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生辰
娘娘駕到:安陵容重生後不想宮鬥 作者:寧夢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真是好手段!”
“桑兒頭上的紅梅,浸泡了朱砂跟合歡,最是安神助眠,富察姐姐子時後起夜,桑兒正是瞌睡之時,神誌恍惚絆倒富察姐姐,一切都是意外。”
“因桑兒生辰,榆兒送她頭花,姐妹一場合情合理。”
“宮中慣例,妃嬪死後生前之物或收回或重造,一切更是合乎規矩。”
“榆兒的父母犯了錯,早早就被逐出富察府,現在人影無蹤。”
“特製的紅蘿炭中摻了土鱉蟲粉,破血逐瘀,味道又與血腥味極為相似”
“還差一味行氣之藥,所有環節就全通了”
“尋常之物,人之常情,可偏偏招架不住蛇蠍心腸。”
“……”
安陵容咬牙將皇後的計謀一一點破,每說一下她的心口都在疼痛,她自以為自己夠謹慎的了,竟還留了那麽多口子給皇後。
忍冬想得簡單:“娘娘,這些都是證據,我們去稟報皇上吧。”
安陵容眸中都是恨意,冷笑一聲:“就憑這塊炭嗎?何人製炭?誰帶進宮的?是當晚從姐姐寢殿中找到的嗎?忍冬,這個仇,我們隻能記住,總有讓她償還的時候。”
“她最在意什麽,本宮就一一敲掉它,忍冬,你暗中留意幾件事情。”
忍冬低頭附耳,安陵容輕聲囑咐。
隔日,內務府從永和宮裏帶出了一批宮人。
夜裏,寶鵑突發癔症,在永和宮中不斷吵鬧,有厲鬼找她索命。
太醫連夜上門診斷,並未找到病因,為了不影響安陵容養病,內務府隻好依照規矩,讓她出宮回家。
此後,永和宮再無動靜,每日宮門緊閉,隻留個角門讓宮人進出抓藥。
而其他宮殿,依舊熱鬧,特別是碎玉軒,每日更是歡聲笑語。
今日也不例外,隻是一片嬉笑聲中,淳兒突然黯然神傷。
甄嬛立馬覺察不對,忙關心道:“怎麽啦?”
淳兒的臉上第一次出現憂傷的表情:“莞姐姐,我想家了。”
甄嬛哄她曆來得心應手,忙端起手邊的糕點:“這是小廚房新做的牛乳香糕,你嚐嚐。”
果然淳兒一有好吃的,就忘了想家之事,隻是她仍然好奇:
“姐姐,你肚子裏果真有個小娃娃嗎?”
甄嬛依然用哄娃娃的語氣說道:“是,不過他還很小,連手和腳都沒長出來呢。”
淳兒更好奇了,她將手輕柔的放在甄嬛肚子上,似乎想摸出點什麽來。
甄嬛見她實在歡喜孩子,就開玩笑說道:
“你既喜歡他,讓他給你做外甥吧。”
“真的嗎?我可以做他姨娘。”淳兒開心得眼睛裏都在冒光,忙從手上摘下羊脂玉的手鐲放在甄嬛手裏,眼睛卻緊緊盯著甄嬛的肚子,說道:
“給,這是定禮,等你長大,姨娘將所有好吃的都給你,絕不和你搶,你就等著吃成一個胖娃娃吧,”說著還列舉了一堆她愛吃的零食。
淳兒快言快語的一派天真之言,逗得甄嬛連連發笑,她舉起手鐲打量一眼後將鐲子直接套在手上,順著淳兒的話打趣道:“還有啊,你姨娘還要給你生好多個胖娃娃,給你作伴呢。”
淳兒一聽竟害羞的站起來往外跑。
甄嬛難得見淳兒扭捏的樣子,一時樂不可支,芳若也想跟著逗趣幾句。
誰料淳兒又一溜煙的跑了進來,隔著簾子探頭問道:
“姐姐,那我生七八個小孩,陪你的孩子躲貓貓夠嗎?”
她問得坦蕩,甄嬛更是笑得真切:“夠了,再多也管不過來啊。”
淳兒聽到滿意的答案,終於笑著離開了。
這一整天,因為淳兒,甄嬛的心情都非常愉悅。
芳若見狀也心生歡喜,孕婦心情愉悅更利於養胎。
此後,淳兒不時的到甄嬛處聊天逗樂,去的時間多了,遇見皇上的次數就多,自然就有侍寢的機會。
有人得寵,就有人心生嫉妒,翊坤宮中,華妃怒氣衝衝:
“碎玉軒那個有孕,皇上還整日往哪跑,倒是便宜了淳常在這個小狐媚子。”
頌芝眼珠子一轉:“娘娘息怒,那淳常在言行無狀,您找個由頭處理了就行。”
華妃早有此意:“小小年紀一股子妖媚,裝天真無知博皇上喜歡,本宮最見不得這樣耍心眼之人,給本宮好生留意著。”
頌芝跟周寧海忙答應下來。
時間一晃,進入四月。
這日,皇上前往圓明園處理公務,忙完之後將允禮叫到身邊:
“十七弟,這幅虢國夫人遊春圖如何?”
果郡王認真一瞄,點評道:“眼角眉梢都是風情,當年的畫師也算畫得入神了。”
皇上見他評說得中肯點頭道:“所謂美人,須得風情靈動,知情識趣,否則再美也隻是木頭美人,有什麽意趣。”
這番話讓允禮很自然的聯想到甄嬛,他脫口而出:
“所以皇兄如此寵愛莞嬪。”
皇上此時沒有多想為何果郡王第一反應是甄嬛,反而會心一笑:“四月十七是莞嬪的生辰,朕到圓明園來就是想為她好好辦辦,讓她高興一場,隻是前朝事忙,朕手頭事情實在太多,隻好讓你來替她操辦。”
甄嬛生日?果郡王聽得更認真了,皇上登基以後對他雖多有優待,但自古帝王多疑,今上又經曆過九子奪嫡的殘酷,他雖文武雙全,也有一番抱負,為了自保,不得不在皇上麵前淡泊自抑,這樣的風花雪月之事他樂得去辦,辦好了反而能降低皇上的警惕心。
更何況還是她的生辰,他得更加用心了。
果郡王將此事應下,隨後就全心操辦起來。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就到四月十七。
皇上勞師動的將眾人從紫禁城裏請出,在圓明園牡丹亭為甄嬛慶生。
這一日的甄嬛,盛寵傍身,風頭出盡。
皇上為博美人一笑,更是破例給甄嬛的母親正三品的誥命。
此時的甄嬛,被皇上連番的寵愛迷得心神俱失,渾然不知在此之下暗藏的漩渦。
果郡王遠遠望著滿臉幸福的甄嬛,眼底閃過一絲擔憂。
如今朝堂的形勢,他雖沒有參政,但從其他地方知道的消息也不少。
今日甄嬛風光太過,隻怕會成為靶子。
隻是,他沒有合理的立場將這些擔憂轉達。
果然,幾日過後,年家在西南的戰事又傳來捷報。
“桑兒頭上的紅梅,浸泡了朱砂跟合歡,最是安神助眠,富察姐姐子時後起夜,桑兒正是瞌睡之時,神誌恍惚絆倒富察姐姐,一切都是意外。”
“因桑兒生辰,榆兒送她頭花,姐妹一場合情合理。”
“宮中慣例,妃嬪死後生前之物或收回或重造,一切更是合乎規矩。”
“榆兒的父母犯了錯,早早就被逐出富察府,現在人影無蹤。”
“特製的紅蘿炭中摻了土鱉蟲粉,破血逐瘀,味道又與血腥味極為相似”
“還差一味行氣之藥,所有環節就全通了”
“尋常之物,人之常情,可偏偏招架不住蛇蠍心腸。”
“……”
安陵容咬牙將皇後的計謀一一點破,每說一下她的心口都在疼痛,她自以為自己夠謹慎的了,竟還留了那麽多口子給皇後。
忍冬想得簡單:“娘娘,這些都是證據,我們去稟報皇上吧。”
安陵容眸中都是恨意,冷笑一聲:“就憑這塊炭嗎?何人製炭?誰帶進宮的?是當晚從姐姐寢殿中找到的嗎?忍冬,這個仇,我們隻能記住,總有讓她償還的時候。”
“她最在意什麽,本宮就一一敲掉它,忍冬,你暗中留意幾件事情。”
忍冬低頭附耳,安陵容輕聲囑咐。
隔日,內務府從永和宮裏帶出了一批宮人。
夜裏,寶鵑突發癔症,在永和宮中不斷吵鬧,有厲鬼找她索命。
太醫連夜上門診斷,並未找到病因,為了不影響安陵容養病,內務府隻好依照規矩,讓她出宮回家。
此後,永和宮再無動靜,每日宮門緊閉,隻留個角門讓宮人進出抓藥。
而其他宮殿,依舊熱鬧,特別是碎玉軒,每日更是歡聲笑語。
今日也不例外,隻是一片嬉笑聲中,淳兒突然黯然神傷。
甄嬛立馬覺察不對,忙關心道:“怎麽啦?”
淳兒的臉上第一次出現憂傷的表情:“莞姐姐,我想家了。”
甄嬛哄她曆來得心應手,忙端起手邊的糕點:“這是小廚房新做的牛乳香糕,你嚐嚐。”
果然淳兒一有好吃的,就忘了想家之事,隻是她仍然好奇:
“姐姐,你肚子裏果真有個小娃娃嗎?”
甄嬛依然用哄娃娃的語氣說道:“是,不過他還很小,連手和腳都沒長出來呢。”
淳兒更好奇了,她將手輕柔的放在甄嬛肚子上,似乎想摸出點什麽來。
甄嬛見她實在歡喜孩子,就開玩笑說道:
“你既喜歡他,讓他給你做外甥吧。”
“真的嗎?我可以做他姨娘。”淳兒開心得眼睛裏都在冒光,忙從手上摘下羊脂玉的手鐲放在甄嬛手裏,眼睛卻緊緊盯著甄嬛的肚子,說道:
“給,這是定禮,等你長大,姨娘將所有好吃的都給你,絕不和你搶,你就等著吃成一個胖娃娃吧,”說著還列舉了一堆她愛吃的零食。
淳兒快言快語的一派天真之言,逗得甄嬛連連發笑,她舉起手鐲打量一眼後將鐲子直接套在手上,順著淳兒的話打趣道:“還有啊,你姨娘還要給你生好多個胖娃娃,給你作伴呢。”
淳兒一聽竟害羞的站起來往外跑。
甄嬛難得見淳兒扭捏的樣子,一時樂不可支,芳若也想跟著逗趣幾句。
誰料淳兒又一溜煙的跑了進來,隔著簾子探頭問道:
“姐姐,那我生七八個小孩,陪你的孩子躲貓貓夠嗎?”
她問得坦蕩,甄嬛更是笑得真切:“夠了,再多也管不過來啊。”
淳兒聽到滿意的答案,終於笑著離開了。
這一整天,因為淳兒,甄嬛的心情都非常愉悅。
芳若見狀也心生歡喜,孕婦心情愉悅更利於養胎。
此後,淳兒不時的到甄嬛處聊天逗樂,去的時間多了,遇見皇上的次數就多,自然就有侍寢的機會。
有人得寵,就有人心生嫉妒,翊坤宮中,華妃怒氣衝衝:
“碎玉軒那個有孕,皇上還整日往哪跑,倒是便宜了淳常在這個小狐媚子。”
頌芝眼珠子一轉:“娘娘息怒,那淳常在言行無狀,您找個由頭處理了就行。”
華妃早有此意:“小小年紀一股子妖媚,裝天真無知博皇上喜歡,本宮最見不得這樣耍心眼之人,給本宮好生留意著。”
頌芝跟周寧海忙答應下來。
時間一晃,進入四月。
這日,皇上前往圓明園處理公務,忙完之後將允禮叫到身邊:
“十七弟,這幅虢國夫人遊春圖如何?”
果郡王認真一瞄,點評道:“眼角眉梢都是風情,當年的畫師也算畫得入神了。”
皇上見他評說得中肯點頭道:“所謂美人,須得風情靈動,知情識趣,否則再美也隻是木頭美人,有什麽意趣。”
這番話讓允禮很自然的聯想到甄嬛,他脫口而出:
“所以皇兄如此寵愛莞嬪。”
皇上此時沒有多想為何果郡王第一反應是甄嬛,反而會心一笑:“四月十七是莞嬪的生辰,朕到圓明園來就是想為她好好辦辦,讓她高興一場,隻是前朝事忙,朕手頭事情實在太多,隻好讓你來替她操辦。”
甄嬛生日?果郡王聽得更認真了,皇上登基以後對他雖多有優待,但自古帝王多疑,今上又經曆過九子奪嫡的殘酷,他雖文武雙全,也有一番抱負,為了自保,不得不在皇上麵前淡泊自抑,這樣的風花雪月之事他樂得去辦,辦好了反而能降低皇上的警惕心。
更何況還是她的生辰,他得更加用心了。
果郡王將此事應下,隨後就全心操辦起來。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就到四月十七。
皇上勞師動的將眾人從紫禁城裏請出,在圓明園牡丹亭為甄嬛慶生。
這一日的甄嬛,盛寵傍身,風頭出盡。
皇上為博美人一笑,更是破例給甄嬛的母親正三品的誥命。
此時的甄嬛,被皇上連番的寵愛迷得心神俱失,渾然不知在此之下暗藏的漩渦。
果郡王遠遠望著滿臉幸福的甄嬛,眼底閃過一絲擔憂。
如今朝堂的形勢,他雖沒有參政,但從其他地方知道的消息也不少。
今日甄嬛風光太過,隻怕會成為靶子。
隻是,他沒有合理的立場將這些擔憂轉達。
果然,幾日過後,年家在西南的戰事又傳來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