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蜂蜜
穿成六零極品炮灰,我絕不洗白 作者:我是老古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何瑞雪這次出差行程安排得很緊湊,忙得團團轉,基本沒有休息的時候。
出省一趟不容易,謝鵬把三組在該省的采購任務一股腦全交給了她,美其名曰能者多勞,他完全信任她的能力。
幾天的時間,她輾轉於收音機廠、藕粉廠和膠鞋廠,有了【好運一刻】的卡牌,很容易就把訂單給談攏了。
也在這個時候,她才真正意識到從前自己先前使用這玩意時有多浪費。
自己不能像江衍序一般使用法器,那人便交給她一個更為粗糙的辦法,將卡牌內的氣運儲存在符紙中,在接下來的七天內都能管用,而不是隻作用於獨一件事。
當然,效果會打些折扣,像之前那般莫名受到廠裏的領導賞識,主動給她增加供應,還保證把貨品優先供給第二商店的情況是不會出現了,隻能保證她一切順利。
但也足夠了,她本人又不是真的沒有能力,就好比這趟收音機廠之行,這種緊俏商品的供應向來有限,好幾個商店在搶。
即使有文件規定,廠裏隻保證他們有貨,卻不能保證能供應的數量。
何瑞雪去談的時候正巧遇到他們新購入的機器出現問題,技術員拿著說明書不知所措,“廠長,這上頭的字我看不懂啊,要不要去附近的大學找個教授來?”
正巧,這機器是德國產的,和她的專業對口,加上現世就掌握的基礎機械知識。
何瑞雪花費了半天時間輔助幾個技術員解決了機器問題,使其繼續運行,還順便把說明書另外翻譯了一份,讓他們以後有東西可以參考。
收音機廠的領導自然是非常滿意,為了表示感謝,不光請她吃了兩頓供應餐,同時承諾接下來半年內第二商店的收音機供應每月都不下於五台。
這筆數目不小了,畢竟這家收音機廠的規模雖不小,但也比不得京城的大廠,商店裏也不止賣這一品牌的收音機。
順利完成三筆訂單,她在回家的路上又遇到了有對放蜂夫婦在油菜花田裏放蜂釀蜜,詢問過後便把他們的前段時間收割的蜂蜜全包圓了。
一共十幾斤,就算貴了一點,但絕對物超所值。
後世就算是買的真蜂蜜也未必能確保蜂農不摻糖水,而且因為工業汙染,花源也越來越差,很難喝到真正的自然風味。
如今卻是遇到了真正的野蜂蜜,在油菜花沒開的時節采的野花和槐樹蜜,打開就能聞到濃鬱的花香和清甜的蜜糖香。
舀一勺化在水裏,馥鬱卻不膩人,也算是撈著了。
把買回來的特產分別打包送出去——一罐蜂蜜、一包一斤裝的藕粉和兩雙膠鞋送到大哥家,再往爸媽那裏寄一份,二姐那裏不缺鞋穿,她多寄了一罐蜂蜜。
走出郵局,何瑞雪都沒回家,急匆匆趕往殯儀館,卻沒見到想要見的人。
“何同誌,你來了,江哥非要上山去采蘑菇,還沒下雨呢,山上哪有蘑菇啊?”蔡衛民見到她便是抱怨。
“你該去勸他,而不是來找我說。”
“隻有你能勸得動他嘛,江哥才不聽我的,他是老板,我做他的主才叫倒反天罡。”
他朝著她吐槽,“江哥的性子獨得很,就算住在一塊兒也很少和咱們來往,兩年了,除了上次他生病是特殊情況,無論是誰他都不許靠近房門一步,也就對你不一般。”
這話聽著耳熟。
少爺好久沒有帶女人回家了,有沒有那味?
她明白江衍序的顧慮,不想牽連到旁人,幾乎獨來獨往二十年,其實挺可憐的,“他人呢?”
“在山裏,何同誌要去找他嗎?”
“算了,我在屋裏等他回來。”在外頭跑了好幾天,她真是累得慌。
等蔡衛民離開,何瑞雪起身隨意翻著書架上的書,《道德真經》、《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衝虛真經》、《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真不少,也真是大膽,明晃晃的都不怕被查。
不過想想也能明白,江衍序的師父都能在荒廢的屋子布下遮掩探查法陣,又怎麽會不在自己的地盤留下手段,恐怕其他人看到的屋內場景布置和她看到的都不一樣。
除了道家典籍外,還有不少史書和明清傳下來的小說話本。
她隨便找了本《石點頭》,上麵的文字都是繁體,但華夏人自帶繁簡轉化天賦,她倒是能看懂,就是有些費勁。
這是本短篇小說合集,每卷都是不同的故事,其實古代出名的話本真不是才子佳人那一套,有些情節放在現代都不過時。
最後一卷她看得最津津有味,《潘文子契合鴛鴦塚》。
潘章,人稱小潘安,十裏八鄉的貌美青年,十七歲那年去往杭州遊學,和同年的學子王仲先相慕相愛,同榻而眠。
二人相處時宛若夫婦,有嫉妒他們的友人就編閑話,說,“……他夜裏陪伴著你,你日裏還饒不過他,好一對不生產的夫妻也,辨什麽真和假。”
這件事因此暴露出去,周圍的人都在竊竊私語,他們不堪承受流言便避居永嘉,寫信辭絕父母,叫各自家裏定下的未婚妻自去轉嫁。
可惜樂極生悲,兩人突然同時得了癔症,有時登山狂嘯,有時與和尚講說佛法,同天晚上雙雙逝去。
正巧他們家人帶著未婚妻來找二人,兩名女子遇到這種事也是可憐,其中一人想,“……父親養不了,公姑養不了,到後沒有終局。不如今日一死,倒得幹淨,也省得人談議。”
另一個姑娘見她這樣果決,也下了決心,“一樣至此尋夫,他卻有誌氣,情願相從於地下。我若靦顏苟活,一生一死,豈不被人議論!”
於是,兩個花季女子礙於世俗流言,雙雙自盡,死後兩女墓上各挺孤鬆,亭亭峙立。
而小潘安和他的愛人合葬,生出連理大木,勢若合抱,常有比翼鳥棲在樹上。
這段故事放在現代稍微改編一下,就是好一出雙男主虐心大作。
“看什麽呢?”
身後出現一隻大手按住她翻過來的這頁,掃了眼內容,神情古怪地看著她,“你對這男男女女之事倒是感興趣。”
你的斷句絕對是男男,和女女是吧?
“這種事從古到今都不少見,我剛巧翻到了看到這一卷,挺有新意的。”
何瑞雪把書放回原來的位置,轉身看他兩手空空,“你采的蘑菇呢?”
他攤開手,“蘑菇沒采到,我去看了下陷阱,倒是抓到兩隻兔子。已經送到食堂去了,阿姨做的紅燒兔肉味道不錯,等會留下來吃點?”
出省一趟不容易,謝鵬把三組在該省的采購任務一股腦全交給了她,美其名曰能者多勞,他完全信任她的能力。
幾天的時間,她輾轉於收音機廠、藕粉廠和膠鞋廠,有了【好運一刻】的卡牌,很容易就把訂單給談攏了。
也在這個時候,她才真正意識到從前自己先前使用這玩意時有多浪費。
自己不能像江衍序一般使用法器,那人便交給她一個更為粗糙的辦法,將卡牌內的氣運儲存在符紙中,在接下來的七天內都能管用,而不是隻作用於獨一件事。
當然,效果會打些折扣,像之前那般莫名受到廠裏的領導賞識,主動給她增加供應,還保證把貨品優先供給第二商店的情況是不會出現了,隻能保證她一切順利。
但也足夠了,她本人又不是真的沒有能力,就好比這趟收音機廠之行,這種緊俏商品的供應向來有限,好幾個商店在搶。
即使有文件規定,廠裏隻保證他們有貨,卻不能保證能供應的數量。
何瑞雪去談的時候正巧遇到他們新購入的機器出現問題,技術員拿著說明書不知所措,“廠長,這上頭的字我看不懂啊,要不要去附近的大學找個教授來?”
正巧,這機器是德國產的,和她的專業對口,加上現世就掌握的基礎機械知識。
何瑞雪花費了半天時間輔助幾個技術員解決了機器問題,使其繼續運行,還順便把說明書另外翻譯了一份,讓他們以後有東西可以參考。
收音機廠的領導自然是非常滿意,為了表示感謝,不光請她吃了兩頓供應餐,同時承諾接下來半年內第二商店的收音機供應每月都不下於五台。
這筆數目不小了,畢竟這家收音機廠的規模雖不小,但也比不得京城的大廠,商店裏也不止賣這一品牌的收音機。
順利完成三筆訂單,她在回家的路上又遇到了有對放蜂夫婦在油菜花田裏放蜂釀蜜,詢問過後便把他們的前段時間收割的蜂蜜全包圓了。
一共十幾斤,就算貴了一點,但絕對物超所值。
後世就算是買的真蜂蜜也未必能確保蜂農不摻糖水,而且因為工業汙染,花源也越來越差,很難喝到真正的自然風味。
如今卻是遇到了真正的野蜂蜜,在油菜花沒開的時節采的野花和槐樹蜜,打開就能聞到濃鬱的花香和清甜的蜜糖香。
舀一勺化在水裏,馥鬱卻不膩人,也算是撈著了。
把買回來的特產分別打包送出去——一罐蜂蜜、一包一斤裝的藕粉和兩雙膠鞋送到大哥家,再往爸媽那裏寄一份,二姐那裏不缺鞋穿,她多寄了一罐蜂蜜。
走出郵局,何瑞雪都沒回家,急匆匆趕往殯儀館,卻沒見到想要見的人。
“何同誌,你來了,江哥非要上山去采蘑菇,還沒下雨呢,山上哪有蘑菇啊?”蔡衛民見到她便是抱怨。
“你該去勸他,而不是來找我說。”
“隻有你能勸得動他嘛,江哥才不聽我的,他是老板,我做他的主才叫倒反天罡。”
他朝著她吐槽,“江哥的性子獨得很,就算住在一塊兒也很少和咱們來往,兩年了,除了上次他生病是特殊情況,無論是誰他都不許靠近房門一步,也就對你不一般。”
這話聽著耳熟。
少爺好久沒有帶女人回家了,有沒有那味?
她明白江衍序的顧慮,不想牽連到旁人,幾乎獨來獨往二十年,其實挺可憐的,“他人呢?”
“在山裏,何同誌要去找他嗎?”
“算了,我在屋裏等他回來。”在外頭跑了好幾天,她真是累得慌。
等蔡衛民離開,何瑞雪起身隨意翻著書架上的書,《道德真經》、《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衝虛真經》、《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真不少,也真是大膽,明晃晃的都不怕被查。
不過想想也能明白,江衍序的師父都能在荒廢的屋子布下遮掩探查法陣,又怎麽會不在自己的地盤留下手段,恐怕其他人看到的屋內場景布置和她看到的都不一樣。
除了道家典籍外,還有不少史書和明清傳下來的小說話本。
她隨便找了本《石點頭》,上麵的文字都是繁體,但華夏人自帶繁簡轉化天賦,她倒是能看懂,就是有些費勁。
這是本短篇小說合集,每卷都是不同的故事,其實古代出名的話本真不是才子佳人那一套,有些情節放在現代都不過時。
最後一卷她看得最津津有味,《潘文子契合鴛鴦塚》。
潘章,人稱小潘安,十裏八鄉的貌美青年,十七歲那年去往杭州遊學,和同年的學子王仲先相慕相愛,同榻而眠。
二人相處時宛若夫婦,有嫉妒他們的友人就編閑話,說,“……他夜裏陪伴著你,你日裏還饒不過他,好一對不生產的夫妻也,辨什麽真和假。”
這件事因此暴露出去,周圍的人都在竊竊私語,他們不堪承受流言便避居永嘉,寫信辭絕父母,叫各自家裏定下的未婚妻自去轉嫁。
可惜樂極生悲,兩人突然同時得了癔症,有時登山狂嘯,有時與和尚講說佛法,同天晚上雙雙逝去。
正巧他們家人帶著未婚妻來找二人,兩名女子遇到這種事也是可憐,其中一人想,“……父親養不了,公姑養不了,到後沒有終局。不如今日一死,倒得幹淨,也省得人談議。”
另一個姑娘見她這樣果決,也下了決心,“一樣至此尋夫,他卻有誌氣,情願相從於地下。我若靦顏苟活,一生一死,豈不被人議論!”
於是,兩個花季女子礙於世俗流言,雙雙自盡,死後兩女墓上各挺孤鬆,亭亭峙立。
而小潘安和他的愛人合葬,生出連理大木,勢若合抱,常有比翼鳥棲在樹上。
這段故事放在現代稍微改編一下,就是好一出雙男主虐心大作。
“看什麽呢?”
身後出現一隻大手按住她翻過來的這頁,掃了眼內容,神情古怪地看著她,“你對這男男女女之事倒是感興趣。”
你的斷句絕對是男男,和女女是吧?
“這種事從古到今都不少見,我剛巧翻到了看到這一卷,挺有新意的。”
何瑞雪把書放回原來的位置,轉身看他兩手空空,“你采的蘑菇呢?”
他攤開手,“蘑菇沒采到,我去看了下陷阱,倒是抓到兩隻兔子。已經送到食堂去了,阿姨做的紅燒兔肉味道不錯,等會留下來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