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皋坐在堂屋裏,臉色卻很是難看。
知子莫若父,他張希皋又是朝堂上的老狐狸,是專門抓人毛病,打小報告的言官,張納言到底出了甚麽問題,他一眼便能夠看得出來。
村子裏頭延請郎中也不容易,好在張希皋自己就看過不少醫術,好歹也有些手藝,幫著探診了一番,卻終究是一無所獲,張納言語焉不詳,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張希皋很是焦躁。
他就這麽個兒子,而且還是老來得子,恨不得當成掌上明珠,恨不得放在嘴裏含著。
也正因為心疼這個兒子,他才沒讓兒子參加科舉考試,雖然他是個清流言官,但也並非兩袖清風,本就已經吃穿不愁,沒必要讓兒子去朝堂上冒險。
兒子早先還非常的抵觸,時常嚷嚷著要參加考試,並說要以父親為標榜,要像父親一般在朝堂上仗義執言,大義凜然,要為天下蒼生謀福祉雲雲。
可也不知從何時開始,兒子再也不提這個事情了,反倒拿出錢來,要在村裏辦一座學堂。
這讓張希皋感到非常的欣慰,雖說現在的讀書人都將科舉當成了當官的唯一途徑,也是改變人生的方式,可張希皋卻不希望兒子兼濟天下,而是希望他能夠獨善其身。
除了當官之外,讀書人想要做一番事業,隻能是做學問,但做學問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鑽研幾十年,窮經皓首,老來或許還可能一事無成。
但起碼在文壇上塑造了名聲,這名聲會像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很多人是因為自己寫的東西很好,所以才越來越出名,而有些人則是越來越出名,寫的東西才越來越“好”。
這也是為何這麽多人混跡文壇的原因,他們或許無法考中舉人進士,但他們不斷參加文會雅集,或者寫些文章之類的,即便是嘩眾取寵也好。
當他們在文壇上漸漸有了影響力,他們的著作也就有了擁躉,這未嚐不是文人的一條路子。
而這當中很關鍵的一部,也是積累名望的最佳手段,那就是辦學堂!
不少鄉紳或者沒甚麽學養的大戶人家,都喜歡修建學堂,以此來附庸風雅,雖說目的顯而易見,但效果卻不得不承認是出奇的好。
因為不管是沽名釣譽也好,附庸風雅也罷,這件事在本質上,卻是造福了鄉裏鄉親,讓更多人得到了接受教育的機會,無論他的目的是否純潔,他都辦了一件大好事,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對於張納言辦學堂,張希皋是非常支持的,甚至還拿出了自己的積蓄,要資助兒子辦學。
可讓張希皋感到奇怪的是,兒子張納言並沒有接受父親的幫助,學堂是村民幫著建造起來的,這些人甚至在農忙的時候,丟下家裏的活計,就為了盡快建好這座學堂。
這些村民對張納言惟命是從,村裏的樵夫上山去砍伐木頭,讓村裏的木匠打造成桌椅,學堂裏所有的東西,都是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
張希皋見得這些,甚至有些後悔,若是讓兒子進入官場,會不會比自己做得更好,會不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因為他在自家兒子身上,看到了領袖的氣質!
可懊悔歸懊悔,他到底是看透了官場,即便像張居正這般,翻雲覆雨又如何,最終還不是遭到了萬曆皇帝的清算?
如此一來,他也就終於放下了這樣的心思,看著兒子張納言漸漸擴大影響力,受到村民們的愛戴和擁護,張希皋也很是欣慰。
可如今呢?
兒子突然就變傻了,這種傻也不是說喪失理智,隻是有些古怪,似乎兒子隻是變懶了一些而已。
張希皋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兒子仍及照常去講學,一切也都正常,就是回到家便是倒頭就睡,提不起說話的興致。
見得兒子也沒有發熱等其他病征,張希皋到底是放心了下來,年輕人總歸有些時候是心情不太舒暢的,也就不必掛懷了。
然而今日,那個該死的李秘又來了,就坐在他家的堂屋裏頭,張希皋還給李秘沏了一杯茶!
倒不是他又看李秘順眼了,而是李秘解開了他心中一直以來的疑團!
兒子的變化,一點一滴都看在父親的眼中,張希皋在欣慰之餘,也察覺到其中的不妥,比如這些村民們近乎癡迷一般的崇拜,對兒子言聽計從,甚至於有些村民,竟然甘願把自己的妻子,獻給張納言!
雖然張納言不是那種人,但足以說明問題所在!
而李秘把關於太平道的事情都說清楚之後,一切都算是可以解釋得通了!
張希皋心裏很清楚,李秘沒必要騙他,但他仍舊不明白,李秘為何要找上他家,更不清楚李秘的意圖何在。
照著李秘的說法,張納言是中了太平道的邪法,被邪法給控製了,這幾日遲鈍癡呆,就是邪法所傷,若不及時解除,隻怕往後要留下後遺症!
張希皋是不信甚麽邪法的,但李秘說了,太平道本就是裝神弄鬼,所謂邪法,無非是下藥下毒,隻要能夠找到源頭,也就不難解決了。
張希皋沒道理不信李秘,因為李秘所言確實合情合理,但仍舊無法解釋,李秘到這村子裏來,到底是為了甚麽?
“李大人,你還是跟老夫實話實說吧,老夫做了大半輩子的科道官,從來都是有話說話,最做不來的就是拐彎抹角,你也不消隱瞞我些甚麽了。”
李秘之所以提到張納言,也是為了得到與張希皋好好說話的機會,若沒有張納言的麻煩,張希皋是不會妥協的。
此時張希皋主動問起,李秘也就不再隱瞞了。
“張科道可知戚帥的義子戚胤?”
張希皋聽得戚繼光之名,眉頭頓時皺了起來,因為李秘先前過來,就用戚繼光的事情質問和嘲諷過他。
或許在很多人眼裏,彈劾戚繼光,已經成為了他張希皋如何都抹滅不去的人生汙點,也是他退出朝堂的原因,可他張希皋覺得自己隻是奉命履職,做了本分工作而已。
若是尋常,他必然要頂撞,畢竟吵架是他的本行,又是他最擅長的事情。
可如今還要依賴李秘來救治他兒子張納言,張希皋也就忍耐了下來。
“戚胤確實英勇善戰,隻是擅自行動,不顧大局,戚繼光斬他,也無可厚非,這件事情,確實值得敬佩。”
“這是人命,沒甚麽敬佩不敬佩的,我想說的重點也不是這個。”
李秘對戚帥確實很崇敬,但斬殺義子戚胤一事,李秘確實談不上什麽敬佩,或許這也是戚帥能夠英名流傳千古,而別人不能的原因吧。
張希皋本以為自己改變一下對戚繼光的姿態,會讓李秘高興一些,能夠拉近兩人距離,可沒想到卻換來了李秘這麽冷淡的話語,心裏也有些憋悶。
李秘也懶得理會,反正他又不是來跟張希皋交朋友的,隻是因為外頭布防和設伏實在太難,想要直指心髒罷了。
這村莊四麵漏風,即便李秘幾個全力以赴,也沒法子堵住缺口,若能在張家設伏,可就省力太多太多了。
但這需要張希皋的配合,這也正是李秘不厭其煩,來跟這老匹夫羅嗦的原因。
“戚胤還有個遺孤,名喚戚長空,本要向戚家軍報仇雪恨的,隻是後來改變了主意,勢必維護戚家聲威,眼下已經殺了張鼎思,若無意外,下一個目標便是你,張希皋。”
張希皋聞言,也是大驚失色,戚家子孫可都是人中龍鳳,即便是流落民間,也能出人頭地,戚胤這樣的絕世猛將,若真還有個兒子,隻怕正如李秘所言,殺人也是不眨眼不皺眉的啊!
尤其聽說張鼎思已經被殺死,張希皋就更是驚慌失措,因為當初他彈劾戚繼光,何嚐不是受到了張鼎思的影響?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自己對戚繼光的所作所為,會給戚家人帶來多大的痛苦和仇恨,隻是平反之後,戚繼光的兒子繼承了登州指揮使的官銜,其他兒子也都恩蔭了錦衣衛指揮使的職務,也算是有了彌補。
也正因此,張希皋心裏才好受了一些,可誰能想到,竟然還冒出個戚胤之子來!
“李大人又是如何知道的?”張希皋雖然心中慌亂,但畢竟是朝中老人,此時也強打精神,提出自己的疑問來。
李秘當即答道:“因為本官一直在追捕太平道的賊人,而這個戚長空,正是其中之一,本官得知他殺了張鼎思之後,推測下一個必然要輪到你,所以提前過來設伏,為的就是要截獲此人!”
“他本就是太平道的精銳,隻要張科道配合我等,設伏拿下了這人,就能夠為令公子解毒了,張科道即便自己不惜命,也該為令公子考慮考慮吧?”
張希皋聽聞此言,也是頹然坐了下來,喃喃自語道:“若是來報仇的,殺我便殺我吧,隻是我那可憐的孩兒……”
張希皋到底是垂下了腦袋來,過得許久才朝李秘問道:“你們想讓老夫如何做?”
李秘見得他神色,也是安心下來。
若不是外圍設伏不易,即便拋開張希皋,這件事情其實也能辦成,反正張希皋這種人,就算死了,李秘也不會疼惜。
當然了,這也是李秘早先的想法,隻是現在想來,到底是一條人命,若能救下,也就救一把。
戚帥雖然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沒有得到該有的尊重,但張希皋也罪不至死,即便真的罪不容誅,也不該李秘來執行,又或許,張希皋日夜受著良心的譴責,這樣的懲罰,或許更加的艱難。
無論如何,張希皋答應下來,李秘等人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到張家,在張家周遭,打造出天羅地網來,周瑜和戚長空但凡來了,便如何都逃不出去!
如此想著,李秘也是望著南方,心裏倒是盼著周瑜和戚長空能夠早點到來了!
知子莫若父,他張希皋又是朝堂上的老狐狸,是專門抓人毛病,打小報告的言官,張納言到底出了甚麽問題,他一眼便能夠看得出來。
村子裏頭延請郎中也不容易,好在張希皋自己就看過不少醫術,好歹也有些手藝,幫著探診了一番,卻終究是一無所獲,張納言語焉不詳,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張希皋很是焦躁。
他就這麽個兒子,而且還是老來得子,恨不得當成掌上明珠,恨不得放在嘴裏含著。
也正因為心疼這個兒子,他才沒讓兒子參加科舉考試,雖然他是個清流言官,但也並非兩袖清風,本就已經吃穿不愁,沒必要讓兒子去朝堂上冒險。
兒子早先還非常的抵觸,時常嚷嚷著要參加考試,並說要以父親為標榜,要像父親一般在朝堂上仗義執言,大義凜然,要為天下蒼生謀福祉雲雲。
可也不知從何時開始,兒子再也不提這個事情了,反倒拿出錢來,要在村裏辦一座學堂。
這讓張希皋感到非常的欣慰,雖說現在的讀書人都將科舉當成了當官的唯一途徑,也是改變人生的方式,可張希皋卻不希望兒子兼濟天下,而是希望他能夠獨善其身。
除了當官之外,讀書人想要做一番事業,隻能是做學問,但做學問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鑽研幾十年,窮經皓首,老來或許還可能一事無成。
但起碼在文壇上塑造了名聲,這名聲會像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很多人是因為自己寫的東西很好,所以才越來越出名,而有些人則是越來越出名,寫的東西才越來越“好”。
這也是為何這麽多人混跡文壇的原因,他們或許無法考中舉人進士,但他們不斷參加文會雅集,或者寫些文章之類的,即便是嘩眾取寵也好。
當他們在文壇上漸漸有了影響力,他們的著作也就有了擁躉,這未嚐不是文人的一條路子。
而這當中很關鍵的一部,也是積累名望的最佳手段,那就是辦學堂!
不少鄉紳或者沒甚麽學養的大戶人家,都喜歡修建學堂,以此來附庸風雅,雖說目的顯而易見,但效果卻不得不承認是出奇的好。
因為不管是沽名釣譽也好,附庸風雅也罷,這件事在本質上,卻是造福了鄉裏鄉親,讓更多人得到了接受教育的機會,無論他的目的是否純潔,他都辦了一件大好事,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對於張納言辦學堂,張希皋是非常支持的,甚至還拿出了自己的積蓄,要資助兒子辦學。
可讓張希皋感到奇怪的是,兒子張納言並沒有接受父親的幫助,學堂是村民幫著建造起來的,這些人甚至在農忙的時候,丟下家裏的活計,就為了盡快建好這座學堂。
這些村民對張納言惟命是從,村裏的樵夫上山去砍伐木頭,讓村裏的木匠打造成桌椅,學堂裏所有的東西,都是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
張希皋見得這些,甚至有些後悔,若是讓兒子進入官場,會不會比自己做得更好,會不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因為他在自家兒子身上,看到了領袖的氣質!
可懊悔歸懊悔,他到底是看透了官場,即便像張居正這般,翻雲覆雨又如何,最終還不是遭到了萬曆皇帝的清算?
如此一來,他也就終於放下了這樣的心思,看著兒子張納言漸漸擴大影響力,受到村民們的愛戴和擁護,張希皋也很是欣慰。
可如今呢?
兒子突然就變傻了,這種傻也不是說喪失理智,隻是有些古怪,似乎兒子隻是變懶了一些而已。
張希皋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兒子仍及照常去講學,一切也都正常,就是回到家便是倒頭就睡,提不起說話的興致。
見得兒子也沒有發熱等其他病征,張希皋到底是放心了下來,年輕人總歸有些時候是心情不太舒暢的,也就不必掛懷了。
然而今日,那個該死的李秘又來了,就坐在他家的堂屋裏頭,張希皋還給李秘沏了一杯茶!
倒不是他又看李秘順眼了,而是李秘解開了他心中一直以來的疑團!
兒子的變化,一點一滴都看在父親的眼中,張希皋在欣慰之餘,也察覺到其中的不妥,比如這些村民們近乎癡迷一般的崇拜,對兒子言聽計從,甚至於有些村民,竟然甘願把自己的妻子,獻給張納言!
雖然張納言不是那種人,但足以說明問題所在!
而李秘把關於太平道的事情都說清楚之後,一切都算是可以解釋得通了!
張希皋心裏很清楚,李秘沒必要騙他,但他仍舊不明白,李秘為何要找上他家,更不清楚李秘的意圖何在。
照著李秘的說法,張納言是中了太平道的邪法,被邪法給控製了,這幾日遲鈍癡呆,就是邪法所傷,若不及時解除,隻怕往後要留下後遺症!
張希皋是不信甚麽邪法的,但李秘說了,太平道本就是裝神弄鬼,所謂邪法,無非是下藥下毒,隻要能夠找到源頭,也就不難解決了。
張希皋沒道理不信李秘,因為李秘所言確實合情合理,但仍舊無法解釋,李秘到這村子裏來,到底是為了甚麽?
“李大人,你還是跟老夫實話實說吧,老夫做了大半輩子的科道官,從來都是有話說話,最做不來的就是拐彎抹角,你也不消隱瞞我些甚麽了。”
李秘之所以提到張納言,也是為了得到與張希皋好好說話的機會,若沒有張納言的麻煩,張希皋是不會妥協的。
此時張希皋主動問起,李秘也就不再隱瞞了。
“張科道可知戚帥的義子戚胤?”
張希皋聽得戚繼光之名,眉頭頓時皺了起來,因為李秘先前過來,就用戚繼光的事情質問和嘲諷過他。
或許在很多人眼裏,彈劾戚繼光,已經成為了他張希皋如何都抹滅不去的人生汙點,也是他退出朝堂的原因,可他張希皋覺得自己隻是奉命履職,做了本分工作而已。
若是尋常,他必然要頂撞,畢竟吵架是他的本行,又是他最擅長的事情。
可如今還要依賴李秘來救治他兒子張納言,張希皋也就忍耐了下來。
“戚胤確實英勇善戰,隻是擅自行動,不顧大局,戚繼光斬他,也無可厚非,這件事情,確實值得敬佩。”
“這是人命,沒甚麽敬佩不敬佩的,我想說的重點也不是這個。”
李秘對戚帥確實很崇敬,但斬殺義子戚胤一事,李秘確實談不上什麽敬佩,或許這也是戚帥能夠英名流傳千古,而別人不能的原因吧。
張希皋本以為自己改變一下對戚繼光的姿態,會讓李秘高興一些,能夠拉近兩人距離,可沒想到卻換來了李秘這麽冷淡的話語,心裏也有些憋悶。
李秘也懶得理會,反正他又不是來跟張希皋交朋友的,隻是因為外頭布防和設伏實在太難,想要直指心髒罷了。
這村莊四麵漏風,即便李秘幾個全力以赴,也沒法子堵住缺口,若能在張家設伏,可就省力太多太多了。
但這需要張希皋的配合,這也正是李秘不厭其煩,來跟這老匹夫羅嗦的原因。
“戚胤還有個遺孤,名喚戚長空,本要向戚家軍報仇雪恨的,隻是後來改變了主意,勢必維護戚家聲威,眼下已經殺了張鼎思,若無意外,下一個目標便是你,張希皋。”
張希皋聞言,也是大驚失色,戚家子孫可都是人中龍鳳,即便是流落民間,也能出人頭地,戚胤這樣的絕世猛將,若真還有個兒子,隻怕正如李秘所言,殺人也是不眨眼不皺眉的啊!
尤其聽說張鼎思已經被殺死,張希皋就更是驚慌失措,因為當初他彈劾戚繼光,何嚐不是受到了張鼎思的影響?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自己對戚繼光的所作所為,會給戚家人帶來多大的痛苦和仇恨,隻是平反之後,戚繼光的兒子繼承了登州指揮使的官銜,其他兒子也都恩蔭了錦衣衛指揮使的職務,也算是有了彌補。
也正因此,張希皋心裏才好受了一些,可誰能想到,竟然還冒出個戚胤之子來!
“李大人又是如何知道的?”張希皋雖然心中慌亂,但畢竟是朝中老人,此時也強打精神,提出自己的疑問來。
李秘當即答道:“因為本官一直在追捕太平道的賊人,而這個戚長空,正是其中之一,本官得知他殺了張鼎思之後,推測下一個必然要輪到你,所以提前過來設伏,為的就是要截獲此人!”
“他本就是太平道的精銳,隻要張科道配合我等,設伏拿下了這人,就能夠為令公子解毒了,張科道即便自己不惜命,也該為令公子考慮考慮吧?”
張希皋聽聞此言,也是頹然坐了下來,喃喃自語道:“若是來報仇的,殺我便殺我吧,隻是我那可憐的孩兒……”
張希皋到底是垂下了腦袋來,過得許久才朝李秘問道:“你們想讓老夫如何做?”
李秘見得他神色,也是安心下來。
若不是外圍設伏不易,即便拋開張希皋,這件事情其實也能辦成,反正張希皋這種人,就算死了,李秘也不會疼惜。
當然了,這也是李秘早先的想法,隻是現在想來,到底是一條人命,若能救下,也就救一把。
戚帥雖然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沒有得到該有的尊重,但張希皋也罪不至死,即便真的罪不容誅,也不該李秘來執行,又或許,張希皋日夜受著良心的譴責,這樣的懲罰,或許更加的艱難。
無論如何,張希皋答應下來,李秘等人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到張家,在張家周遭,打造出天羅地網來,周瑜和戚長空但凡來了,便如何都逃不出去!
如此想著,李秘也是望著南方,心裏倒是盼著周瑜和戚長空能夠早點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