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待亂……
大明:父慈子孝,賣父求榮 作者:肉絲米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什麽?”
“你們真要是這麽幹,整個江南都要亂!”
“這……這件事……咱……我……”
堂下。
徐鵬舉麵色緊繃,猶猶豫豫,想說退出此事可有礙於自己先前所有,便吞吞吐吐也不好意思說出什麽反悔的話。
可他心裏卻已經是徹底慌亂了。
任憑徐鵬舉如何想,都不可能知道,嚴紹庭他們要做的竟然是要倒閉江南大戶清退過去侵占的田地。
這時候的徐鵬舉也終於明白了,為何從一開始在淮安府的時候,嚴紹庭就要清查江南人丁和財稅。
這一切根本就是在為這最後一步層層鋪墊。
嚴紹庭卻是繼續佯裝著,他半真半假道:“國公爺,您也知道,皇上這一次讓我南下江南,更是將江南六省之重任交托給我,所為的就是能讓江南財稅增盈。小侄不才,一路上也隻能想到這一點,隻有大戶清退了侵占的田地,朝廷才能多征收賦稅,小侄這一趟的差事也就算是完成了。”
徐鵬舉心中慌亂,凝神皺眉沉聲說:“可你也不能如此辦事啊。這等得罪人的事情,你究竟是怎麽想出來的。你真要是幹了,往後這江南地界你怕是都不能再來了。”
讓大戶清退田地?
徐鵬舉都有些想笑。
且不說自己這魏國公府徐家,會不會答應清退田地。
就是別家,那也是絕不可能同意的。
花費了幾十上百年好幾代人,一點一點打拚算計來的田地,憑什麽現在就要還給那些泥腿子?
就因為他們沒地種?
所以就要自家幾代人的積攢都送出去?
徐鵬舉覺得自己都能想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更遑論別人了,恐怕別人要是知道了真相還會罵的比自己難聽。
嚴紹庭也是麵露無奈:“小侄也知此事艱難,小侄更不願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所以思來想去,便覺得若是能以海外的良田償還以作補償,小侄也能心安一些。”
張居正這時候也適時的在旁解釋道:“朝廷去年開始解開海禁,以民間為主,朝廷官府為輔,不與民奪利,更是以朝廷水師護衛出海商船。直到現在,我朝出海商船日益倍增。海務總督衙門近來統籌各方,覺得應當於海外各處險要之地建造港口軍營倉庫等,用以保護我朝在外商船與水師戰船。”
有了張居正以總督海務大臣這等官麵身份介紹。
嚴紹庭便緊接著說道:“也正因如此,凡是海務總督衙門計劃之內的地方,便是我等人家可以派人前去開墾的地方。屆時有水師駐紮,朝廷官兵駐紮,又有我等這些人家派去的人,無論開墾荒地還是作甚,想來也不會有什麽危險。至於產出,到時候由船運回來便是。”
“那邊可需繳納田賦?”
徐鵬舉雖然草包,雖然此刻猶豫不決,但對於問題的關鍵卻是一抓一個準。
嚴紹庭不禁笑了起來,在徐鵬舉不解的目光注視下,看向了張居正。
徐鵬舉也順勢看了過去。
“張總督,皇上和朝廷如今是讓你總督我朝在海外諸事,這件事你可有個說法?”
張居正麵色怪異,挪了挪嘴:“說法?什麽說法?我朝又有新增疆土了?”
本來徐鵬舉還眉頭皺緊。
可等張居正把話說完,徐鵬舉便立馬麵露笑容。
他不停的點著頭:“是的!是的!那自然也就沒有田賦這一說法了。”
心中稍稍安定。
徐鵬舉又詢問了起來:“隻是,南洋、西洋等地,也並非沒有人居住,而且鞭長莫及,那邊的地便是上等,也不值錢啊……”
嚴紹庭瞄了一眼他,心中生笑。
這就是在討價還價了。
他直接點頭道:“確實和國公爺說的一樣,而且內外有別,到底是舍近求遠。但出去了,外頭便是海闊天空,無人管束,想怎麽弄便怎麽弄,左右不過是多弄幾條船,將東西運回來麻煩一點而已。”
張居正也是順勢站起來:“潤物,我且去尋那張遐齡,看看他們山西那一片能否與我海務總督衙門結一結善緣。”
說罷。
他又朝著徐鵬舉拱拱手:“下官還有公務在身,不能在此陪同國公,還請見諒。”
說完後他也不給徐鵬舉說話的機會,便在對方注視下揚長而去。
徐鵬舉皺眉看著門外,又轉頭看向嚴紹庭。
“賢侄啊,你可得給我好生透個底,這事究竟能不能幹?”
“你也知道,這事不光是會不會背上罵名的事情。海外到底太遠了,這其中利潤到底有多大?你也說了,舍近求遠大可不必,若是沒有十足的利益,甭說外人,就是當叔伯的我也不能輕易點頭啊。”
“畢竟,那外頭的東西再好,我們現在也看不見摸不著。”
看著在這種事情上精明無比的徐鵬舉。
嚴紹庭伸出了三根手指頭。
“三成!”
“國公爺,我隻要魏國公府能清退侵占的三成田地,以做表率。”
“到時候,國公府在外麵小侄做主,十倍償還!”
“往後外頭的時候,也必然處處不忘國公爺和魏國公府。”
若不是為了團結一切有生力量,嚴紹庭真的不願意這般大費周章。
可江南這邊必須要有領頭人,不然就起不了作用,無法形成連帶效果。
至於為何隻要徐家清退三成侵占田地而不是全部。
因為嚴紹庭很清楚,日後終究是要推行官紳一體、攤丁入畝、耗羨歸公的。
這些人今天侵占的有多少,日後就要多支出多少。
而徐鵬舉卻是肩頭一震,他舉起雙手,看向自己的十根手指頭:“十倍!你說的十倍是……”
“田畝之數!無需開荒,隻要派人過去即可播種!”
嚴紹庭淡淡開口。
這兩年自己已經安排了不少人出海,除了昌平和江西老家,也從別處搜羅了一批人一起派了出去。
雖然他不知道那邊究竟開墾了多大的地,但想來不會少。
而得到了想要的回答。
徐鵬舉卻是眉頭皺緊,心中掀起軒然大波。
一切都如同天方夜譚一般。
若不是眼前和自己說話的人乃是嚴紹庭,那自己定然是不可能相信的。
半響後。
徐鵬舉雙手那麽一拍,便見他咬著牙喊道:“成!就按你說的幹!”
……
江南的局勢越來越不對勁,也變得越來越緊張起來。
應天巡撫衙門,如今在海瑞的帶領下,幾乎是到了六親不認的地步。
凡是應天巡撫轄下那十二州府,就必須要按照他的意思徹底清查治下田畝和人丁數目。
為了防避舞弊,應天巡撫衙門還特意去函請求總督稅兵衙門派人協同分赴各府縣查辦事務。
既然是稅兵衙門。
便知道,如今的稅兵衙門除了手握鋼刀的官兵外,還有一批精於計算的書吏。
這些人和應天巡撫衙門的人一起,領著手拿鋼刀長槍的稅兵殺到地方,一時間誰也不敢說反駁的話。
隻不過。
反駁的話沒有,但反抗之意卻是有的。
至少如今江南諸府縣,明裏暗裏是對清丈田畝這事報以不配合的態度。
畢竟要想清查出當下地方上的真實田畝總數,那就必須要一村一村,一鎮一鎮,一縣一縣的將所有田地都丈量一遍。
然後才能算出應天巡撫衙門轄下十二州府的田畝總數。
隻要地方上官府衙門不配合,來一句不認識會丈量田地的人,那應天巡撫衙門和稅兵衙門的人就基本什麽都做不了,除非自己拿著尺子去田間地頭一塊塊丈量。
事實上。
如今這十二州府的人也基本就是這麽幹的。
至於為什麽沒有會丈量田地的人,那就不是他們能知道的了。
反正朝廷科舉為官,也不需要當官的老爺懂得如何丈量田地。
一時間。
地方上隱隱開始和南京這邊的三座衙門對抗了起來。
各地的消息也在不斷的流通傳遞著。
“派兵!”
“為今之計隻有派兵!”
“大兵壓境,我看這些人還敢不敢負隅頑抗、陽奉陰違了!”
西花園內,忙碌了大半個月的海瑞,終於是忍無可忍的拍著桌子罵了起來。
張居正卻是麵帶笑容,如今也算是讓海瑞嚐到了清查地方田畝的苦頭了。
“派忠勇營和水師的人去!這些都是你們兩都調動的,就讓他們去!”
海瑞雙眼有些漲紅,殺氣騰騰的。
嚴紹庭想笑又不敢笑的注視著他,勸說道:“剛鋒兄莫急,你不想想當初叔大兄可是也在鬆江府好一番折騰清查田畝呢?”
海瑞眼前一亮,扭頭就看向了張居正:“對啊,我才想起來這事你幹的比我有經驗,你那時候怎麽沒有冒出現在這局勢?”
張居正哼哼了兩聲:“你不知道先去找一找存在玄武湖那邊的皇冊和魚鱗圖嗎?”
海瑞愣了一下,然後才終於反應過來。
“對啊!”
“我怎麽把這茬忘了?拿著皇冊和魚鱗圖比照,自然就能查的更快還更準確!”
說著話他就已經站起身要往外麵走。
張居正連忙喊道:“你要做什麽去?”
海瑞麵帶焦急:“我帶人去玄武湖那邊將東西找出來啊!”
張居正撇撇嘴:“等你找出來還不知道猴年馬月。”
一邊調侃著,張居正一邊朝著嚴紹庭挪了挪嘴。
“喏,潤物昨晚就交代了人,一早就去湖上要將東西都找出來,想來要不了多久就能有消息了。”
海瑞頓時愣住。
他現在如何還聽不懂這話的意思,立馬一陣臉紅。
卻並非是羞澀,而是羞憤。
一聲低喝。
海瑞滿麵漲紅:“好你們兩!明知道可以這麽辦,卻讓我生生幹了半個月!”
張居正哈哈大笑。
直到今天他才覺得自己終於是在海瑞身上出了一口惡氣,討回了些許公道。
嚴紹庭則是連忙上前拉住海瑞:“剛鋒兄息怒,其實讓你辛苦這半個月,也不是沒有作用的。如今既然都看明白了底下的人,也知道了他們的手段,那咱們也就更好做了。”
張居正在笑完之後也說道:“當初一開始,潤物就上書朝廷。既然這些官府都言辭振振沒有懂丈量田畝的手下,那自然也算是官府失職。潤物上書提議朝廷以此為理由降旨懲治地方官府,並派精於丈量田地的人過來。想來,再有個十日,也就有消息了。”
見嚴紹庭和張居正已經給事情都安排好了,海瑞隻能是氣鼓鼓的坐著,悶聲道:“那現在還要做什麽?”
張居正看向嚴紹庭。
嚴紹庭雙目眯起。
“那自然是等著江南大亂了!”
“這潭水攪混了,咱們才好渾水摸魚,將那些個刺頭拔掉!”
嚴紹庭的話裏帶著幾分殺氣。
這一次應天巡撫衙門轄下十二州府能如此行事,要說背後無人指使那是絕無可能的。
他忽然發現自己這一趟江南之行,直到今日都顯得有些過於善良了一些。
到現在竟然連一個人頭都沒有砍下來。
淮安府馬頭鎮殺的那些白蓮教逆黨賊子不算數!
是時候殺幾個用以震懾了。
最好是能讓朝廷出麵,株連一幫人。
不然還不足以起到震懾作用。
……
“反了!反了!”
“他嚴紹庭難道是想反了天嗎?”
南京總督糧儲大臣楊宗氣,怒氣衝衝的衝進了戶部尚書張舜臣的公廨。
屋門也不曾關上,就這麽敞著。
楊宗氣當著張舜臣的麵,拍著桌子大喊道:“您知道嗎?嚴紹庭今天派人去後湖查閱皇冊以及魚鱗圖,這是要做什麽?他是覺得咱們這些在江南為官的人全都在坑蒙拐騙?還是說,江南二百年的官員,都不能信了?”
“張部堂,這事咱們必須要管啊!再不管,這江南隻怕就要改姓嚴了!”
“他嚴紹庭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您張部堂不管,我也得管!我不能叫外麵人因為這事,罵起咱們為官不仁!”
一通罵罵咧咧,楊宗氣又推搡開人,一路衝出了戶部衙門,留下一幫吃瓜卻一時間看不懂局勢的胥吏們。
而在公廨裏。
張舜臣臉色陰沉,看向坐在邊上的張玭。
張玭則是臉色難看:“他這是在甩鍋!這是要奶好給那些大戶,讓他們知道他楊宗氣還在為他們奔走,最後罵名和過錯都要落在咱們身上!”
張舜臣冷哼一聲。
“到底是為官多年,平日蠢笨,這時候卻聰明的很。”
張玭上前一步:“那現在我們怎麽做?就眼看著外麵一步步亂起來?”
張舜臣緩緩抬頭看向門外。
許久後。
他才笑了一聲。
“恐怕有人正等著局勢大亂才好呢……”
…………
月票月票
“什麽?”
“你們真要是這麽幹,整個江南都要亂!”
“這……這件事……咱……我……”
堂下。
徐鵬舉麵色緊繃,猶猶豫豫,想說退出此事可有礙於自己先前所有,便吞吞吐吐也不好意思說出什麽反悔的話。
可他心裏卻已經是徹底慌亂了。
任憑徐鵬舉如何想,都不可能知道,嚴紹庭他們要做的竟然是要倒閉江南大戶清退過去侵占的田地。
這時候的徐鵬舉也終於明白了,為何從一開始在淮安府的時候,嚴紹庭就要清查江南人丁和財稅。
這一切根本就是在為這最後一步層層鋪墊。
嚴紹庭卻是繼續佯裝著,他半真半假道:“國公爺,您也知道,皇上這一次讓我南下江南,更是將江南六省之重任交托給我,所為的就是能讓江南財稅增盈。小侄不才,一路上也隻能想到這一點,隻有大戶清退了侵占的田地,朝廷才能多征收賦稅,小侄這一趟的差事也就算是完成了。”
徐鵬舉心中慌亂,凝神皺眉沉聲說:“可你也不能如此辦事啊。這等得罪人的事情,你究竟是怎麽想出來的。你真要是幹了,往後這江南地界你怕是都不能再來了。”
讓大戶清退田地?
徐鵬舉都有些想笑。
且不說自己這魏國公府徐家,會不會答應清退田地。
就是別家,那也是絕不可能同意的。
花費了幾十上百年好幾代人,一點一點打拚算計來的田地,憑什麽現在就要還給那些泥腿子?
就因為他們沒地種?
所以就要自家幾代人的積攢都送出去?
徐鵬舉覺得自己都能想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更遑論別人了,恐怕別人要是知道了真相還會罵的比自己難聽。
嚴紹庭也是麵露無奈:“小侄也知此事艱難,小侄更不願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所以思來想去,便覺得若是能以海外的良田償還以作補償,小侄也能心安一些。”
張居正這時候也適時的在旁解釋道:“朝廷去年開始解開海禁,以民間為主,朝廷官府為輔,不與民奪利,更是以朝廷水師護衛出海商船。直到現在,我朝出海商船日益倍增。海務總督衙門近來統籌各方,覺得應當於海外各處險要之地建造港口軍營倉庫等,用以保護我朝在外商船與水師戰船。”
有了張居正以總督海務大臣這等官麵身份介紹。
嚴紹庭便緊接著說道:“也正因如此,凡是海務總督衙門計劃之內的地方,便是我等人家可以派人前去開墾的地方。屆時有水師駐紮,朝廷官兵駐紮,又有我等這些人家派去的人,無論開墾荒地還是作甚,想來也不會有什麽危險。至於產出,到時候由船運回來便是。”
“那邊可需繳納田賦?”
徐鵬舉雖然草包,雖然此刻猶豫不決,但對於問題的關鍵卻是一抓一個準。
嚴紹庭不禁笑了起來,在徐鵬舉不解的目光注視下,看向了張居正。
徐鵬舉也順勢看了過去。
“張總督,皇上和朝廷如今是讓你總督我朝在海外諸事,這件事你可有個說法?”
張居正麵色怪異,挪了挪嘴:“說法?什麽說法?我朝又有新增疆土了?”
本來徐鵬舉還眉頭皺緊。
可等張居正把話說完,徐鵬舉便立馬麵露笑容。
他不停的點著頭:“是的!是的!那自然也就沒有田賦這一說法了。”
心中稍稍安定。
徐鵬舉又詢問了起來:“隻是,南洋、西洋等地,也並非沒有人居住,而且鞭長莫及,那邊的地便是上等,也不值錢啊……”
嚴紹庭瞄了一眼他,心中生笑。
這就是在討價還價了。
他直接點頭道:“確實和國公爺說的一樣,而且內外有別,到底是舍近求遠。但出去了,外頭便是海闊天空,無人管束,想怎麽弄便怎麽弄,左右不過是多弄幾條船,將東西運回來麻煩一點而已。”
張居正也是順勢站起來:“潤物,我且去尋那張遐齡,看看他們山西那一片能否與我海務總督衙門結一結善緣。”
說罷。
他又朝著徐鵬舉拱拱手:“下官還有公務在身,不能在此陪同國公,還請見諒。”
說完後他也不給徐鵬舉說話的機會,便在對方注視下揚長而去。
徐鵬舉皺眉看著門外,又轉頭看向嚴紹庭。
“賢侄啊,你可得給我好生透個底,這事究竟能不能幹?”
“你也知道,這事不光是會不會背上罵名的事情。海外到底太遠了,這其中利潤到底有多大?你也說了,舍近求遠大可不必,若是沒有十足的利益,甭說外人,就是當叔伯的我也不能輕易點頭啊。”
“畢竟,那外頭的東西再好,我們現在也看不見摸不著。”
看著在這種事情上精明無比的徐鵬舉。
嚴紹庭伸出了三根手指頭。
“三成!”
“國公爺,我隻要魏國公府能清退侵占的三成田地,以做表率。”
“到時候,國公府在外麵小侄做主,十倍償還!”
“往後外頭的時候,也必然處處不忘國公爺和魏國公府。”
若不是為了團結一切有生力量,嚴紹庭真的不願意這般大費周章。
可江南這邊必須要有領頭人,不然就起不了作用,無法形成連帶效果。
至於為何隻要徐家清退三成侵占田地而不是全部。
因為嚴紹庭很清楚,日後終究是要推行官紳一體、攤丁入畝、耗羨歸公的。
這些人今天侵占的有多少,日後就要多支出多少。
而徐鵬舉卻是肩頭一震,他舉起雙手,看向自己的十根手指頭:“十倍!你說的十倍是……”
“田畝之數!無需開荒,隻要派人過去即可播種!”
嚴紹庭淡淡開口。
這兩年自己已經安排了不少人出海,除了昌平和江西老家,也從別處搜羅了一批人一起派了出去。
雖然他不知道那邊究竟開墾了多大的地,但想來不會少。
而得到了想要的回答。
徐鵬舉卻是眉頭皺緊,心中掀起軒然大波。
一切都如同天方夜譚一般。
若不是眼前和自己說話的人乃是嚴紹庭,那自己定然是不可能相信的。
半響後。
徐鵬舉雙手那麽一拍,便見他咬著牙喊道:“成!就按你說的幹!”
……
江南的局勢越來越不對勁,也變得越來越緊張起來。
應天巡撫衙門,如今在海瑞的帶領下,幾乎是到了六親不認的地步。
凡是應天巡撫轄下那十二州府,就必須要按照他的意思徹底清查治下田畝和人丁數目。
為了防避舞弊,應天巡撫衙門還特意去函請求總督稅兵衙門派人協同分赴各府縣查辦事務。
既然是稅兵衙門。
便知道,如今的稅兵衙門除了手握鋼刀的官兵外,還有一批精於計算的書吏。
這些人和應天巡撫衙門的人一起,領著手拿鋼刀長槍的稅兵殺到地方,一時間誰也不敢說反駁的話。
隻不過。
反駁的話沒有,但反抗之意卻是有的。
至少如今江南諸府縣,明裏暗裏是對清丈田畝這事報以不配合的態度。
畢竟要想清查出當下地方上的真實田畝總數,那就必須要一村一村,一鎮一鎮,一縣一縣的將所有田地都丈量一遍。
然後才能算出應天巡撫衙門轄下十二州府的田畝總數。
隻要地方上官府衙門不配合,來一句不認識會丈量田地的人,那應天巡撫衙門和稅兵衙門的人就基本什麽都做不了,除非自己拿著尺子去田間地頭一塊塊丈量。
事實上。
如今這十二州府的人也基本就是這麽幹的。
至於為什麽沒有會丈量田地的人,那就不是他們能知道的了。
反正朝廷科舉為官,也不需要當官的老爺懂得如何丈量田地。
一時間。
地方上隱隱開始和南京這邊的三座衙門對抗了起來。
各地的消息也在不斷的流通傳遞著。
“派兵!”
“為今之計隻有派兵!”
“大兵壓境,我看這些人還敢不敢負隅頑抗、陽奉陰違了!”
西花園內,忙碌了大半個月的海瑞,終於是忍無可忍的拍著桌子罵了起來。
張居正卻是麵帶笑容,如今也算是讓海瑞嚐到了清查地方田畝的苦頭了。
“派忠勇營和水師的人去!這些都是你們兩都調動的,就讓他們去!”
海瑞雙眼有些漲紅,殺氣騰騰的。
嚴紹庭想笑又不敢笑的注視著他,勸說道:“剛鋒兄莫急,你不想想當初叔大兄可是也在鬆江府好一番折騰清查田畝呢?”
海瑞眼前一亮,扭頭就看向了張居正:“對啊,我才想起來這事你幹的比我有經驗,你那時候怎麽沒有冒出現在這局勢?”
張居正哼哼了兩聲:“你不知道先去找一找存在玄武湖那邊的皇冊和魚鱗圖嗎?”
海瑞愣了一下,然後才終於反應過來。
“對啊!”
“我怎麽把這茬忘了?拿著皇冊和魚鱗圖比照,自然就能查的更快還更準確!”
說著話他就已經站起身要往外麵走。
張居正連忙喊道:“你要做什麽去?”
海瑞麵帶焦急:“我帶人去玄武湖那邊將東西找出來啊!”
張居正撇撇嘴:“等你找出來還不知道猴年馬月。”
一邊調侃著,張居正一邊朝著嚴紹庭挪了挪嘴。
“喏,潤物昨晚就交代了人,一早就去湖上要將東西都找出來,想來要不了多久就能有消息了。”
海瑞頓時愣住。
他現在如何還聽不懂這話的意思,立馬一陣臉紅。
卻並非是羞澀,而是羞憤。
一聲低喝。
海瑞滿麵漲紅:“好你們兩!明知道可以這麽辦,卻讓我生生幹了半個月!”
張居正哈哈大笑。
直到今天他才覺得自己終於是在海瑞身上出了一口惡氣,討回了些許公道。
嚴紹庭則是連忙上前拉住海瑞:“剛鋒兄息怒,其實讓你辛苦這半個月,也不是沒有作用的。如今既然都看明白了底下的人,也知道了他們的手段,那咱們也就更好做了。”
張居正在笑完之後也說道:“當初一開始,潤物就上書朝廷。既然這些官府都言辭振振沒有懂丈量田畝的手下,那自然也算是官府失職。潤物上書提議朝廷以此為理由降旨懲治地方官府,並派精於丈量田地的人過來。想來,再有個十日,也就有消息了。”
見嚴紹庭和張居正已經給事情都安排好了,海瑞隻能是氣鼓鼓的坐著,悶聲道:“那現在還要做什麽?”
張居正看向嚴紹庭。
嚴紹庭雙目眯起。
“那自然是等著江南大亂了!”
“這潭水攪混了,咱們才好渾水摸魚,將那些個刺頭拔掉!”
嚴紹庭的話裏帶著幾分殺氣。
這一次應天巡撫衙門轄下十二州府能如此行事,要說背後無人指使那是絕無可能的。
他忽然發現自己這一趟江南之行,直到今日都顯得有些過於善良了一些。
到現在竟然連一個人頭都沒有砍下來。
淮安府馬頭鎮殺的那些白蓮教逆黨賊子不算數!
是時候殺幾個用以震懾了。
最好是能讓朝廷出麵,株連一幫人。
不然還不足以起到震懾作用。
……
“反了!反了!”
“他嚴紹庭難道是想反了天嗎?”
南京總督糧儲大臣楊宗氣,怒氣衝衝的衝進了戶部尚書張舜臣的公廨。
屋門也不曾關上,就這麽敞著。
楊宗氣當著張舜臣的麵,拍著桌子大喊道:“您知道嗎?嚴紹庭今天派人去後湖查閱皇冊以及魚鱗圖,這是要做什麽?他是覺得咱們這些在江南為官的人全都在坑蒙拐騙?還是說,江南二百年的官員,都不能信了?”
“張部堂,這事咱們必須要管啊!再不管,這江南隻怕就要改姓嚴了!”
“他嚴紹庭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您張部堂不管,我也得管!我不能叫外麵人因為這事,罵起咱們為官不仁!”
一通罵罵咧咧,楊宗氣又推搡開人,一路衝出了戶部衙門,留下一幫吃瓜卻一時間看不懂局勢的胥吏們。
而在公廨裏。
張舜臣臉色陰沉,看向坐在邊上的張玭。
張玭則是臉色難看:“他這是在甩鍋!這是要奶好給那些大戶,讓他們知道他楊宗氣還在為他們奔走,最後罵名和過錯都要落在咱們身上!”
張舜臣冷哼一聲。
“到底是為官多年,平日蠢笨,這時候卻聰明的很。”
張玭上前一步:“那現在我們怎麽做?就眼看著外麵一步步亂起來?”
張舜臣緩緩抬頭看向門外。
許久後。
他才笑了一聲。
“恐怕有人正等著局勢大亂才好呢……”
…………
月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