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人便是竇建德、王世充、蕭銑。他們得到了寶藏,迅速聚攏人馬,起勢非常快,直到父皇與朕擊敗他們的時候,地宮中仍有餘糧沒有吃完。”
李牧在心裏驚歎一聲,沒想到真有七座地宮,而且還有人得到過其中三座……可是,似乎這地宮寶藏也不過爾爾啊,得到了寶藏,最後不也是讓李唐得了江山麽?
李世民似乎猜到了李牧心中所想,道:“你是不是覺得,他們得到了寶藏也敗了,這寶藏也不算什麽?”
“嗯、”李牧點點頭。
李世民解釋道:“寶藏是隋文帝為後代準備的,分錢、糧、兩個部分。錢是金銀銅,糧則是糧磚。為了便於貯存,金銀銅都是熔煉成大錠,尋常人三五人也搬不動一個,可防盜。而糧則是糧磚,存法得當,最多可存十五年。儲存糧食,也不止是為了以備後世,而是當時盛世,糧多到吃不完,穀賤傷農,朝廷不得不收百姓之糧貯存起來。”
“七座地宮,分別在天下七處。大部分地宮,都是糧多錢少,就是因為這個緣故,已經發現的六座地宮,都是糧多錢少。這幾年民生不濟,又逢天災水患,糧磚都已經賑濟災民了。而至今沒有尋到的第七座地宮,則是傳說中隋文帝駕崩之前,安置國庫盈餘的地方,金銀無以計數。”
“無以計數是……?”
李世民看了李牧一眼,道:“若以開皇年間的歲入計算,合計銅錢,至少五千萬貫!”
李牧倒吸了口冷氣,五千萬貫!大唐目前一年的歲入也不過兩千五百萬貫,這就是兩年的歲入了。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這隻是一座地宮,而且是餘錢。
什麽意思?
就拿現在的李世民來說,國庫一年收入兩千五百萬貫,年末算賬的時候,花掉了兩千五百二十萬貫,不但沒有剩餘,反而還得自己從內帑搭進去二十萬貫。可是人家楊堅,一座地宮就五千萬貫,可想而知他在位的時候,天下是怎樣的盛世光景。
怪不得李世民要說謝謝,有了這五千萬貫,他能把大唐騎兵武裝到牙齒。
李牧也有些心猿意馬了,如果他先找到這個寶藏,然後趴在那些金山銀山上麵,把錢都兌換到係統裏麵……嘿嘿嘿,還奮鬥個屁啊,搖身一變,成rmb玩家了,哈哈哈……
“你笑什麽呢?”李世民看著李牧的表情,皺眉問道。
“臣是替陛下開心。”李牧趕緊收斂笑容,一本正經道:“臣恭喜陛下得到重寶,我大唐必將在陛下的帶領之下,蒸蒸日上!”
“現在說這話還過早!”李世民擺擺手,犯愁道:“這張輿圖,隻標記了範圍。地宮入口可大可小,不是那麽好找的。朕登基以來,也派出了不少人馬打探,但是一直都沒有尋到蹤跡,沒想到竟然是被皇兄……”李世民頓了一下,改口道:“竟然是被隱太子得去了,還交給了他的寵妾。真是,一飲一啄,莫非天定麽?”
李牧趕緊拍馬屁,肅容道:“陛下錯了,哪有什麽天定,此正應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陛下身為天子,天下歸心,這前隋寶藏,必然是陛下的,兜兜轉轉,也要回到陛下手裏,誰敢竊之?”
李世民大笑,道:“你這個小子,說你油嘴滑舌是一點也不冤枉,剛才是誰說朕昏君了?”
“臣沒有聽到,臣對陛下之心,可昭日月,反正臣是不會說的,想必是一個混蛋說的,陛下不必理會他。”
“你這張嘴呀。”李世民懶得跟他扯皮,道:“其實這件事,朕生氣的地方,並不在於娜紮,而是在於你們都把朕想成了心胸狹隘之人。當年朕雖然與兄弟性命相爭,但就算今日提起,朕也問心無愧,因為形勢已經到了那種程度,朕不殺他們,他們必然殺朕。而且朕自認為會是一個好皇帝,既如此,朕隻有殺了他們。若朕當年敗了,承乾,青雀,也都會死,成王敗寇,古來如是。”
“但是這也不代表,朕就是一個無情無義冷血之徒。這些年來,每到他們的忌日,朕也會追思他們。尤其是隱太子,朕的皇兄。朕如何能不思念他呢?”
說著話,李世民虎目含淚,道:“朕比他小了十歲,寫字,騎馬,拉弓射箭,全都是跟他學的。十五歲之前,朕時刻跟在他身邊,朕那時是多麽崇拜他。朕那時的誌向,僅僅隻是輔佐他,從未有想做皇帝的念頭,但是世事弄人,不如人願。隨著朕立功越來越大,漸漸他對朕有了戒心,也有了防備。而朕的身邊,也聚攏起了支持朕的文武,他們推著朕,走向了和他對立的境地。”
“朕心中不願,又能如何?難道朕跟他說,我不跟你搶,他便會信麽?他是太子時,尚容不下朕,若他登基,朕難逃一死!”
李世民看著李牧,道:“朕能理解父皇,但是朕心中的苦,誰又能理解?”
李牧趕忙道:“陛下的話,臣一定代為轉達。但是臣以為,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也都過去了。恨、是無法解決問題的。陛下此番隨了太上皇的心意,太上皇想必就能理解陛下了,至少,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希望如此吧。”李世民歎了一聲,抬手擦拭了一下眼淚,又像是想起什麽,怒視李牧,道:“小子,昨天你辦的叫什麽事!”
李牧心中苦笑,老板啊,您怎麽還帶大喘氣的啊,剛剛的良好氛圍哪兒去了,突然又生氣了。
心中的腹誹自然是不敢說出來,李牧陪著小心問道:“陛下,不知您說得是哪一件事?”
“牡丹夫人!”李世民冷哼道:“就算你想展現文才,你為你的妻妾作詩也就罷了,扯上牡丹夫人做什麽、你不知道皇後也在麽?”
“這個……”李世民苦笑道:“陛下,臣當時是忽然想到陛下對牡丹夫人的一片癡心,心有所感,也沒多想就竄出來了。您也知道,作詩對臣來說,就像是順口搭音,也不用多想,臣實在是對不住陛下。”
“哼!要不是朕了解你本心不壞,真要給你氣死了。”李世民責備地看著李牧,道:“你這小子,聰明是聰明,但是有些時候做事,確實考慮不周。你到底是怎麽想的,竟然對皇後說你對牡丹夫人有愛慕之心?還說什麽兩情相悅,這等話,誰能信?朕、皇後、牡丹夫人,與你的母親年歲相仿,就算你想幫朕,你也說點順的過去的話。你這麽說,明擺著是撒謊!隨後還被牡丹夫人當麵拆穿,讓朕好不尷尬。”
李牧心道,我沒撒謊啊,我抱也抱了,親也親了,嘴唇還破皮了呢。但他萬不敢把真話說出來,低頭道:“陛下,臣同您一樣尷尬,誰想得到皇後會把牡丹夫人招來當麵對質啊。”
說著,李牧小心地看了眼李世民的臉色,道:“陛下,昨日您是裝醉?”
“廢話!朕不裝醉怎麽辦?”李世民惱怒道:“再讓皇後跟牡丹夫人聊一會,朕那點不堪回首的往事,全都讓皇後套去了。”
李牧趕緊認錯,道:“臣之罪也,臣以後肯定三思而後行,絕對不讓陛下再尷尬,寧可臣自己尷尬,也要保住陛下的龍顏。”
“龍顏?”
“啊,就是陛下的麵子,龍、龍顏。”
“哼!”李世民瞪了李牧一眼,道:“少學這些阿諛奉承的事情,小小年紀,油滑似鬼,這很不好。”
“是,臣改,一定改。”
李世民歎了口氣,道:“昨夜聽牡丹夫人說的那些話,朕心裏很難過。真沒有想到,牡丹夫人竟然是這樣的心思,難道朕這麽多年,竟然單相思麽?”
不然你以為呢?
李牧心中暗戳戳地想,老板呀,不是你這個中年帥大叔沒有魅力,而是人家喜歡的是我這樣的小鮮肉,不愛你這款,那有什麽辦法?
忽然,李牧發現李世民竟然在看著自己,頓時有些心虛,問道:“陛下有何吩咐?”
“李牧,此時隻有你我二人,你與牡丹夫人接觸算多了,你覺得,她對朕便是一點心思都沒有麽?”
這就有點尷尬了。你以為是你的女人的女人喜歡的其實是我,你問我她喜不喜歡你,你讓我怎麽回答你?
李牧假裝思考,好半天才不確定地答道:“陛下英明神武,氣度不凡,應該……這世上的女子,沒有可能拒絕陛下吧。矜持,臣以為是矜持。”
“對嘛,朕也這樣覺得!”
……
竟然無恥地承認了!
怪不得人家是皇帝啊,臉皮也是帝王級的。
李牧強忍住吐槽的心情,又補了一句,道:“臣忽然想到,家族聲望,恐怕是最大的阻礙。陛下試想,牡丹夫人的親事,連接太原王氏和清河崔氏兩大門閥。臣聽宿國公說,在她的丈夫去世之後,清河崔氏曾逼她改嫁崔氏其他子弟,但牡丹夫人性格倔強,寧死不從,不改嫁的誓言也是那時候說出來的。因此即便是她對陛下有意,有太原王氏和清河崔氏兩大門閥的掣肘,怕是也不敢表明。”
李牧在心裏驚歎一聲,沒想到真有七座地宮,而且還有人得到過其中三座……可是,似乎這地宮寶藏也不過爾爾啊,得到了寶藏,最後不也是讓李唐得了江山麽?
李世民似乎猜到了李牧心中所想,道:“你是不是覺得,他們得到了寶藏也敗了,這寶藏也不算什麽?”
“嗯、”李牧點點頭。
李世民解釋道:“寶藏是隋文帝為後代準備的,分錢、糧、兩個部分。錢是金銀銅,糧則是糧磚。為了便於貯存,金銀銅都是熔煉成大錠,尋常人三五人也搬不動一個,可防盜。而糧則是糧磚,存法得當,最多可存十五年。儲存糧食,也不止是為了以備後世,而是當時盛世,糧多到吃不完,穀賤傷農,朝廷不得不收百姓之糧貯存起來。”
“七座地宮,分別在天下七處。大部分地宮,都是糧多錢少,就是因為這個緣故,已經發現的六座地宮,都是糧多錢少。這幾年民生不濟,又逢天災水患,糧磚都已經賑濟災民了。而至今沒有尋到的第七座地宮,則是傳說中隋文帝駕崩之前,安置國庫盈餘的地方,金銀無以計數。”
“無以計數是……?”
李世民看了李牧一眼,道:“若以開皇年間的歲入計算,合計銅錢,至少五千萬貫!”
李牧倒吸了口冷氣,五千萬貫!大唐目前一年的歲入也不過兩千五百萬貫,這就是兩年的歲入了。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這隻是一座地宮,而且是餘錢。
什麽意思?
就拿現在的李世民來說,國庫一年收入兩千五百萬貫,年末算賬的時候,花掉了兩千五百二十萬貫,不但沒有剩餘,反而還得自己從內帑搭進去二十萬貫。可是人家楊堅,一座地宮就五千萬貫,可想而知他在位的時候,天下是怎樣的盛世光景。
怪不得李世民要說謝謝,有了這五千萬貫,他能把大唐騎兵武裝到牙齒。
李牧也有些心猿意馬了,如果他先找到這個寶藏,然後趴在那些金山銀山上麵,把錢都兌換到係統裏麵……嘿嘿嘿,還奮鬥個屁啊,搖身一變,成rmb玩家了,哈哈哈……
“你笑什麽呢?”李世民看著李牧的表情,皺眉問道。
“臣是替陛下開心。”李牧趕緊收斂笑容,一本正經道:“臣恭喜陛下得到重寶,我大唐必將在陛下的帶領之下,蒸蒸日上!”
“現在說這話還過早!”李世民擺擺手,犯愁道:“這張輿圖,隻標記了範圍。地宮入口可大可小,不是那麽好找的。朕登基以來,也派出了不少人馬打探,但是一直都沒有尋到蹤跡,沒想到竟然是被皇兄……”李世民頓了一下,改口道:“竟然是被隱太子得去了,還交給了他的寵妾。真是,一飲一啄,莫非天定麽?”
李牧趕緊拍馬屁,肅容道:“陛下錯了,哪有什麽天定,此正應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陛下身為天子,天下歸心,這前隋寶藏,必然是陛下的,兜兜轉轉,也要回到陛下手裏,誰敢竊之?”
李世民大笑,道:“你這個小子,說你油嘴滑舌是一點也不冤枉,剛才是誰說朕昏君了?”
“臣沒有聽到,臣對陛下之心,可昭日月,反正臣是不會說的,想必是一個混蛋說的,陛下不必理會他。”
“你這張嘴呀。”李世民懶得跟他扯皮,道:“其實這件事,朕生氣的地方,並不在於娜紮,而是在於你們都把朕想成了心胸狹隘之人。當年朕雖然與兄弟性命相爭,但就算今日提起,朕也問心無愧,因為形勢已經到了那種程度,朕不殺他們,他們必然殺朕。而且朕自認為會是一個好皇帝,既如此,朕隻有殺了他們。若朕當年敗了,承乾,青雀,也都會死,成王敗寇,古來如是。”
“但是這也不代表,朕就是一個無情無義冷血之徒。這些年來,每到他們的忌日,朕也會追思他們。尤其是隱太子,朕的皇兄。朕如何能不思念他呢?”
說著話,李世民虎目含淚,道:“朕比他小了十歲,寫字,騎馬,拉弓射箭,全都是跟他學的。十五歲之前,朕時刻跟在他身邊,朕那時是多麽崇拜他。朕那時的誌向,僅僅隻是輔佐他,從未有想做皇帝的念頭,但是世事弄人,不如人願。隨著朕立功越來越大,漸漸他對朕有了戒心,也有了防備。而朕的身邊,也聚攏起了支持朕的文武,他們推著朕,走向了和他對立的境地。”
“朕心中不願,又能如何?難道朕跟他說,我不跟你搶,他便會信麽?他是太子時,尚容不下朕,若他登基,朕難逃一死!”
李世民看著李牧,道:“朕能理解父皇,但是朕心中的苦,誰又能理解?”
李牧趕忙道:“陛下的話,臣一定代為轉達。但是臣以為,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也都過去了。恨、是無法解決問題的。陛下此番隨了太上皇的心意,太上皇想必就能理解陛下了,至少,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希望如此吧。”李世民歎了一聲,抬手擦拭了一下眼淚,又像是想起什麽,怒視李牧,道:“小子,昨天你辦的叫什麽事!”
李牧心中苦笑,老板啊,您怎麽還帶大喘氣的啊,剛剛的良好氛圍哪兒去了,突然又生氣了。
心中的腹誹自然是不敢說出來,李牧陪著小心問道:“陛下,不知您說得是哪一件事?”
“牡丹夫人!”李世民冷哼道:“就算你想展現文才,你為你的妻妾作詩也就罷了,扯上牡丹夫人做什麽、你不知道皇後也在麽?”
“這個……”李世民苦笑道:“陛下,臣當時是忽然想到陛下對牡丹夫人的一片癡心,心有所感,也沒多想就竄出來了。您也知道,作詩對臣來說,就像是順口搭音,也不用多想,臣實在是對不住陛下。”
“哼!要不是朕了解你本心不壞,真要給你氣死了。”李世民責備地看著李牧,道:“你這小子,聰明是聰明,但是有些時候做事,確實考慮不周。你到底是怎麽想的,竟然對皇後說你對牡丹夫人有愛慕之心?還說什麽兩情相悅,這等話,誰能信?朕、皇後、牡丹夫人,與你的母親年歲相仿,就算你想幫朕,你也說點順的過去的話。你這麽說,明擺著是撒謊!隨後還被牡丹夫人當麵拆穿,讓朕好不尷尬。”
李牧心道,我沒撒謊啊,我抱也抱了,親也親了,嘴唇還破皮了呢。但他萬不敢把真話說出來,低頭道:“陛下,臣同您一樣尷尬,誰想得到皇後會把牡丹夫人招來當麵對質啊。”
說著,李牧小心地看了眼李世民的臉色,道:“陛下,昨日您是裝醉?”
“廢話!朕不裝醉怎麽辦?”李世民惱怒道:“再讓皇後跟牡丹夫人聊一會,朕那點不堪回首的往事,全都讓皇後套去了。”
李牧趕緊認錯,道:“臣之罪也,臣以後肯定三思而後行,絕對不讓陛下再尷尬,寧可臣自己尷尬,也要保住陛下的龍顏。”
“龍顏?”
“啊,就是陛下的麵子,龍、龍顏。”
“哼!”李世民瞪了李牧一眼,道:“少學這些阿諛奉承的事情,小小年紀,油滑似鬼,這很不好。”
“是,臣改,一定改。”
李世民歎了口氣,道:“昨夜聽牡丹夫人說的那些話,朕心裏很難過。真沒有想到,牡丹夫人竟然是這樣的心思,難道朕這麽多年,竟然單相思麽?”
不然你以為呢?
李牧心中暗戳戳地想,老板呀,不是你這個中年帥大叔沒有魅力,而是人家喜歡的是我這樣的小鮮肉,不愛你這款,那有什麽辦法?
忽然,李牧發現李世民竟然在看著自己,頓時有些心虛,問道:“陛下有何吩咐?”
“李牧,此時隻有你我二人,你與牡丹夫人接觸算多了,你覺得,她對朕便是一點心思都沒有麽?”
這就有點尷尬了。你以為是你的女人的女人喜歡的其實是我,你問我她喜不喜歡你,你讓我怎麽回答你?
李牧假裝思考,好半天才不確定地答道:“陛下英明神武,氣度不凡,應該……這世上的女子,沒有可能拒絕陛下吧。矜持,臣以為是矜持。”
“對嘛,朕也這樣覺得!”
……
竟然無恥地承認了!
怪不得人家是皇帝啊,臉皮也是帝王級的。
李牧強忍住吐槽的心情,又補了一句,道:“臣忽然想到,家族聲望,恐怕是最大的阻礙。陛下試想,牡丹夫人的親事,連接太原王氏和清河崔氏兩大門閥。臣聽宿國公說,在她的丈夫去世之後,清河崔氏曾逼她改嫁崔氏其他子弟,但牡丹夫人性格倔強,寧死不從,不改嫁的誓言也是那時候說出來的。因此即便是她對陛下有意,有太原王氏和清河崔氏兩大門閥的掣肘,怕是也不敢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