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非侯而爵,陸恭人好(求訂閱)
大明:父慈子孝,賣父求榮 作者:肉絲米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旨意!
還是兩道旨意。
而皇帝此刻就在昌平書院內,正在悄悄的感受著那久違的父子親情。
但旨意卻已經自京城送來。
可見皇帝始終關注著今日昌平的動向。
眾人不敢怠慢。
就連有了賭資,準備和王老匹夫再戰三百回合的聶豹、錢德洪,也是趕忙起身。
三人雖不是在朝官員。
可天子旨意,卻是萬民都要迎接的。
眾人趕至書院前門外。
這邊早有書院的人布置好了供案。
呂芳領著幾名小太監,左右各有一道旨意被小太監靜靜的捧在手上托案裏。
這一會兒的功夫。
本來還在昌平各處觀察的朝堂官員們,也都已經趕了過來。
看著那兩道明晃晃的聖旨。
眾人浮想聯翩,心中生出無數猜測。
今日昌平所見所聞,可以說是舉朝,乃至於是自太祖創立大明以來,都未曾有過的。
此等罕見之事。
皇帝有所封賞,自然是應有之意。
眾人這時候猜測的,隻是皇帝這一次又會拿什麽來賞賜一手締造如今昌平的嚴紹庭。
上一次。
西苑萬壽宮聖前獨對,嚴紹庭便得了一個明年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春闈會試主考官的差遣。
雖然不是什麽官職。
卻是一科進士的座師。
這等好處,雖然不會顯露於一時,卻會在往後的日子裏一點點的化為助力。
在人群之中。
徐時行滿臉激動的拉著身邊的王錫爵。
“元馭!”
“這定然是陛下要賞賜先生了!”
“昌平此情此景,國朝罕見,前所未有,一旦取其一二之法行於天下,也是天下黎庶的大幸事!”
相較於徐時行的激動。
王錫爵就顯得平靜多了。
他看向周圍同樣麵露激動的南直隸同學們。
王錫爵低聲開口:“汝默,你真覺得先生在昌平推行的法子,能在其他地方施行?”
“如何不能?”
徐時行歪頭側目看向王元馭,麵露不解。
王錫爵看了一眼這位同學:“你如果覺得先生是不死之身,你就可以這樣認為。”
“不死?”
徐時行念道了一聲,然後渾身一顫。
見徐同學想到了根源。
王錫爵這才繼續看向書院門口。
書院門前。
嚴紹庭等人已經悉數到場。
外出的徐階、高拱、袁煒三人,也與一幹六部尚書、五寺卿趕了回來站在一旁。
人群之中。
內閣自然是站在最前列。
徐階拉住兒子徐琨,拉到了身邊。
如今自尚寶司轉任戶部浙江清吏司主事的徐琨,看著老爹的舉動,麵露疑惑。
徐階則是低聲道:“看清楚,看明白了。”
徐琨臉上不解之色更盛。
看什麽?
要明白什麽?
父親沒有說,自己也不懂。
他隻能瞪大雙眼,看著眼前那兩道聖旨。
心中卻是漸漸泛起酸水。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這兩道旨意,是奔著嚴紹庭而去的。
徐琨微微眯眼,腦中細細回想,僅僅是這快一年的時間,嚴紹庭就已經接旨無數次。
同為當朝內閣大臣家中子弟。
為何偏偏是他嚴紹庭?
這頭。
呂芳見到嚴紹庭已經出來。
麵露笑容。
“嚴侍讀,接旨吧。”
嚴紹庭看向對方。
見其額頭帶有虛汗,就知道這是趕著時辰回京擬旨,再帶回來的。
他持身站立,輕聲開口:“呂公公辛苦。”
說完之後,這才站在最前麵,領著一幫人俯身跪地。
呂芳則是麵上微微一笑。
這就是嚴侍讀不同於別人的地方。
也是自己願意與他交好的地方。
至於錢糧、好處?
自己執掌內廷,身為司禮監掌印太監,會缺?
見到周圍人群都跪了下來。
呂芳這才從一旁取了一道旨意捧在手中,緩緩打開。
大概是因為趕時間。
今天這道旨意,有別於過去老道長遣詞造句的風格,而采用了大白話的書寫方式。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有地方昌平災後,官員力行治民之法,富裕百姓,法善而民安,朕心甚悅。革昌平州,設昌平治安司,配甲胄六十、弩六十、刀槍六百,諸兵器不禁,耕種此地,拱衛京師門戶。著臣工嚴紹庭,領昌平治安司從七品司正職,鹹使布告中外。”
昌平書院門前。
一片寂靜。
皇帝的旨意,有些出乎眾人意料的。
不是給嚴紹庭加官進爵,也不是厚賞恩賜。
隻是革了昌平州原有的官府衙門,而新設一個昌平治安司。
甚至於是配給甲胄、強弩、刀槍。
而這個所謂昌平治安司司正,也不過是從七品。
比之國朝正七品知縣,也矮了半級。
可是。
在寂靜之後。
便是滿場嘩然。
整個書院門前,響起一片嘈雜。
徐階更是雙手重重握拳。
從七品又如何?
重要的是皇帝革除了昌平州原有衙門,而新設昌平治安司。
還配發甲胄強弩等兵器。
這是什麽?
這是昌平一地盡歸治安司管轄,而這治安司還擁用遠超一般地方縣衙的武力。
昌平今日那六百民壯隊,隨著這道旨意,便算是成了官麵上得到承認的戰力了。
雖然旨意上沒說錢糧從何處撥付,但想來還是昌平自己解決。
可意義卻不同了。
在場所有人可都記得清楚。
當時在介紹這支昌平民壯隊的時候,這邊說的是一旦遇到外寇侵入,昌平便能將民壯隊擴為三千人。
而旨意上那句諸兵器不禁。
大抵就是為了這三千人準備的。
看似從七品的治安司司正。
非高官厚祿,亦非公侯伯爵。
卻分明就是非侯而爵。
非侯而爵!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
書院門前的人們,也漸漸反應過來,想到了這一層。
大明時至今日,除了君王外戚,偶有違製被冊封爵位,幾乎再無尋常人能獲封爵位。
可謂是一爵難求。
非軍功,非大功,不可封爵。
即便皇帝如何寵愛嚴紹庭,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將他封爵。
但是。
如今這個昌平治安司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一個從七品的治安司衙門,卻掌握著昌平百裏之地的民生、治安。
這自然就是非侯而爵。
說一句昌平皆為嚴紹庭食邑也不為過!
不等眾人有所反應。
呂芳已經開始宣讀那第二道旨意。
眾人聞見動靜,大多數人已經是心中一片空白。
這非侯而爵的事情都弄出來了。
皇帝這第二道旨意,就算是再離譜,也不算離譜了。
而呂芳卻是誦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製曰:”
此言一出。
本來還在等著皇帝更加離譜的旨意的人們,卻又是一愣,紛紛麵露不解。
聖旨曆來都有三種寫法。
詔曰、製曰、敕曰。
詔,乃是昭告天下之用,官民皆要知曉。
製,乃宣示皇恩與百官,與尋常百姓無關。
敕,就是告誡以及敕封的時候用了。
方才那革除昌平州原有官府衙門,新設昌平治安司,用詔曰自然是正確的。
而這第二道,卻是製曰。
非是詔曰,也不是敕曰。
這就增加了很多未知數了。
當眾人猜測不已的時候。
呂芳已經將下麵的內容喊了出來:“有女陸氏,勳臣之後,賢淑端莊,親民事事,嫁侍元輔之門,恭順和睦,乃百官內宅所效,著晉誥命恭人,一應賞賜不缺,欽此。”
幾隻驚雀越過枝頭,落在了書院山牆之上,發出喳喳聲。
而山牆下的文武百官、名儒學子、昌平百姓,則是安靜無比。
本來不少人還在震驚於嚴紹庭這一次,非侯而爵,隆恩浩蕩。
此時再聽這第二道旨意。
卻是紛紛麵露曖昧,目光玩味。
國朝有製,誥命官員內眷,一品稱一品夫人,二品為夫人,三品淑人。
而這道旨意,自然是對嚴紹庭的內眷,陸文燕大妹子去的。
恭人。
乃四品誥命。
但嚴紹庭如今,那一身官職,品級最高的也不過是詹事府右春坊正五品右庶子,以及戶部浙江清吏司正五品郎中。
嚴紹庭五品官。
陸文燕卻是四品誥命。
這往後嚴紹庭在家裏,豈不是還要喊一聲:陸恭人好?
甚至於有人想到此處。
不禁失笑出聲。
這不笑還好,一旦有一個人笑了,在場所有人都開始失聲露笑,卻又不得不強忍著。
嚴紹庭同樣是一臉黑線。
這定然是老道長的惡趣味!
一把年紀!
竟然還搞這種惡趣事!
就算是要給自家大妹子加誥命,也該是依著自己的五品官,敕封五品宜人誥命才是。
難不成自己還要反過來,以後跟著自家大妹子升官?
大妹子成了一品夫人,自己才能當上大明朝的一品大員?
老道長屬實不當人也!
黃錦也是憋著笑,收好聖旨,上前攙扶住嚴紹庭。
“嚴侍讀,這是陛下親自吩咐的事情,伱可不要怪罪陸……恭人。”
就連黃錦。
也忍不住想要笑出聲來。
那張臉,憋得通紅。
嚴紹庭隻能是緊皺眉頭,開口道:“陛下隆恩浩蕩,我家夫人能得陛下皇恩敕封,乃臣與夫人之幸,嚴門榮光。”
一旁的陸文燕大妹子,此刻亦是一臉的呆滯。
自己好像什麽都沒幹。
就比郎君的官階還要高?
陸大妹子那雙黑白分明的眼珠子一轉。
心裏已經閃過好幾個念頭。
她黛眉微微挑動,俏目瞥向身邊黑著臉的嚴紹庭。
“哼!”
“下回想要爬上床,得先讓你問了本恭人的好才行!”
嚴紹庭隻能是領下這兩道旨意。
然後請了在場眾人進到書院。
正是這個時候。
一直不曾見到的陸繹。
忽然從斜落裏閃到還在思考著以後怎麽研發新姿勢的嚴紹庭身邊。
“姐夫。”
“你要查的人,已經找到罪證了。”
…………
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
還是兩道旨意。
而皇帝此刻就在昌平書院內,正在悄悄的感受著那久違的父子親情。
但旨意卻已經自京城送來。
可見皇帝始終關注著今日昌平的動向。
眾人不敢怠慢。
就連有了賭資,準備和王老匹夫再戰三百回合的聶豹、錢德洪,也是趕忙起身。
三人雖不是在朝官員。
可天子旨意,卻是萬民都要迎接的。
眾人趕至書院前門外。
這邊早有書院的人布置好了供案。
呂芳領著幾名小太監,左右各有一道旨意被小太監靜靜的捧在手上托案裏。
這一會兒的功夫。
本來還在昌平各處觀察的朝堂官員們,也都已經趕了過來。
看著那兩道明晃晃的聖旨。
眾人浮想聯翩,心中生出無數猜測。
今日昌平所見所聞,可以說是舉朝,乃至於是自太祖創立大明以來,都未曾有過的。
此等罕見之事。
皇帝有所封賞,自然是應有之意。
眾人這時候猜測的,隻是皇帝這一次又會拿什麽來賞賜一手締造如今昌平的嚴紹庭。
上一次。
西苑萬壽宮聖前獨對,嚴紹庭便得了一個明年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春闈會試主考官的差遣。
雖然不是什麽官職。
卻是一科進士的座師。
這等好處,雖然不會顯露於一時,卻會在往後的日子裏一點點的化為助力。
在人群之中。
徐時行滿臉激動的拉著身邊的王錫爵。
“元馭!”
“這定然是陛下要賞賜先生了!”
“昌平此情此景,國朝罕見,前所未有,一旦取其一二之法行於天下,也是天下黎庶的大幸事!”
相較於徐時行的激動。
王錫爵就顯得平靜多了。
他看向周圍同樣麵露激動的南直隸同學們。
王錫爵低聲開口:“汝默,你真覺得先生在昌平推行的法子,能在其他地方施行?”
“如何不能?”
徐時行歪頭側目看向王元馭,麵露不解。
王錫爵看了一眼這位同學:“你如果覺得先生是不死之身,你就可以這樣認為。”
“不死?”
徐時行念道了一聲,然後渾身一顫。
見徐同學想到了根源。
王錫爵這才繼續看向書院門口。
書院門前。
嚴紹庭等人已經悉數到場。
外出的徐階、高拱、袁煒三人,也與一幹六部尚書、五寺卿趕了回來站在一旁。
人群之中。
內閣自然是站在最前列。
徐階拉住兒子徐琨,拉到了身邊。
如今自尚寶司轉任戶部浙江清吏司主事的徐琨,看著老爹的舉動,麵露疑惑。
徐階則是低聲道:“看清楚,看明白了。”
徐琨臉上不解之色更盛。
看什麽?
要明白什麽?
父親沒有說,自己也不懂。
他隻能瞪大雙眼,看著眼前那兩道聖旨。
心中卻是漸漸泛起酸水。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這兩道旨意,是奔著嚴紹庭而去的。
徐琨微微眯眼,腦中細細回想,僅僅是這快一年的時間,嚴紹庭就已經接旨無數次。
同為當朝內閣大臣家中子弟。
為何偏偏是他嚴紹庭?
這頭。
呂芳見到嚴紹庭已經出來。
麵露笑容。
“嚴侍讀,接旨吧。”
嚴紹庭看向對方。
見其額頭帶有虛汗,就知道這是趕著時辰回京擬旨,再帶回來的。
他持身站立,輕聲開口:“呂公公辛苦。”
說完之後,這才站在最前麵,領著一幫人俯身跪地。
呂芳則是麵上微微一笑。
這就是嚴侍讀不同於別人的地方。
也是自己願意與他交好的地方。
至於錢糧、好處?
自己執掌內廷,身為司禮監掌印太監,會缺?
見到周圍人群都跪了下來。
呂芳這才從一旁取了一道旨意捧在手中,緩緩打開。
大概是因為趕時間。
今天這道旨意,有別於過去老道長遣詞造句的風格,而采用了大白話的書寫方式。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有地方昌平災後,官員力行治民之法,富裕百姓,法善而民安,朕心甚悅。革昌平州,設昌平治安司,配甲胄六十、弩六十、刀槍六百,諸兵器不禁,耕種此地,拱衛京師門戶。著臣工嚴紹庭,領昌平治安司從七品司正職,鹹使布告中外。”
昌平書院門前。
一片寂靜。
皇帝的旨意,有些出乎眾人意料的。
不是給嚴紹庭加官進爵,也不是厚賞恩賜。
隻是革了昌平州原有的官府衙門,而新設一個昌平治安司。
甚至於是配給甲胄、強弩、刀槍。
而這個所謂昌平治安司司正,也不過是從七品。
比之國朝正七品知縣,也矮了半級。
可是。
在寂靜之後。
便是滿場嘩然。
整個書院門前,響起一片嘈雜。
徐階更是雙手重重握拳。
從七品又如何?
重要的是皇帝革除了昌平州原有衙門,而新設昌平治安司。
還配發甲胄強弩等兵器。
這是什麽?
這是昌平一地盡歸治安司管轄,而這治安司還擁用遠超一般地方縣衙的武力。
昌平今日那六百民壯隊,隨著這道旨意,便算是成了官麵上得到承認的戰力了。
雖然旨意上沒說錢糧從何處撥付,但想來還是昌平自己解決。
可意義卻不同了。
在場所有人可都記得清楚。
當時在介紹這支昌平民壯隊的時候,這邊說的是一旦遇到外寇侵入,昌平便能將民壯隊擴為三千人。
而旨意上那句諸兵器不禁。
大抵就是為了這三千人準備的。
看似從七品的治安司司正。
非高官厚祿,亦非公侯伯爵。
卻分明就是非侯而爵。
非侯而爵!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
書院門前的人們,也漸漸反應過來,想到了這一層。
大明時至今日,除了君王外戚,偶有違製被冊封爵位,幾乎再無尋常人能獲封爵位。
可謂是一爵難求。
非軍功,非大功,不可封爵。
即便皇帝如何寵愛嚴紹庭,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將他封爵。
但是。
如今這個昌平治安司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一個從七品的治安司衙門,卻掌握著昌平百裏之地的民生、治安。
這自然就是非侯而爵。
說一句昌平皆為嚴紹庭食邑也不為過!
不等眾人有所反應。
呂芳已經開始宣讀那第二道旨意。
眾人聞見動靜,大多數人已經是心中一片空白。
這非侯而爵的事情都弄出來了。
皇帝這第二道旨意,就算是再離譜,也不算離譜了。
而呂芳卻是誦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製曰:”
此言一出。
本來還在等著皇帝更加離譜的旨意的人們,卻又是一愣,紛紛麵露不解。
聖旨曆來都有三種寫法。
詔曰、製曰、敕曰。
詔,乃是昭告天下之用,官民皆要知曉。
製,乃宣示皇恩與百官,與尋常百姓無關。
敕,就是告誡以及敕封的時候用了。
方才那革除昌平州原有官府衙門,新設昌平治安司,用詔曰自然是正確的。
而這第二道,卻是製曰。
非是詔曰,也不是敕曰。
這就增加了很多未知數了。
當眾人猜測不已的時候。
呂芳已經將下麵的內容喊了出來:“有女陸氏,勳臣之後,賢淑端莊,親民事事,嫁侍元輔之門,恭順和睦,乃百官內宅所效,著晉誥命恭人,一應賞賜不缺,欽此。”
幾隻驚雀越過枝頭,落在了書院山牆之上,發出喳喳聲。
而山牆下的文武百官、名儒學子、昌平百姓,則是安靜無比。
本來不少人還在震驚於嚴紹庭這一次,非侯而爵,隆恩浩蕩。
此時再聽這第二道旨意。
卻是紛紛麵露曖昧,目光玩味。
國朝有製,誥命官員內眷,一品稱一品夫人,二品為夫人,三品淑人。
而這道旨意,自然是對嚴紹庭的內眷,陸文燕大妹子去的。
恭人。
乃四品誥命。
但嚴紹庭如今,那一身官職,品級最高的也不過是詹事府右春坊正五品右庶子,以及戶部浙江清吏司正五品郎中。
嚴紹庭五品官。
陸文燕卻是四品誥命。
這往後嚴紹庭在家裏,豈不是還要喊一聲:陸恭人好?
甚至於有人想到此處。
不禁失笑出聲。
這不笑還好,一旦有一個人笑了,在場所有人都開始失聲露笑,卻又不得不強忍著。
嚴紹庭同樣是一臉黑線。
這定然是老道長的惡趣味!
一把年紀!
竟然還搞這種惡趣事!
就算是要給自家大妹子加誥命,也該是依著自己的五品官,敕封五品宜人誥命才是。
難不成自己還要反過來,以後跟著自家大妹子升官?
大妹子成了一品夫人,自己才能當上大明朝的一品大員?
老道長屬實不當人也!
黃錦也是憋著笑,收好聖旨,上前攙扶住嚴紹庭。
“嚴侍讀,這是陛下親自吩咐的事情,伱可不要怪罪陸……恭人。”
就連黃錦。
也忍不住想要笑出聲來。
那張臉,憋得通紅。
嚴紹庭隻能是緊皺眉頭,開口道:“陛下隆恩浩蕩,我家夫人能得陛下皇恩敕封,乃臣與夫人之幸,嚴門榮光。”
一旁的陸文燕大妹子,此刻亦是一臉的呆滯。
自己好像什麽都沒幹。
就比郎君的官階還要高?
陸大妹子那雙黑白分明的眼珠子一轉。
心裏已經閃過好幾個念頭。
她黛眉微微挑動,俏目瞥向身邊黑著臉的嚴紹庭。
“哼!”
“下回想要爬上床,得先讓你問了本恭人的好才行!”
嚴紹庭隻能是領下這兩道旨意。
然後請了在場眾人進到書院。
正是這個時候。
一直不曾見到的陸繹。
忽然從斜落裏閃到還在思考著以後怎麽研發新姿勢的嚴紹庭身邊。
“姐夫。”
“你要查的人,已經找到罪證了。”
…………
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