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宮人
娘娘駕到:安陵容重生後不想宮鬥 作者:寧夢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兒是十五,皇後在景仁宮裏巴巴的等了皇上兩天。
第一天,她想著皇上才回來,莞貴人剛有孕,去看她是應該的,結果等來了皇上封莞貴人為嬪的消息,讓她及時操辦,與敬妃一起完成冊封禮。
第二天,她還是獨守空房,她又想著約莫是前朝事情太忙,一時顧不得她也是有的。
今天,是月圓之夜,曆朝曆代都是帝後團圓的日子,皇後一早就讓宮人們準備起來。
晚膳前,蘇培盛來了,剪秋、繪春都是一片歡喜。
連皇後眼裏都是期盼:“可是皇上有什麽吩咐嗎?”
蘇培盛不敢對上皇後目光,將頭一低:“皇上讓奴才過來傳旨,皇上今晚不過了。”
皇後的眼神瞬間灰了下來,她心慌的為皇上找理由:“是華妃請皇上去用晚膳了?還是皇上身體不適了?”
蘇培盛小聲說道:“皇上說莞貴人剛有孕,所以處理完政務就趕去看莞貴人了,請皇後娘娘早些歇息。”
皇後扯出一個勉強的笑容:“那也是應當的,莞貴人聰慧,最善體察聖心,繪春,等一下去庫房選兩柄玉如意給莞貴人安枕吧。”
蘇培盛不忍再待在景仁宮,忙低聲告退。
人走了,皇後落寞的呆坐在榻上,久久未說一語。
碎玉軒裏,昆蟲在夜鳴,甄嬛的心很亂,躺在床上無法入睡:
“天色還早,皇上去皇後娘娘宮裏歇息吧。”
“不要緊”皇上這三個字不知說得是今夜不要緊?還是皇後在他這裏不要緊?
甄嬛不敢多想繼續勸說:“皇上不該為了臣妾,而誤了與娘娘的月圓之夜。”
皇上固執道:“朕想與喜歡的人在一起,不管什麽時候。”
親口聽到皇上喜歡自己,甄嬛心裏很是欣喜,但她還是擔心,今夜之事會惹得皇後娘娘不快,繼續道:“可皇後待臣妾不薄,臣妾不願皇後娘娘傷心。”
皇上這次語帶無奈的答應:“好吧,那朕明日陪皇後用午膳,午膳過後你過來,一起與皇後商量冊封之事。”
皇上心裏為難,他本想借甄嬛晉升讓她能到太後宮中請安,沒想到太後卻稱病不願見甄嬛,他的皇額娘脾性一如當年一般倔,心中認定之事再難改變,就如她對自己和十四弟的態度一樣。
太後哪裏去不了,隻能退而求其次,讓皇後多操勞點了,皇上如是想著沉沉睡去。
甄嬛則是輾轉反側,久久未能入睡。
皇後隻覺得景仁宮的夜太過寂靜,她將手放在皇上慣用的枕頭上,想從中汲取一點溫度,觸手卻是一片冰涼,可縱使這樣她仍然舍不得放手,隻想去抓取更多。
第二日,皇後終於見到了分別多日的皇上,兩人用了頓沉默的午膳。
膳後休息,皇後有無數話想跟皇上說,可看見皇上不耐的神色,關心的話語就變成了例行的匯報:“皇上,臣妾想著,莞貴人是第一胎,身邊得有個老成的姑姑照料才行,臣妾鬥膽,想要禦前的芳若前去碎玉軒照料莞貴人直至生產。”
“皇後想得周到,芳若以前照顧過純元,有她在朕也放心,蘇培盛,你去傳旨,讓芳若收拾一下,等會讓她直接過來。”
皇後正疑惑為何讓芳若過來,繪春前來通報莞貴人前來請安。
皇後望著臉色瞬間平和的皇上,心中酸楚,但仍然麵對笑容:“皇上與莞貴人倒是心有靈犀。”
皇上幹笑兩聲:“外頭太陽曬,快請進來。”
甄嬛進到殿內,正欲行禮,被皇後製止了:“你現在懷有身孕,一家人還講這些虛禮做什麽。”
皇後先發製人,皇上卻沒怪罪她失禮,而是眼神灼灼的望著甄嬛:“皇後說得對,你萬事得小心為上,以後沒人時不講這些虛禮了。”
甄嬛忙道:“臣妾惶恐,皇上及皇後娘娘疼惜臣妾,可臣妾不敢失了禮數。”
皇上的神情更柔和了:“皇後統領後宮有方啊,嬛嬛,你就放心坐下。”
皇後見甄嬛還守著禮數,笑得真切:“莞貴人知禮,臣妾才分外心疼她。”話音一轉又對甄嬛道:
“外頭太陽正曬,你有什麽事,找人跑一趟就行,何苦要自己過來。”
甄嬛還未答話,皇上搶著說道:“是朕讓她過來的,朕想問問冊封之禮籌備如何?”
“臣妾正想稟告,禮部都準備就緒了,隻是有一樣,莞貴人冊封得急,吉服一時趕不出來,臣妾就讓禮部拿敬妃封嬪時的吉服改製了。”
舊衣?皇上心裏有一瞬間的不愉,但時間太緊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隻能稱道:“事急從權,這樣也行,其他的準備如何?”
.皇後接著道:“皇上放心,萬事齊備,隻待吉時。”
皇上這才滿意的點點頭,甄嬛心裏也很是滿足,皇上百忙之中還記掛著自己冊封之禮,讓她有備受重視的感覺。
時間一晃,已過三月十九,敬妃及甄嬛的冊封禮終於完成,晚上宮裏舉行了家宴,慶祝兩位娘娘的喜日子。
安陵容照例缺席了,她現在好了很多,在永和宮裏無人攙扶也能走上幾圈,隻是不能久動,否則就渾身無力,汗如雨下,連連咳嗽。
自她病後,最後一次見皇上還是遷宮之時,眼下一個多月未見天顏,宮裏都在傳,她大病一場傷了容貌,現在貌如枯柴,這輩子再難得到皇上寵愛了。
她遷宮時僅僅跟來了四個宮女,三個太監,其餘人員都是內務府劃撥的,當時是想著奔著好日子來的,卻沒想永和宮裏整日死氣沉沉,跟著文嬪一個病得連走路都困難的病秧子,一分獎賞也沒,這日子過得更是沒有半點希望,有心性不佳的宮人心裏就開始有了意見。
先前忍冬還能壓著她們,可今天宮裏有喜事,隻要前去閑福宮跟碎玉軒祝賀的宮人都得到了賞賜,就她們在這冰涼的永和宮裏半點好處也無,一時抱怨之聲四起。
寶鵑、寶鵲出去教訓了她們幾句,反而聽了一肚子受氣話,寶鵲更是被氣得麵紅耳赤。
宮人們見狀,嚷嚷聲更大了,言行間甚至敢諷刺安陵容不爭氣,累得她們跟著過苦日子。
這時安陵容發話了:“忍冬,記住鬧事人的名字,去回稟內務府總管,這些人我用不了。”
她是不想爭了,可也不代表說誰都可以來欺她一把。
剛走進永和宮的曹貴人,將這情形看在眼裏,對今晚要說的事情更有把握了。
第一天,她想著皇上才回來,莞貴人剛有孕,去看她是應該的,結果等來了皇上封莞貴人為嬪的消息,讓她及時操辦,與敬妃一起完成冊封禮。
第二天,她還是獨守空房,她又想著約莫是前朝事情太忙,一時顧不得她也是有的。
今天,是月圓之夜,曆朝曆代都是帝後團圓的日子,皇後一早就讓宮人們準備起來。
晚膳前,蘇培盛來了,剪秋、繪春都是一片歡喜。
連皇後眼裏都是期盼:“可是皇上有什麽吩咐嗎?”
蘇培盛不敢對上皇後目光,將頭一低:“皇上讓奴才過來傳旨,皇上今晚不過了。”
皇後的眼神瞬間灰了下來,她心慌的為皇上找理由:“是華妃請皇上去用晚膳了?還是皇上身體不適了?”
蘇培盛小聲說道:“皇上說莞貴人剛有孕,所以處理完政務就趕去看莞貴人了,請皇後娘娘早些歇息。”
皇後扯出一個勉強的笑容:“那也是應當的,莞貴人聰慧,最善體察聖心,繪春,等一下去庫房選兩柄玉如意給莞貴人安枕吧。”
蘇培盛不忍再待在景仁宮,忙低聲告退。
人走了,皇後落寞的呆坐在榻上,久久未說一語。
碎玉軒裏,昆蟲在夜鳴,甄嬛的心很亂,躺在床上無法入睡:
“天色還早,皇上去皇後娘娘宮裏歇息吧。”
“不要緊”皇上這三個字不知說得是今夜不要緊?還是皇後在他這裏不要緊?
甄嬛不敢多想繼續勸說:“皇上不該為了臣妾,而誤了與娘娘的月圓之夜。”
皇上固執道:“朕想與喜歡的人在一起,不管什麽時候。”
親口聽到皇上喜歡自己,甄嬛心裏很是欣喜,但她還是擔心,今夜之事會惹得皇後娘娘不快,繼續道:“可皇後待臣妾不薄,臣妾不願皇後娘娘傷心。”
皇上這次語帶無奈的答應:“好吧,那朕明日陪皇後用午膳,午膳過後你過來,一起與皇後商量冊封之事。”
皇上心裏為難,他本想借甄嬛晉升讓她能到太後宮中請安,沒想到太後卻稱病不願見甄嬛,他的皇額娘脾性一如當年一般倔,心中認定之事再難改變,就如她對自己和十四弟的態度一樣。
太後哪裏去不了,隻能退而求其次,讓皇後多操勞點了,皇上如是想著沉沉睡去。
甄嬛則是輾轉反側,久久未能入睡。
皇後隻覺得景仁宮的夜太過寂靜,她將手放在皇上慣用的枕頭上,想從中汲取一點溫度,觸手卻是一片冰涼,可縱使這樣她仍然舍不得放手,隻想去抓取更多。
第二日,皇後終於見到了分別多日的皇上,兩人用了頓沉默的午膳。
膳後休息,皇後有無數話想跟皇上說,可看見皇上不耐的神色,關心的話語就變成了例行的匯報:“皇上,臣妾想著,莞貴人是第一胎,身邊得有個老成的姑姑照料才行,臣妾鬥膽,想要禦前的芳若前去碎玉軒照料莞貴人直至生產。”
“皇後想得周到,芳若以前照顧過純元,有她在朕也放心,蘇培盛,你去傳旨,讓芳若收拾一下,等會讓她直接過來。”
皇後正疑惑為何讓芳若過來,繪春前來通報莞貴人前來請安。
皇後望著臉色瞬間平和的皇上,心中酸楚,但仍然麵對笑容:“皇上與莞貴人倒是心有靈犀。”
皇上幹笑兩聲:“外頭太陽曬,快請進來。”
甄嬛進到殿內,正欲行禮,被皇後製止了:“你現在懷有身孕,一家人還講這些虛禮做什麽。”
皇後先發製人,皇上卻沒怪罪她失禮,而是眼神灼灼的望著甄嬛:“皇後說得對,你萬事得小心為上,以後沒人時不講這些虛禮了。”
甄嬛忙道:“臣妾惶恐,皇上及皇後娘娘疼惜臣妾,可臣妾不敢失了禮數。”
皇上的神情更柔和了:“皇後統領後宮有方啊,嬛嬛,你就放心坐下。”
皇後見甄嬛還守著禮數,笑得真切:“莞貴人知禮,臣妾才分外心疼她。”話音一轉又對甄嬛道:
“外頭太陽正曬,你有什麽事,找人跑一趟就行,何苦要自己過來。”
甄嬛還未答話,皇上搶著說道:“是朕讓她過來的,朕想問問冊封之禮籌備如何?”
“臣妾正想稟告,禮部都準備就緒了,隻是有一樣,莞貴人冊封得急,吉服一時趕不出來,臣妾就讓禮部拿敬妃封嬪時的吉服改製了。”
舊衣?皇上心裏有一瞬間的不愉,但時間太緊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隻能稱道:“事急從權,這樣也行,其他的準備如何?”
.皇後接著道:“皇上放心,萬事齊備,隻待吉時。”
皇上這才滿意的點點頭,甄嬛心裏也很是滿足,皇上百忙之中還記掛著自己冊封之禮,讓她有備受重視的感覺。
時間一晃,已過三月十九,敬妃及甄嬛的冊封禮終於完成,晚上宮裏舉行了家宴,慶祝兩位娘娘的喜日子。
安陵容照例缺席了,她現在好了很多,在永和宮裏無人攙扶也能走上幾圈,隻是不能久動,否則就渾身無力,汗如雨下,連連咳嗽。
自她病後,最後一次見皇上還是遷宮之時,眼下一個多月未見天顏,宮裏都在傳,她大病一場傷了容貌,現在貌如枯柴,這輩子再難得到皇上寵愛了。
她遷宮時僅僅跟來了四個宮女,三個太監,其餘人員都是內務府劃撥的,當時是想著奔著好日子來的,卻沒想永和宮裏整日死氣沉沉,跟著文嬪一個病得連走路都困難的病秧子,一分獎賞也沒,這日子過得更是沒有半點希望,有心性不佳的宮人心裏就開始有了意見。
先前忍冬還能壓著她們,可今天宮裏有喜事,隻要前去閑福宮跟碎玉軒祝賀的宮人都得到了賞賜,就她們在這冰涼的永和宮裏半點好處也無,一時抱怨之聲四起。
寶鵑、寶鵲出去教訓了她們幾句,反而聽了一肚子受氣話,寶鵲更是被氣得麵紅耳赤。
宮人們見狀,嚷嚷聲更大了,言行間甚至敢諷刺安陵容不爭氣,累得她們跟著過苦日子。
這時安陵容發話了:“忍冬,記住鬧事人的名字,去回稟內務府總管,這些人我用不了。”
她是不想爭了,可也不代表說誰都可以來欺她一把。
剛走進永和宮的曹貴人,將這情形看在眼裏,對今晚要說的事情更有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