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買布
穿書後我帶孩子找到他們早死的爹 作者:燕三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嫂子,你知道哪裏有土布賣嗎?不要染色的,純色的就行。”供銷社的土布都是染了色的,蘇昭昭沒看上。
“去村裏呀。”王春花指了指不遠處的村子,“村裏幾乎家家戶戶都織布的,價格便宜,按收購站的價就行。”
“私下買賣沒關係吧?”每個地方政策有先有後,也有不同的地方,她才來不太清楚。
王春花擺手,“沒事兒,咱又不倒賣,自個用而已,你也別說買不買,就說換,村裏有養雞養鴨種菜的,經常在路口叫賣,拿錢也行,拿糧食也可以,用咱們部隊發的肥皂換的都有。”
“那就好。”蘇昭昭打算下午去村裏看看,買點土布回來做床單被套,還有窗簾。
蘇昭昭買的東西多,王春花幫著送到了家裏,又幫忙歸置。
“好房子都被先來的人選完了,就剩下這些靠邊兒上的老房子,都不知道是多少年前建的了。要不然按顧團長的級別,咋也得住好一點的房子。”
蘇昭昭笑道:“這就挺好了,我要是沒住這裏,怎麽和王大姐你做鄰居。”
“你說話咋這麽好聽呢?”
真難得,才認識的人第二次說她說話好聽,她親爹親媽,一直嫌她不會說話,不招他們二婚的老公老婆喜歡。
眼看著快到中午,王春花拉著蘇昭昭的手往胳肢窩一夾,“走,今天中午去我家吃飯。”
蘇昭昭抽了抽手沒抽動,“不用不用,我們去食堂吃。”
“去啥食堂啊!價格那麽貴不劃算。走兩步就到家,別和我拉拔了,趕緊的,回去了還能幫我打下手,老周在部隊中午不回來,你家顧團長估計也一樣,就我們幾個女人孩子吃。”
又招呼顧想顧念,“跟嬸嬸家去,嬸嬸給你們烙蔥花餅,我烙的蔥花餅可香了!吃過的就沒說不好的。”
顧想顧念搖頭看向媽媽。
糧食精貴,他們長這麽大還是第一次有人拉他們去家裏吃飯。
以前從舅舅家路過,舅媽看到了端著碗關門,生怕他們湊上去。
蘇昭昭到底是被拉到了隔壁。
一進周家院子首先看到的便是一院子的蔬菜瓜果,院子大小和顧家的差不多,連格局都一樣,院子裏也就在中間留了一條道走路,兩邊都種著菜,綠油油的一片,看著喜人。
“王大姐,你家種了這麽多菜呀,長的可真好!”
“我就愛伺候地,這來了部隊,地也種不成了,就這院子能讓我發揮發揮。”
王春花彎腰摘菜,“中午涼拌個黃瓜咋樣?”
“成。”
周家被收拾成了典型的農家小院,院裏種著菜,牆上掛著玉米、辣椒,角落放著雞籠,裏麵養著兩隻雞。
“院子裏都是菜,怕它們啄菜吃,下午的時候放它們出來走走,一直關著該不下蛋了。”
說是過來幫忙打下手,蘇昭昭壓根兒沒用武之地,王春花手腳麻利,兩三下的和好麵。
也不用人燒火,煤爐子下麵的蓋子揭開,火一下子燃了起來。
廚房裏做著飯,王春花的小兒子小軍回來了,一進門就喊,“媽,我快餓死啦!”
王春花坐在廚房門口烙餅,聞言伸出頭吼了一句,“餓死鬼投的胎,回來就喊餓,趕緊過來叫人。”
周小軍最先看到的是顧念顧想,眼裏帶著好奇,“你們是誰?幹啥在我家?”
“我叫顧想,這是我妹妹顧念,我們就住隔壁。”
周小軍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你們是顧叔叔沒死兒子閨女!”
顧想顧念:這話聽著怎麽那麽怪呢?
王春花聽到拿起地上的小木塊就丟了過去,“渾說啥呢?這是你弟弟妹妹,他倆比你還小半歲呢。”
又指著蘇昭昭,“這是你蘇嬸嬸,快叫人。”
周小軍抓了抓後腦勺,“蘇嬸嬸。”
蘇昭昭笑應,“噯,顧想顧念才來,以後得麻煩小軍多帶著他們玩呀。”
在家當慣的幺兒的周小軍還是第一次被人‘委以重任’,拍著小胸脯,“蘇嬸嬸你放心!有我在沒人敢欺負他們!”
別看周小軍隻比顧想顧念大半歲,個頭卻差不多高一個頭,一看就知道營養充足,不像顧想顧念吃不飽個頭也長得慢。
顧想癟癟嘴,稀罕!誰敢欺負他和妹妹?他揍到他哭爹喊娘!
三個半大孩子沒一會兒便聊到了一起,吃飯的時候都嘰嘰喳喳的不消停。
下午蘇昭昭去村裏買布,沒讓顧想顧念跟著,讓他們跟著周小軍一起去玩了。
村子離家屬安置區很近,幾乎是提步就到,到了村口蘇昭昭迎麵便碰到一個杵著拐杖提著籃子的小腳老太太。
“大娘,您好。”
老太太眼神不太好,眯著眼睛看了她好一會兒,“你誰呀?我不認識你啊!”
蘇昭昭笑了笑,“我是隨軍的軍屬,麻煩問你個事兒。”
一聽是軍屬,老太太一下子笑了起來,“啥事啊?閨女說吧。”
“是這樣,我才過來,想換點土布……”
“換布呀?有!你來你來,跟我來……”也不往前走了,招呼蘇昭昭進村。
“沒打擾你辦其他事兒吧,你給我指個道,我自己去也沒關係。”老太太提著籃子,一看就有事要去辦。
“我本來是想去供銷社的,晚一點不打緊,我家就有布。”
家屬安置區的供銷社,不僅方便了軍屬和附屬的工作單位,也方便了附近村子裏的村民,老鄉們以前趕集買東西要去鎮上,現在都到安置區這邊來,安置區倒形成了一個新的鎮子。
和其他鎮子比也不差什麽了,區別就在於這裏歸部隊管。
蘇昭昭跟著老太太去了家裏,一進門在堂屋裏看到的便是一架老式織布機,上頭還有織了一半的布。
老太太家裏沒人,說是下地去了,蘇昭昭沒跟著進裏屋,坐在門檻上等。
等老太太抱了一堆布出來,蘇昭昭連忙去接。
“閨女,你要多少?”
蘇昭昭看了看,“全要。”
“去村裏呀。”王春花指了指不遠處的村子,“村裏幾乎家家戶戶都織布的,價格便宜,按收購站的價就行。”
“私下買賣沒關係吧?”每個地方政策有先有後,也有不同的地方,她才來不太清楚。
王春花擺手,“沒事兒,咱又不倒賣,自個用而已,你也別說買不買,就說換,村裏有養雞養鴨種菜的,經常在路口叫賣,拿錢也行,拿糧食也可以,用咱們部隊發的肥皂換的都有。”
“那就好。”蘇昭昭打算下午去村裏看看,買點土布回來做床單被套,還有窗簾。
蘇昭昭買的東西多,王春花幫著送到了家裏,又幫忙歸置。
“好房子都被先來的人選完了,就剩下這些靠邊兒上的老房子,都不知道是多少年前建的了。要不然按顧團長的級別,咋也得住好一點的房子。”
蘇昭昭笑道:“這就挺好了,我要是沒住這裏,怎麽和王大姐你做鄰居。”
“你說話咋這麽好聽呢?”
真難得,才認識的人第二次說她說話好聽,她親爹親媽,一直嫌她不會說話,不招他們二婚的老公老婆喜歡。
眼看著快到中午,王春花拉著蘇昭昭的手往胳肢窩一夾,“走,今天中午去我家吃飯。”
蘇昭昭抽了抽手沒抽動,“不用不用,我們去食堂吃。”
“去啥食堂啊!價格那麽貴不劃算。走兩步就到家,別和我拉拔了,趕緊的,回去了還能幫我打下手,老周在部隊中午不回來,你家顧團長估計也一樣,就我們幾個女人孩子吃。”
又招呼顧想顧念,“跟嬸嬸家去,嬸嬸給你們烙蔥花餅,我烙的蔥花餅可香了!吃過的就沒說不好的。”
顧想顧念搖頭看向媽媽。
糧食精貴,他們長這麽大還是第一次有人拉他們去家裏吃飯。
以前從舅舅家路過,舅媽看到了端著碗關門,生怕他們湊上去。
蘇昭昭到底是被拉到了隔壁。
一進周家院子首先看到的便是一院子的蔬菜瓜果,院子大小和顧家的差不多,連格局都一樣,院子裏也就在中間留了一條道走路,兩邊都種著菜,綠油油的一片,看著喜人。
“王大姐,你家種了這麽多菜呀,長的可真好!”
“我就愛伺候地,這來了部隊,地也種不成了,就這院子能讓我發揮發揮。”
王春花彎腰摘菜,“中午涼拌個黃瓜咋樣?”
“成。”
周家被收拾成了典型的農家小院,院裏種著菜,牆上掛著玉米、辣椒,角落放著雞籠,裏麵養著兩隻雞。
“院子裏都是菜,怕它們啄菜吃,下午的時候放它們出來走走,一直關著該不下蛋了。”
說是過來幫忙打下手,蘇昭昭壓根兒沒用武之地,王春花手腳麻利,兩三下的和好麵。
也不用人燒火,煤爐子下麵的蓋子揭開,火一下子燃了起來。
廚房裏做著飯,王春花的小兒子小軍回來了,一進門就喊,“媽,我快餓死啦!”
王春花坐在廚房門口烙餅,聞言伸出頭吼了一句,“餓死鬼投的胎,回來就喊餓,趕緊過來叫人。”
周小軍最先看到的是顧念顧想,眼裏帶著好奇,“你們是誰?幹啥在我家?”
“我叫顧想,這是我妹妹顧念,我們就住隔壁。”
周小軍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你們是顧叔叔沒死兒子閨女!”
顧想顧念:這話聽著怎麽那麽怪呢?
王春花聽到拿起地上的小木塊就丟了過去,“渾說啥呢?這是你弟弟妹妹,他倆比你還小半歲呢。”
又指著蘇昭昭,“這是你蘇嬸嬸,快叫人。”
周小軍抓了抓後腦勺,“蘇嬸嬸。”
蘇昭昭笑應,“噯,顧想顧念才來,以後得麻煩小軍多帶著他們玩呀。”
在家當慣的幺兒的周小軍還是第一次被人‘委以重任’,拍著小胸脯,“蘇嬸嬸你放心!有我在沒人敢欺負他們!”
別看周小軍隻比顧想顧念大半歲,個頭卻差不多高一個頭,一看就知道營養充足,不像顧想顧念吃不飽個頭也長得慢。
顧想癟癟嘴,稀罕!誰敢欺負他和妹妹?他揍到他哭爹喊娘!
三個半大孩子沒一會兒便聊到了一起,吃飯的時候都嘰嘰喳喳的不消停。
下午蘇昭昭去村裏買布,沒讓顧想顧念跟著,讓他們跟著周小軍一起去玩了。
村子離家屬安置區很近,幾乎是提步就到,到了村口蘇昭昭迎麵便碰到一個杵著拐杖提著籃子的小腳老太太。
“大娘,您好。”
老太太眼神不太好,眯著眼睛看了她好一會兒,“你誰呀?我不認識你啊!”
蘇昭昭笑了笑,“我是隨軍的軍屬,麻煩問你個事兒。”
一聽是軍屬,老太太一下子笑了起來,“啥事啊?閨女說吧。”
“是這樣,我才過來,想換點土布……”
“換布呀?有!你來你來,跟我來……”也不往前走了,招呼蘇昭昭進村。
“沒打擾你辦其他事兒吧,你給我指個道,我自己去也沒關係。”老太太提著籃子,一看就有事要去辦。
“我本來是想去供銷社的,晚一點不打緊,我家就有布。”
家屬安置區的供銷社,不僅方便了軍屬和附屬的工作單位,也方便了附近村子裏的村民,老鄉們以前趕集買東西要去鎮上,現在都到安置區這邊來,安置區倒形成了一個新的鎮子。
和其他鎮子比也不差什麽了,區別就在於這裏歸部隊管。
蘇昭昭跟著老太太去了家裏,一進門在堂屋裏看到的便是一架老式織布機,上頭還有織了一半的布。
老太太家裏沒人,說是下地去了,蘇昭昭沒跟著進裏屋,坐在門檻上等。
等老太太抱了一堆布出來,蘇昭昭連忙去接。
“閨女,你要多少?”
蘇昭昭看了看,“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