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恩跟了白巧巧這麽久,自然知道她要做什麽,忍著笑,伸手拉住張天愛,道:“姐姐不要急,現在你去了,夫君可就真的要逃了,還是讓夫人去吧,咱們在這兒等著。”
張天愛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她是真的怕李牧跑到王鷗那裏去,那個狐媚子,明明已經三十多了,還長得那麽年輕,妖裏妖氣,一看就不是好人。
白巧巧逃也似地走了,這一去就是半夜沒回。張天愛起初還在苦等,但是等了兩個時辰也不見人,實在是睏得不行了,稀裏糊塗地睡著了。等到第二天醒來,白巧巧卻出現在身邊,心中頓時覺得有些奇怪,卻又不知道哪裏奇怪,茫然呆坐了一會兒便起床了。
李牧也起得早,張天愛溜達到前院,剛好看到李牧從工作室出來,倆人撞了個滿懷,對視了一眼,各自心虛地錯開了眼神。
李牧是心虛昨天和白巧巧折騰了半宿,恐怕張天愛察覺。而張天愛則是擔憂自己和李牧的關係,昨日他那麽怕,必定要疏遠了。若一直這樣下去,還如何成親,如何做夫妻?
“你……是不是後悔了?”
張天愛沒頭沒腦地問了一句,倒把李牧搞懵了,呆問道:“後悔什麽?”
“後悔答應娶我做四姨太。”
“沒有啊,我說過麽?”李牧打量著張天愛的樣子,恍然明白了,試探地伸出手,見張天愛沒有條件反射地抬腿踹過來,便奓著膽子抓了她的手。張天愛身體一僵,有一個下意識要抽手的動作,卻努力忍住了,沒有動彈。
李牧長出了一口氣,道:“是這樣的,你誤會我的心意了。”
“嗯?”
“我吧,是怎麽想的。你看咱倆雖然定了終身,但是畢竟還沒有成親。若是這樣就睡在一起,於你的名節有損。”
張天愛忙道:“我不在意的。”
“不、不在意嗎?”李牧萬沒想到會是這樣的回答,不愧是邊塞女子,果然是豪邁!
“但是我在意!”李牧一片深情道:“我娶你,是因為我喜歡你。你是我的心上人,我怎麽能允許自己隨意地對待你呢?你有父親在世,我也有母親在堂,如此婚姻大事,不過聘禮,沒有婚書,如何能行?”
張天愛狐疑地看了李牧一眼,道:“知恩不也——”
“那不一樣!”李牧認真解釋道:“知恩是巧巧的丫鬟,在中原有個說法,叫做通房丫頭,不需要這些複雜的規矩。而且知恩是高句麗人,據她說,她的父母也不在了,就算想要過聘禮,也無法成行。”
“原來是這樣。”張天愛了然般點點頭,忽然看到自己的手還被李牧拉著,趕緊縮了回來,羞澀道:“按你的說法,咱們還沒成親,不能給你拉手。”
“對對對……”話已出口,木已成舟,收不回來了,李牧隻好捏鼻子認了,道:“是該這樣,那就不拉……”
張天愛又歎了口氣,道:“要不是聽你說,我還不知道知恩有這麽慘的身世。見她整日都快快樂樂的,我還以為她……罷了,算是我這個做姐姐的疏忽了,我這就去找她說話。”
李牧心中腹誹,明明你進門最晚,你是四姨太,人家知恩是二姨太,要叫姐姐,也該你叫人家姐姐。倒是厚臉皮,自稱姐姐了。
不過細想這也不能怪她,巧巧也是叫她姐姐,還叫王鷗姐姐呢。那日自己定的規矩,跟沒說一個樣,又亂七八糟了。
忽然李牧想起了什麽,脫口而出道:“找知恩說話,可別把巧巧吵醒了,讓她多睡會兒,她昨夜累著了。”
“嗯?”張天愛狐疑地看著李牧,道:“巧巧不是給你塗藥麽?塗個藥也會累著?”
“呃……”李牧哢吧哢吧眼睛,道:“塗完藥,我們還聊天啦,聊天也、也挺累啊。”
張天愛臉上狐疑之色更濃,英氣地眉毛蹙了起來,忽然腦海中閃過寨子裏那些婆子閑言碎語過的話,恍然明白了昨夜的事情。臉頰頓時飛起一團紅雲,狠狠地瞪了李牧一眼,道:“都是你這個壞人,都把巧巧教壞了!不理你了!”
李牧見‘大勢已去’,瞞不住了,索性真個厚起臉皮,看著張天愛的背影大喊道:“壞什麽壞?等咱們成了親,你早晚也要被我壞一下的——”
張天愛捂住耳朵,跑得更快了。小竹和小蘭從旁邊走過,偷偷瞧過來,李牧虎著臉瞪過去,兩個丫鬟嬉笑地跑開,口中道:“昨夜好大動靜,咱們都聽見了呢!”
“聽見什麽了?”李牧咋呼叫道:“真是少打,給本侯站住,看我不罰你們!”
倆人跑得更快了,她們一點也不怕,相處了這麽久,李牧雖然嘴上總是一副惡人樣,但還真沒打過下人,而且因為上次說過的幫下人們贖親人的事情,早已收攏了人心,闔府上下,都把他當做是親人看待,做事更加盡心盡力。這畏懼之心,也就小了。
“老大,你醒了。”
李重義走過來,臉上一點也沒有宿醉的樣子,昨天喝得那點酒,對他來說根本不算什麽。
李牧抓抓腦袋,道:“你去整隊,然後帶人先去工部,帶著錢,路過西市,給士族買點吃的,別餓著了。我洗漱一下,吃過早飯再過去。”
李重義點點頭,轉身走了。李牧來到獨孤九的房間門,敲了敲窗戶,喊道:“別喝點酒就裝死,趕緊起來,洗漱吃飯,今天有事要做!”
“知道了——”
屋子裏傳出一個女孩的聲音,尾音戛然而止,沉默了一會兒,又傳出獨孤九平日的聲音,道:“知道了,大哥少待,這就來。”
顯然是把麵具又戴上了。
李牧啞然失笑,搖了搖頭,自顧去了廚房。
……
太極殿。
今日不是朝議的日子,但奏折卻依舊不少。李世民也是剛起,打著哈欠,一邊吃粥,一邊隨手翻著奏折,無精打采的樣子。
無論史書上把李世民描寫得多麽文成武德,首先他也是一個人,而且隻有三十二歲。是人就有懈怠的時候,他也不例外。
今日,李世民就很懈怠。他想偷個懶,但這個念頭在腦海中晃過一下,便被他自己給否定了。
隻有他自己知道,他的皇位來得多麽不容易。玄武門的刀光劍影,稍有差池,死的就是他自己。而且,若不能做出一個樣子,證明自己的賢明,這天下的悠悠眾口,還不知會罵得多麽難聽。
想到這兒,李世民三兩口把粥喝完,揮了揮手,示意高公公把碗筷撤下去。拿起麵前的奏折,認真地看了起來。
看過兩三本,李世民忽然凝眉。高公公伺候李世民二十年,對李世民的每一個細小的表情,都了如指掌。見他這副樣子,便知道,這份奏折不簡單。但他卻也不好奇,作為一個太監,高公公太知道分寸了。天大的事情,也是陛下和朝堂的諸位大人決斷。他是一個太監,哪怕說得再對,也沒人會聽他的。既如此,不如不說。
李世民看了半天,把奏折攤在桌上,道:“高幹、”
高公公忙答應:“老奴在。”
“高昌國主之子提早一步來到長安,這件事不良人來報了麽?”
高公公一臉懵,忙道:“陛下,老奴沒有收到消息!”
“荒唐!”李世民拍了下桌子,嚇得高公公一哆嗦,頭更低了。
“如此大事,不良人竟然不知,還要長安縣令上書給朕,朕才知道。如此後知後覺,朕要這些不良人有什麽用?”
高公公趕緊跪在地上,道:“陛下,老奴該死,都是老奴的錯,還請陛下息怒。”
“你……”李世民看著跪在地上的高公公,歎了口氣,道:“罷了,這個差事本也不是你的。你臨時領著,做不好,朕也不能怪你。”頓了一下,李世民問道:“袁天罡近日有消息麽?”
“有、”高公公答道;“三日前捎回來一封信,如七日前那封信的內容一樣,還是沒找到。”
李世民沉聲道:“他去會寧已經兩個月了,時候不短了。既然這麽久都沒找到,想來一時半會也找不著了。給他去信,讓他回來吧,朕還有用得著他的地方,耽誤不起。”
高公公忙應聲:“諾。”
李世民看了看他,道:“你也起來吧,去一趟長安縣衙,叫王仲遠來見朕。還有那兩個胡人,讓他一並帶來。”
胡人?
高公公心中暗道,這與胡人又有什麽聯係。他又不敢問,隻好把這個疑惑藏在心裏,想著到了長安縣衙,再看看是怎麽回事。
高公公應了下來,出宮去傳旨了。李世民又把奏折拿了起來,從頭看了一遍。
縣令,看起來是個小官,但縣令與縣令,也大有不同。長安與萬年兩縣,乃是京畿重地。這兩個縣的縣令,不是七品,而是五品。
三品可為宰輔,五品官員,在朝堂裏也算是鳳毛麟角了。否則王仲遠堂堂探花,也不會屈居一個縣令。地方上的縣令,沒有權力給皇帝上奏折,但長安縣的縣令卻有。天子腳下,屁大的事情,也是大事,萬萬出不得差池的。
何況這一份奏折,含金量非常高,因為它關聯到了兩件讓李世民憂心的事情。
張天愛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她是真的怕李牧跑到王鷗那裏去,那個狐媚子,明明已經三十多了,還長得那麽年輕,妖裏妖氣,一看就不是好人。
白巧巧逃也似地走了,這一去就是半夜沒回。張天愛起初還在苦等,但是等了兩個時辰也不見人,實在是睏得不行了,稀裏糊塗地睡著了。等到第二天醒來,白巧巧卻出現在身邊,心中頓時覺得有些奇怪,卻又不知道哪裏奇怪,茫然呆坐了一會兒便起床了。
李牧也起得早,張天愛溜達到前院,剛好看到李牧從工作室出來,倆人撞了個滿懷,對視了一眼,各自心虛地錯開了眼神。
李牧是心虛昨天和白巧巧折騰了半宿,恐怕張天愛察覺。而張天愛則是擔憂自己和李牧的關係,昨日他那麽怕,必定要疏遠了。若一直這樣下去,還如何成親,如何做夫妻?
“你……是不是後悔了?”
張天愛沒頭沒腦地問了一句,倒把李牧搞懵了,呆問道:“後悔什麽?”
“後悔答應娶我做四姨太。”
“沒有啊,我說過麽?”李牧打量著張天愛的樣子,恍然明白了,試探地伸出手,見張天愛沒有條件反射地抬腿踹過來,便奓著膽子抓了她的手。張天愛身體一僵,有一個下意識要抽手的動作,卻努力忍住了,沒有動彈。
李牧長出了一口氣,道:“是這樣的,你誤會我的心意了。”
“嗯?”
“我吧,是怎麽想的。你看咱倆雖然定了終身,但是畢竟還沒有成親。若是這樣就睡在一起,於你的名節有損。”
張天愛忙道:“我不在意的。”
“不、不在意嗎?”李牧萬沒想到會是這樣的回答,不愧是邊塞女子,果然是豪邁!
“但是我在意!”李牧一片深情道:“我娶你,是因為我喜歡你。你是我的心上人,我怎麽能允許自己隨意地對待你呢?你有父親在世,我也有母親在堂,如此婚姻大事,不過聘禮,沒有婚書,如何能行?”
張天愛狐疑地看了李牧一眼,道:“知恩不也——”
“那不一樣!”李牧認真解釋道:“知恩是巧巧的丫鬟,在中原有個說法,叫做通房丫頭,不需要這些複雜的規矩。而且知恩是高句麗人,據她說,她的父母也不在了,就算想要過聘禮,也無法成行。”
“原來是這樣。”張天愛了然般點點頭,忽然看到自己的手還被李牧拉著,趕緊縮了回來,羞澀道:“按你的說法,咱們還沒成親,不能給你拉手。”
“對對對……”話已出口,木已成舟,收不回來了,李牧隻好捏鼻子認了,道:“是該這樣,那就不拉……”
張天愛又歎了口氣,道:“要不是聽你說,我還不知道知恩有這麽慘的身世。見她整日都快快樂樂的,我還以為她……罷了,算是我這個做姐姐的疏忽了,我這就去找她說話。”
李牧心中腹誹,明明你進門最晚,你是四姨太,人家知恩是二姨太,要叫姐姐,也該你叫人家姐姐。倒是厚臉皮,自稱姐姐了。
不過細想這也不能怪她,巧巧也是叫她姐姐,還叫王鷗姐姐呢。那日自己定的規矩,跟沒說一個樣,又亂七八糟了。
忽然李牧想起了什麽,脫口而出道:“找知恩說話,可別把巧巧吵醒了,讓她多睡會兒,她昨夜累著了。”
“嗯?”張天愛狐疑地看著李牧,道:“巧巧不是給你塗藥麽?塗個藥也會累著?”
“呃……”李牧哢吧哢吧眼睛,道:“塗完藥,我們還聊天啦,聊天也、也挺累啊。”
張天愛臉上狐疑之色更濃,英氣地眉毛蹙了起來,忽然腦海中閃過寨子裏那些婆子閑言碎語過的話,恍然明白了昨夜的事情。臉頰頓時飛起一團紅雲,狠狠地瞪了李牧一眼,道:“都是你這個壞人,都把巧巧教壞了!不理你了!”
李牧見‘大勢已去’,瞞不住了,索性真個厚起臉皮,看著張天愛的背影大喊道:“壞什麽壞?等咱們成了親,你早晚也要被我壞一下的——”
張天愛捂住耳朵,跑得更快了。小竹和小蘭從旁邊走過,偷偷瞧過來,李牧虎著臉瞪過去,兩個丫鬟嬉笑地跑開,口中道:“昨夜好大動靜,咱們都聽見了呢!”
“聽見什麽了?”李牧咋呼叫道:“真是少打,給本侯站住,看我不罰你們!”
倆人跑得更快了,她們一點也不怕,相處了這麽久,李牧雖然嘴上總是一副惡人樣,但還真沒打過下人,而且因為上次說過的幫下人們贖親人的事情,早已收攏了人心,闔府上下,都把他當做是親人看待,做事更加盡心盡力。這畏懼之心,也就小了。
“老大,你醒了。”
李重義走過來,臉上一點也沒有宿醉的樣子,昨天喝得那點酒,對他來說根本不算什麽。
李牧抓抓腦袋,道:“你去整隊,然後帶人先去工部,帶著錢,路過西市,給士族買點吃的,別餓著了。我洗漱一下,吃過早飯再過去。”
李重義點點頭,轉身走了。李牧來到獨孤九的房間門,敲了敲窗戶,喊道:“別喝點酒就裝死,趕緊起來,洗漱吃飯,今天有事要做!”
“知道了——”
屋子裏傳出一個女孩的聲音,尾音戛然而止,沉默了一會兒,又傳出獨孤九平日的聲音,道:“知道了,大哥少待,這就來。”
顯然是把麵具又戴上了。
李牧啞然失笑,搖了搖頭,自顧去了廚房。
……
太極殿。
今日不是朝議的日子,但奏折卻依舊不少。李世民也是剛起,打著哈欠,一邊吃粥,一邊隨手翻著奏折,無精打采的樣子。
無論史書上把李世民描寫得多麽文成武德,首先他也是一個人,而且隻有三十二歲。是人就有懈怠的時候,他也不例外。
今日,李世民就很懈怠。他想偷個懶,但這個念頭在腦海中晃過一下,便被他自己給否定了。
隻有他自己知道,他的皇位來得多麽不容易。玄武門的刀光劍影,稍有差池,死的就是他自己。而且,若不能做出一個樣子,證明自己的賢明,這天下的悠悠眾口,還不知會罵得多麽難聽。
想到這兒,李世民三兩口把粥喝完,揮了揮手,示意高公公把碗筷撤下去。拿起麵前的奏折,認真地看了起來。
看過兩三本,李世民忽然凝眉。高公公伺候李世民二十年,對李世民的每一個細小的表情,都了如指掌。見他這副樣子,便知道,這份奏折不簡單。但他卻也不好奇,作為一個太監,高公公太知道分寸了。天大的事情,也是陛下和朝堂的諸位大人決斷。他是一個太監,哪怕說得再對,也沒人會聽他的。既如此,不如不說。
李世民看了半天,把奏折攤在桌上,道:“高幹、”
高公公忙答應:“老奴在。”
“高昌國主之子提早一步來到長安,這件事不良人來報了麽?”
高公公一臉懵,忙道:“陛下,老奴沒有收到消息!”
“荒唐!”李世民拍了下桌子,嚇得高公公一哆嗦,頭更低了。
“如此大事,不良人竟然不知,還要長安縣令上書給朕,朕才知道。如此後知後覺,朕要這些不良人有什麽用?”
高公公趕緊跪在地上,道:“陛下,老奴該死,都是老奴的錯,還請陛下息怒。”
“你……”李世民看著跪在地上的高公公,歎了口氣,道:“罷了,這個差事本也不是你的。你臨時領著,做不好,朕也不能怪你。”頓了一下,李世民問道:“袁天罡近日有消息麽?”
“有、”高公公答道;“三日前捎回來一封信,如七日前那封信的內容一樣,還是沒找到。”
李世民沉聲道:“他去會寧已經兩個月了,時候不短了。既然這麽久都沒找到,想來一時半會也找不著了。給他去信,讓他回來吧,朕還有用得著他的地方,耽誤不起。”
高公公忙應聲:“諾。”
李世民看了看他,道:“你也起來吧,去一趟長安縣衙,叫王仲遠來見朕。還有那兩個胡人,讓他一並帶來。”
胡人?
高公公心中暗道,這與胡人又有什麽聯係。他又不敢問,隻好把這個疑惑藏在心裏,想著到了長安縣衙,再看看是怎麽回事。
高公公應了下來,出宮去傳旨了。李世民又把奏折拿了起來,從頭看了一遍。
縣令,看起來是個小官,但縣令與縣令,也大有不同。長安與萬年兩縣,乃是京畿重地。這兩個縣的縣令,不是七品,而是五品。
三品可為宰輔,五品官員,在朝堂裏也算是鳳毛麟角了。否則王仲遠堂堂探花,也不會屈居一個縣令。地方上的縣令,沒有權力給皇帝上奏折,但長安縣的縣令卻有。天子腳下,屁大的事情,也是大事,萬萬出不得差池的。
何況這一份奏折,含金量非常高,因為它關聯到了兩件讓李世民憂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