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一人之下嚴師傅
大明:父慈子孝,賣父求榮 作者:肉絲米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裕王府。
朱載坖和李妃兩人,麵對第一次開口說話的朱翊鈞,夫妻兩臉上的笑容根本就是止不住的。
一時間,兩人圍著朱翊鈞,就開始不停的喊著爹。
嚴紹庭作為未來的王府家庭教師,就站在一旁,心中卻是一陣後怕。
這小屁孩剛剛人生第一次開口說話。
自己看的可是清清楚楚。
這小子分明就是衝著自己來的。
要不是自己眼疾手快。
說不得今天這裕王府就出不去了。
消化完心中的後怕。
嚴紹庭側目斜覦向被朱載坖抱在懷裏的小屁孩。
這臭小子頂著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舌頭一彈一彈的,竟然是衝著朱載坖吐著泡泡。
裕王朱載坖卻是渾然不顧,滿臉漲紅,一個勁的衝著兒子朱翊鈞喊爹。
好半天之後。
大概是朱翊鈞被吵的有些煩了。
這才小拳頭搓著鼻子,眼珠子斜看向朱載坖。
“爹……”
喊完之後。
小屁孩朱翊鈞就渾身一顫,打了個噴嚏。
隨後。
繈褓裏噗的一聲。
竟然是放了個響屁。
然而。
朱載坖卻是高興壞了。
抱著朱翊鈞一個勁的打轉。
好半天之後。
看著兒子打了個哈氣,朱載坖這才有些不舍得的將朱翊鈞送回到李妃的懷裏。
李妃抱著兒子,衝著朱載坖福身施禮。
她隻是輕輕的拍了幾下,小屁孩朱翊鈞就已經趴在她的肩膀上沉沉的睡著了。
李妃小聲道:“等世子再大一些,到了出閣讀書的時候,還得要勞煩嚴師傅細心教導。”
嚴紹庭名義上,本來就是小屁孩朱翊鈞的侍讀,也就是先生老師了。
隻不過天家嘛。
你不能說是當天家的老師和先生,所以曆來都是侍讀,陪同讀書的意思。
嚴紹庭頷首出聲道:“世子聰慧,將來必定不凡。”
能凡嗎?
天家,那都是神仙。
李妃笑了笑,看了眼裕王,隨後便在兩個男人的注視下,回到了王府後宅。
前廳裏。
便隻剩下了裕王朱載坖和嚴紹庭兩人。
侍女過來重新上了茶,便在裕王朱載坖的指示下退出前廳。
“陛下並不會同意變法革新。”
一開口。
裕王就直點當下朝中的局麵,以及對他老子的心理猜測。
嚴紹庭剛剛才端起茶,還沒送到嘴邊,聽著這話當即就愣在了原地。
他側目看了眼裕王朱載坖。
隻好是放下碗蓋,將茶碗落在了一旁的茶幾上。
朱載坖看向默不作聲的嚴紹庭,臉上微微一笑。
“本王現在隻是與王府侍讀說話,不涉及朝堂。”
說著話。
朱載坖目光閃爍。
很多時候,那些人身在局中,所以看不清楚。
但他這個裕王爺,或許是因為置身朝局之外,所以很多事情反而看的更清楚。
朝廷已經從嚴黨和清流之爭。
一步步慢慢轉變成了變法和守成之爭。
除非將張居正給弄死。
不然朝局是不可能再轉變回去了。
很顯然。
自己的那位皇帝父親,並不會將張居正弄死。
甚至即便他不想要變法革新,也不會將張居正驅逐出朝堂。
不然。
為何偏偏隻將張居正開革出了內閣,但卻又保留了東閣大學士的官銜名頭。
不論是張居正。
還是眼前這位嚴師傅。
都是那位皇帝父親,留給自己的。
朱載坖心中很清楚明白這個事實。
嚴紹庭卻謹慎道:“陛下非是不願變法革新,若是不願又豈能準允微臣所奏免除歙縣已行二百年的人丁絲絹稅課,又另外開征徽州府六縣協防銀,再準蘇州、鬆江兩府協防商稅銀?
陛下自登基以來,勵精圖治,垂拱而治,曆來都是力求天下平穩,朝局穩重,官民平衡。不論變法還是守成,一切皆為聖裁,朝堂百官如何爭論,都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但如何做卻都要陛下一人決斷。”
這就是一番廢話。
卻是不得不說的廢話。
自己總不能當著老道長兒子的麵,吐槽老道長的懈怠或者說他是慫逼?
朱載坖麵露笑容,點頭道:“嚴師傅雖然年輕,但性子如嚴閣老一般穩重,大概也是因為如此,才能得陛下信任且屢屢委以重任。”
拿不準這位大爺到底是想說什麽。
嚴紹庭隻能搖頭道:“不過是陛下和王爺顧著微臣年輕,放縱微臣胡鬧而已。”
朱載坖搖搖頭,轉口道:“譚綸去年到了浙江道,如今升任浙江道巡撫,一時半會兒也回不來京中。王府這邊,徐師傅、高師傅他們也都在忙著國事,張師傅還有順天府這一攤子的事情等著……”
說完之後。
朱載坖目光轉動。
他在思考。
若是將來有朝一日……
自己該如何應對,或者說安置嚴紹庭?
他的耳邊,似乎還在回蕩著孩子的哭啼聲,以及那響亮的呼喊聲。
朱載坖麵上微微一笑:“如今也就嚴師傅,人在京中,雖然擔負諸多事宜,但這些事嚴師傅也是用人有方,諸事各有人在負責。嚴師傅往後可要多多來王府,裕王府上下除了本王,嚴侍讀想做什麽想說什麽,便如在自家一般。”
終於。
朱載坖還是將心中的思量說出了口。
嚴紹庭卻是眉頭一挑,心中微微一動。
大朱這意思?
自己以後在裕王府,就是一人之下的了?
那自己往後在新朝……
隻是稍稍一想,嚴紹庭便很快在心中打散了這個想法。
即便是往後在新朝,眼前這位裕王也隻會先用老高才是。
畢竟。
高拱算得上是裕王朱載坖真正的先生。
等老高用完之後,論資排輩也該是張居正才對。
等到自己的時候。
恐怕都要等到小屁孩那時候了。
不過好消息是。
老道長沒幾年活了!
大朱也沒幾年活了!
雖然裕王朱載坖為人挺不錯的。
若是有必要,往後自己倒是可以規勸一下他,別當了皇帝,就整日沉迷女色,最後弄得入不敷出,直接蹬腿嗝屁了。
念頭隻是一瞬間。
嚴紹庭已經拱手起身,麵露惶恐:“微臣萬萬不敢!”
朱載坖卻是皺眉道:“這又有何妨?嚴侍讀不必如此拘謹。”
嚴紹庭卻是不敢真成了愣頭青。
而是開口道:“微臣是臣子,而王爺是君,更是我大明朝的儲……儲君!大明將來祖宗社稷的繼承者!微臣惶恐,安敢在王府造次,亂了君臣位份。”
朱載坖麵上眉頭皺緊,但心中卻是開心的。
或許是自己真的嚇著這小子了。
竟然連儲君的話都說出口了。
自己既非太子,又非居東宮,如何能稱得上儲君。
那這就說明,這是嚴紹庭這小子自己心中認定了,自己就是大明朝將來唯一的皇位人選。
朱載坖麵上卻是趕忙說道:“嚴侍讀慎言!儲君之言,萬不能胡亂說,這是國朝規矩。”
嚴紹庭瞧著心裏不知道已經有多歡喜了的裕王,便開始發揮出自己作為年輕人的直爽。
他頷首道:“微臣以為,王爺便是我大明唯一的儲君人選!隻是過去……所以才未曾有那個名頭而已。但國朝上下,我大明朝這江山社稷,天下兩京一十三省億兆黎庶,往後終究是要落在王爺的肩上!”
這算是嚴紹庭第一次公開,當著朱載坖的麵,表示投誠。
朱載坖心中自然是歡喜的不行。
但依舊是繃著臉:“嚴師傅!慎言!若是再說此話,本王也隻能上疏自請其罪了!”
沒說懲罰自己,反倒是說自請其罪。
這大朱啊。
心思一點都藏不住。
嚴紹庭卻是見好就收:“微臣謹遵王爺之命,往後再不說此話了。”
朱載坖這才鬆了一口氣,目光看向四周。
而後。
他才重申道:“但不論如何,嚴師傅往後在王府除了本王,盡管吩咐。”
嚴紹庭這時候也就順坡下驢,躬身抱拳道:“臣謝王爺恩賞信重,絕不辜負王爺期許,定當在朝盡心竭力當差做事。”
朱載坖卻是笑著擺擺手,而後轉口道:“說起來,前幾日李妃還與本王說,若是有機會還要感謝一番嚴侍郎。”
嚴紹庭佯裝不知,麵露好奇:“哦?不知家父做了什麽,竟然能讓王妃托請王爺,感謝家父的。”
朱載坖看了一眼嚴紹庭。
隨後才隨口說道:“說起來也確實該感謝嚴侍郎的,去歲入冬後,工部那邊就是嚴侍郎周轉,撥付了匠人和錢糧,將王府幾處久不修繕的宮殿給重新修繕了一番。”
至於說。
嚴世蕃借著工部的名頭,時不時就給裕王府送些地方上的特產這等小事情。
朱載坖就沒有說了。
嚴紹庭則是笑著說道:“工部職在皇城、天下殿宇、溝渠、水利、道路營造,為王府修繕宮殿,也是職責所在。想來便是家父在此,也不敢受謝於王爺。”
朱載坖卻是伸手示意嚴紹庭坐下。
而後開口道:“職責是職責,但朝廷這幾年艱難,本王也是看得見,不論如何,還是要多謝嚴侍郎能在工部周轉。隻是王府曆來也是捉襟見肘的,便是想要感謝也沒什麽東西能拿得出手,本王也隻能托請嚴師傅,今日回府代為感謝嚴侍郎。”
嚴紹庭剛剛坐下,卻又站起身拱手道:“王爺言重,微臣定不敢忘。”
朱載坖見嚴紹庭如此嚴肅,臉上露出笑容。
他笑著說道:“說起來,如今朝堂上張師傅提出的變法革新一事,不知嚴師傅是如何看的?”
自己能怎麽看?
自己和老張現在可是大仇人!
嚴紹庭麵露笑容,有些不好意思道:“說起來,微臣和張閣老還有些私下裏的嫌隙,但張閣老所提的變法革新,微臣雖然時下覺得有所錯漏,但想來本心是好的,而且若是時局所致,我朝也該做些推陳出新的事情,畢竟天下沒有千年不變的道理。”
既不否認自己現在和老張表麵的緊張關係。
但也不否認,大明朝是該推陳出新。
朱載坖見狀,心中對嚴紹庭的觀感,又是上了一個台階。
即便是兩人私下有所嫌隙,而且張居正已經被貶為順天知府,但嚴紹庭依舊以閣老相稱。
坦蕩!
穩重!
不偏不倚!
這才是自己往後在新朝需要的可以委以重任的臣子!
朱載坖笑著說道:“嚴師傅和張師傅當時在通惠河碼頭上……”
說到這裏。
朱載坖又是一笑,轉口道:“等回頭若是有機會,王府這邊擺上一桌,到時候本王遣人請了嚴師傅和張師傅一同過來,我們幾人一起喝杯酒。”
這是打算要從中調和嚴紹庭和張居正如今看似緊張的關係了。
嚴紹庭哪裏能不讓大明朝未來的皇帝做這個好人。
他當即回道:“若是能如此,卻是微臣之幸了。”
隨後。
兩人又在王府裏說了好一陣的話。
大抵都是圍繞著如今的朝局,天南海北的困難,以及越來越紅火的昌平去聊的。
直到嚴紹庭瞧著外麵天色不早。
這才推辭掉了朱載坖提出的要在王府用膳的邀請,躬身離開王府。
站在王府外。
看著連這座裕王府大門,都被老小子給換了。
嚴紹庭心中生笑。
他不由想到了張居正。
也不知道這位,最近都準備做些什麽。
一路亂七八糟的想著。
便到了嚴府巷。
不等嚴紹庭停下腳步,嚴虎就從府裏趕了出來。
“大少爺。”
“閣老說您要是回來了,就直接去書房那邊。”
嚴紹庭麵露疑惑:“是出什麽事情了?”
嚴虎搖搖頭:“閣老並沒有說,不過好像是朝廷裏出了些事情。”
嚴紹庭點點頭。
隨即便往老嚴頭那邊的書房趕了過去。
…………
月票推薦票
朱載坖和李妃兩人,麵對第一次開口說話的朱翊鈞,夫妻兩臉上的笑容根本就是止不住的。
一時間,兩人圍著朱翊鈞,就開始不停的喊著爹。
嚴紹庭作為未來的王府家庭教師,就站在一旁,心中卻是一陣後怕。
這小屁孩剛剛人生第一次開口說話。
自己看的可是清清楚楚。
這小子分明就是衝著自己來的。
要不是自己眼疾手快。
說不得今天這裕王府就出不去了。
消化完心中的後怕。
嚴紹庭側目斜覦向被朱載坖抱在懷裏的小屁孩。
這臭小子頂著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舌頭一彈一彈的,竟然是衝著朱載坖吐著泡泡。
裕王朱載坖卻是渾然不顧,滿臉漲紅,一個勁的衝著兒子朱翊鈞喊爹。
好半天之後。
大概是朱翊鈞被吵的有些煩了。
這才小拳頭搓著鼻子,眼珠子斜看向朱載坖。
“爹……”
喊完之後。
小屁孩朱翊鈞就渾身一顫,打了個噴嚏。
隨後。
繈褓裏噗的一聲。
竟然是放了個響屁。
然而。
朱載坖卻是高興壞了。
抱著朱翊鈞一個勁的打轉。
好半天之後。
看著兒子打了個哈氣,朱載坖這才有些不舍得的將朱翊鈞送回到李妃的懷裏。
李妃抱著兒子,衝著朱載坖福身施禮。
她隻是輕輕的拍了幾下,小屁孩朱翊鈞就已經趴在她的肩膀上沉沉的睡著了。
李妃小聲道:“等世子再大一些,到了出閣讀書的時候,還得要勞煩嚴師傅細心教導。”
嚴紹庭名義上,本來就是小屁孩朱翊鈞的侍讀,也就是先生老師了。
隻不過天家嘛。
你不能說是當天家的老師和先生,所以曆來都是侍讀,陪同讀書的意思。
嚴紹庭頷首出聲道:“世子聰慧,將來必定不凡。”
能凡嗎?
天家,那都是神仙。
李妃笑了笑,看了眼裕王,隨後便在兩個男人的注視下,回到了王府後宅。
前廳裏。
便隻剩下了裕王朱載坖和嚴紹庭兩人。
侍女過來重新上了茶,便在裕王朱載坖的指示下退出前廳。
“陛下並不會同意變法革新。”
一開口。
裕王就直點當下朝中的局麵,以及對他老子的心理猜測。
嚴紹庭剛剛才端起茶,還沒送到嘴邊,聽著這話當即就愣在了原地。
他側目看了眼裕王朱載坖。
隻好是放下碗蓋,將茶碗落在了一旁的茶幾上。
朱載坖看向默不作聲的嚴紹庭,臉上微微一笑。
“本王現在隻是與王府侍讀說話,不涉及朝堂。”
說著話。
朱載坖目光閃爍。
很多時候,那些人身在局中,所以看不清楚。
但他這個裕王爺,或許是因為置身朝局之外,所以很多事情反而看的更清楚。
朝廷已經從嚴黨和清流之爭。
一步步慢慢轉變成了變法和守成之爭。
除非將張居正給弄死。
不然朝局是不可能再轉變回去了。
很顯然。
自己的那位皇帝父親,並不會將張居正弄死。
甚至即便他不想要變法革新,也不會將張居正驅逐出朝堂。
不然。
為何偏偏隻將張居正開革出了內閣,但卻又保留了東閣大學士的官銜名頭。
不論是張居正。
還是眼前這位嚴師傅。
都是那位皇帝父親,留給自己的。
朱載坖心中很清楚明白這個事實。
嚴紹庭卻謹慎道:“陛下非是不願變法革新,若是不願又豈能準允微臣所奏免除歙縣已行二百年的人丁絲絹稅課,又另外開征徽州府六縣協防銀,再準蘇州、鬆江兩府協防商稅銀?
陛下自登基以來,勵精圖治,垂拱而治,曆來都是力求天下平穩,朝局穩重,官民平衡。不論變法還是守成,一切皆為聖裁,朝堂百官如何爭論,都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但如何做卻都要陛下一人決斷。”
這就是一番廢話。
卻是不得不說的廢話。
自己總不能當著老道長兒子的麵,吐槽老道長的懈怠或者說他是慫逼?
朱載坖麵露笑容,點頭道:“嚴師傅雖然年輕,但性子如嚴閣老一般穩重,大概也是因為如此,才能得陛下信任且屢屢委以重任。”
拿不準這位大爺到底是想說什麽。
嚴紹庭隻能搖頭道:“不過是陛下和王爺顧著微臣年輕,放縱微臣胡鬧而已。”
朱載坖搖搖頭,轉口道:“譚綸去年到了浙江道,如今升任浙江道巡撫,一時半會兒也回不來京中。王府這邊,徐師傅、高師傅他們也都在忙著國事,張師傅還有順天府這一攤子的事情等著……”
說完之後。
朱載坖目光轉動。
他在思考。
若是將來有朝一日……
自己該如何應對,或者說安置嚴紹庭?
他的耳邊,似乎還在回蕩著孩子的哭啼聲,以及那響亮的呼喊聲。
朱載坖麵上微微一笑:“如今也就嚴師傅,人在京中,雖然擔負諸多事宜,但這些事嚴師傅也是用人有方,諸事各有人在負責。嚴師傅往後可要多多來王府,裕王府上下除了本王,嚴侍讀想做什麽想說什麽,便如在自家一般。”
終於。
朱載坖還是將心中的思量說出了口。
嚴紹庭卻是眉頭一挑,心中微微一動。
大朱這意思?
自己以後在裕王府,就是一人之下的了?
那自己往後在新朝……
隻是稍稍一想,嚴紹庭便很快在心中打散了這個想法。
即便是往後在新朝,眼前這位裕王也隻會先用老高才是。
畢竟。
高拱算得上是裕王朱載坖真正的先生。
等老高用完之後,論資排輩也該是張居正才對。
等到自己的時候。
恐怕都要等到小屁孩那時候了。
不過好消息是。
老道長沒幾年活了!
大朱也沒幾年活了!
雖然裕王朱載坖為人挺不錯的。
若是有必要,往後自己倒是可以規勸一下他,別當了皇帝,就整日沉迷女色,最後弄得入不敷出,直接蹬腿嗝屁了。
念頭隻是一瞬間。
嚴紹庭已經拱手起身,麵露惶恐:“微臣萬萬不敢!”
朱載坖卻是皺眉道:“這又有何妨?嚴侍讀不必如此拘謹。”
嚴紹庭卻是不敢真成了愣頭青。
而是開口道:“微臣是臣子,而王爺是君,更是我大明朝的儲……儲君!大明將來祖宗社稷的繼承者!微臣惶恐,安敢在王府造次,亂了君臣位份。”
朱載坖麵上眉頭皺緊,但心中卻是開心的。
或許是自己真的嚇著這小子了。
竟然連儲君的話都說出口了。
自己既非太子,又非居東宮,如何能稱得上儲君。
那這就說明,這是嚴紹庭這小子自己心中認定了,自己就是大明朝將來唯一的皇位人選。
朱載坖麵上卻是趕忙說道:“嚴侍讀慎言!儲君之言,萬不能胡亂說,這是國朝規矩。”
嚴紹庭瞧著心裏不知道已經有多歡喜了的裕王,便開始發揮出自己作為年輕人的直爽。
他頷首道:“微臣以為,王爺便是我大明唯一的儲君人選!隻是過去……所以才未曾有那個名頭而已。但國朝上下,我大明朝這江山社稷,天下兩京一十三省億兆黎庶,往後終究是要落在王爺的肩上!”
這算是嚴紹庭第一次公開,當著朱載坖的麵,表示投誠。
朱載坖心中自然是歡喜的不行。
但依舊是繃著臉:“嚴師傅!慎言!若是再說此話,本王也隻能上疏自請其罪了!”
沒說懲罰自己,反倒是說自請其罪。
這大朱啊。
心思一點都藏不住。
嚴紹庭卻是見好就收:“微臣謹遵王爺之命,往後再不說此話了。”
朱載坖這才鬆了一口氣,目光看向四周。
而後。
他才重申道:“但不論如何,嚴師傅往後在王府除了本王,盡管吩咐。”
嚴紹庭這時候也就順坡下驢,躬身抱拳道:“臣謝王爺恩賞信重,絕不辜負王爺期許,定當在朝盡心竭力當差做事。”
朱載坖卻是笑著擺擺手,而後轉口道:“說起來,前幾日李妃還與本王說,若是有機會還要感謝一番嚴侍郎。”
嚴紹庭佯裝不知,麵露好奇:“哦?不知家父做了什麽,竟然能讓王妃托請王爺,感謝家父的。”
朱載坖看了一眼嚴紹庭。
隨後才隨口說道:“說起來也確實該感謝嚴侍郎的,去歲入冬後,工部那邊就是嚴侍郎周轉,撥付了匠人和錢糧,將王府幾處久不修繕的宮殿給重新修繕了一番。”
至於說。
嚴世蕃借著工部的名頭,時不時就給裕王府送些地方上的特產這等小事情。
朱載坖就沒有說了。
嚴紹庭則是笑著說道:“工部職在皇城、天下殿宇、溝渠、水利、道路營造,為王府修繕宮殿,也是職責所在。想來便是家父在此,也不敢受謝於王爺。”
朱載坖卻是伸手示意嚴紹庭坐下。
而後開口道:“職責是職責,但朝廷這幾年艱難,本王也是看得見,不論如何,還是要多謝嚴侍郎能在工部周轉。隻是王府曆來也是捉襟見肘的,便是想要感謝也沒什麽東西能拿得出手,本王也隻能托請嚴師傅,今日回府代為感謝嚴侍郎。”
嚴紹庭剛剛坐下,卻又站起身拱手道:“王爺言重,微臣定不敢忘。”
朱載坖見嚴紹庭如此嚴肅,臉上露出笑容。
他笑著說道:“說起來,如今朝堂上張師傅提出的變法革新一事,不知嚴師傅是如何看的?”
自己能怎麽看?
自己和老張現在可是大仇人!
嚴紹庭麵露笑容,有些不好意思道:“說起來,微臣和張閣老還有些私下裏的嫌隙,但張閣老所提的變法革新,微臣雖然時下覺得有所錯漏,但想來本心是好的,而且若是時局所致,我朝也該做些推陳出新的事情,畢竟天下沒有千年不變的道理。”
既不否認自己現在和老張表麵的緊張關係。
但也不否認,大明朝是該推陳出新。
朱載坖見狀,心中對嚴紹庭的觀感,又是上了一個台階。
即便是兩人私下有所嫌隙,而且張居正已經被貶為順天知府,但嚴紹庭依舊以閣老相稱。
坦蕩!
穩重!
不偏不倚!
這才是自己往後在新朝需要的可以委以重任的臣子!
朱載坖笑著說道:“嚴師傅和張師傅當時在通惠河碼頭上……”
說到這裏。
朱載坖又是一笑,轉口道:“等回頭若是有機會,王府這邊擺上一桌,到時候本王遣人請了嚴師傅和張師傅一同過來,我們幾人一起喝杯酒。”
這是打算要從中調和嚴紹庭和張居正如今看似緊張的關係了。
嚴紹庭哪裏能不讓大明朝未來的皇帝做這個好人。
他當即回道:“若是能如此,卻是微臣之幸了。”
隨後。
兩人又在王府裏說了好一陣的話。
大抵都是圍繞著如今的朝局,天南海北的困難,以及越來越紅火的昌平去聊的。
直到嚴紹庭瞧著外麵天色不早。
這才推辭掉了朱載坖提出的要在王府用膳的邀請,躬身離開王府。
站在王府外。
看著連這座裕王府大門,都被老小子給換了。
嚴紹庭心中生笑。
他不由想到了張居正。
也不知道這位,最近都準備做些什麽。
一路亂七八糟的想著。
便到了嚴府巷。
不等嚴紹庭停下腳步,嚴虎就從府裏趕了出來。
“大少爺。”
“閣老說您要是回來了,就直接去書房那邊。”
嚴紹庭麵露疑惑:“是出什麽事情了?”
嚴虎搖搖頭:“閣老並沒有說,不過好像是朝廷裏出了些事情。”
嚴紹庭點點頭。
隨即便往老嚴頭那邊的書房趕了過去。
…………
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