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思鵬:“那正是本家兄長,我這個兄長可是一身好本事,隻是有句話不當我講,他實是有點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擱哪弄來一把短槍,可就不得了了,整天咋呼著自己是司令,逮著誰就讓誰跟他混,還要喊他褚司令,不過,還真沒幾個人願意跟他,三五個小混混,都是沒飯吃的人,成不了氣候。”
朱木石:“我前幾日聽說褚家堡有個褚司令,聽說他手下有一批弟兄,正要去會一會他,以望他將來成為一股重要的滅倭力量,不過看來,卻基本上是個孤杆司令。”
褚思鵬聞聽,麵上又是一紅。
朱木石道:“既是這樣。褚兄弟,你是四區,我是二區,你我兩個區本就相鄰,北麵的地理情況你是很熟的。我部所在之地,你也是知道的,你若想去時,隻把身邊事處理完畢,則隨時可去,屆時,我在那兒候你。”
褚思鵬喜道:“好,好,好,如此甚好……”
朱木石:“朱古?朱古鄉?你看,東邊那個個是不是朱古鄉?”朱木石邊說邊指著東邊的那個村子。看那村子也就有三裏之遙,外有圍牆,內有數十戶人家。也是在一個山坡之下,同北許陽村一樣。自山坡上看去甚是明了。
褚思鵬道:“嗯……,是,也是……”
崔毓柳疑道:“什麽叫也是?”
褚思鵬道:“是這樣,這個朱古鄉實則有幾個小村構成。這個是朱古鄉唐莊,再向東有個村子叫西朱古,西朱古東邊的叫幺朱古,幺朱古和西朱古之間有一條小溪相隔,幺朱古東邊的叫東朱古,看到最東麵的那個山沒有,那山叫馬頭山,馬頭山西坡下就是東朱古。馬頭山有三個峰起:馬頭、馬鞍、馬尾。馬頭向正南,馬尾後百丈左右有個小土疙瘩山,當地人說那是馬拉的馬屎蛋子。西朱古北麵一裏路左右的那個山頭就是朱古山,朱古山的東山坡上有幾十戶人家,當地人幹脆也叫朱古山或者叫小北山,畢竟和那四個小莊相比是在北麵嗎。”
朱木石點點頭道:“我看唐莊東是一座塔吧?”
褚思鵬道:“是塔,朱古塔,七層。”
朱木石道:“有塔,也說明這個地方也並非太過落後,畢竟因著佛教的緣故。”
褚思鵬道:“其實這個地方是個旮旯窩,蠻落後的,北麵離咱嶧縣城近百裏路,西南離徐州百把裏,東南離邳縣城也是百把裏,東北離台兒莊四十多裏,這算是近的。西麵是滕縣九區,西緊鄰賈汪煤礦離這也是近四十裏……”
朱木石道:“這麽說,這個地方委實是個旮旯窩。”
褚思鵬道:“可是個地道的旮旯窩,南麵十裏一條河東西走,叫不老河,北麵四十裏兩條河東西走,就是新河和運河,向南不方便,往北也不方便,說白了,這就是個大點兒的河套。”
朱木石:“這東麵是山,西麵也是山,北麵還是山,生活在這個地方實是不容易。”
褚思鵬道:“就因為不易,出了一個有知識的,便整天掛在口上。宋東甫先生就在這個唐莊讀過私塾,這周圍幾個村的人一提宋東甫都說,旺莊村的,在唐莊讀過書,口裏還蠻有傲氣的。”
朱木石精神為之一振:“宋東甫?宋東甫先生確實是個有才學的,他可是黃埔軍校的高材生呢!他是旺莊村的?這個旺莊村應當說離這不遠吧?”
褚思鵬道:“不遠,不遠。你看那個朱古唐莊,向北二裏路便是孟省村,再向北三裏是李山口村,李山口村北二裏路便是旺莊村。”心裏卻是暗暗吃驚:“怎麽,這個宋東甫怎麽也是黃埔軍校生,我怎麽沒聽說過?”
朱木石大為高興:“好啊,想不到此次不經意間竟然能來到宋先生的家鄉。”
褚思鵬奇道:“你與宋東甫先生很熟嗎?”
朱木石興奮的道:“我與宋東甫先生不熟,不過,他與我的恩師張別軒先生熟,而且很熟。宋先生對我的恩師張別軒先生還有過很大幫助呢。”
這時崔毓柳禁不住插話道:“他們兩個是不是同窗?”
朱木石轉向崔毓柳道:“同窗,實實在在的同窗!這話說起來就長了,民國二年宋先生考入了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嶧縣參考的人可不少,可是被錄取的也就宋先生一個,從這個角度,說宋先生才華橫溢可一點都不過分。”
“恩師張別軒是三年之後考入山東省立第一師範的。畢業之後想入嶧縣高小任教,隻是那時嶧縣高小被王恒興家族掌控。恩師因為沒走王家的門子,空拿著一張高等師範學府的文憑,就是進不去。”
“好在當年的一位師長褚福英先生在咱嶧縣韓莊鎮小學做校長,見他很窘迫,便聘他到韓莊任教。民國十一年,這個宋東甫先生做了嶧縣高小的校長,正需要有學問的人任教,這才把他調到縣城任教。”
崔毓柳歎道:“這就是了,有了同窗這層關係,有許多事還是很好做的,你當年也不是……”
朱木石神情肅然道:“嗯……,這條命,也算是我的一個姓黃的同窗給的了,這個情這輩子怕是還不了了。”
褚思鵬聞言心中陡然靈光一閃:“姓黃的同窗,莫非便是馬蘭的黃一茫?這個黃一茫不也是黃埔軍校六期的嗎?還有那個孫白洪,這幾個,當年可是為人稱道的,都是黃埔六期生,我怎麽就沒想到這一點。”可轉今一想:“嗯?不對不對,天南地北,姓黃的多了,怎麽就能斷定是黃一茫?不是不是……”
褚思鵬心中隻管思量,畢竟此是初次相識,不便相問,耳中卻聽得崔毓柳道:“同學情高,什麽人情不人情的,也不拘泥這一時。再者說了,大恩不報。這事,就忘了吧。對了,這個宋先生我也老長時間沒聽到他的消息了,如今不在嶧縣了吧。”
朱木石眨眨眼鬆馳了下這才說道:“確實不在嶧縣,如今可能在湖北均縣了吧。”
崔毓柳也有些意外:“咦,怎麽跑到湖北去了?”
朱木石歎道:“這個宋先生!在嶧縣高小校長的位子上做了三年便辭職了。然後加入了國民黨,此後又棄了公職,在北麵抱犢崮山區組織了一個別動隊。民國一十五年,國民革命軍自南麵江蘇邳縣的八義集北攻,他與他的別動隊南下,兩下夾擊張宗昌部,使其大敗。”
“民國一十七年,在南京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係政治科。此後又回到濟南師範任教,再到兗州師範任教,更到濟南私立育英中學任教,在壽張鄉村師範任訓育主任的時候,適逢七·七事變,整個學校就遷到了梁山。”
“教育部此後發布了一條命令,山東省但凡中等以上學校,一律南遷。他和他的學生先到了許昌,後又往湖北,目下也許已經又遷離他處了。”
崔毓柳讚道:“厲害!宋先生有愛國之心,有救國之舉,實是難得,難得!”
朱木石道:“宋先生是個值得人敬佩的人,是一個值得人為他而驕傲的人。村民以他為榮,這一點不錯,很好,很好。褚兄弟,正南這個村莊是什麽?”
朱木石突然轉頭問褚思鵬。
褚思鵬聞言一怔,隨即吱唔道:“哦?什麽村?正南什麽村?正南,正南是南許陽,南許陽偏東一點是崔樓,再向東就是新集村,新集村東去就到江蘇省銅山縣的汴塘鎮了。”
原來褚思鵬聽說這宋東甫竟然也是黃埔六期生,心中老大不自在,正自怪自己少見寡識,又暗自思量:“這樣一來,你和這姓宋的不也是同窗了?”當時黃埔軍校名聞全國,但是卻有很多分校,朱木石考取的是湖南長沙第三分校,雖說都是黃埔六期生,這同窗二字,其實難當,這一點褚思鵬是不知道的。
朱木石微微頷首:“汴塘!汴塘……,這個汴塘如今是銅山縣的了,原來也是嶧縣的一部分呢,大清朝的時候還是,到了民國期間就變了。”
褚思鵬道:“是這樣,那劉平、牛閨女等就曾攻占這個地方,光是營柵就是數十裏,那聲勢可真不得了。”
朱木石歎:“一代豪雄!隻是不得善終!竟死於屑小之手。這個汴塘鎮,我大清時的嶧縣政府可是對它看重的緊哪。知道嗎,嶧縣的城隍廟就是在這個汴塘。光緒年間《嶧縣誌》就有記載,說是‘城隍廟,南八十裏,汴塘西,創始無考。邑之正祀,而奉之邊境,亦異事也’。我看到這樣的話也是奇怪,這個汴塘距嶧縣城近百裏路,一個縣的正規的祭祀之所竟然放在這麽遠的地方,的確不可思議。這幾年也就有心到這個汴塘來看看,看它到底與它地有何不同,以至於把個城隍廟設在這個遠離縣城的地方。可就是抽不出時間。”
褚思鵬笑道:“這不正好,這個汴塘也就十裏左右路程,今兒個去看看就成。”
朱木石:“我前幾日聽說褚家堡有個褚司令,聽說他手下有一批弟兄,正要去會一會他,以望他將來成為一股重要的滅倭力量,不過看來,卻基本上是個孤杆司令。”
褚思鵬聞聽,麵上又是一紅。
朱木石道:“既是這樣。褚兄弟,你是四區,我是二區,你我兩個區本就相鄰,北麵的地理情況你是很熟的。我部所在之地,你也是知道的,你若想去時,隻把身邊事處理完畢,則隨時可去,屆時,我在那兒候你。”
褚思鵬喜道:“好,好,好,如此甚好……”
朱木石:“朱古?朱古鄉?你看,東邊那個個是不是朱古鄉?”朱木石邊說邊指著東邊的那個村子。看那村子也就有三裏之遙,外有圍牆,內有數十戶人家。也是在一個山坡之下,同北許陽村一樣。自山坡上看去甚是明了。
褚思鵬道:“嗯……,是,也是……”
崔毓柳疑道:“什麽叫也是?”
褚思鵬道:“是這樣,這個朱古鄉實則有幾個小村構成。這個是朱古鄉唐莊,再向東有個村子叫西朱古,西朱古東邊的叫幺朱古,幺朱古和西朱古之間有一條小溪相隔,幺朱古東邊的叫東朱古,看到最東麵的那個山沒有,那山叫馬頭山,馬頭山西坡下就是東朱古。馬頭山有三個峰起:馬頭、馬鞍、馬尾。馬頭向正南,馬尾後百丈左右有個小土疙瘩山,當地人說那是馬拉的馬屎蛋子。西朱古北麵一裏路左右的那個山頭就是朱古山,朱古山的東山坡上有幾十戶人家,當地人幹脆也叫朱古山或者叫小北山,畢竟和那四個小莊相比是在北麵嗎。”
朱木石點點頭道:“我看唐莊東是一座塔吧?”
褚思鵬道:“是塔,朱古塔,七層。”
朱木石道:“有塔,也說明這個地方也並非太過落後,畢竟因著佛教的緣故。”
褚思鵬道:“其實這個地方是個旮旯窩,蠻落後的,北麵離咱嶧縣城近百裏路,西南離徐州百把裏,東南離邳縣城也是百把裏,東北離台兒莊四十多裏,這算是近的。西麵是滕縣九區,西緊鄰賈汪煤礦離這也是近四十裏……”
朱木石道:“這麽說,這個地方委實是個旮旯窩。”
褚思鵬道:“可是個地道的旮旯窩,南麵十裏一條河東西走,叫不老河,北麵四十裏兩條河東西走,就是新河和運河,向南不方便,往北也不方便,說白了,這就是個大點兒的河套。”
朱木石:“這東麵是山,西麵也是山,北麵還是山,生活在這個地方實是不容易。”
褚思鵬道:“就因為不易,出了一個有知識的,便整天掛在口上。宋東甫先生就在這個唐莊讀過私塾,這周圍幾個村的人一提宋東甫都說,旺莊村的,在唐莊讀過書,口裏還蠻有傲氣的。”
朱木石精神為之一振:“宋東甫?宋東甫先生確實是個有才學的,他可是黃埔軍校的高材生呢!他是旺莊村的?這個旺莊村應當說離這不遠吧?”
褚思鵬道:“不遠,不遠。你看那個朱古唐莊,向北二裏路便是孟省村,再向北三裏是李山口村,李山口村北二裏路便是旺莊村。”心裏卻是暗暗吃驚:“怎麽,這個宋東甫怎麽也是黃埔軍校生,我怎麽沒聽說過?”
朱木石大為高興:“好啊,想不到此次不經意間竟然能來到宋先生的家鄉。”
褚思鵬奇道:“你與宋東甫先生很熟嗎?”
朱木石興奮的道:“我與宋東甫先生不熟,不過,他與我的恩師張別軒先生熟,而且很熟。宋先生對我的恩師張別軒先生還有過很大幫助呢。”
這時崔毓柳禁不住插話道:“他們兩個是不是同窗?”
朱木石轉向崔毓柳道:“同窗,實實在在的同窗!這話說起來就長了,民國二年宋先生考入了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嶧縣參考的人可不少,可是被錄取的也就宋先生一個,從這個角度,說宋先生才華橫溢可一點都不過分。”
“恩師張別軒是三年之後考入山東省立第一師範的。畢業之後想入嶧縣高小任教,隻是那時嶧縣高小被王恒興家族掌控。恩師因為沒走王家的門子,空拿著一張高等師範學府的文憑,就是進不去。”
“好在當年的一位師長褚福英先生在咱嶧縣韓莊鎮小學做校長,見他很窘迫,便聘他到韓莊任教。民國十一年,這個宋東甫先生做了嶧縣高小的校長,正需要有學問的人任教,這才把他調到縣城任教。”
崔毓柳歎道:“這就是了,有了同窗這層關係,有許多事還是很好做的,你當年也不是……”
朱木石神情肅然道:“嗯……,這條命,也算是我的一個姓黃的同窗給的了,這個情這輩子怕是還不了了。”
褚思鵬聞言心中陡然靈光一閃:“姓黃的同窗,莫非便是馬蘭的黃一茫?這個黃一茫不也是黃埔軍校六期的嗎?還有那個孫白洪,這幾個,當年可是為人稱道的,都是黃埔六期生,我怎麽就沒想到這一點。”可轉今一想:“嗯?不對不對,天南地北,姓黃的多了,怎麽就能斷定是黃一茫?不是不是……”
褚思鵬心中隻管思量,畢竟此是初次相識,不便相問,耳中卻聽得崔毓柳道:“同學情高,什麽人情不人情的,也不拘泥這一時。再者說了,大恩不報。這事,就忘了吧。對了,這個宋先生我也老長時間沒聽到他的消息了,如今不在嶧縣了吧。”
朱木石眨眨眼鬆馳了下這才說道:“確實不在嶧縣,如今可能在湖北均縣了吧。”
崔毓柳也有些意外:“咦,怎麽跑到湖北去了?”
朱木石歎道:“這個宋先生!在嶧縣高小校長的位子上做了三年便辭職了。然後加入了國民黨,此後又棄了公職,在北麵抱犢崮山區組織了一個別動隊。民國一十五年,國民革命軍自南麵江蘇邳縣的八義集北攻,他與他的別動隊南下,兩下夾擊張宗昌部,使其大敗。”
“民國一十七年,在南京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係政治科。此後又回到濟南師範任教,再到兗州師範任教,更到濟南私立育英中學任教,在壽張鄉村師範任訓育主任的時候,適逢七·七事變,整個學校就遷到了梁山。”
“教育部此後發布了一條命令,山東省但凡中等以上學校,一律南遷。他和他的學生先到了許昌,後又往湖北,目下也許已經又遷離他處了。”
崔毓柳讚道:“厲害!宋先生有愛國之心,有救國之舉,實是難得,難得!”
朱木石道:“宋先生是個值得人敬佩的人,是一個值得人為他而驕傲的人。村民以他為榮,這一點不錯,很好,很好。褚兄弟,正南這個村莊是什麽?”
朱木石突然轉頭問褚思鵬。
褚思鵬聞言一怔,隨即吱唔道:“哦?什麽村?正南什麽村?正南,正南是南許陽,南許陽偏東一點是崔樓,再向東就是新集村,新集村東去就到江蘇省銅山縣的汴塘鎮了。”
原來褚思鵬聽說這宋東甫竟然也是黃埔六期生,心中老大不自在,正自怪自己少見寡識,又暗自思量:“這樣一來,你和這姓宋的不也是同窗了?”當時黃埔軍校名聞全國,但是卻有很多分校,朱木石考取的是湖南長沙第三分校,雖說都是黃埔六期生,這同窗二字,其實難當,這一點褚思鵬是不知道的。
朱木石微微頷首:“汴塘!汴塘……,這個汴塘如今是銅山縣的了,原來也是嶧縣的一部分呢,大清朝的時候還是,到了民國期間就變了。”
褚思鵬道:“是這樣,那劉平、牛閨女等就曾攻占這個地方,光是營柵就是數十裏,那聲勢可真不得了。”
朱木石歎:“一代豪雄!隻是不得善終!竟死於屑小之手。這個汴塘鎮,我大清時的嶧縣政府可是對它看重的緊哪。知道嗎,嶧縣的城隍廟就是在這個汴塘。光緒年間《嶧縣誌》就有記載,說是‘城隍廟,南八十裏,汴塘西,創始無考。邑之正祀,而奉之邊境,亦異事也’。我看到這樣的話也是奇怪,這個汴塘距嶧縣城近百裏路,一個縣的正規的祭祀之所竟然放在這麽遠的地方,的確不可思議。這幾年也就有心到這個汴塘來看看,看它到底與它地有何不同,以至於把個城隍廟設在這個遠離縣城的地方。可就是抽不出時間。”
褚思鵬笑道:“這不正好,這個汴塘也就十裏左右路程,今兒個去看看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