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新家規劃
穿成六零極品炮灰,我絕不洗白 作者:我是老古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成。”
趙梅丫斷然拒絕,“冬寶的屋子是要當新房的,住幾天沒事,可不能長期住在裏頭。
你沒聽說嗎?有老人的房子都帶著暮氣,不吉利,少說要等他們結婚兩三年後再住進去才行。”
何瑞雪一頭霧水,“媽,你這都是上哪聽說的,誰家結婚把父母往外趕的?”
“那是你們城裏人,跟住在鳥籠子裏似的,結婚都不一定有新房,當然不講究這個。
咱們可不能不在意,萬一驚到了送子娘娘,人家往後都不過來怎麽辦。”
何瑞雪有些明白了,這條習俗的由來,大概是方便小兩口造娃。
新婚燕爾遠離父母單獨相處一段日子,嘖嘖,隻要是身體正常的人都能懷上。
何秋生神情一頓,轉過頭,“這不對吧,媽,我當年結婚時你可沒想著搬出去啊。”
“不孝的東西,住我的房子還敢提要求,有種當初你自己找地方新建幾間房,看我攔不攔著你。”
她沒說出口的是,老娘管你結婚吉利不吉利,湊合著過唄,過不下去拉倒。
何秋生訕笑著說,“是我的錯,媽,你和爸都不容易。”
何瑞雪又勸了幾句,趙梅丫卻固執己見,依舊堅持她的那一套。
她隻能由著老太太,“我把屋子給你們留著,等我結婚後你們就趕緊搬過來。”
趙梅丫笑嗬嗬地說,“行,媽往後天天和冬寶待一塊,說不定還能多活幾年。”
……
房子最後是以親戚的名義轉讓的,倒了兩次手,沒讓他們察覺到買房的是何家人。
黃家人最是小氣,收拾東西的時候恨不得把牆磚都摳下來。
什麽壓鹹菜的石板、曬衣服的竹竿,和窗戶後麵掛著的幾塊爛窗簾布,就連灶眼裏埋著的炭灰都被她掏出來帶走了。
一家子身上都掛著大包小包,還要用板車來拉,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有多少家當。
不過也多虧他們啥都舍不得,所有的屋子隻剩下牆和地皮,都不用怎麽收拾,隻用把髒汙處打掃一遍,再讓人過來翻新就行。
一事不煩二主,有了上次的合作基礎,何瑞雪還是請的之前的施工隊。
當下裝修沒那麽多說頭,請泥瓦工和木匠就行。
瓦片補齊,缺磚的地方填上,再用水泥把地麵刮平,破敗的門窗拆下來換成新的,至於軟裝,隻等著爺倆去廢品站淘換家具。
不是新家具買不起,而是修好的舊家具更有性價比。
黃家的院子前麵是一片菜地,裏麵的菜全被拔走,隻剩下雜草。
他們沒有改動,依舊拿來種菜,至於養雞就算了,地方不夠。
趙梅丫在新房轉悠,何大根在她身邊,不解地問,“閨女不嫌棄我們兩個不中用,請我們去住,你為啥不樂意啊?
在家裏的時候沒少聽你念叨她的屋子裝的多好,你還說往後幫她收拾家務做飯吃,怎麽事到臨頭反而不樂意了。”
“你懂什麽,我們這次搬過來,家裏放的兩座棺材是不是得一起搬,不是給她的新房添晦氣嗎?”
“你就因為這個啊,那把它就留在老屋裏唄。”
“不行,放在身邊我瞧著安心。”
如果死了不能立刻躺進棺材裏,她都閉不上眼睛。
“搬過來唄,升官發財,意頭好著呢。”
“冬寶生下來病了幾場,算命的說她命格輕,少接觸這些生生死死的事,對她好。”
其實棺材可以放在隔壁,但趙梅丫總覺得老人長期住的房子沾著朽氣,容易壞了閨女的運道,才會想借口拖延。
見老伴勸不聽,何大根搖頭不再多說,和她一起規劃著每間房子的用處。
這回滿打滿算搬進來五個人,空房子多,趙梅丫想著能不能拿出一間改造成豬圈養豬,等養大了家裏過年前後都不缺肉吃。
何大根不太讚同,“你是想一出是一出,養豬多大的味道啊,鄰居能願意?”
趙梅丫翻著白眼,“我管他們願不願意,反正冬寶住在上風口,臭氣吹不到她那邊,至於咱們院子,有點味道也沒啥。”
都是從鄉下來的,誰不是整天和豬和雞的糞便為伍,澆地的時候沒少施肥,哪會嫌棄這個?
“養豬了吃什麽,城裏可沒有豬草打,用糧食喂?誰家喂得起啊。”
趙梅丫用看傻子眼神瞟他,“你說的這些我能沒想到嗎,早就問過曉潔了,她不是在糧站上班,收上來的糧食要經過加工處理,什麽稻殼麥糠多得是。
要麽是拉去屠宰場喂豬,要麽有人低價收,混著糧食吃,她是員工,用內部價換幾袋回來還不簡單,再喂點地裏種的土豆啥的,刷刷長肉。”
“豬草也好辦,曉友學校邊上不是有塊荒地嗎,還有條河,邊上全是草,讓他們回家的時候記得割兩把帶回來。
還有紡織廠後麵的林子,那塊撿樹枝的地方,裏頭豬能吃的野菜也不少,你就光會圖省事,咱們多養出幾斤,冬寶不就能省下買肉的錢?”
他們住在冬寶這裏的一段時間,不說天天有肉,但隔天肯定是能吃上葷的。
每天還有個雞蛋,補得她和老頭子紅光滿麵,腰都圓了一圈。
趙梅丫得意於閨女孝順,又忍不住替她心疼錢。
集市上的肉都漲到一塊二一斤了,一個月的工資能吃幾回?
何大根被他說服了,想了想,說,“那咱們養一頭試試?”
“就養一頭,地方我都找好了,西北腳的院子,和冬寶離得遠,平時的風也吹不過來。
把豬圈建在廁所旁邊,用水泥和磚頭圍上一圈,前麵多種幾棵樹擋著就沒什麽味道了。”
豬糞能肥田,種出來的土豆和紅薯又能拿來喂豬。
他們兩個老了,能給家裏做的貢獻不多,兒女多吃上一口肉就是好的。
得知父母的決定,何秋生沒什麽意見,潘舒玉更是舉著雙手表示讚同,“媽,還是你有主意,我們往後是不是就有吃不完的肉了?”
村裏是集體養豬,他們每戶隻能分十幾斤,她連打豬草的動力都沒有。
要是自家來養,至少能出八十斤的純肉,哧溜,想想都要流口水。
至於味道?
她又不是嬌氣的小妹,用手抓著羊糞蛋子施肥都忍過來了,她哪裏還會瞎講究?
其實對於搬到城裏,潘舒玉是憧憬中帶著忐忑,聽說連根蔥都要拿票去買,往後家裏的負擔得有多重,她能適應嗎?
但眼看媽忙著規劃菜地種什麽,豬圈怎麽建,她便有了個主心骨。
而且她突然意識到自己似乎是想多了。
這個家不論在哪都不歸她管,她隻需要跟著媽的腳步,聽她指揮就行。
這樣一想,她頓時覺得渾身輕鬆,瞬間把堆積了幾天的負擔全甩了出去。
不用操心的感覺可真好。
趙梅丫斷然拒絕,“冬寶的屋子是要當新房的,住幾天沒事,可不能長期住在裏頭。
你沒聽說嗎?有老人的房子都帶著暮氣,不吉利,少說要等他們結婚兩三年後再住進去才行。”
何瑞雪一頭霧水,“媽,你這都是上哪聽說的,誰家結婚把父母往外趕的?”
“那是你們城裏人,跟住在鳥籠子裏似的,結婚都不一定有新房,當然不講究這個。
咱們可不能不在意,萬一驚到了送子娘娘,人家往後都不過來怎麽辦。”
何瑞雪有些明白了,這條習俗的由來,大概是方便小兩口造娃。
新婚燕爾遠離父母單獨相處一段日子,嘖嘖,隻要是身體正常的人都能懷上。
何秋生神情一頓,轉過頭,“這不對吧,媽,我當年結婚時你可沒想著搬出去啊。”
“不孝的東西,住我的房子還敢提要求,有種當初你自己找地方新建幾間房,看我攔不攔著你。”
她沒說出口的是,老娘管你結婚吉利不吉利,湊合著過唄,過不下去拉倒。
何秋生訕笑著說,“是我的錯,媽,你和爸都不容易。”
何瑞雪又勸了幾句,趙梅丫卻固執己見,依舊堅持她的那一套。
她隻能由著老太太,“我把屋子給你們留著,等我結婚後你們就趕緊搬過來。”
趙梅丫笑嗬嗬地說,“行,媽往後天天和冬寶待一塊,說不定還能多活幾年。”
……
房子最後是以親戚的名義轉讓的,倒了兩次手,沒讓他們察覺到買房的是何家人。
黃家人最是小氣,收拾東西的時候恨不得把牆磚都摳下來。
什麽壓鹹菜的石板、曬衣服的竹竿,和窗戶後麵掛著的幾塊爛窗簾布,就連灶眼裏埋著的炭灰都被她掏出來帶走了。
一家子身上都掛著大包小包,還要用板車來拉,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有多少家當。
不過也多虧他們啥都舍不得,所有的屋子隻剩下牆和地皮,都不用怎麽收拾,隻用把髒汙處打掃一遍,再讓人過來翻新就行。
一事不煩二主,有了上次的合作基礎,何瑞雪還是請的之前的施工隊。
當下裝修沒那麽多說頭,請泥瓦工和木匠就行。
瓦片補齊,缺磚的地方填上,再用水泥把地麵刮平,破敗的門窗拆下來換成新的,至於軟裝,隻等著爺倆去廢品站淘換家具。
不是新家具買不起,而是修好的舊家具更有性價比。
黃家的院子前麵是一片菜地,裏麵的菜全被拔走,隻剩下雜草。
他們沒有改動,依舊拿來種菜,至於養雞就算了,地方不夠。
趙梅丫在新房轉悠,何大根在她身邊,不解地問,“閨女不嫌棄我們兩個不中用,請我們去住,你為啥不樂意啊?
在家裏的時候沒少聽你念叨她的屋子裝的多好,你還說往後幫她收拾家務做飯吃,怎麽事到臨頭反而不樂意了。”
“你懂什麽,我們這次搬過來,家裏放的兩座棺材是不是得一起搬,不是給她的新房添晦氣嗎?”
“你就因為這個啊,那把它就留在老屋裏唄。”
“不行,放在身邊我瞧著安心。”
如果死了不能立刻躺進棺材裏,她都閉不上眼睛。
“搬過來唄,升官發財,意頭好著呢。”
“冬寶生下來病了幾場,算命的說她命格輕,少接觸這些生生死死的事,對她好。”
其實棺材可以放在隔壁,但趙梅丫總覺得老人長期住的房子沾著朽氣,容易壞了閨女的運道,才會想借口拖延。
見老伴勸不聽,何大根搖頭不再多說,和她一起規劃著每間房子的用處。
這回滿打滿算搬進來五個人,空房子多,趙梅丫想著能不能拿出一間改造成豬圈養豬,等養大了家裏過年前後都不缺肉吃。
何大根不太讚同,“你是想一出是一出,養豬多大的味道啊,鄰居能願意?”
趙梅丫翻著白眼,“我管他們願不願意,反正冬寶住在上風口,臭氣吹不到她那邊,至於咱們院子,有點味道也沒啥。”
都是從鄉下來的,誰不是整天和豬和雞的糞便為伍,澆地的時候沒少施肥,哪會嫌棄這個?
“養豬了吃什麽,城裏可沒有豬草打,用糧食喂?誰家喂得起啊。”
趙梅丫用看傻子眼神瞟他,“你說的這些我能沒想到嗎,早就問過曉潔了,她不是在糧站上班,收上來的糧食要經過加工處理,什麽稻殼麥糠多得是。
要麽是拉去屠宰場喂豬,要麽有人低價收,混著糧食吃,她是員工,用內部價換幾袋回來還不簡單,再喂點地裏種的土豆啥的,刷刷長肉。”
“豬草也好辦,曉友學校邊上不是有塊荒地嗎,還有條河,邊上全是草,讓他們回家的時候記得割兩把帶回來。
還有紡織廠後麵的林子,那塊撿樹枝的地方,裏頭豬能吃的野菜也不少,你就光會圖省事,咱們多養出幾斤,冬寶不就能省下買肉的錢?”
他們住在冬寶這裏的一段時間,不說天天有肉,但隔天肯定是能吃上葷的。
每天還有個雞蛋,補得她和老頭子紅光滿麵,腰都圓了一圈。
趙梅丫得意於閨女孝順,又忍不住替她心疼錢。
集市上的肉都漲到一塊二一斤了,一個月的工資能吃幾回?
何大根被他說服了,想了想,說,“那咱們養一頭試試?”
“就養一頭,地方我都找好了,西北腳的院子,和冬寶離得遠,平時的風也吹不過來。
把豬圈建在廁所旁邊,用水泥和磚頭圍上一圈,前麵多種幾棵樹擋著就沒什麽味道了。”
豬糞能肥田,種出來的土豆和紅薯又能拿來喂豬。
他們兩個老了,能給家裏做的貢獻不多,兒女多吃上一口肉就是好的。
得知父母的決定,何秋生沒什麽意見,潘舒玉更是舉著雙手表示讚同,“媽,還是你有主意,我們往後是不是就有吃不完的肉了?”
村裏是集體養豬,他們每戶隻能分十幾斤,她連打豬草的動力都沒有。
要是自家來養,至少能出八十斤的純肉,哧溜,想想都要流口水。
至於味道?
她又不是嬌氣的小妹,用手抓著羊糞蛋子施肥都忍過來了,她哪裏還會瞎講究?
其實對於搬到城裏,潘舒玉是憧憬中帶著忐忑,聽說連根蔥都要拿票去買,往後家裏的負擔得有多重,她能適應嗎?
但眼看媽忙著規劃菜地種什麽,豬圈怎麽建,她便有了個主心骨。
而且她突然意識到自己似乎是想多了。
這個家不論在哪都不歸她管,她隻需要跟著媽的腳步,聽她指揮就行。
這樣一想,她頓時覺得渾身輕鬆,瞬間把堆積了幾天的負擔全甩了出去。
不用操心的感覺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