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


    朝廷已經有幾十年,在軍需上時刻都表現出一種疲軟的感覺。


    但是如今。


    戚繼光站在一片山崗,眺望不遠處正在打掃的戰場。


    更遠處。


    便是碧波浩瀚的東海。


    海灘上,有幾道煙柱吞天蔽日。


    徐文璧也陪同在戚繼光身邊,身披甲胄,腰佩長刀。


    年輕的大明勳貴子弟,或許是海風吹的多了,已經有了幾分戰陣悍將的模樣。


    徐文璧麵露笑容:“此戰之後,浙江倭靖,全乃將軍之功。”


    這是浙江平倭的最後一場戰事了。


    如今也已經落下帷幕。


    從水師那邊得來的消息,外海倭寇幾乎已經是銷聲匿跡。


    還有些許逃走的倭寇,也在往更南邊的福建、廣東去了。


    戚繼光的心情同樣很不錯。


    今年自花街一戰之後,浙兵幾乎是每戰必勝,斬獲頗豐。


    隻是他同樣清楚。


    這是為什麽。


    戚繼光有些感慨的笑著說道:“本將南征北戰至今,從未打過如此富裕的仗!”


    徐文璧側目看了過來。


    他知道,這位平定浙江倭患第一人所說的是什麽意思。


    也如同徐文璧所想的。


    戚繼光拱手說道:“若非嚴侍讀在京中多方照料,我軍糧草充足,軍械齊整,餉錢富裕,軍心振奮,恐怕即便平定浙江倭患,我軍損傷也不會如此輕微。”


    徐文璧心中生笑,臉上則是風波不驚,搖頭道:“當初在京中時,嚴侍讀便說,戚將軍乃本朝不可或缺的智勇將帥之才,即便沒有他,戚將軍依舊能百戰百勝。”


    自己在京中,有如此高的評價?


    戚繼光的腦海之中,不由浮現出一個麵孔模糊的年輕人形象。


    他忽的開口道:“嚴侍讀……是個怎樣的人?”


    雖然戚繼光清楚,自己嘴裏的嚴侍讀乃是嚴黨中人。


    可這位嚴侍讀,所行之事,卻又全然不同於過往的嚴黨。


    徐文璧本來想組織一些詞匯讚揚嚴紹庭,但想了一些,卻忽的麵露笑容。


    “或許,等將軍接到聖旨,赴京述職報功領賞的時候,親眼見到嚴侍讀便知道他是怎樣一個人了。”


    “哦?”


    戚繼光麵露好奇,有幾分遲疑:“本將也能入京?”


    徐文璧嗯了聲:“如果是往常,將軍即便有平定浙江倭患的功勞,也難被陛下召入京師領賞。但有嚴侍讀在,這一次等胡部堂將浙江的捷報送往京中,將軍就可以準備好,與胡部堂一同進京了。”


    山崗下,已經有隊伍正在傳令收兵,回營歇息。


    戚繼光卻是麵色一動。


    他低聲道:“胡部堂入京?是要留任京中?”


    徐文璧趕忙搖頭:“胡部堂已是封疆大吏,此等重臣任用,豈是卑職能揣測的,隻不過將軍這一遭定然是能去京中,與嚴侍讀見上一麵的。”


    正在這時。


    在後方的山脊線上,有一隊傳令兵趕了過來。


    “報!”


    “將軍,有總督衙門急令!”


    戚繼光立馬收斂所有的猜測,臉色板正,回身看向傳令兵。


    “說。”


    “胡部堂有令,命將軍整頓兵馬,明日開拔趕至江西,平定閩、廣等地流竄至江西境內賊子。”


    戚繼光目光一動,揮了揮手:“本將知曉了,明日準時開拔。”


    說完之後,戚繼光便側目看向徐文璧。


    徐文璧當即上前一步,拱手頷首道:“部堂以浙直總督,兼辦江西軍務,想來是那邊賊亂難以平息,方才要調將軍前去增援。”


    戚繼光點點頭:“你去安排,留出防守台州等地的兵力,餘下明日皆隨本將趕赴江西。”


    如今戚繼光麾下兵力,已經增添至萬人。


    這也是他為何會說,從未打過如此富裕的仗的原因。


    兵多將廣,糧草充足。


    古往今來,哪個將軍不喜歡。


    徐文璧當即抱拳領命,帶著山崗上幾個人趕往下麵快打掃完畢的戰場。


    而戚繼光則依舊留在山崗上,目視著前方。


    “嚴侍讀?”


    低聲念道了一句,戚繼光的臉上多了幾分期待。


    ……


    而在與浙江相隔不遠的蘇州府境內。


    督糧道署。


    張居正捏著剛剛送來的一份尚未拆封的書函。


    送信的是錦衣衛的人。


    而書函題跋,卻是嚴紹庭敬呈張閣老幾個字。


    嚴紹庭和錦衣衛的關係,還是頗為密切啊。


    張居正心中默默想著,將書函拆開。


    在拆信的過程中,張居正想了很多。


    或許是東南增產絲綢的事,又或許是兩府田畝的事情。


    自從他南下東南,時至今日。


    在知道,朝廷已經將行銷海外的絲綢生意,盡數交付對外商行,與那西班牙商人柏富貴及其背後的一幹外商時。


    張居正就清楚了一件事情。


    自己之所以在東南,或許從一開始,就隻是因為自己內閣輔臣的身份。


    一切。


    從一開始,或許就已經在嚴紹庭的算計之中?


    尤其是在得知近來京中局勢變化之後。


    張居正對此猜測,愈發肯定。


    此時。


    信也已拆開。


    張居正低頭看去。


    隻一張紙。


    隻一行字。


    “下官建請閣老回京之日以雙腳丈量地方。”


    一行字,一十七個字。


    除此之外,再無他言。


    張居正不禁皺起眉頭。


    “這是何意?”


    他抬頭看向前來送信的那名錦衣衛。


    錦衣衛搖了搖頭:“回稟閣老,嚴侍讀隻說閣老看到這份信,就會明白的。”


    張居正麵色愈發疑惑。


    但他還是揮了揮手,示意道:“有勞你了,去門房領份茶水錢。”


    錦衣衛拱手告退。


    獨留下張居正一人。


    “回京路上,地方或有情蔽?”


    張居正默默的念道了一聲,隨後臉色漸漸舒展開。


    他懂了。


    隻是卻非有所情蔽。


    這時候,張居正又想到一人。


    一個已經不少時候未曾再見到的那個人。


    海瑞,海剛峰。


    似乎,他也是一步一步從蘇州府出發,走向徽州府的。


    不由的,他就想到這一次出京南下,與在京中時,對地方的認識。


    不到一年光景,自己的認知就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或許,從地方走回京中。


    是個不錯的選擇?


    當東南的局勢,因為嚴紹庭而發生著一切變化的時候。


    京中。


    卻顯得有些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因為自從都察院的禦史,突然彈劾翰林院開始。


    那幾名上疏彈劾的禦史,又將矛頭指向了東宮詹事府。


    原因很簡單。


    虧空過甚。


    兩衙官員不思當差做事,有瀆職懈怠之嫌。


    科道言官忽然將矛頭對向朝堂清貴之地的翰林院和詹事府。


    這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偏偏就是出現了。


    翰林院和詹事府,自然是按照規矩,上疏自辯。


    等事情到了內閣。


    徐階自然是想要將事情壓下去。


    不論是翰林院還是詹事府,都是清流清貴之地。


    如何能讓都察院給盯死了。


    不過高拱卻是很意外的,表示要聽科道言官的聲音,要將這件事情查清楚。若翰林院和詹事府沒有問題,那麽也能為兩衙正名。


    隨後。


    袁煒便立即附議高拱。


    當徐階還要反對,認為科道言官這是因為近來無事,閑出來的事情。


    但當嚴嵩也表示讚同查明之後。


    內閣這裏也就成了壓倒性的決議。


    於是。


    事情就進了西苑。


    於此同時。


    嚴嵩又遞了一道奏請廷議推舉吏部尚書人選的奏疏。


    等事情都進了西苑。


    兩樁事並到一起,嘉靖召集內閣、六部於西苑萬壽宮廷議。


    早早的。


    嚴紹庭就和老嚴頭到了內閣。


    他們兩過來的時候,高翰文已經在班房門口那張桌子上,泡好了茶。


    茶。


    自然是嚴紹庭帶來的。


    老嚴家爺孫兩人也沒進班房,就站在門口,接過高翰文送來的茶水。


    嚴嵩打量了一眼高翰文。


    隨後側目看向嚴紹庭。


    嚴紹庭會意,當即笑著說道:“高翰林為官也已多年,不知未來可有打算?”


    聞言。


    高翰文心中頓時一跳。


    這是要用自己?


    高翰文當即躬身:“回侍讀的話,下官在朝為官,食君之祿,去留何處做事,一切皆由朝廷定奪。”


    我是一塊磚。


    朝廷搬到哪裏就是哪裏。


    嚴紹庭嗯了聲,側目看向老嚴頭。


    嚴嵩開口道:“還是留在京中的好,地方人事犬牙交錯,若想去地方,還得要再曆練些年頭。”


    高翰文躬身點頭。


    這是要讓自己在京中騰挪個衙門了。


    倒也不錯。


    這時候,外麵已經有人進來。


    說是徐閣老、高閣老等人都來了,六部的尚書們也都在往西苑萬壽宮那邊過去。


    嚴紹庭當即攙扶著老嚴頭,便走出內閣班房。


    出去後,便正好是迎麵遇到徐階、高拱、袁煒三人。


    嚴紹庭當即開口:“徐閣老、高閣老、袁閣老。”


    三人點點頭,隻是臉色卻各不相同。


    嚴嵩則是說道:“既然都來了,便去西苑吧,莫要讓陛下等的久了。”


    高拱點頭應是,側目看了一眼徐階。


    老嚴頭這是連口水,都不讓他喝。


    徐階哼哼了一聲,當即轉過身。


    嚴紹庭隻是瞥了一眼徐階,便繼續攙扶著老嚴頭往西苑走去。


    今天自己不需要出太多的力。


    主力還得看老高。


    不過麵對都察院禦史彈劾翰林院及詹事府,也不清楚徐階到底會準備用什麽手段回應。


    若是老高到時候支應不住的話。


    還得要從旁幫忙。


    不多時。


    眾人便已經到了萬壽宮外。


    六部尚書也早已等候在此。


    說是六部,其實是除了吏部之外的五部尚書在場。


    見到閣老們都到了,高燿、楊博、雷禮等人紛紛行禮。


    嚴嵩則隻是揮了揮手。


    “既然都到了。”


    “便一同進萬壽宮吧。”


    …………


    月票推薦票


    感謝海闊星朗、易烊千璽的澳澳打賞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父慈子孝,賣父求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肉絲米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肉絲米麵並收藏大明:父慈子孝,賣父求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