞給他一封信件,“這是今日一早從江寧送來的。”


    朱柏接過信件,封口處方孝孺的印章清晰可見。


    不久之後,方孝孺步履匆匆地走進文淵閣,臉上隱隱透露著一絲不安。


    他快步走到了朱柏麵前,深施一禮,語氣中帶著幾分凝重,“陛下,如今不少大臣對改革暗露異議,尤其是在涉及鄉土村社計劃方麵。”


    聽到這裏,朱柏皺起眉頭,“是麽?他們擔心什麽?”


    方孝孺歎了口氣,仿佛沉思著如何組織語言,“主要是害怕土地丈量引發的利益鬥爭,尤其是那些有權勢的地方官,可能會借此機會侵犯百姓利益。另外,有些人擔心這計劃會導致地方權力失控。”


    允炆輕輕拍了下朱柏的肩膀,“看來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這些風險。”


    朱柏微微點頭,眼神逐漸沉穩下來,“孝孺,你暫且回江寧,將這些情況如實向太祖報告。”


    方孝孺鄭重答應,接著話鋒一轉,語氣中似乎多了一絲安慰,“不過,陛下,這也說明我們的改革已經觸動了根本。變化,總是伴隨著挑戰。”


    待方孝孺告辭後,朱柏與允炆留在文淵閣中,繼續分析當前的局勢。


    窗外的風拂過竹影,細葉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這變革時期的艱辛與希望。


    朱柏望向遠方,心中明白,改革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允炆,我們得尋找新的盟友。”


    朱柏心中逐漸明晰,朝中緊張局勢漸顯,必須擴展他們的支持者陣營。


    允炆含笑微微點頭,表情中透出堅定,“這是一場長久的戰鬥,但我們會一起走下去。”


    他倆站在窗前,將目光投向遠方。


    朱柏心中感受到一股責無旁貸的力量,知道前路並不平坦,但他已下定決心,無論困難如何,他們一定會在這風起雲湧間,迎接改革的曙光。


    數日之後,初晨的陽光灑在文淵閣的青瓦上,為整個大明帝都增添了一絲暖意。


    文淵閣內,朱柏正專心致誌地閱讀一卷等待確認的奏折,思索著當前的局勢。


    允炆推門而入,手中握著幾張名冊。


    他微笑著走到朱柏身邊,輕聲說道:“陛下,田獵的籌備已經差不多了。這裏是參加者的名單,您過目。”


    朱柏將目光從卷宗上移開,接過名冊迅速瀏覽。


    隨後,他抬起頭,神情中流露出滿意之色:“做得好,允炆。這次田獵不僅要激發他們的興趣,更要為我們的計劃爭取支持。”


    允炆點了點頭,補充道:“而且,在這種輕鬆的場合中,我們可以更自然地與那些對改革持有懷疑態度的官員交流。沒有官場的禮節束縛,話題也會流暢些。”


    朱柏若有所思地撚動著手中的名單,“你說得對。這樣的活動有助於拉近彼此的距離。也許我們還可以從中了解更多對改革不安的原因,從而更有效地化解這些緊張。”


    這是一個大膽的嚐試,朱柏心中明白。


    然而,他深知改革迫在眉睫,不成功,便成仁。


    麵對目前的局勢,除了要有堅定的意誌,還得巧妙借助外交手腕。


    不久後,允炆告辭去安排細節,朱柏獨自留在文淵閣內。


    窗外的竹林隨風輕輕搖晃,陽光透過樹葉灑落斑駁的光影。


    朱柏的思緒不禁再次飄向了前方艱難而光明的道路。


    “必須讓他們明白,這是為國家的長遠發展。”


    他低聲自語,心中堅定,哪怕道路曲折,終究會迎來那夢寐以求的改革曙光。


    他呼喚隨從,吩咐他們精心準備田獵的各個環節。


    這不僅僅是一場活動,更是決定未來改革命運的重要一役。


    在朱柏心中,一股無形的責任感牢牢紮根,他告訴自己,一定要以智慧和耐心迎接挑戰。


    當天晚上,深邃的夜空繁星閃爍,朱柏獨自端坐在案前,仔細研究著對策。


    那一刻,他意識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自己並不孤單——還有許多人願意同他一道,為改革貢獻心力。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薄霧灑在文淵閣的屋頂,給這座古老的建築披上一層金色的光輝。


    朱柏早早便步入文淵閣,此時他的顧問允炆已經在等候,隻見允炆正在翻閱幾卷竹簡,眉頭微皺。


    “殿下,”


    他抬起頭,神情中依舊透露出些許不安,“您有把握嗎?這次的活動是否能如願以償?”


    朱柏微微一笑,充滿自信地拍拍允炆的肩膀。


    “放心,允炆。田獵的細節我都安排妥當,每一個環節都是精心設計的。”


    他頓了一頓,“臣子們心裏的疙瘩,不是短時間能解開的。我們需要耐心,讓他們理解我們的苦心。”


    允炆點頭,卻顯得有些焦慮。


    “可是,有些官員的負麵情緒很頑固,改革已經迫在眉睫,時間不多了。”


    “這我明白。”


    朱柏眉宇間透出幾分堅定,“所以我請來了齊泰和黃子澄,要同他們商量對策。”


    他說出兩人的名字時,語氣加重,顯得尤為慎重。


    就在這時,齊泰和黃子澄一前一後走進閣中,見到朱柏,齊聲問候,“殿下。”


    “來得正好,”


    朱柏示意他們坐下。


    “關於如何處理那些持觀望態度的官員,你們有什麽建議?”


    齊泰思索片刻,道:“殿下,我認為我們應該順其自然,不必急於求成。改革的進程需要時間,臣民也需要時間去接受。”


    “沒錯,”


    黃子澄接過話茬,“以柔克剛,靜觀其變,殿下,皇上對您的支持是我們前行的信心之一。隻要我們策略得當,最終會看到成效的。”


    “說得好。”


    朱柏放心地點點頭,心中稍稍平靜了些。


    突然,他想起皇帝的指示——著手全國土地的丈量。


    這將會是改革的一個重要基石。


    “皇上已經令鬱新著手丈量土地,這是我們稅務改革的前提。”


    朱柏沉聲道,“必須保證這項工作的嚴謹和精確,不容半點疏漏。”


    允炆、齊泰和黃子澄彼此交換了一個堅定的眼神,齊聲答應,“殿下放心,微臣定當竭盡全力。”


    會議在一片信心滿滿的氛圍中結束。


    朱柏走出文淵閣,抬頭望向天空,那是一片蔚藍,預示著一個美好的開端。


    他知道,自己不孤單,還有這麽多人願意並肩作戰。


    哪怕前路險阻,他們必將迎來夢中的國泰民安。


    朱柏散會後,獨自走在文淵閣外的庭院中。


    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影子,微風輕拂,帶來絲絲涼意。


    他的心卻有些沉重。


    稅務改革不僅僅是紙麵上的改變,更是涉及千家萬戶的重大事務。


    他明白,這份重擔不僅是對大明未來的承諾,更是對自己的考驗。


    坐在書房中,朱柏細細品味著閣樓中留下的思緒:人們的觀望態度需要正視,但矯枉過正同樣不可取。


    他知道,繩之以柔方能使那些搖擺不定的人站穩腳跟。


    然而,如何在推進進程的同時穩住人心,卻是個棘手的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敏敏敏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敏敏敏子並收藏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