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能夠找上門來,李秘也不吃驚,畢竟是蜀營的大軍師,到京城來就是為了與周瑜分庭抗禮,如果連李秘的落腳點都不知道,也就別瞎鬧騰了。
李秘也是為了製約周瑜,才與徐庶聯手,自然要把徐庶弄到新營裏頭去,此時徐庶說一個忠告能抵消這份人情,李秘自是要認真聽的。
徐庶也不是拐彎抹角的人,開門見山道:“明日朝會,你不可穿那飛魚服,皇帝許你任何官職都不要接受。”
李秘其實早已想到,皇帝不會讓他進入新營,但具體的細節還沒想明白,徐庶是諸葛的同門,大局觀也是非常了得,李秘自是洗耳恭聽。
不穿飛魚服,不要將這賜服太當一回事,李秘早就已經有這個覺悟,可連皇帝封授的官職都不接受,這就有點過分了。
“這又是為何?”
麵對李秘的疑問,徐庶卻是慢悠悠地倒了杯酒,朝李秘道:“但凡遇到決策之時,需先考慮權衡諸多方麵,結合起來才能看得清楚。”
“你潛入工部軍器局,實在不清不楚,皇帝能夠網開一麵,也就罷了,但自始至終,你可曾見過周瑜露麵?”
徐庶如此一說,李秘也警惕了起來,這京城便是周瑜的地盤,他又豈能不露麵!
“那黃色海藻泥其實是一名弗朗機傳教士的配方,隻是周瑜一直無法調用,他是故意引你進入軍器局的幕後推手,否則你又怎麽可能順利潛入又全身而退!”
李秘聽到此處,也有些喪氣:“你是說我又被周瑜戲耍了?”
徐庶沒有否認,也沒有承認,而是朝李秘道:“新衙門必然會沿用神機營的建製,兩名提督內臣,兩名提督武臣,這提督武臣倒容易,一個是吳惟忠,而一個是武舉府試有功的莫橫欒。”
“至於提督內臣,你認為會是誰?”
徐庶如此發問,意思再明確不過,李秘雖然安插了自己的人,但到頭來,執牛首者仍舊是他周瑜,若不是將徐庶等人安插進去,李秘根本就是替周瑜做了嫁衣!
“你想得沒錯,這提督內臣,必然會是周瑜,而另一個則是田義,足見皇帝是多麽看重這個新營。”
“至於掌號頭官,應該是石崇聖,項穆老爺子年紀大了,估摸著不會有太大的官職,我自然也排不上號。”
“你該知道,神機營有五千護衛營,也叫五千營,這五千營是護衛神機營的關鍵,周瑜必然會掌控在手中。”
“所以,你是要吃大虧的,差點就將這個新營全都送給了周瑜,你可明白!”
李秘本還為自己的努力而沾沾自喜,畢竟吳惟忠等人全都安插了進去,即便自己撒手不管,這新營也不至於落到別人手裏。
可如今看來,要說到這種爾虞我詐,他與徐庶周瑜,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我該如何做?”所謂術業有專攻,那就該揚長避短,專業的事情還是要交給專家來做,既然自己鬥不過周瑜,為何不幫助徐庶,讓徐庶與周瑜鬥?
徐庶對李秘的表態也很滿意,朝李秘道。
“眼下的關鍵已經不是新營,而是護衛新營的五千營,照著周瑜的性格,必然會將五千營掌控在他手中,但你決不能讓他得逞,否則新營再如何強大,也要被這五千營給困在鐵桶裏了!”
李秘對徐庶的分析也非常認同,此時看著徐庶,但聽得徐庶繼續說道。
“明日皇上朝議隻不過是個表麵功夫,走走過場罷了,文武大臣們自然也不會提甚麽非議,但你卻必須要提出來!”
“提甚麽?”
“你可別忘了,殿試還沒舉行,你隻消跟皇帝諫言,如此大費周章,將武舉弄成了大明朝前所未有的盛事,不能虎頭蛇尾,不如讓殿試優勝者,加入五千營,如此一來,你就有機會培植自己的勢力了!”
徐庶可謂一語點醒夢中人,五千營畢竟還沒開始組建,即便組建了,短時間內也不可能鐵板一塊,眼下正是滲透的最佳時機。
可自己手頭卻沒有可用之人,唯一能用的便是這些新科武舉人!
這些新科武舉人參加過楚王演武,對李秘有著極其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南直隸地區的,得益於李秘和莫橫欒的舉措,比其他省份的舉人要更受關注,殿試的贏麵也更大!
他們即便不念李秘的人情,也必然要對莫橫欒感恩戴德,而莫橫欒是提督武臣,可以說是李秘完全能夠爭取過來的人!
更何況李秘這邊還有趙廣陵和熊廷弼張黃庭等人,這些人在武舉人的群體之中,有著極大的威望,隻要加入五千營,憑借他們的努力,肯定能夠拉攏一大幫伴當!
想通了這一點,李秘總算是恢複了一些自信,而徐庶顯然還沒有徹底罷休,他繼續朝李秘道。
“這些武舉人畢竟都是新人,甫入軍伍,必然有著不少問題,皇帝若質疑,你就說讓戚楚來管理這些新科舉人,如此一來,戚楚也能夠進去了!”
“戚大哥?可是他能進去?皇上一直沒給他實權,就是沒有重用戚大哥的心思……這個參將也是徒有虛名的……”
徐庶笑著搖了搖頭道:“帝王之術,最要緊的便是平衡二字,皇帝不可能看著周瑜一家獨大,他想用吳營的勢力,但也需防止吳營挾天子以令諸侯!”
“你不會天真的以為皇帝重用吳惟忠和莫橫欒,是念你的人情吧?”
徐庶如此一說,李秘的脈絡就更加清晰,也難怪徐庶說一番忠告便能夠抵消李秘的人情,如今看來,這位大軍師確實沒有言過其實!
李秘思來想去,越覺著深沉可怕,也虧得自己沒有朝堂爭鬥的心思,否則怎麽被玩死都不知道。
越是這樣想,李秘就越是擔憂,大環境如此惡劣,自己想要從中攪擾實在是太難,更何況想要借此來改變朝局和大明的未來走向?
徐庶雖然不知道李秘在具體擔憂些甚麽,但到底還是給出了建議。
“你的官階太低,晉升不會太大,所以也不要抱太大希望,這渾水你離得越遠越好,撇得越幹淨越好,隻有拋開這一些,不產生任何利益牽扯,往後若出了麻煩,你才能撈咱們出來,你可明白?”
李秘想想也是點了點頭,朝徐庶道:“那大軍師認為,我會是個甚麽樣的官職?”
徐庶沉思了片刻,而後朝李秘道:“不需要操心,你隻要提出讓新科武舉人進入五千營,便是功勞,皇帝估摸著也找不到適合你的位置,他畢竟疏於朝政,所以會詢問吏部天官或者閣臣。”
“這些閣臣都是搖擺人,斷然是不可能提出具體官職,此時你便主動請纓,討要一個官職!”
“自己討要官職?”
“正是,水至清則無魚,皇上要的不是完美的官員,而是像人一樣的官員,如此才不會產生戒心,你無法進入新營,必然有怨氣,若沒有怨氣,任由安排,那才是心裏有鬼,所以你必須自己討要一個官職。”
“這個官職不能太大,否則討不來,也不能太小,太小了反而顯得你沒有野心,沒有野心的人,在官場上是要受欺負的。”
李秘聽著也是煩惱,朝徐庶道:“大軍師你可別繞彎子了,直接告訴我,什麽樣的官職,我自討了來便是了!”
徐庶也笑了,朝李秘道:“你要討一個大理評事的差事。”
“大理評事?”李秘雖然對官場已經不陌生,但京師官場可跟地方官場不同,所以李秘也是一頭霧水。
“正是,這大理評事不過是正七品的官職,但卻能夠介入推按,參決疑獄,往後若是新營那邊被周瑜玩弄陷害,大理寺有權介入,彼時你就能夠發力了!”
李秘也是恍然大悟,但他馬上發現了問題,這大理評事隻是七品官,雖然能夠參與案件調查,但卻無權決定接收哪個案子,雖然有查案的權限,卻沒有爭取案件的權限!
也就是說,他固然能夠查案,但若周瑜根本就沒想過要上報大理寺,隻在刑部甚至於更低級的衙門就解決了,他李秘又無權爭奪案子,便是有力也無處使!
李秘將自己的顧慮說出來之後,徐庶又笑了。
“你本就是從七品副理問,討個正七品的大理評事,並不過分,雖然隻有半級,但地方官跟京官那是天差地別,這個級別也是合情合理,甚至算是高升了。”
“但你要知道,你在南直隸武舉府試的功勞還沒有封賞,加上發現*,創建衙門,舉薦人才,而後又安置了新科武舉人,這重重功勞加起來,又豈能真的隻給你提升半級?”
徐庶所言也是非常有理,別的也不說,單說這些新科武舉人就是個燙手山芋。
今次武舉是前所未有的盛大,甚至還舉行了殿試,若不起用這些新科武舉人,便成了大笑話,可這些人畢竟沒有經驗,用在哪裏都不合適。
相信吏部等有司衙門與閣臣們,甚至是皇帝,都曾經因為如何安置這些武舉人而頭疼,畢竟僧多粥少,官帽子來去就這麽多,突然多出這麽多武舉人,想要安排也不容易。
加上軍伍之中可不比文官,那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雖然也有雜號將軍之類的閑散官職,但大多是將門子弟承襲恩蔭所用,這些新科武舉人是無法享受的。
而李秘提出將武舉人安置到新營之中,便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案,隻憑著這一份功勞,朱翊鈞就絕不可能僅僅隻是賞賜一個大理評事!
“這麽多功勞,皇上如何都會給你一個從六品的大理寺副署正,這副署正掌刑獄案件審理,還有權與刑部和都察院爭搶案子,如此一來,你也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人都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李秘今夜算是徹底體會到了,隻是希望明日的大朝會,能夠如徐庶所料這般順利吧!
李秘也是為了製約周瑜,才與徐庶聯手,自然要把徐庶弄到新營裏頭去,此時徐庶說一個忠告能抵消這份人情,李秘自是要認真聽的。
徐庶也不是拐彎抹角的人,開門見山道:“明日朝會,你不可穿那飛魚服,皇帝許你任何官職都不要接受。”
李秘其實早已想到,皇帝不會讓他進入新營,但具體的細節還沒想明白,徐庶是諸葛的同門,大局觀也是非常了得,李秘自是洗耳恭聽。
不穿飛魚服,不要將這賜服太當一回事,李秘早就已經有這個覺悟,可連皇帝封授的官職都不接受,這就有點過分了。
“這又是為何?”
麵對李秘的疑問,徐庶卻是慢悠悠地倒了杯酒,朝李秘道:“但凡遇到決策之時,需先考慮權衡諸多方麵,結合起來才能看得清楚。”
“你潛入工部軍器局,實在不清不楚,皇帝能夠網開一麵,也就罷了,但自始至終,你可曾見過周瑜露麵?”
徐庶如此一說,李秘也警惕了起來,這京城便是周瑜的地盤,他又豈能不露麵!
“那黃色海藻泥其實是一名弗朗機傳教士的配方,隻是周瑜一直無法調用,他是故意引你進入軍器局的幕後推手,否則你又怎麽可能順利潛入又全身而退!”
李秘聽到此處,也有些喪氣:“你是說我又被周瑜戲耍了?”
徐庶沒有否認,也沒有承認,而是朝李秘道:“新衙門必然會沿用神機營的建製,兩名提督內臣,兩名提督武臣,這提督武臣倒容易,一個是吳惟忠,而一個是武舉府試有功的莫橫欒。”
“至於提督內臣,你認為會是誰?”
徐庶如此發問,意思再明確不過,李秘雖然安插了自己的人,但到頭來,執牛首者仍舊是他周瑜,若不是將徐庶等人安插進去,李秘根本就是替周瑜做了嫁衣!
“你想得沒錯,這提督內臣,必然會是周瑜,而另一個則是田義,足見皇帝是多麽看重這個新營。”
“至於掌號頭官,應該是石崇聖,項穆老爺子年紀大了,估摸著不會有太大的官職,我自然也排不上號。”
“你該知道,神機營有五千護衛營,也叫五千營,這五千營是護衛神機營的關鍵,周瑜必然會掌控在手中。”
“所以,你是要吃大虧的,差點就將這個新營全都送給了周瑜,你可明白!”
李秘本還為自己的努力而沾沾自喜,畢竟吳惟忠等人全都安插了進去,即便自己撒手不管,這新營也不至於落到別人手裏。
可如今看來,要說到這種爾虞我詐,他與徐庶周瑜,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我該如何做?”所謂術業有專攻,那就該揚長避短,專業的事情還是要交給專家來做,既然自己鬥不過周瑜,為何不幫助徐庶,讓徐庶與周瑜鬥?
徐庶對李秘的表態也很滿意,朝李秘道。
“眼下的關鍵已經不是新營,而是護衛新營的五千營,照著周瑜的性格,必然會將五千營掌控在他手中,但你決不能讓他得逞,否則新營再如何強大,也要被這五千營給困在鐵桶裏了!”
李秘對徐庶的分析也非常認同,此時看著徐庶,但聽得徐庶繼續說道。
“明日皇上朝議隻不過是個表麵功夫,走走過場罷了,文武大臣們自然也不會提甚麽非議,但你卻必須要提出來!”
“提甚麽?”
“你可別忘了,殿試還沒舉行,你隻消跟皇帝諫言,如此大費周章,將武舉弄成了大明朝前所未有的盛事,不能虎頭蛇尾,不如讓殿試優勝者,加入五千營,如此一來,你就有機會培植自己的勢力了!”
徐庶可謂一語點醒夢中人,五千營畢竟還沒開始組建,即便組建了,短時間內也不可能鐵板一塊,眼下正是滲透的最佳時機。
可自己手頭卻沒有可用之人,唯一能用的便是這些新科武舉人!
這些新科武舉人參加過楚王演武,對李秘有著極其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南直隸地區的,得益於李秘和莫橫欒的舉措,比其他省份的舉人要更受關注,殿試的贏麵也更大!
他們即便不念李秘的人情,也必然要對莫橫欒感恩戴德,而莫橫欒是提督武臣,可以說是李秘完全能夠爭取過來的人!
更何況李秘這邊還有趙廣陵和熊廷弼張黃庭等人,這些人在武舉人的群體之中,有著極大的威望,隻要加入五千營,憑借他們的努力,肯定能夠拉攏一大幫伴當!
想通了這一點,李秘總算是恢複了一些自信,而徐庶顯然還沒有徹底罷休,他繼續朝李秘道。
“這些武舉人畢竟都是新人,甫入軍伍,必然有著不少問題,皇帝若質疑,你就說讓戚楚來管理這些新科舉人,如此一來,戚楚也能夠進去了!”
“戚大哥?可是他能進去?皇上一直沒給他實權,就是沒有重用戚大哥的心思……這個參將也是徒有虛名的……”
徐庶笑著搖了搖頭道:“帝王之術,最要緊的便是平衡二字,皇帝不可能看著周瑜一家獨大,他想用吳營的勢力,但也需防止吳營挾天子以令諸侯!”
“你不會天真的以為皇帝重用吳惟忠和莫橫欒,是念你的人情吧?”
徐庶如此一說,李秘的脈絡就更加清晰,也難怪徐庶說一番忠告便能夠抵消李秘的人情,如今看來,這位大軍師確實沒有言過其實!
李秘思來想去,越覺著深沉可怕,也虧得自己沒有朝堂爭鬥的心思,否則怎麽被玩死都不知道。
越是這樣想,李秘就越是擔憂,大環境如此惡劣,自己想要從中攪擾實在是太難,更何況想要借此來改變朝局和大明的未來走向?
徐庶雖然不知道李秘在具體擔憂些甚麽,但到底還是給出了建議。
“你的官階太低,晉升不會太大,所以也不要抱太大希望,這渾水你離得越遠越好,撇得越幹淨越好,隻有拋開這一些,不產生任何利益牽扯,往後若出了麻煩,你才能撈咱們出來,你可明白?”
李秘想想也是點了點頭,朝徐庶道:“那大軍師認為,我會是個甚麽樣的官職?”
徐庶沉思了片刻,而後朝李秘道:“不需要操心,你隻要提出讓新科武舉人進入五千營,便是功勞,皇帝估摸著也找不到適合你的位置,他畢竟疏於朝政,所以會詢問吏部天官或者閣臣。”
“這些閣臣都是搖擺人,斷然是不可能提出具體官職,此時你便主動請纓,討要一個官職!”
“自己討要官職?”
“正是,水至清則無魚,皇上要的不是完美的官員,而是像人一樣的官員,如此才不會產生戒心,你無法進入新營,必然有怨氣,若沒有怨氣,任由安排,那才是心裏有鬼,所以你必須自己討要一個官職。”
“這個官職不能太大,否則討不來,也不能太小,太小了反而顯得你沒有野心,沒有野心的人,在官場上是要受欺負的。”
李秘聽著也是煩惱,朝徐庶道:“大軍師你可別繞彎子了,直接告訴我,什麽樣的官職,我自討了來便是了!”
徐庶也笑了,朝李秘道:“你要討一個大理評事的差事。”
“大理評事?”李秘雖然對官場已經不陌生,但京師官場可跟地方官場不同,所以李秘也是一頭霧水。
“正是,這大理評事不過是正七品的官職,但卻能夠介入推按,參決疑獄,往後若是新營那邊被周瑜玩弄陷害,大理寺有權介入,彼時你就能夠發力了!”
李秘也是恍然大悟,但他馬上發現了問題,這大理評事隻是七品官,雖然能夠參與案件調查,但卻無權決定接收哪個案子,雖然有查案的權限,卻沒有爭取案件的權限!
也就是說,他固然能夠查案,但若周瑜根本就沒想過要上報大理寺,隻在刑部甚至於更低級的衙門就解決了,他李秘又無權爭奪案子,便是有力也無處使!
李秘將自己的顧慮說出來之後,徐庶又笑了。
“你本就是從七品副理問,討個正七品的大理評事,並不過分,雖然隻有半級,但地方官跟京官那是天差地別,這個級別也是合情合理,甚至算是高升了。”
“但你要知道,你在南直隸武舉府試的功勞還沒有封賞,加上發現*,創建衙門,舉薦人才,而後又安置了新科武舉人,這重重功勞加起來,又豈能真的隻給你提升半級?”
徐庶所言也是非常有理,別的也不說,單說這些新科武舉人就是個燙手山芋。
今次武舉是前所未有的盛大,甚至還舉行了殿試,若不起用這些新科武舉人,便成了大笑話,可這些人畢竟沒有經驗,用在哪裏都不合適。
相信吏部等有司衙門與閣臣們,甚至是皇帝,都曾經因為如何安置這些武舉人而頭疼,畢竟僧多粥少,官帽子來去就這麽多,突然多出這麽多武舉人,想要安排也不容易。
加上軍伍之中可不比文官,那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雖然也有雜號將軍之類的閑散官職,但大多是將門子弟承襲恩蔭所用,這些新科武舉人是無法享受的。
而李秘提出將武舉人安置到新營之中,便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案,隻憑著這一份功勞,朱翊鈞就絕不可能僅僅隻是賞賜一個大理評事!
“這麽多功勞,皇上如何都會給你一個從六品的大理寺副署正,這副署正掌刑獄案件審理,還有權與刑部和都察院爭搶案子,如此一來,你也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人都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李秘今夜算是徹底體會到了,隻是希望明日的大朝會,能夠如徐庶所料這般順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