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穩住!不慌!(求訂閱)
大明:父慈子孝,賣父求榮 作者:肉絲米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陽明先生正統弟子聶豹入京。
這條消息,如同風一樣的吹遍整座北京城。
很多人想要一探究竟。
同時也有不少人,想要拜見聶豹,以求能入了王門心學之下。
隻是聶豹自城外通惠河碼頭,被徐階接上馬車後。
便一路直入徐府。
徐家也替聶豹將那些想要登門拜訪的人一一攔下。
西苑萬壽宮。
京師地界上的消息,總是能在大多數人前麵拿到。
內殿道台上。
嘉靖聽完黃錦送來的消息,卻是站起身,在呂芳遲疑的目光注視下,緩緩走出內殿。
“主子爺?”
呂芳跟在後麵,疑惑的呼喚了一聲。
但嘉靖卻好似充耳不聞。
一路走出內殿,走到前殿。
最後,又跨過殿門。
皇帝出來。
整個萬壽宮大殿外的官兵們,立馬應對起來。
一隊隊的兵馬,從各處湧了出來。
上上下下,裏裏外外。
眨眼間的功夫,便有不下百餘名官兵,出現在大殿外。
嘉靖冷眼看著這些過來的兵士。
大手一揮。
士卒們便如潮水一般的退下,從嘉靖的眼前消失。
倒是一名著京營甲胄戰袍的將領,持刀走到皇帝麵前五步之外。
“陛下,若要出行,請容末將調遣京營兵馬護衛。”
按照如今西苑的戍守規則。
京營抽調到西苑的三千精銳,已經成了戍衛皇帝的最主要兵力。
雖然禁軍和廠衛有所異議。
但有當初西苑宮牆之外那一聲槍響,禁軍和廠衛隻能低頭認下。
而這三千抽調自京營,入宮戍守皇帝的兵馬,在軍中也多了一個天子近軍的名號。
呂芳這時候也在後麵走了過來。
他目光充滿疑惑,看著今天有些反常的皇帝。
嘉靖或許是因為少有在外的時間,此刻陽光正烈,眯著雙眼打量了一眼麵前的將領。
“你叫什麽名字?”
郭玉創立馬躬身抱拳:“回稟陛下,末將京營參將,郭玉創!”
嘉靖點點頭,轉頭看了一眼呂芳。
呂芳立馬上前,躬身頷首:“主子爺。”
嘉靖說道:“賞他些銀子,分給下麵人。”
呂芳不知皇帝為何要如此,但還是領命。
郭玉創更是麵露激動:“末將代營中弟兄,謝陛下恩賜。”
嘉靖則是笑眯眯道:“賞你們,也不是沒有原因。今夜分出一千人,去昌平書院,務必不能讓那邊出亂子。”
郭玉創也知道昌平書院那邊,要有一場大辯論。
他當即領命。
心中倒是有些期待。
自己當初隻見過一麵的那位嚴侍讀,自從兼管軍需事務,倒是沒多久就將京營所缺的物資給補齊了。
郭玉創這些日子還想著若是有空,得要當麵感謝一番嚴侍讀。
見皇帝吩咐完了。
呂芳上前,衝著郭玉創揮了揮手。
郭玉創稟聲告退。
等到周圍沒了人。
呂芳這才小聲說道:“主子爺,可是在擔心昌平會出亂子。”
嘉靖卻是搖搖頭:“呂芳,你說天下讀書人到底都在想著什麽?”
呂芳聞言趕忙低下頭,麵露惶恐。
這話他可不敢答。
嘉靖似乎也知道會有何種回應,隻是笑著搖了搖頭。
他舉起雙手,搭在額頭上。
抬頭看向周圍。
“這光天化日之下,怎得就總有這般多的蠅營狗苟?”
一聲長歎。
嘉靖目光逐漸冷冽。
“呂芳。”
呂芳渾身一顫。
今天的皇帝邪乎的很。
“奴婢在。”
嘉靖冷聲道:“傳口諭,朕聖體抱恙,三日不朝任何人。”
“奴婢領命。”
……
“陛下聖體有恙?”
徐府。
水榭樓閣之間。
悠悠琴聲。
水畔茶台。
徐階揮手,示意府上管事退下,低聲念道著。
在他的麵前,隔桌而坐的,正是聶豹。
如今已經年近八旬的聶豹,已是盡顯老態。
隻是聽聞此言,卻是眉頭一緊。
“陛下聖體有恙,三日不朝外臣,是否有召太醫院請脈?”
徐階抬頭看向老師,臉上露出一絲苦笑。
他搖頭道:“陛下……隻問玄修道法,不問太醫多年。”
聶豹臉色有了些變化。
隻是最終未曾開口。
徐階則是轉口道:“西苑並無其他消息,想來聖體並不大礙,或是近來換季,陛下略感疲倦吧。”
聶豹卻是皺眉道:“陛下久居西苑,而朝廷東宮空懸多年,不是好事。伱在內閣,雖為次輔,可還是要多多進言。陛下已非壯年,該早立國本。”
這位已經離開朝堂多年的老臣,士林大儒,王門子弟。
心中到底還是有著一本天下賬的。
徐階卻是搖頭:“陛下聖計獨斷,學生在朝中,也隻能與一眾同僚,勉為其難罷了。”
說完這句。
他好似是才反應過來。
連忙又說道:“所幸上蒼庇佑,朝廷的日子也漸漸有了轉機。”
聶豹點點頭:“我在各地講學,今歲不在東南,卻也聽聞朝政施於東南,也辛苦了你們。”
徐階搖著頭:“老師言重,說起來這一次聞聽老師正在北地講學,念著多年不曾再見老師,自年少便少有侍奉老師。如今朝局漸穩,便想著能將老師接到京中,學生也好親自侍奉老師。”
聶豹雖然已經年邁,但雙眼卻分外清明。
他雙目閃爍,精光流轉。
麵上隻是淡淡一笑。
“入京路上,聽聞朝中有人,要在昌平辯經?”
徐階麵露意外,解釋道:“不過是年輕人遭人吹捧,惹出嫌隙,性子又剛強,不願退讓,這才有了這場辯經。”
“哦?”
聶豹喝了一口茶。
在徐階的注視下。
他緩緩開口道:“聽說,這個年輕人……還是嚴閣老的孫兒?”
徐階點點頭:“確實如此,名叫嚴紹庭,字潤物。在朝為官,如今倒是頗為能幹。東南今年諸事,都是出自他手,亦是為朝廷添補了數百萬的虧空。
不過也正是如此,陛下屢屢厚賞,這一次更是欽點為明年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春闈會試主考官,才惹出的麻煩。”
聶豹卻不再提及這事。
而是看向眼前這位已經官居內閣次輔的學生。
他麵帶微笑,輕聲開口:“說起來,我也許久不曾見過老師了。”
這話一出。
徐階心中頓時一緊。
聶豹此時所說的老師,肯定不是大宗師陽明先生。
陽明先生可是在嘉靖七年十一月就逝世了。
也不可能是他少年求學時的那幾位授業老師。
而是在這京中。
還活著的。
那位。
內閣首輔,嚴嵩。
正德十二年二月,聶豹參加那一年的春闈會試。
殿試上,中的進士第二百七十四名。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拜了嚴嵩為老師。
其後,兩人關係也算是融洽,哪怕是後來聶豹拜王守仁為師,也不曾有所影響。
同在朝中為官,偶有歸京的時候,聶豹便登門嚴府,與老師嚴嵩討論經學以及心學。
嘉靖二十一年,時任禮部尚書的嚴嵩,還舉薦聶豹鎮守邊疆。
嘉靖二十七年,更是為當時因事入獄的聶豹平反。
隨後嘉靖三十年的時候,因為哈舟兒伏誅,嚴嵩奏疏報喜,因聶豹有鎮守邊疆的經曆,便被升俸一級,另有賞賜。
前年。
也就是嘉靖三十八年的時候,嚴嵩八十大壽。
聶豹雖然已經不在朝中為官,但仍是上書《少師嚴公八十壽序》以表祝賀。
一番心思流轉。
徐階這才開口道:“那屆時昌平之辯,老師可是要去?想來嚴閣老那日,也會在場。”
聶豹麵有微笑,怡然點頭。
“隻是要往。”
……
“姐夫fufufufu……”
“大事不好啦!!!”
昌平。
夾山之下,書院裏。
一道驚吼聲,從外麵穿堂而過,引得嚴紹庭及身邊眾人,茫然轉身看向外麵。
陸繹如同驚馬一樣狂奔而入。
到了書院裏。
見到嚴紹庭等人。
他也顧不上換氣,便開口喊道:“京中消息,那個似乎很厲害的王門心學弟子,士林大儒,聶豹,被徐階請到京城了!”
不等嚴紹庭等人開口說話。
陸繹便接著說道:“還有叫錢德洪和王畿的老頭,也是士林大儒,也快要入京了!”
徐渭卻是麵露笑容:“侍讀,這可都是江右心學正統,看來都是要見見侍讀經文心學的。”
在周圍,還有幾名是徐渭請來的,日後要在昌平書院授業的老先生。
如今書院已經大致建好,隻剩下少許屋舍還需要修整一番,其實就可以招生開課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昌平這邊的,諸如周狗蛋、馬小二這幫孩子,現在每日忙完家裏的農活,就會按時在書院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開始學習。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以前這些孩子都是農家子,哪裏能有數讀。
放在那些所謂耕讀人家麵前,那些人家的孩子,像周狗蛋、馬小二他們這麽大的時候,早就開始研讀四書五經,甚至有些聰慧的已經挑選好了本經。
見在場眾人聽到消息,竟然一點反應都沒有。
陸繹很來還焦急萬分,卻是忽然安靜了下來。
他目光一轉,看向眾人。
隨後湊到嚴紹庭麵前。
“姐夫,你們是不是有法子,到時候辯經的時候,能吵的過這些人?”
嚴紹庭微微一笑:“你姐夫沒打算吵過他們啊。”
“啊?”
陸繹臉上重新浮現擔憂:“姐夫你都沒成算能吵贏他們,還這麽平靜?”
嚴紹庭拍了拍小舅子的肩膀。
“穩住。”
“不要慌。”
“你姐夫有絕招。”
“保管這些人從此以後,再也不找你姐夫麻煩。”
…………
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
這條消息,如同風一樣的吹遍整座北京城。
很多人想要一探究竟。
同時也有不少人,想要拜見聶豹,以求能入了王門心學之下。
隻是聶豹自城外通惠河碼頭,被徐階接上馬車後。
便一路直入徐府。
徐家也替聶豹將那些想要登門拜訪的人一一攔下。
西苑萬壽宮。
京師地界上的消息,總是能在大多數人前麵拿到。
內殿道台上。
嘉靖聽完黃錦送來的消息,卻是站起身,在呂芳遲疑的目光注視下,緩緩走出內殿。
“主子爺?”
呂芳跟在後麵,疑惑的呼喚了一聲。
但嘉靖卻好似充耳不聞。
一路走出內殿,走到前殿。
最後,又跨過殿門。
皇帝出來。
整個萬壽宮大殿外的官兵們,立馬應對起來。
一隊隊的兵馬,從各處湧了出來。
上上下下,裏裏外外。
眨眼間的功夫,便有不下百餘名官兵,出現在大殿外。
嘉靖冷眼看著這些過來的兵士。
大手一揮。
士卒們便如潮水一般的退下,從嘉靖的眼前消失。
倒是一名著京營甲胄戰袍的將領,持刀走到皇帝麵前五步之外。
“陛下,若要出行,請容末將調遣京營兵馬護衛。”
按照如今西苑的戍守規則。
京營抽調到西苑的三千精銳,已經成了戍衛皇帝的最主要兵力。
雖然禁軍和廠衛有所異議。
但有當初西苑宮牆之外那一聲槍響,禁軍和廠衛隻能低頭認下。
而這三千抽調自京營,入宮戍守皇帝的兵馬,在軍中也多了一個天子近軍的名號。
呂芳這時候也在後麵走了過來。
他目光充滿疑惑,看著今天有些反常的皇帝。
嘉靖或許是因為少有在外的時間,此刻陽光正烈,眯著雙眼打量了一眼麵前的將領。
“你叫什麽名字?”
郭玉創立馬躬身抱拳:“回稟陛下,末將京營參將,郭玉創!”
嘉靖點點頭,轉頭看了一眼呂芳。
呂芳立馬上前,躬身頷首:“主子爺。”
嘉靖說道:“賞他些銀子,分給下麵人。”
呂芳不知皇帝為何要如此,但還是領命。
郭玉創更是麵露激動:“末將代營中弟兄,謝陛下恩賜。”
嘉靖則是笑眯眯道:“賞你們,也不是沒有原因。今夜分出一千人,去昌平書院,務必不能讓那邊出亂子。”
郭玉創也知道昌平書院那邊,要有一場大辯論。
他當即領命。
心中倒是有些期待。
自己當初隻見過一麵的那位嚴侍讀,自從兼管軍需事務,倒是沒多久就將京營所缺的物資給補齊了。
郭玉創這些日子還想著若是有空,得要當麵感謝一番嚴侍讀。
見皇帝吩咐完了。
呂芳上前,衝著郭玉創揮了揮手。
郭玉創稟聲告退。
等到周圍沒了人。
呂芳這才小聲說道:“主子爺,可是在擔心昌平會出亂子。”
嘉靖卻是搖搖頭:“呂芳,你說天下讀書人到底都在想著什麽?”
呂芳聞言趕忙低下頭,麵露惶恐。
這話他可不敢答。
嘉靖似乎也知道會有何種回應,隻是笑著搖了搖頭。
他舉起雙手,搭在額頭上。
抬頭看向周圍。
“這光天化日之下,怎得就總有這般多的蠅營狗苟?”
一聲長歎。
嘉靖目光逐漸冷冽。
“呂芳。”
呂芳渾身一顫。
今天的皇帝邪乎的很。
“奴婢在。”
嘉靖冷聲道:“傳口諭,朕聖體抱恙,三日不朝任何人。”
“奴婢領命。”
……
“陛下聖體有恙?”
徐府。
水榭樓閣之間。
悠悠琴聲。
水畔茶台。
徐階揮手,示意府上管事退下,低聲念道著。
在他的麵前,隔桌而坐的,正是聶豹。
如今已經年近八旬的聶豹,已是盡顯老態。
隻是聽聞此言,卻是眉頭一緊。
“陛下聖體有恙,三日不朝外臣,是否有召太醫院請脈?”
徐階抬頭看向老師,臉上露出一絲苦笑。
他搖頭道:“陛下……隻問玄修道法,不問太醫多年。”
聶豹臉色有了些變化。
隻是最終未曾開口。
徐階則是轉口道:“西苑並無其他消息,想來聖體並不大礙,或是近來換季,陛下略感疲倦吧。”
聶豹卻是皺眉道:“陛下久居西苑,而朝廷東宮空懸多年,不是好事。伱在內閣,雖為次輔,可還是要多多進言。陛下已非壯年,該早立國本。”
這位已經離開朝堂多年的老臣,士林大儒,王門子弟。
心中到底還是有著一本天下賬的。
徐階卻是搖頭:“陛下聖計獨斷,學生在朝中,也隻能與一眾同僚,勉為其難罷了。”
說完這句。
他好似是才反應過來。
連忙又說道:“所幸上蒼庇佑,朝廷的日子也漸漸有了轉機。”
聶豹點點頭:“我在各地講學,今歲不在東南,卻也聽聞朝政施於東南,也辛苦了你們。”
徐階搖著頭:“老師言重,說起來這一次聞聽老師正在北地講學,念著多年不曾再見老師,自年少便少有侍奉老師。如今朝局漸穩,便想著能將老師接到京中,學生也好親自侍奉老師。”
聶豹雖然已經年邁,但雙眼卻分外清明。
他雙目閃爍,精光流轉。
麵上隻是淡淡一笑。
“入京路上,聽聞朝中有人,要在昌平辯經?”
徐階麵露意外,解釋道:“不過是年輕人遭人吹捧,惹出嫌隙,性子又剛強,不願退讓,這才有了這場辯經。”
“哦?”
聶豹喝了一口茶。
在徐階的注視下。
他緩緩開口道:“聽說,這個年輕人……還是嚴閣老的孫兒?”
徐階點點頭:“確實如此,名叫嚴紹庭,字潤物。在朝為官,如今倒是頗為能幹。東南今年諸事,都是出自他手,亦是為朝廷添補了數百萬的虧空。
不過也正是如此,陛下屢屢厚賞,這一次更是欽點為明年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春闈會試主考官,才惹出的麻煩。”
聶豹卻不再提及這事。
而是看向眼前這位已經官居內閣次輔的學生。
他麵帶微笑,輕聲開口:“說起來,我也許久不曾見過老師了。”
這話一出。
徐階心中頓時一緊。
聶豹此時所說的老師,肯定不是大宗師陽明先生。
陽明先生可是在嘉靖七年十一月就逝世了。
也不可能是他少年求學時的那幾位授業老師。
而是在這京中。
還活著的。
那位。
內閣首輔,嚴嵩。
正德十二年二月,聶豹參加那一年的春闈會試。
殿試上,中的進士第二百七十四名。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拜了嚴嵩為老師。
其後,兩人關係也算是融洽,哪怕是後來聶豹拜王守仁為師,也不曾有所影響。
同在朝中為官,偶有歸京的時候,聶豹便登門嚴府,與老師嚴嵩討論經學以及心學。
嘉靖二十一年,時任禮部尚書的嚴嵩,還舉薦聶豹鎮守邊疆。
嘉靖二十七年,更是為當時因事入獄的聶豹平反。
隨後嘉靖三十年的時候,因為哈舟兒伏誅,嚴嵩奏疏報喜,因聶豹有鎮守邊疆的經曆,便被升俸一級,另有賞賜。
前年。
也就是嘉靖三十八年的時候,嚴嵩八十大壽。
聶豹雖然已經不在朝中為官,但仍是上書《少師嚴公八十壽序》以表祝賀。
一番心思流轉。
徐階這才開口道:“那屆時昌平之辯,老師可是要去?想來嚴閣老那日,也會在場。”
聶豹麵有微笑,怡然點頭。
“隻是要往。”
……
“姐夫fufufufu……”
“大事不好啦!!!”
昌平。
夾山之下,書院裏。
一道驚吼聲,從外麵穿堂而過,引得嚴紹庭及身邊眾人,茫然轉身看向外麵。
陸繹如同驚馬一樣狂奔而入。
到了書院裏。
見到嚴紹庭等人。
他也顧不上換氣,便開口喊道:“京中消息,那個似乎很厲害的王門心學弟子,士林大儒,聶豹,被徐階請到京城了!”
不等嚴紹庭等人開口說話。
陸繹便接著說道:“還有叫錢德洪和王畿的老頭,也是士林大儒,也快要入京了!”
徐渭卻是麵露笑容:“侍讀,這可都是江右心學正統,看來都是要見見侍讀經文心學的。”
在周圍,還有幾名是徐渭請來的,日後要在昌平書院授業的老先生。
如今書院已經大致建好,隻剩下少許屋舍還需要修整一番,其實就可以招生開課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昌平這邊的,諸如周狗蛋、馬小二這幫孩子,現在每日忙完家裏的農活,就會按時在書院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開始學習。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以前這些孩子都是農家子,哪裏能有數讀。
放在那些所謂耕讀人家麵前,那些人家的孩子,像周狗蛋、馬小二他們這麽大的時候,早就開始研讀四書五經,甚至有些聰慧的已經挑選好了本經。
見在場眾人聽到消息,竟然一點反應都沒有。
陸繹很來還焦急萬分,卻是忽然安靜了下來。
他目光一轉,看向眾人。
隨後湊到嚴紹庭麵前。
“姐夫,你們是不是有法子,到時候辯經的時候,能吵的過這些人?”
嚴紹庭微微一笑:“你姐夫沒打算吵過他們啊。”
“啊?”
陸繹臉上重新浮現擔憂:“姐夫你都沒成算能吵贏他們,還這麽平靜?”
嚴紹庭拍了拍小舅子的肩膀。
“穩住。”
“不要慌。”
“你姐夫有絕招。”
“保管這些人從此以後,再也不找你姐夫麻煩。”
…………
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