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竹筍炒肉
穿成六零極品炮灰,我絕不洗白 作者:我是老古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年初三,工廠已經開工,藍工裝們紛紛回到崗位上奮鬥。
何瑞雪往外跑的時間增多,有時候直到吃晚飯才能見到她的人,問她去幹什麽也不開口。
不過王桃枝的心思沒有放在她身上,過幾天街道辦的突然上門通知,說何曉友報名下鄉,名單已經報上去了,因為他表現積極,所以分配到北邊的遼省靠海的位置,三月份出發,讓他們做好準備。
聽到消息的時候,王桃枝就像是即將爆發的火藥桶,強行壓抑著問清楚細節,勉強笑著將人送走,轉頭就沉下臉,怒形於色,揪著何曉友的耳朵罵,“你真是好本事,等人家一上班就去知青辦報名了,生怕被我們發現了是不是?”
塵埃落定,何曉友也沒有繼續瞞著,說,“媽,我早就說過了,隻是你和爸沒同意,我已經是大人,能自己做主了。”
“好啊,你是大人,要做主是吧,那你從今往後就別吃家裏的飯,除了知青的補貼,家裏一分錢都不會給你出,你就赤條條地去,往後凍死餓死在外麵都和老娘無關!”
似乎是想到他吃苦受罪的畫麵,王桃枝說著,眼淚不自覺淌了滿臉。
何曉友原本還梗著脖子死不認錯,見到她難過的神色,才浮現出幾分驚慌,“媽,你別哭啊,我又不是去上斷頭台,你在鄉下長大的,我咋就能去待幾年,再說,要是實在受不了,我肯定忙不迭給你寫信,讓你把我弄回城裏來。”
他這話著實有些死皮賴臉,王桃枝的情緒卻穩定下來,畢竟好歹有個退路,說明她兒子沒有變傻,跟某些愣頭青一樣熱血上頭就嚷嚷著要去建設農村的人不一樣。
就想何瑞雪說的書記侄子一樣,實事沒幹一件,反而給農民兄弟添了不少麻煩。
“但願你說到做到,你記不記得住在街頭的白家,家裏三個都在警察局工作,前年白家小兒子不想當兵,硬是要下鄉,結果到了地方後悔,又怕丟臉不肯向家裏人低頭,結果冬天穿的衣服不厚感冒發燒,被發現的時候人都糊塗了,到底沒救回來,後來他們家過去調查才知道,原來是和他住在一塊的知青,眼熱他拿到工農兵大學的名額,幾個人串通好了半夜開窗把他給凍病,他發燒的時候都不給人蓋被子,這才讓他病情加重,吃什麽藥都不好使。”
何曉友愕然,誠然他明白知青來自天南海北,各有各的心思,不一定好相處,卻沒有預料到有人能為了名額害人的性命。
還是團夥作案,難道這些人之間沒有一個擁有良知的嗎?
還是鄉下的日子太苦,導致他們為了回城到了瘋狂的地步。
“之後呢?”
“白家老太太聽說後倒了,沒撐過一個月,想想也是,我們外人聽到都覺得揪心,更何況是爹媽爺奶,他爸媽都說要重罰,為此都鬧到了當地的市政府,聽說每個人被判去農場改造二十年,有什麽用呢,就算把他們都槍斃,好好的孩子也回不來了。”
“我上次看到老白,他腦袋上的頭發白了一半,明明比你爸還小,看著倒是比他老十歲,他媳婦這幾年精神都不太好,一直在後悔,逢人就念叨說當初她應該攔著的,以命相逼都不能讓兒子下鄉,還為了和他賭氣沒怎麽給他寄東西,就想讓他主動認錯早點回來。
他不願意當兵也沒事,家裏聽說他喜歡拆裝收音機,連電機廠的工作都給他安排好了,誰知道他再也沒能回來……可憐啊”
王桃枝抹了把臉,真情實意地說,“曉友,當初你姐姐不想下鄉,媽都願意把工作給她,要是白家小子的事情放在你身上,你讓媽怎麽受得住啊?”
何曉友幫她擦眼淚,鼻頭一酸,“媽,我知道你擔心我,我沒那麽傻,咱老何家人吃啥都行,就是不能吃虧,這是你和奶奶從小教導我的,再說,知子莫若母,你兒子是死要麵子的人嗎?”
“也是,打小你就摳門,媽買菜時沒帶錢,找你借了五毛錢,後來就少給你還了一分,你在大街上開始撒潑,丟死人,還有你上次成績沒考好,爸說了你兩句,你說要絕食,結果就一頓沒吃,晚上就催我去做飯,上桌吃了三碗,你爸罵你軟骨頭,你還說自己識時務。”
何曉友臉一紅,“媽,你心裏清楚就好,說出來幹什麽?”
沒見到何曉潔在旁邊憋著笑,就差沒憋暈過去了嗎?
等會指不定怎麽揶揄他呢。
王桃枝白了他一眼,警告道,“既然做了決定,媽也懶得管你,需要什麽東西自己盤算清楚,媽頂多幫你準備衣裳被褥啥的,其他的都要你去想法子。”
她終究是刀子嘴豆腐心,說著不管,實則一回家就急匆匆翻出了所有的布票以及棉花票,怕那邊太冷把兒子凍壞,還找何瑞雪要了幾斤棉花,畢竟她經常往興澤縣出差,基本上每次都能拿一麻袋的棉花回來,壓根不缺這玩意。
等何春生回來,聽到小兒子要去下鄉的消息,什麽話都沒說,從旁邊的桃樹上折了根細長的樹枝下來,抽打著自己的掌心,知曉力度後奔著何曉友而去,一把揪過他的衣領,在他屁股上抽了幾下。
“長本事了啊,這次能瞞著家裏下鄉,下次是不是要瞞著家裏去北大荒!
從前你悶不吭聲的,我覺得你比何曉團老實,結果呢,他隻是提前給我弄出個大孫子,你是讓我直接賠了個兒子出去啊!”
“打得好!”
王桃枝雖然已經接受,卻沒有消氣,非旦不勸架,還在旁邊鼓勁。
“我看爸媽平時對你太好,把你的心都養大了,不揍你兩下都分不清楚大小王了!你給我記著,就算你在鄉下,遇到事情都要寫信回來,還有,少往山裏鑽,你爺爺村裏就被野豬拱死了好幾個。”
何瑞雪往外跑的時間增多,有時候直到吃晚飯才能見到她的人,問她去幹什麽也不開口。
不過王桃枝的心思沒有放在她身上,過幾天街道辦的突然上門通知,說何曉友報名下鄉,名單已經報上去了,因為他表現積極,所以分配到北邊的遼省靠海的位置,三月份出發,讓他們做好準備。
聽到消息的時候,王桃枝就像是即將爆發的火藥桶,強行壓抑著問清楚細節,勉強笑著將人送走,轉頭就沉下臉,怒形於色,揪著何曉友的耳朵罵,“你真是好本事,等人家一上班就去知青辦報名了,生怕被我們發現了是不是?”
塵埃落定,何曉友也沒有繼續瞞著,說,“媽,我早就說過了,隻是你和爸沒同意,我已經是大人,能自己做主了。”
“好啊,你是大人,要做主是吧,那你從今往後就別吃家裏的飯,除了知青的補貼,家裏一分錢都不會給你出,你就赤條條地去,往後凍死餓死在外麵都和老娘無關!”
似乎是想到他吃苦受罪的畫麵,王桃枝說著,眼淚不自覺淌了滿臉。
何曉友原本還梗著脖子死不認錯,見到她難過的神色,才浮現出幾分驚慌,“媽,你別哭啊,我又不是去上斷頭台,你在鄉下長大的,我咋就能去待幾年,再說,要是實在受不了,我肯定忙不迭給你寫信,讓你把我弄回城裏來。”
他這話著實有些死皮賴臉,王桃枝的情緒卻穩定下來,畢竟好歹有個退路,說明她兒子沒有變傻,跟某些愣頭青一樣熱血上頭就嚷嚷著要去建設農村的人不一樣。
就想何瑞雪說的書記侄子一樣,實事沒幹一件,反而給農民兄弟添了不少麻煩。
“但願你說到做到,你記不記得住在街頭的白家,家裏三個都在警察局工作,前年白家小兒子不想當兵,硬是要下鄉,結果到了地方後悔,又怕丟臉不肯向家裏人低頭,結果冬天穿的衣服不厚感冒發燒,被發現的時候人都糊塗了,到底沒救回來,後來他們家過去調查才知道,原來是和他住在一塊的知青,眼熱他拿到工農兵大學的名額,幾個人串通好了半夜開窗把他給凍病,他發燒的時候都不給人蓋被子,這才讓他病情加重,吃什麽藥都不好使。”
何曉友愕然,誠然他明白知青來自天南海北,各有各的心思,不一定好相處,卻沒有預料到有人能為了名額害人的性命。
還是團夥作案,難道這些人之間沒有一個擁有良知的嗎?
還是鄉下的日子太苦,導致他們為了回城到了瘋狂的地步。
“之後呢?”
“白家老太太聽說後倒了,沒撐過一個月,想想也是,我們外人聽到都覺得揪心,更何況是爹媽爺奶,他爸媽都說要重罰,為此都鬧到了當地的市政府,聽說每個人被判去農場改造二十年,有什麽用呢,就算把他們都槍斃,好好的孩子也回不來了。”
“我上次看到老白,他腦袋上的頭發白了一半,明明比你爸還小,看著倒是比他老十歲,他媳婦這幾年精神都不太好,一直在後悔,逢人就念叨說當初她應該攔著的,以命相逼都不能讓兒子下鄉,還為了和他賭氣沒怎麽給他寄東西,就想讓他主動認錯早點回來。
他不願意當兵也沒事,家裏聽說他喜歡拆裝收音機,連電機廠的工作都給他安排好了,誰知道他再也沒能回來……可憐啊”
王桃枝抹了把臉,真情實意地說,“曉友,當初你姐姐不想下鄉,媽都願意把工作給她,要是白家小子的事情放在你身上,你讓媽怎麽受得住啊?”
何曉友幫她擦眼淚,鼻頭一酸,“媽,我知道你擔心我,我沒那麽傻,咱老何家人吃啥都行,就是不能吃虧,這是你和奶奶從小教導我的,再說,知子莫若母,你兒子是死要麵子的人嗎?”
“也是,打小你就摳門,媽買菜時沒帶錢,找你借了五毛錢,後來就少給你還了一分,你在大街上開始撒潑,丟死人,還有你上次成績沒考好,爸說了你兩句,你說要絕食,結果就一頓沒吃,晚上就催我去做飯,上桌吃了三碗,你爸罵你軟骨頭,你還說自己識時務。”
何曉友臉一紅,“媽,你心裏清楚就好,說出來幹什麽?”
沒見到何曉潔在旁邊憋著笑,就差沒憋暈過去了嗎?
等會指不定怎麽揶揄他呢。
王桃枝白了他一眼,警告道,“既然做了決定,媽也懶得管你,需要什麽東西自己盤算清楚,媽頂多幫你準備衣裳被褥啥的,其他的都要你去想法子。”
她終究是刀子嘴豆腐心,說著不管,實則一回家就急匆匆翻出了所有的布票以及棉花票,怕那邊太冷把兒子凍壞,還找何瑞雪要了幾斤棉花,畢竟她經常往興澤縣出差,基本上每次都能拿一麻袋的棉花回來,壓根不缺這玩意。
等何春生回來,聽到小兒子要去下鄉的消息,什麽話都沒說,從旁邊的桃樹上折了根細長的樹枝下來,抽打著自己的掌心,知曉力度後奔著何曉友而去,一把揪過他的衣領,在他屁股上抽了幾下。
“長本事了啊,這次能瞞著家裏下鄉,下次是不是要瞞著家裏去北大荒!
從前你悶不吭聲的,我覺得你比何曉團老實,結果呢,他隻是提前給我弄出個大孫子,你是讓我直接賠了個兒子出去啊!”
“打得好!”
王桃枝雖然已經接受,卻沒有消氣,非旦不勸架,還在旁邊鼓勁。
“我看爸媽平時對你太好,把你的心都養大了,不揍你兩下都分不清楚大小王了!你給我記著,就算你在鄉下,遇到事情都要寫信回來,還有,少往山裏鑽,你爺爺村裏就被野豬拱死了好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