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隻是心虛的許青山過於敏感。
小老太也隻是提了一嘴,便又聊起別的事情。
吃過飯,喝過湯。
許青山還想幫著小老太收拾桌子,卻被小老太拿著抹布趕進了房間裏去學習。
連隻讀過小學夜校的小老太都知道高三的重要性,就前世的許青山自己不清楚。
回到房間裏。
坐在熟悉的位置上。
許青山站在窗邊透過落地窗看著街上還在接送學生的車流,整理著自己的思緒。
他並打算去煩惱未來自己家會遇到的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因為那一係列的禍事爆發的時間是在2010年初,也就是他上大一的第一個寒假。
等他專心完高考,考出好成績,開始擁有在家庭和社會足夠讓人信服的實際資本,再去解決那些事情,也一點都不晚。
他現在在考慮的,隻有如何拿下“高考狀元”。
當然,並非他想用如此裝逼的姿勢去思考問題。
而是小老太說吃飽飯別坐下。
有時候真不知道老人家們的一些固有認知是從哪裏來的,但許青山還是老老實實地聽話。
今天一整天基本都在不斷地學習和測試,由此了解自己重生所帶來的逆天悟性,也算初步跟上了班級裏的學習節奏。
到了晚上安靜的時候。
許青山要認真製定自己衝刺高考狀元的計劃了。
製定計劃,需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出發。
許青山此時對於自己悟性的掌握,覺得其更貼近於一套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
這套多元智能理論,還是他前世準備和一位心理學教授深入交流獲取信任時認真學習的。
沒想到能派上用場。
多元智能理論,來自於美利堅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目前被廣泛應用在發達國家的幼兒教育上,成果斐然。
人類智能主要劃分為八大智能。
每個人都有獨屬於自己的智能優勢組合。
而這八大智能分別為: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和自然認知智能。
其實,八大智能的開發貫徹在每個人的生活中。
許青山之前隻是簡單記憶,如今認真剖析,倒是發掘出其中的奧妙。
讀書時,教育部所要求的“德智體美勞”就覆蓋了這些方麵。
而在應試教育中,學習時也是在提升人的各類智能。
例如。
語文偏向語言智能和自我認知智能。
數學偏向數學邏輯智能和空間智能。
英語主要在語言智能。
而理綜的物理、化學、生物,文綜的曆史、地理,則更多考察自然認知。
倒是政治,考察的是自我認知。
至於其他技能,例如跳舞、唱歌,則包含了音樂智能和身體運動智能。
因為跳舞需要掌握音樂節拍,唱歌需要控製特化肌肉。
拆解、分化、明確功能需求。
能夠更好地實現產品迭代、功能升級。
據此,許青山手搓了一個係統。
隻不過,此係統非彼係統。他要構建的,僅僅是基於該理論的八大智能評價指標體係和由此搭建的自我評價係統而已。
許青山坐在書桌前,選了個看起來比較厚實的本子,開著台燈,在台燈下專注地計算、塗寫著。
過了良久,他才停下筆來。
最終的成果,並沒有很複雜。
結果的指向,是許青山近階段的學習時間分配安排。
對自己正確認知和評估,才能更好地平衡自己每天的學習進度和時間的分配方向。隻不過這些都隻是在理想狀態下的設定,實際執行還有待調整。
結合他上學期期末的成績:總分421分,語文101,數學98,英語76,物理74,化學29,生物43。
許青山製定了幾個小目標。
“每天背誦及複習200個單詞,在二十天內就刷完首輪3500詞”、“每天背誦三篇文言文及翻譯、注解”、“20天內完成地毯式高中數學基礎知識學習”、“十日內背誦高中化學範圍內所有化學式及配平”......
除了學習方麵,還有被他重點標注的“每天放學後跑步五公裏”、“每天練字一小時”等等。
現在的許青山很清楚自己的情況。
不管是各個學科的學習也好,還是身體鍛煉也好,都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從每一個細化步驟開始做起,所以先用最簡單最高效的方式來打好基礎,快速地提升自己的基礎分數,才是最實在的。
按照高考命題也好,還是學校命題也罷。
正常的試卷難度都是會按照一個比較合理的比例進行分配的。這個難度係數的比例在於全卷簡單難度題目在3成左右,中等難度題目在5成左右,而難題比例在2成左右。
在龍江實驗中學的實驗班裏,這一比例被簡化為了“八二法則”。
基礎紮實的學生在麵對試卷的時候,必須拿到分數的基礎題目為8成,盡量拿到分數的難題為2成。
現在許青山要做的,就是先讓自己全麵補足那80%。
不要小看這80%威力。
如果把這簡單等效成高考分數,那總分750,就意味著能夠拿到600分。
這已經是能填報985院校的水平了。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許青山決定了要穩紮穩打地來。
隻不過......
許青山看著自己放在一旁的藍狼和打火機。
他意識到自己似乎今天就已經花完的零花錢了,在2008年,一周能有20塊零花錢的人在許青山看來已經是鳳毛麟角的存在了。
但好好學習歸好好學習,再怎麽樣,也不能苦了自己吧?
還得想辦法再賺點錢?
有些事,它就是不經想。
這一想,就容易出問題。
就比如許青山,他一想到賺錢,就會想既然都打算在學習空閑的時間賺點錢了,那總不能隻賺那三瓜兩棗吧?而且回到了2008年,許多機會就在眼前,如果直接放過也有些可惜。
未來高考狀元的勞動力這麽不值錢麽?
所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
但太過於歪門邪道的事也不能去幹,不能讓家人太擔心。
既然如此......
小老太也隻是提了一嘴,便又聊起別的事情。
吃過飯,喝過湯。
許青山還想幫著小老太收拾桌子,卻被小老太拿著抹布趕進了房間裏去學習。
連隻讀過小學夜校的小老太都知道高三的重要性,就前世的許青山自己不清楚。
回到房間裏。
坐在熟悉的位置上。
許青山站在窗邊透過落地窗看著街上還在接送學生的車流,整理著自己的思緒。
他並打算去煩惱未來自己家會遇到的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因為那一係列的禍事爆發的時間是在2010年初,也就是他上大一的第一個寒假。
等他專心完高考,考出好成績,開始擁有在家庭和社會足夠讓人信服的實際資本,再去解決那些事情,也一點都不晚。
他現在在考慮的,隻有如何拿下“高考狀元”。
當然,並非他想用如此裝逼的姿勢去思考問題。
而是小老太說吃飽飯別坐下。
有時候真不知道老人家們的一些固有認知是從哪裏來的,但許青山還是老老實實地聽話。
今天一整天基本都在不斷地學習和測試,由此了解自己重生所帶來的逆天悟性,也算初步跟上了班級裏的學習節奏。
到了晚上安靜的時候。
許青山要認真製定自己衝刺高考狀元的計劃了。
製定計劃,需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出發。
許青山此時對於自己悟性的掌握,覺得其更貼近於一套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
這套多元智能理論,還是他前世準備和一位心理學教授深入交流獲取信任時認真學習的。
沒想到能派上用場。
多元智能理論,來自於美利堅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目前被廣泛應用在發達國家的幼兒教育上,成果斐然。
人類智能主要劃分為八大智能。
每個人都有獨屬於自己的智能優勢組合。
而這八大智能分別為: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和自然認知智能。
其實,八大智能的開發貫徹在每個人的生活中。
許青山之前隻是簡單記憶,如今認真剖析,倒是發掘出其中的奧妙。
讀書時,教育部所要求的“德智體美勞”就覆蓋了這些方麵。
而在應試教育中,學習時也是在提升人的各類智能。
例如。
語文偏向語言智能和自我認知智能。
數學偏向數學邏輯智能和空間智能。
英語主要在語言智能。
而理綜的物理、化學、生物,文綜的曆史、地理,則更多考察自然認知。
倒是政治,考察的是自我認知。
至於其他技能,例如跳舞、唱歌,則包含了音樂智能和身體運動智能。
因為跳舞需要掌握音樂節拍,唱歌需要控製特化肌肉。
拆解、分化、明確功能需求。
能夠更好地實現產品迭代、功能升級。
據此,許青山手搓了一個係統。
隻不過,此係統非彼係統。他要構建的,僅僅是基於該理論的八大智能評價指標體係和由此搭建的自我評價係統而已。
許青山坐在書桌前,選了個看起來比較厚實的本子,開著台燈,在台燈下專注地計算、塗寫著。
過了良久,他才停下筆來。
最終的成果,並沒有很複雜。
結果的指向,是許青山近階段的學習時間分配安排。
對自己正確認知和評估,才能更好地平衡自己每天的學習進度和時間的分配方向。隻不過這些都隻是在理想狀態下的設定,實際執行還有待調整。
結合他上學期期末的成績:總分421分,語文101,數學98,英語76,物理74,化學29,生物43。
許青山製定了幾個小目標。
“每天背誦及複習200個單詞,在二十天內就刷完首輪3500詞”、“每天背誦三篇文言文及翻譯、注解”、“20天內完成地毯式高中數學基礎知識學習”、“十日內背誦高中化學範圍內所有化學式及配平”......
除了學習方麵,還有被他重點標注的“每天放學後跑步五公裏”、“每天練字一小時”等等。
現在的許青山很清楚自己的情況。
不管是各個學科的學習也好,還是身體鍛煉也好,都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從每一個細化步驟開始做起,所以先用最簡單最高效的方式來打好基礎,快速地提升自己的基礎分數,才是最實在的。
按照高考命題也好,還是學校命題也罷。
正常的試卷難度都是會按照一個比較合理的比例進行分配的。這個難度係數的比例在於全卷簡單難度題目在3成左右,中等難度題目在5成左右,而難題比例在2成左右。
在龍江實驗中學的實驗班裏,這一比例被簡化為了“八二法則”。
基礎紮實的學生在麵對試卷的時候,必須拿到分數的基礎題目為8成,盡量拿到分數的難題為2成。
現在許青山要做的,就是先讓自己全麵補足那80%。
不要小看這80%威力。
如果把這簡單等效成高考分數,那總分750,就意味著能夠拿到600分。
這已經是能填報985院校的水平了。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許青山決定了要穩紮穩打地來。
隻不過......
許青山看著自己放在一旁的藍狼和打火機。
他意識到自己似乎今天就已經花完的零花錢了,在2008年,一周能有20塊零花錢的人在許青山看來已經是鳳毛麟角的存在了。
但好好學習歸好好學習,再怎麽樣,也不能苦了自己吧?
還得想辦法再賺點錢?
有些事,它就是不經想。
這一想,就容易出問題。
就比如許青山,他一想到賺錢,就會想既然都打算在學習空閑的時間賺點錢了,那總不能隻賺那三瓜兩棗吧?而且回到了2008年,許多機會就在眼前,如果直接放過也有些可惜。
未來高考狀元的勞動力這麽不值錢麽?
所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
但太過於歪門邪道的事也不能去幹,不能讓家人太擔心。
既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