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戰!戰!戰!
大明:父慈子孝,賣父求榮 作者:肉絲米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蒙古人的動作不可謂不快。
在明軍眼皮子底下失去蹤跡之後,便突然出現在了京畿之地。
而當嚴紹庭在治安司裏下達了迎敵的命令時,其實昌平也早就動了起來。
迎著燕山方向。
如同從上空俯瞰昌平,整個大地上會有一條條的黑龍正在向著西北側聚攏。
那是昌平民壯隊和預備隊的漢子們。
民壯隊的自然是裝備最好,但預備隊的昌平漢子們身上亦是全副甲手中長刀長槍樣樣不缺。
得益於昌平發展起來的原始工業基礎。
昌平各處工廠裏,存放著諸多朝廷軍需差事上的訂單存貨。
敵人來的太快。
但接到消息後,治安司衙門前校場上便響起了悠長而洪亮的號角聲。
那是治安司成立之初就定下的訊號。
所有的百姓,在各自鄉長、都長、裏長、甲首的帶領下,開始向著京師一側撤離。
撤離的人群以老幼婦孺為主。
而餘下的男人們,即便不是民壯隊以及預備隊的,也依舊手拿著預備隊淘汰下來的短刀,守護在各村鎮口子前。
校場上。
肖俊鵬從衙門裏衝了出來,開始不斷大聲的呼喊著。
“所有人都動起來。”
“老幼婦孺有序撤離,警惕踩踏!”
“讓山頂上燃起狼煙,傳訊京師,做好防備。”
“治安司所有人,隨我去前線,組織人手搬運弓弩。”
號角聲不曾停歇,肖俊鵬一次次的大喊著,然後便組織人手架著馬車將囤積在治安司的軍械運往前線。
嚴紹庭和徐渭兩人在接到消息之後。
便立馬衝出治安司衙門,駕馬往蒙古人來的方向趕過去。
沿途。
雖然百姓們臉色驚慌,但撤離的隊伍卻始終有序。
出了昌平,嚴紹庭看向四周的平原。
他趕忙扭頭對徐渭喊道:“去山上,炮陣那邊在接敵前必須要完成至少三輪火力壓製,隨後便要覆蓋敵軍後陣。”
徐渭這時候也沒有多說。
當蒙古人真的來了之後,嚴紹庭這位治安司的主官就是唯一的主將。
令從一處出,這是慣例。
徐渭點點頭,便勒住戰馬調轉方向,讓書院後的夾山上奔襲而去。
嚴紹庭則是帶著陸繹,繼續馬不停蹄的往前趕路。
而在書院。
敵軍來犯的消息也已經傳了過來。
一整日都在忙碌著,帶著書院的學生在人前露麵,以圖穩定人心的朱載坖剛剛回來,才坐下端起茶杯,聽到消息便是立馬丟掉茶杯站了起來。
黃錦伺候在一旁,臉色緊張。
朱載坖卻是看向了他:“傳令,本王要親臨陣前,為我部助陣!”
黃錦被嚇了一跳。
這和之前說的可不一樣。
但朱載坖卻已經是衝出了書院。
隨著黃錦從京中過來的廠衛、京軍兩百騎兵,立馬挺起腰身。
他們也已經聽到了前方傳來的消息。
見著裕王爺走了出來,人人臉色莊嚴。
朱載坖沒有太多遲疑,立即開口:“本王乃是皇上之子,昌平乃我大明治下,此次蒙古賊子來犯,本王欲與賊子死戰,諸位可願隨之?”
朱載坖高聲呼喊著。
言畢,目光鄭重的掃向在場每一個人。
沒有人回答他。
但是。
在場這近兩百名廠衛、京軍官兵,卻是紛紛翻身上馬。
噌噌噌。
一道道的亮刀聲響起。
等黃錦從書院裏跟出來的時候,已經看到書院外的官兵們全都坐在了馬背上,目光直直的盯著站在書院門口的裕王朱載坖。
“願隨王爺死戰到底!”
“死戰到底!”
黃錦一下子就跌坐在了台階上。
天爺爺的。
他抬頭望著眼前背對著自己的裕王朱載坖的背影,眼中滿是驚懼。
而朱載坖卻是回頭看了一眼黃錦,麵露笑容:“黃公公放心,此時軍心振奮,區區賊子何懼?”
說完。
他亦是爬上拴在書院前的一匹馬背上。
在黃錦緊張注視下,朱載坖竟然是一馬當先,領著那些廠衛、京軍官兵們直奔前方戰場方向。
後方。
書院裏的學生們烏泱泱一群衝了出來。
看著朱載坖帶人離去的方向。
學生們個個臉色漲紅。
“我等也要同山長共在!”
“誓與山長同在!”
領頭的幾名學生高呼了一聲,便帶動著在場所有的學生,也往鎮外跑去。
黃錦徹底碎了。
裕王爺發瘋,這幫學生也發瘋。
要知道,這些學生裏可是有不少父輩是在朝為官的,當初就是奔著朱載坖這位裕王出任書院山長,或是聶豹三位老夫子的名聲,才送來了昌平。
就算今日裕王沒出事,可但凡這些學生裏有一個人出了事,那事後朝廷那邊也定然會有責難。
正當黃錦慌神之際。
聶豹、王畿、錢德洪三位老夫子卻是領著一幹書院先生走了出來。
看著三位老夫子,黃錦如同是看到了救命稻草。
他忙將站起身,慌不顧及的抓住了聶豹的手臂:“夫子,快派人將王爺勸回來吧,他可萬萬不能出事啊。”
聶豹隻是麵帶笑容,伸手拍了拍黃錦。
錢德洪在一旁淡淡開口:“黃公公放心,山長乃是皇子,即是書院山長自無未戰先退的道理。”
黃錦卻是麵色愈發緊張:“可王爺卻是千金之軀啊!”
錢德洪哼哼了兩聲:“便是因為山長乃是千金之軀,才更不能退!此戰不論結果如何,今日山長之言行,必將傳頌朝野,為萬民所知!”
聶豹這時候才又重新拍了拍黃錦的手臂,笑著說:“黃公公現在可明白這其中道理了?”
黃錦張著嘴瞪著眼。
他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隻要這一戰昌平能保下來,隻要裕王能活著。
那麽大明朝儲君之位,將真正的再無爭議。
可雖然是這個道理,但要是裕王出點事呢?
黃錦看向三位老夫子:“您三位難道也不走?”
聶豹轉頭看向王畿、錢德洪,不禁笑出聲來。
“百姓們誓與昌平共存亡,我等又有何懼?”
大笑著說完話。
聶豹便轉過身,看向王畿、錢德洪及書院的先生們。
“諸位同仁,今日我等為前線將士們,共頌秦風無衣乎?”
在黃錦的注視下。
所有的書院先生們,皆是揮手舉臂,朝著聶豹躬身作揖。
“固所願也!”
“何其幸也!”
黃錦徹底看不懂眼前這些人了。
他覺得整個昌平就沒有一個正常人。
咬咬牙。
黃錦看向戰場方向。
他咬著牙跺了跺腳,便也從書院前解下一匹馬,爬了上去。
馬蹄邁出。
而在黃錦身後,書院前。
由聶豹帶領著,所有的書院先生們已經朗聲高歌。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
“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
“……”
聲音洪亮而滄桑,悠長悠長,盤旋在書院前的廣場上。
昌平與居庸關方向之間。
嚴紹庭緩緩放慢了馬速。
在他的眼前,遼闊的曠野上,昌平方向已經是陣列肅穆。
近四千人,在以民壯隊成員為核心帶領下,結成了緊密的戰陣。
軍陣的最前麵。
嚴鵠一人一馬,手中一杆長槍斜插大地。
風起了。
呼嘯著卷起少年將軍身後的紅羽。
越過少年將軍。
在更遠處。
一支龐大的騎兵隊伍,戰馬踐踏,以至於大地都在震動著,如同是藏匿在燕山裏千百年的猛獸一般,呼嘯而下,直奔昌平而來。
這支騎兵,其中大多數人都是手持彎刀背負彎弓,而在一側卻也聚集著少數身著勁服,光著頭的人。
嚴紹庭頓時雙眼一沉。
“是白蓮教的人!”
陸繹循著視線看了過去,臉上一驚,卻也閃現出一副醒悟神色。
“不會是南麓禪院那幫禿驢逃竄之後,和這些蒙古人勾結在一起了吧?”
陸繹將心中所猜說了出來,便連連點頭:“是了!是了!唯有如此,才能解釋的通,為何這幫蒙古人會突然消失不見,又突然出現在這裏。定然是這幫該死的白蓮教逆黨,暗中協助蒙古人沿著燕山鑽出來的!”
嚴紹庭冷哼了一聲。
這些個白蓮教的邪徒當真是罪該萬死!
他不由想到了此時大概已經到了蘇州府的張居正。
還好老張跑的快。
不然今天這事一出,他若還在順天府位子上,定然也是要吃一頓掛落,擔下不少的罪責。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
朱載坖也已經是帶著兩百騎兵趕了過來。
“嚴師傅!”
“本王帶人前來助陣了!”
喊話的功夫,朱載坖已經駕馬勒停在了嚴紹庭麵前,而他帶來的兩百出自東廠、錦衣衛、京軍的騎兵,也已經是卷著陣陣塵土,自行移動到了前方昌平民壯隊軍陣的西側。
嚴紹庭眼瞼一緊,看向竟然親自帶人過來的朱載坖:“王爺稍後萬不可衝到陣前。”
朱載坖笑著點點頭:“這一點本王自是明白,今日嚴師傅乃是陣前主帥,而嚴鵠便是領軍衝陣的主將,本王不過是帶人助陣,在後觀陣而已。”
見朱載坖到底還是分得清當下形勢,嚴紹庭稍稍放下心。
而陸繹則是駕著馬衝到趕過來的騎兵後麵,大喊起來:“諸位稍後,待山上火炮擊發之後,引得敵軍陣型出亂再行衝殺,萬不可戀戰,更不可陷陣,為免之後山上火炮誤傷!”
那一頭。
沒有推選。
京軍的一名百戶官,自發的成為了這支騎兵隊伍的首領,朝著陸繹拱手一拜,算是聽明白了指示。
而後這人便從懷中捏出兩團,塞入身下戰馬的耳中。
在他周圍的其他人也是各自將戰馬的耳朵塞起來。
這都是明軍迎敵時必做的事情。
蒙古人少有火器,而明軍卻多配備火炮、火銃,如何減少這些火器對友軍的影響,軍中如何避免之法早有成例。
陣前的嚴鵠見到又有近兩百騎兵前來助陣,自是反應過來這些人來自何處。
他回頭看了一眼軍陣後方。
那裏是自己的兄長還有嫂嫂家的弟弟。
當然。
還有個無關輕重的裕王殿下。
嚴鵠伸手按在了頭盔上,輕輕向下一拉。
麵甲便被扣下。
嚴鵠將斜插在地上的長槍拔出,而後策動戰馬在陣前左右移動著。
漸漸地。
他的速度越來越快。
而他也舉起了長槍,高呼了起來。
“諸位!”
“我等磨刀千日,便是為了今日殺敵立功!”
“在我軍身後,便是嚴賓客,便是裕王爺。”
“我等當如何?”
少年人開了嗓,便是無盡的豪邁。
原本紋絲不動的軍陣,開始有了些動靜。
而後。
聲音如浪潮一樣響起。
“戰!”
“戰!”
“戰!”
嚴紹庭卻是聞聲之下,不由緊張起來。
中原人對草原人,尤其是在這種騎兵衝陣的情況下,受到的衝擊是難免的。
而且這也是昌平民壯隊第一次上陣迎敵。
這兩年操練下來,到底是個什麽章程,也得要今日才能見分曉。
反倒是在他身邊的朱載坖滿臉漲紅。
在聽到全軍不斷大喊著死戰。
朱載坖雙手握緊:“我軍必勝!”
嚴紹庭聞聲側目扭頭,眉頭微皺:“王爺,若在朝中當慎重而言……”
他沒有說太多。
總不能打壓這位王爺的好戰之心。
但若是這位不分場合的表現,早晚會被人說成是窮兵黷武,皇帝好戰則國家必危。
朱載坖漲紅著臉轉頭看向嚴紹庭,他揮舞著手臂:“嚴師傅放心,本王在昌平,無所顧忌!”
看著眼前的軍陣。
朱載坖心中沒來由的便是一陣熱血膨脹。
他的眼前也不再是當下的軍陣,而是百年前大明成祖皇帝禦駕親征,統領大明千軍萬馬的場麵。
朱家兒郎。
本該如此!
沒來由,朱載坖的心中浮出了這句話。
而在前方。
蒙古人的馬蹄聲越發的大了。
這是因為蒙古人已經衝過來了。
嚴鵠駕馬回到本部陣前,大喊著:“戒備!”
而在東北側的夾山上。
駕馬趕上來的徐渭,亦是滿臉焦急的望著山下遠處的戰場,來回的踱著步。
在他眼前,半邊的山體上都是一個個開挖出來的平整炮位。
隻是操炮的並不是神機營的人,而是鍛造廠的工人們。
畢竟沒有朝廷旨意和許可,民壯隊是不能接觸火器的。
徐渭有些緊張的看向在場年紀最老的一名工頭:“如何?可能壓製住?”
老工頭早年是在軍器監做事,後來老了便退了下來,回了昌平。
如今一直是鍛造廠經驗最豐富的人。
老工頭看了一眼周圍的炮位,再抬頭壓在眉毛下看向遠處蒙古人已經衝鋒起來的戰場。
他點了點頭。
“我等在山上,距離不是問題。”
“一輪測定。”
“隨後便能壓製。”
徐渭當即眉峰豎起,看向遠方的好似是有萬馬奔騰的戰場。
他高舉右手,猛的向前一壓。
“開炮!”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在明軍眼皮子底下失去蹤跡之後,便突然出現在了京畿之地。
而當嚴紹庭在治安司裏下達了迎敵的命令時,其實昌平也早就動了起來。
迎著燕山方向。
如同從上空俯瞰昌平,整個大地上會有一條條的黑龍正在向著西北側聚攏。
那是昌平民壯隊和預備隊的漢子們。
民壯隊的自然是裝備最好,但預備隊的昌平漢子們身上亦是全副甲手中長刀長槍樣樣不缺。
得益於昌平發展起來的原始工業基礎。
昌平各處工廠裏,存放著諸多朝廷軍需差事上的訂單存貨。
敵人來的太快。
但接到消息後,治安司衙門前校場上便響起了悠長而洪亮的號角聲。
那是治安司成立之初就定下的訊號。
所有的百姓,在各自鄉長、都長、裏長、甲首的帶領下,開始向著京師一側撤離。
撤離的人群以老幼婦孺為主。
而餘下的男人們,即便不是民壯隊以及預備隊的,也依舊手拿著預備隊淘汰下來的短刀,守護在各村鎮口子前。
校場上。
肖俊鵬從衙門裏衝了出來,開始不斷大聲的呼喊著。
“所有人都動起來。”
“老幼婦孺有序撤離,警惕踩踏!”
“讓山頂上燃起狼煙,傳訊京師,做好防備。”
“治安司所有人,隨我去前線,組織人手搬運弓弩。”
號角聲不曾停歇,肖俊鵬一次次的大喊著,然後便組織人手架著馬車將囤積在治安司的軍械運往前線。
嚴紹庭和徐渭兩人在接到消息之後。
便立馬衝出治安司衙門,駕馬往蒙古人來的方向趕過去。
沿途。
雖然百姓們臉色驚慌,但撤離的隊伍卻始終有序。
出了昌平,嚴紹庭看向四周的平原。
他趕忙扭頭對徐渭喊道:“去山上,炮陣那邊在接敵前必須要完成至少三輪火力壓製,隨後便要覆蓋敵軍後陣。”
徐渭這時候也沒有多說。
當蒙古人真的來了之後,嚴紹庭這位治安司的主官就是唯一的主將。
令從一處出,這是慣例。
徐渭點點頭,便勒住戰馬調轉方向,讓書院後的夾山上奔襲而去。
嚴紹庭則是帶著陸繹,繼續馬不停蹄的往前趕路。
而在書院。
敵軍來犯的消息也已經傳了過來。
一整日都在忙碌著,帶著書院的學生在人前露麵,以圖穩定人心的朱載坖剛剛回來,才坐下端起茶杯,聽到消息便是立馬丟掉茶杯站了起來。
黃錦伺候在一旁,臉色緊張。
朱載坖卻是看向了他:“傳令,本王要親臨陣前,為我部助陣!”
黃錦被嚇了一跳。
這和之前說的可不一樣。
但朱載坖卻已經是衝出了書院。
隨著黃錦從京中過來的廠衛、京軍兩百騎兵,立馬挺起腰身。
他們也已經聽到了前方傳來的消息。
見著裕王爺走了出來,人人臉色莊嚴。
朱載坖沒有太多遲疑,立即開口:“本王乃是皇上之子,昌平乃我大明治下,此次蒙古賊子來犯,本王欲與賊子死戰,諸位可願隨之?”
朱載坖高聲呼喊著。
言畢,目光鄭重的掃向在場每一個人。
沒有人回答他。
但是。
在場這近兩百名廠衛、京軍官兵,卻是紛紛翻身上馬。
噌噌噌。
一道道的亮刀聲響起。
等黃錦從書院裏跟出來的時候,已經看到書院外的官兵們全都坐在了馬背上,目光直直的盯著站在書院門口的裕王朱載坖。
“願隨王爺死戰到底!”
“死戰到底!”
黃錦一下子就跌坐在了台階上。
天爺爺的。
他抬頭望著眼前背對著自己的裕王朱載坖的背影,眼中滿是驚懼。
而朱載坖卻是回頭看了一眼黃錦,麵露笑容:“黃公公放心,此時軍心振奮,區區賊子何懼?”
說完。
他亦是爬上拴在書院前的一匹馬背上。
在黃錦緊張注視下,朱載坖竟然是一馬當先,領著那些廠衛、京軍官兵們直奔前方戰場方向。
後方。
書院裏的學生們烏泱泱一群衝了出來。
看著朱載坖帶人離去的方向。
學生們個個臉色漲紅。
“我等也要同山長共在!”
“誓與山長同在!”
領頭的幾名學生高呼了一聲,便帶動著在場所有的學生,也往鎮外跑去。
黃錦徹底碎了。
裕王爺發瘋,這幫學生也發瘋。
要知道,這些學生裏可是有不少父輩是在朝為官的,當初就是奔著朱載坖這位裕王出任書院山長,或是聶豹三位老夫子的名聲,才送來了昌平。
就算今日裕王沒出事,可但凡這些學生裏有一個人出了事,那事後朝廷那邊也定然會有責難。
正當黃錦慌神之際。
聶豹、王畿、錢德洪三位老夫子卻是領著一幹書院先生走了出來。
看著三位老夫子,黃錦如同是看到了救命稻草。
他忙將站起身,慌不顧及的抓住了聶豹的手臂:“夫子,快派人將王爺勸回來吧,他可萬萬不能出事啊。”
聶豹隻是麵帶笑容,伸手拍了拍黃錦。
錢德洪在一旁淡淡開口:“黃公公放心,山長乃是皇子,即是書院山長自無未戰先退的道理。”
黃錦卻是麵色愈發緊張:“可王爺卻是千金之軀啊!”
錢德洪哼哼了兩聲:“便是因為山長乃是千金之軀,才更不能退!此戰不論結果如何,今日山長之言行,必將傳頌朝野,為萬民所知!”
聶豹這時候才又重新拍了拍黃錦的手臂,笑著說:“黃公公現在可明白這其中道理了?”
黃錦張著嘴瞪著眼。
他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隻要這一戰昌平能保下來,隻要裕王能活著。
那麽大明朝儲君之位,將真正的再無爭議。
可雖然是這個道理,但要是裕王出點事呢?
黃錦看向三位老夫子:“您三位難道也不走?”
聶豹轉頭看向王畿、錢德洪,不禁笑出聲來。
“百姓們誓與昌平共存亡,我等又有何懼?”
大笑著說完話。
聶豹便轉過身,看向王畿、錢德洪及書院的先生們。
“諸位同仁,今日我等為前線將士們,共頌秦風無衣乎?”
在黃錦的注視下。
所有的書院先生們,皆是揮手舉臂,朝著聶豹躬身作揖。
“固所願也!”
“何其幸也!”
黃錦徹底看不懂眼前這些人了。
他覺得整個昌平就沒有一個正常人。
咬咬牙。
黃錦看向戰場方向。
他咬著牙跺了跺腳,便也從書院前解下一匹馬,爬了上去。
馬蹄邁出。
而在黃錦身後,書院前。
由聶豹帶領著,所有的書院先生們已經朗聲高歌。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
“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
“……”
聲音洪亮而滄桑,悠長悠長,盤旋在書院前的廣場上。
昌平與居庸關方向之間。
嚴紹庭緩緩放慢了馬速。
在他的眼前,遼闊的曠野上,昌平方向已經是陣列肅穆。
近四千人,在以民壯隊成員為核心帶領下,結成了緊密的戰陣。
軍陣的最前麵。
嚴鵠一人一馬,手中一杆長槍斜插大地。
風起了。
呼嘯著卷起少年將軍身後的紅羽。
越過少年將軍。
在更遠處。
一支龐大的騎兵隊伍,戰馬踐踏,以至於大地都在震動著,如同是藏匿在燕山裏千百年的猛獸一般,呼嘯而下,直奔昌平而來。
這支騎兵,其中大多數人都是手持彎刀背負彎弓,而在一側卻也聚集著少數身著勁服,光著頭的人。
嚴紹庭頓時雙眼一沉。
“是白蓮教的人!”
陸繹循著視線看了過去,臉上一驚,卻也閃現出一副醒悟神色。
“不會是南麓禪院那幫禿驢逃竄之後,和這些蒙古人勾結在一起了吧?”
陸繹將心中所猜說了出來,便連連點頭:“是了!是了!唯有如此,才能解釋的通,為何這幫蒙古人會突然消失不見,又突然出現在這裏。定然是這幫該死的白蓮教逆黨,暗中協助蒙古人沿著燕山鑽出來的!”
嚴紹庭冷哼了一聲。
這些個白蓮教的邪徒當真是罪該萬死!
他不由想到了此時大概已經到了蘇州府的張居正。
還好老張跑的快。
不然今天這事一出,他若還在順天府位子上,定然也是要吃一頓掛落,擔下不少的罪責。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
朱載坖也已經是帶著兩百騎兵趕了過來。
“嚴師傅!”
“本王帶人前來助陣了!”
喊話的功夫,朱載坖已經駕馬勒停在了嚴紹庭麵前,而他帶來的兩百出自東廠、錦衣衛、京軍的騎兵,也已經是卷著陣陣塵土,自行移動到了前方昌平民壯隊軍陣的西側。
嚴紹庭眼瞼一緊,看向竟然親自帶人過來的朱載坖:“王爺稍後萬不可衝到陣前。”
朱載坖笑著點點頭:“這一點本王自是明白,今日嚴師傅乃是陣前主帥,而嚴鵠便是領軍衝陣的主將,本王不過是帶人助陣,在後觀陣而已。”
見朱載坖到底還是分得清當下形勢,嚴紹庭稍稍放下心。
而陸繹則是駕著馬衝到趕過來的騎兵後麵,大喊起來:“諸位稍後,待山上火炮擊發之後,引得敵軍陣型出亂再行衝殺,萬不可戀戰,更不可陷陣,為免之後山上火炮誤傷!”
那一頭。
沒有推選。
京軍的一名百戶官,自發的成為了這支騎兵隊伍的首領,朝著陸繹拱手一拜,算是聽明白了指示。
而後這人便從懷中捏出兩團,塞入身下戰馬的耳中。
在他周圍的其他人也是各自將戰馬的耳朵塞起來。
這都是明軍迎敵時必做的事情。
蒙古人少有火器,而明軍卻多配備火炮、火銃,如何減少這些火器對友軍的影響,軍中如何避免之法早有成例。
陣前的嚴鵠見到又有近兩百騎兵前來助陣,自是反應過來這些人來自何處。
他回頭看了一眼軍陣後方。
那裏是自己的兄長還有嫂嫂家的弟弟。
當然。
還有個無關輕重的裕王殿下。
嚴鵠伸手按在了頭盔上,輕輕向下一拉。
麵甲便被扣下。
嚴鵠將斜插在地上的長槍拔出,而後策動戰馬在陣前左右移動著。
漸漸地。
他的速度越來越快。
而他也舉起了長槍,高呼了起來。
“諸位!”
“我等磨刀千日,便是為了今日殺敵立功!”
“在我軍身後,便是嚴賓客,便是裕王爺。”
“我等當如何?”
少年人開了嗓,便是無盡的豪邁。
原本紋絲不動的軍陣,開始有了些動靜。
而後。
聲音如浪潮一樣響起。
“戰!”
“戰!”
“戰!”
嚴紹庭卻是聞聲之下,不由緊張起來。
中原人對草原人,尤其是在這種騎兵衝陣的情況下,受到的衝擊是難免的。
而且這也是昌平民壯隊第一次上陣迎敵。
這兩年操練下來,到底是個什麽章程,也得要今日才能見分曉。
反倒是在他身邊的朱載坖滿臉漲紅。
在聽到全軍不斷大喊著死戰。
朱載坖雙手握緊:“我軍必勝!”
嚴紹庭聞聲側目扭頭,眉頭微皺:“王爺,若在朝中當慎重而言……”
他沒有說太多。
總不能打壓這位王爺的好戰之心。
但若是這位不分場合的表現,早晚會被人說成是窮兵黷武,皇帝好戰則國家必危。
朱載坖漲紅著臉轉頭看向嚴紹庭,他揮舞著手臂:“嚴師傅放心,本王在昌平,無所顧忌!”
看著眼前的軍陣。
朱載坖心中沒來由的便是一陣熱血膨脹。
他的眼前也不再是當下的軍陣,而是百年前大明成祖皇帝禦駕親征,統領大明千軍萬馬的場麵。
朱家兒郎。
本該如此!
沒來由,朱載坖的心中浮出了這句話。
而在前方。
蒙古人的馬蹄聲越發的大了。
這是因為蒙古人已經衝過來了。
嚴鵠駕馬回到本部陣前,大喊著:“戒備!”
而在東北側的夾山上。
駕馬趕上來的徐渭,亦是滿臉焦急的望著山下遠處的戰場,來回的踱著步。
在他眼前,半邊的山體上都是一個個開挖出來的平整炮位。
隻是操炮的並不是神機營的人,而是鍛造廠的工人們。
畢竟沒有朝廷旨意和許可,民壯隊是不能接觸火器的。
徐渭有些緊張的看向在場年紀最老的一名工頭:“如何?可能壓製住?”
老工頭早年是在軍器監做事,後來老了便退了下來,回了昌平。
如今一直是鍛造廠經驗最豐富的人。
老工頭看了一眼周圍的炮位,再抬頭壓在眉毛下看向遠處蒙古人已經衝鋒起來的戰場。
他點了點頭。
“我等在山上,距離不是問題。”
“一輪測定。”
“隨後便能壓製。”
徐渭當即眉峰豎起,看向遠方的好似是有萬馬奔騰的戰場。
他高舉右手,猛的向前一壓。
“開炮!”
…………
月票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