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朝曆代的每一座帝王陵寢,其建造過程,都絕不會是史書上一筆帶過的那般平淡跟簡單。
李治也深信,剛剛開工建造不久的昭陵,就正在經曆那曲折離奇的過程。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發生過的事情必然會重複發生。
事物改變的隻是表象,而本質都沒變。
正式祭奠昭陵那次,李治基本上就已經確定了其中必定有貓膩。
而這一次在茶肆的攀談,跟陳不同、周老實幾日相處的閑談聊天。
也都證實了他的猜測,史書上昭陵的建造,閻立德的被罷免流放,牽扯到的種種人事物,絕不是簡單的一句管理鬆散就能完全概括。
何況,這管理鬆散四個字,春秋筆法的運用可謂是太濃厚了。
如今李治接觸不到最為核心的賬簿、名冊,所以他不知道一旦有天自己看到後,會不會震驚的想要砍人。
但是有些事情他是可以想象到的,比如那工匠名冊與實際人數不符。
這在李治看來還是輕的,不算是什麽太嚴重的事情。
李治怕的是,像常和、崔英甚至包括工部等等官員,會利用此事吃空餉。
甚至懷疑,像常和、崔英這樣的人,會不會給他家的狗也取個人名,而後就可以靠著修建昭陵“自食其力”了呢?
包括他們府裏的丫鬟、下人等等,是不是從昭陵建造開始,就已經由朝廷養活了呢?
就像茶肆裏聽到的,十來歲的孩童也被當成了工匠送到了九嵕山,而後每月月錢不過十文錢,那麽其他的錢去哪兒了呢?
就像王相和說的,當初暴君老李在看工匠名冊時,上麵記載的可都是年富力強的精壯工匠。
但事實卻是:年邁的工匠、年幼的工匠大有人在,而且肯定拿不到足份的月錢。
但在工匠名冊上,他們都會是年富力強的精壯工匠。
賬簿上,他們拿的也是足份的月錢。
所以這就是老李看到的事實,但又不是事實。
而且,這還隻是冰山一角。
如果再算上每天的人吃馬嚼,各種進項物資花銷等等。
李治覺得老李的口袋肯定有個大窟窿,正在嘩嘩的往外漏錢。
心情有些不佳的李治,沒讓周老實、陳不同隨他們前往煙霞鎮。
隻帶了王相和與薑楠,三人就直奔煙霞鎮。
煙霞鎮因漢代隱士鄭子真隱居而有了延續至今的名字。
鑿洞為室,隱居求誌。
清晨的朝霞滿天,霞光灑進洞室,因而被鄭子真稱之為煙霞洞。
距離煙霞鎮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座朝陽山,山頂還有一座頂天寺。
遠遠望去,李治啥也沒有看見。
王相和笑著說:“陛下本還打算有空來轉轉呢,但後來不知何原因未能成行。”
“醴泉有個頂天寺,把天磨得咯吱吱。”李治笑著說道。
“殿下竟知曉這句話?”王相和有些吃驚的問道。
李治看著不遠處的那口磚窯,顯得有些心不在意。
落日餘暉下,把手搭在額前,笑著道:“剛剛路過煙霞鎮,你們沒聽到孩童唱嗎?”
王相和有些尷尬的愣了下。
薑楠瞬間笑彎了腰。
隨著整個人挺直腰身站定,背對著夕陽的她,仿佛整個人都沾染上了一層金色光暈:竟然顯得有些聖潔,跟觀音菩薩似的。
“回去得謝謝周老實了,就在此地了。”
李治放下額頭的手,做出了最重要的決定。
當然,這也是因為前世陰差陽錯,對煙霞鎮有著一絲的了解。
而正是這點淺薄的了解,讓李治知道,如今遠方朝陽山頂的頂天寺,一千多年後將被炸成平地,變成了一個水泥廠。
一時之間,李治都不得不感慨一句造化弄人。
一千多年後,這裏建造了水泥廠。
而如今造化弄人,竟然還是逃脫不了既定的命運。
所以對於薑楠提議,改日要不要去看看,李治當機立斷的搖了搖頭。
挺好的寺廟,留著吧。
雖然老李一直以老子後代自居,蹭人家李耳的熱度。
但自己不能因此,就把這廟給拆了啊。
三人開始打道回府。
李治的心情也好了些,折騰了好幾天,最起碼先把地方定下來了。
至於接下來的事情,那就慢慢來。
好在驛館距離這裏也不遠,往後自己有的是時間。
相信總有一聽能在生產水泥的地方,把水泥給鼓搗出來。
回到驛館天色漸暗,出乎意料的是,今日的驛館顯得很熱鬧。
不等三人走到後院,閻立德、閻立本兩人就匆匆跑了過來,身後還跟著陵令崔英、縣令常和等一眾人。
而後不等他跟閻立德、閻立本等人打招呼,驛館後院的門口就響起了興奮的尖叫聲。
隨即一陣“九哥”的高呼聲,夾雜著嘈雜的腳步聲跟咚咚的跑步聲快速傳來。
“她們怎麽來了?”李治又驚又喜!
“陛下讓臣等護送兩位公主過來的。”閻立德此時才有了開口的機會。
而李治顯然沒有機會再詢問他其他事情,因為李清已經跑到了跟前,而李明達早一步,先一把抱住了李治的腰。
“你倆怎麽來了?”李治驚喜道。
不過分別了三四天的時間,李治不知道左右護法到底有多想他。
但他這幾日總是會不自覺的想起左右護法這兩個小家夥。
也不知道暴君老李對她們好不好,會不會不耐煩,那楊淑妃等嬪妃,會不會對兩個特別鬧騰的小家夥暗地裏看不順眼等等。
雖然李治也會安慰自己,城陽李靈淑肯定會幫著自己照顧兩個小家夥的。
但每次想起時,李治心頭還是忍不住的有些悵然與牽掛。
用力抱起好像重了些的李清,李明達也跟沒骨頭似的,就那麽黏倚著他。
帶著兩個小家夥,便也不再理會眾人,一邊問著兩個小家夥怎麽來的,父皇知道嗎等等問題,一邊往驛館後院走去。
後院的太監、宮女也不少,而且還有了北衙禁衛軍守護。
這麽大陣仗?
李治都被嚇了一跳。
“父皇讓他們送我們過來的,還說就留在九哥身邊,聽九哥的調遣了。”
“九哥,咱們去嚇唬人吧?你現在有兵了,他們一路上都不聽我的。”
李清摟著李治的脖子開始告狀,以及打算行凶傷人:“要不咱們帶他們去打人吧?”
“打你個頭打。”李治笑著說道。
在看到兩個小家夥開心之餘,心頭卻也是多了幾分凝重跟警惕。
老李絕不會無緣無故的派北衙禁衛過來的,若隻是送這兩個左右護法,沒必要這麽大陣仗的。
而且前些時日在家閉門思過的閻立德也來了,雖然在預料之中,但在這出現了後,還是讓李治不得不去猜想其背後的主要緣由。
自己的房間,已經被等他等的不耐煩的李明達、李清弄的一團糟。
三人走進時,宮女還在手忙腳亂的收拾,兩個小家夥沒心沒肺的仰頭對李治嗬嗬傻笑。
王相和在旁低聲提醒著李治,閻立德等人還在中庭候著,晉王打算讓他們先回,還是繼續候著?
剛剛見麵的緣故,兩個小家夥說什麽也不願意跟李治分開。
於是李治隻好讓王相和把閻立德、閻立本請到自己的書房。
至於縣令、陵令等一眾人,就先讓他們候著就是了。
書房內,左右護法一左一右,時不時李清動動毛筆,李明達就遞過來一張紙。
李治伸手輕拍李明達的腦袋,李明達便調皮的吐著舌頭把紙放回原處。
李清再動動硯台,李治就把硯台挪遠一些。
閻立德、閻立本坐了小一會兒,卻是一句話都還沒說,竟看著兄妹三人在他們麵前做著各種小動作了。
“父皇是讓兩位大人來輔佐我的嗎?還說什麽了嗎?”李治低頭瞪著一直不老實的李清。
閻立德咳嗽了一聲,但李治也沒抬頭看他。
“我們二人來時,陛下交代了,元日前死傷工匠撫恤一事兒,需盡早完成。再者便是,一切聽晉王之命。”閻立德說道。
“那行,這樣吧。”
李治按住李明達要給李清再次遞紙的手,抬頭說道:“那就煩請閻大匠先把修建昭陵的所有原始賬簿、名冊都送到這裏來。”
“這……。”閻立德顯得有些為難。
“怎麽?不行麽?有難言之隱?”李治放棄了阻止李明達,任由兩個小家夥依偎著他繼續胡鬧。
“倒不是有難言之隱,而是這些賬簿、名冊實在太多,怕是需要時間……。”閻立德說道。
“沒事兒,我也不急,需要幾天的時日閻大匠自己定,到時候我隻看結果就是了。”李治衝著閻立德人畜無害的笑道。
閻立德無奈的點了點頭。
“晉王要見見那陵令崔英、縣令常和等人嗎?”閻立德再次問道。
“不著急,以後有的是時間。對了,醴泉縣有個縣尉叫陳不勝,一會兒讓他過來一趟就行了,至於其他人就免了。”李治依舊是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
閻立德的神情顯得很凝重,旁邊的閻立本倒是麵色平靜,至於心裏頭怎麽樣兒,李治就不清楚了。
“晉王,陛下給臣看了您的畫作,這般用筆行畫之技,不知晉王從何處得來?”閻立本掏出了一張紙問道。
李治接過,上麵赫然是前些時日畫的暴君老李。
幾日不見,想不到自己畫的暴君老李還挺英明神武、威武霸氣呢。
“胡亂琢磨的,若是閻少監有興趣,改天不妨一同探討。”李治說道。
閻立本則是認真的點了點頭,看來他還是挺有興趣的。
李治也深信,剛剛開工建造不久的昭陵,就正在經曆那曲折離奇的過程。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發生過的事情必然會重複發生。
事物改變的隻是表象,而本質都沒變。
正式祭奠昭陵那次,李治基本上就已經確定了其中必定有貓膩。
而這一次在茶肆的攀談,跟陳不同、周老實幾日相處的閑談聊天。
也都證實了他的猜測,史書上昭陵的建造,閻立德的被罷免流放,牽扯到的種種人事物,絕不是簡單的一句管理鬆散就能完全概括。
何況,這管理鬆散四個字,春秋筆法的運用可謂是太濃厚了。
如今李治接觸不到最為核心的賬簿、名冊,所以他不知道一旦有天自己看到後,會不會震驚的想要砍人。
但是有些事情他是可以想象到的,比如那工匠名冊與實際人數不符。
這在李治看來還是輕的,不算是什麽太嚴重的事情。
李治怕的是,像常和、崔英甚至包括工部等等官員,會利用此事吃空餉。
甚至懷疑,像常和、崔英這樣的人,會不會給他家的狗也取個人名,而後就可以靠著修建昭陵“自食其力”了呢?
包括他們府裏的丫鬟、下人等等,是不是從昭陵建造開始,就已經由朝廷養活了呢?
就像茶肆裏聽到的,十來歲的孩童也被當成了工匠送到了九嵕山,而後每月月錢不過十文錢,那麽其他的錢去哪兒了呢?
就像王相和說的,當初暴君老李在看工匠名冊時,上麵記載的可都是年富力強的精壯工匠。
但事實卻是:年邁的工匠、年幼的工匠大有人在,而且肯定拿不到足份的月錢。
但在工匠名冊上,他們都會是年富力強的精壯工匠。
賬簿上,他們拿的也是足份的月錢。
所以這就是老李看到的事實,但又不是事實。
而且,這還隻是冰山一角。
如果再算上每天的人吃馬嚼,各種進項物資花銷等等。
李治覺得老李的口袋肯定有個大窟窿,正在嘩嘩的往外漏錢。
心情有些不佳的李治,沒讓周老實、陳不同隨他們前往煙霞鎮。
隻帶了王相和與薑楠,三人就直奔煙霞鎮。
煙霞鎮因漢代隱士鄭子真隱居而有了延續至今的名字。
鑿洞為室,隱居求誌。
清晨的朝霞滿天,霞光灑進洞室,因而被鄭子真稱之為煙霞洞。
距離煙霞鎮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座朝陽山,山頂還有一座頂天寺。
遠遠望去,李治啥也沒有看見。
王相和笑著說:“陛下本還打算有空來轉轉呢,但後來不知何原因未能成行。”
“醴泉有個頂天寺,把天磨得咯吱吱。”李治笑著說道。
“殿下竟知曉這句話?”王相和有些吃驚的問道。
李治看著不遠處的那口磚窯,顯得有些心不在意。
落日餘暉下,把手搭在額前,笑著道:“剛剛路過煙霞鎮,你們沒聽到孩童唱嗎?”
王相和有些尷尬的愣了下。
薑楠瞬間笑彎了腰。
隨著整個人挺直腰身站定,背對著夕陽的她,仿佛整個人都沾染上了一層金色光暈:竟然顯得有些聖潔,跟觀音菩薩似的。
“回去得謝謝周老實了,就在此地了。”
李治放下額頭的手,做出了最重要的決定。
當然,這也是因為前世陰差陽錯,對煙霞鎮有著一絲的了解。
而正是這點淺薄的了解,讓李治知道,如今遠方朝陽山頂的頂天寺,一千多年後將被炸成平地,變成了一個水泥廠。
一時之間,李治都不得不感慨一句造化弄人。
一千多年後,這裏建造了水泥廠。
而如今造化弄人,竟然還是逃脫不了既定的命運。
所以對於薑楠提議,改日要不要去看看,李治當機立斷的搖了搖頭。
挺好的寺廟,留著吧。
雖然老李一直以老子後代自居,蹭人家李耳的熱度。
但自己不能因此,就把這廟給拆了啊。
三人開始打道回府。
李治的心情也好了些,折騰了好幾天,最起碼先把地方定下來了。
至於接下來的事情,那就慢慢來。
好在驛館距離這裏也不遠,往後自己有的是時間。
相信總有一聽能在生產水泥的地方,把水泥給鼓搗出來。
回到驛館天色漸暗,出乎意料的是,今日的驛館顯得很熱鬧。
不等三人走到後院,閻立德、閻立本兩人就匆匆跑了過來,身後還跟著陵令崔英、縣令常和等一眾人。
而後不等他跟閻立德、閻立本等人打招呼,驛館後院的門口就響起了興奮的尖叫聲。
隨即一陣“九哥”的高呼聲,夾雜著嘈雜的腳步聲跟咚咚的跑步聲快速傳來。
“她們怎麽來了?”李治又驚又喜!
“陛下讓臣等護送兩位公主過來的。”閻立德此時才有了開口的機會。
而李治顯然沒有機會再詢問他其他事情,因為李清已經跑到了跟前,而李明達早一步,先一把抱住了李治的腰。
“你倆怎麽來了?”李治驚喜道。
不過分別了三四天的時間,李治不知道左右護法到底有多想他。
但他這幾日總是會不自覺的想起左右護法這兩個小家夥。
也不知道暴君老李對她們好不好,會不會不耐煩,那楊淑妃等嬪妃,會不會對兩個特別鬧騰的小家夥暗地裏看不順眼等等。
雖然李治也會安慰自己,城陽李靈淑肯定會幫著自己照顧兩個小家夥的。
但每次想起時,李治心頭還是忍不住的有些悵然與牽掛。
用力抱起好像重了些的李清,李明達也跟沒骨頭似的,就那麽黏倚著他。
帶著兩個小家夥,便也不再理會眾人,一邊問著兩個小家夥怎麽來的,父皇知道嗎等等問題,一邊往驛館後院走去。
後院的太監、宮女也不少,而且還有了北衙禁衛軍守護。
這麽大陣仗?
李治都被嚇了一跳。
“父皇讓他們送我們過來的,還說就留在九哥身邊,聽九哥的調遣了。”
“九哥,咱們去嚇唬人吧?你現在有兵了,他們一路上都不聽我的。”
李清摟著李治的脖子開始告狀,以及打算行凶傷人:“要不咱們帶他們去打人吧?”
“打你個頭打。”李治笑著說道。
在看到兩個小家夥開心之餘,心頭卻也是多了幾分凝重跟警惕。
老李絕不會無緣無故的派北衙禁衛過來的,若隻是送這兩個左右護法,沒必要這麽大陣仗的。
而且前些時日在家閉門思過的閻立德也來了,雖然在預料之中,但在這出現了後,還是讓李治不得不去猜想其背後的主要緣由。
自己的房間,已經被等他等的不耐煩的李明達、李清弄的一團糟。
三人走進時,宮女還在手忙腳亂的收拾,兩個小家夥沒心沒肺的仰頭對李治嗬嗬傻笑。
王相和在旁低聲提醒著李治,閻立德等人還在中庭候著,晉王打算讓他們先回,還是繼續候著?
剛剛見麵的緣故,兩個小家夥說什麽也不願意跟李治分開。
於是李治隻好讓王相和把閻立德、閻立本請到自己的書房。
至於縣令、陵令等一眾人,就先讓他們候著就是了。
書房內,左右護法一左一右,時不時李清動動毛筆,李明達就遞過來一張紙。
李治伸手輕拍李明達的腦袋,李明達便調皮的吐著舌頭把紙放回原處。
李清再動動硯台,李治就把硯台挪遠一些。
閻立德、閻立本坐了小一會兒,卻是一句話都還沒說,竟看著兄妹三人在他們麵前做著各種小動作了。
“父皇是讓兩位大人來輔佐我的嗎?還說什麽了嗎?”李治低頭瞪著一直不老實的李清。
閻立德咳嗽了一聲,但李治也沒抬頭看他。
“我們二人來時,陛下交代了,元日前死傷工匠撫恤一事兒,需盡早完成。再者便是,一切聽晉王之命。”閻立德說道。
“那行,這樣吧。”
李治按住李明達要給李清再次遞紙的手,抬頭說道:“那就煩請閻大匠先把修建昭陵的所有原始賬簿、名冊都送到這裏來。”
“這……。”閻立德顯得有些為難。
“怎麽?不行麽?有難言之隱?”李治放棄了阻止李明達,任由兩個小家夥依偎著他繼續胡鬧。
“倒不是有難言之隱,而是這些賬簿、名冊實在太多,怕是需要時間……。”閻立德說道。
“沒事兒,我也不急,需要幾天的時日閻大匠自己定,到時候我隻看結果就是了。”李治衝著閻立德人畜無害的笑道。
閻立德無奈的點了點頭。
“晉王要見見那陵令崔英、縣令常和等人嗎?”閻立德再次問道。
“不著急,以後有的是時間。對了,醴泉縣有個縣尉叫陳不勝,一會兒讓他過來一趟就行了,至於其他人就免了。”李治依舊是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
閻立德的神情顯得很凝重,旁邊的閻立本倒是麵色平靜,至於心裏頭怎麽樣兒,李治就不清楚了。
“晉王,陛下給臣看了您的畫作,這般用筆行畫之技,不知晉王從何處得來?”閻立本掏出了一張紙問道。
李治接過,上麵赫然是前些時日畫的暴君老李。
幾日不見,想不到自己畫的暴君老李還挺英明神武、威武霸氣呢。
“胡亂琢磨的,若是閻少監有興趣,改天不妨一同探討。”李治說道。
閻立本則是認真的點了點頭,看來他還是挺有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