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明軍逐漸在各處戰場上取得優勢並且開始轉入反攻之中,明顯感覺到了巨大壓力的盟軍各國都開始加大抵抗的力度。
各處戰場上的戰鬥激烈程度相比於開戰初期已經有了極大的提升。與此同時,因為張誠一直都強硬的堅持武力至上,隻接受無條件投降的終戰標準。各國在秘密外交全部失敗之後,為了加強自身的力量也逐漸放下了對大明持續了數百年之久的畏懼之心。畢竟戰敗就要亡國,現在誰還能夠顧得上別的事情?
大明殖民全球數百年,大明的殖民者們早就已經在全世界生根發芽。歐洲各國都有大量的大明人居住,不少人都已經是多代之後的殖民者。
當戰爭開始之後,往日裏這些高高在上的洋大人們頓時就成為了階下囚,被衝入租界的各**隊紛紛抓捕。不過因為大明多年的積威,各國基本上就沒有敢真的怎麽樣的,隻是將這些殖民者們當作人質關押收繳了他們的財產而已。
可是隨著戰事的不斷進展,已經開始逐漸被大明收緊脖子上繩索的盟國們態度迅速發生轉變。尤其是在張誠明確拒絕秘密外交,不接受除去無條件投降之外的任何談判之後。盟國對大明殖民者們的態度也急速惡化。
原本隻是被集中關在某些區域之中,待遇還是不錯的那些大明人質們開始被當作敵國人員看待。之前讓本地人都眼紅的食物配給立刻變成了勉強能夠維持活下去的最低標準。所有的財產甚至包括身上穿著的比較好些的衣服也被全部搜走。畢竟大明的殖民者們在各國都是富裕階層。
當大明開始對歐洲進行戰略轟炸之後,眾多的大明人,人數粗略統計足足有數百萬之眾被大量分派到了各處的戰略要地當作人質用以抵抗明軍的攻擊。
雖然在戰前張誠就已經提議要撤出各國的僑民,不過當時大部分人都不認為戰爭會大範圍的爆發。甚至許多人都認為就算是戰爭大規模爆發也不可能出現各國對大明橋民們不利的事情。畢竟如果真的這麽做必然是要承擔大明怒火的。
◆◆,最終雖然有不少大明僑民們選擇了離開,但是依舊有大量的僑民留在各國,最終成為了人質。
當各國決心徹底撕破臉之後。這些僑民們的遭遇自然不會有什麽好。暴力,劫掠甚至是奸銀殺戮都成了常事。而且在明軍進行轟炸的時候也有不少的僑民們身亡。麵對這種事情,大明和張誠自然是不可能無動於衷。
張誠一開始是通過外交途徑嚴厲警告各國,他們這麽做是要付出無法承擔代價的。但是這種手段的效果並不明顯,各國想要的是能夠借此體麵的退出戰爭。但是張誠想要借助這次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奠定大明在這個星球上的絕對統治地位,怎麽可能會同意這種事情?之前的戰爭中犧牲的人不能白白犧牲。
在外交手段無效之後。張誠立刻就斷絕了通過嘴巴來解決這件事情的念頭。當嘴巴沒有用處的時候,那就隻能是用拳頭來解決問題了。
張誠以最高統帥部的名義下達命令,所有曾經參與過對大明僑民們施暴行為的盟**隊與平民都不會再受到任何戰俘或是人道主義待遇。所有參與過的人無論其國籍民族還是身份什麽的,全部都上了死亡名單。這些人將被永生追殺,直到身亡為止。當然了,那些下達命令的人,無論是各國高官還是皇室貴族,待遇都是一樣。
接下來,當1941年底盟國爆發大規模反大明暴力活動。導致大量被集中看管的大明僑民死傷的事件之後。張誠再次發布命令,將對各盟國進行最嚴厲的報複。
張誠要求前線部隊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對所有的占領區內的盟國人員,無論是軍事人員還是普通平民全都采取百抽一的隨機懲罰手段作為報複。
因為戰場不同或是文化不同等等各個方麵的原因,在部分區域這個比率甚至能夠達到十抽一。而且戰爭時期軍隊的行為被忽略和掩蓋,平民和戰俘的大量的傷亡根本無法統計。許多事情都被掩蓋起來。
至於歐洲各國將大明僑民們當作人質放在各處戰略地點上的做法,並沒有影響到大明軍隊的作戰。雖然造成了很大的傷亡,但是明軍的報複同樣強硬慘烈。
自從明軍收複了******之後。陸航戰略轟炸機部隊對歐洲的轟炸一直持續到現在。隻是因為距離過遠,轟炸的力度和強度遠遠無法和對日作戰時期相提並論。
當明軍在薩勒諾登陸第二天陷入激戰的時候。大明戰略轟炸機部隊停止對意大利各處的鐵路樞紐、彈藥堆積場、油庫等戰略目標的持久轟炸,改為對薩勒諾灘頭陣地和齊翁茲山口等外圍陣地的直接戰術支援。
對於明軍重返歐洲大陸這種事情,張誠也是非常關注。在以何子丘為首的地方實力派們拒不合作導致俄國主戰場上沒有什麽像樣進展的情況下。張誠直接改變了戰略方向,選擇動用忠誠於自己的部隊在西歐方向開辟第二戰場。
除了政治方麵的考量之外,之所以如此選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後勤補給方麵的困擾。
整個西伯利亞以及中亞方麵地形平坦,麵積遼闊。但是人口數量卻不多。雖然擁有很豐富的各種資源,但是大明在資源方麵實際上一點都不缺乏,他們的資本力量們需要的是龐大的消費市場。地廣人稀的中亞和西伯利亞一帶隻有少部分的市場符合要求。
之前世家財團們掌控大明的時候並不是很在意荒涼缺少人煙的這些地方。因此,對於這邊的開發力度自然也不強。
麵積龐大的地區隻有區區幾條鐵路幹線存在,這在當時或許已經足夠滿足以輕裝步兵為絕對主力。戰爭需要進行長時間準備的軍事要求。但是到了現代,這種運輸能力就已經開始變的嚴重不足。尤其是在至關重要的烏拉爾山脈一線,隻有一條西伯利亞大鐵路作為大動脈。
直到前任首輔張嶽上台之後,擁有敏銳觸覺的張嶽清晰的認識到了在與俄國交界的地方必須要部署重兵,而且還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提供更加強大的補給才行。因此,張嶽開出了優厚的條件招募商人們去投資鐵路,甚至於還從陸軍的軍費之中補貼出來一部分用以修建鐵路。
不得不說張嶽的措施還是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大明朝廷不可能在耗費巨大的漫長西伯利亞鐵路上花費太多的資金。那些商人們更願意在交通便捷的地方投錢,甚至是投錢在股市和樓市也遠比去修建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建好的萬裏鐵路要強。
一直到戰爭爆發,從工業集中的東部地區向著遙遠的烏拉爾山脈運輸物資依舊是一件無比艱難的事情。這也直接導致俄國戰場上的軍隊規模被限製在了此刻的水平上。
因為在現代戰爭之中像是大明陸軍這樣高度機械化摩托化,擁有大量重型裝備以及海量物資補給需求的軍隊規模越大,對後勤補給能力的要求就會呈幾何狀上升。
在綜合考慮過了各個方麵的情況,無論是政治,外交,後勤,當地的交通條件,部隊的運用分配等等等等各方麵的因素之後。張誠最終還是決定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
至少西歐各國的交通條件遠遠強過道路狀況糟糕透頂的俄國主戰場。而且西歐各國的麵積實際上並不算很大,對於部隊的作戰非常有利。
當然了,在後勤補給方麵因為有地中海大西洋北海波羅的海,蘇伊士運河直布羅陀海峽等等海運優勢的存在。大明能夠通過海運的方式快速將大量的物資和人員送到想去的地方。
這一點遠遠超出了西伯利亞鐵路能夠提供的運輸能力。畢竟一支由數十艘大型運輸船組成的船隊一次性就能夠通過海運將數十萬噸的各種物資送上前線。這已經足夠一個大型會戰份了。
這次開辟第二戰場並不是沒有風險的。張誠使用的都是忠誠於國家的軍隊,而且在國內也有許多人反對,認為應該優先加強俄國戰場的力量等等等等諸多事情。這種內部的爭奪不用多做詳細描述,總之張誠是費了很大的力氣才一手推動了大明的戰略走向。
當張誠得知薩勒諾前線戰事吃緊的情況之後,立刻直接以自己的名義個陸航下達命令,動用所有能夠動用的力量,包括正在進行戰略轟炸的部隊為登陸作戰提供掩護。
用戰略轟炸機去做戰術支援這種事情理論上來說是得不償失的。不過現在前線急需支援,許多事情也就暫時顧不了那麽多了。
相比於內部派係林立,互相之間利益錯綜複雜的陸軍。大明海軍和陸航還是相對比較純粹的站在張誠這邊。而相比於龐大的海軍,幾乎是由張誠一手推向巔峰的大明陸航部隊完全可以說是張誠的絕對心腹。
張誠的命令在陸航絕對好使。八號下午的時候數以百計的戰略轟炸機就將成噸成噸的炸彈仍在了德**隊的腦袋上麵。(未完待續。)
ps: ps:後台重新改動,之前這一章定時發布被取消了,差點斷更。我剛剛才看到。抱歉,這一章發晚了。uw
</br>
各處戰場上的戰鬥激烈程度相比於開戰初期已經有了極大的提升。與此同時,因為張誠一直都強硬的堅持武力至上,隻接受無條件投降的終戰標準。各國在秘密外交全部失敗之後,為了加強自身的力量也逐漸放下了對大明持續了數百年之久的畏懼之心。畢竟戰敗就要亡國,現在誰還能夠顧得上別的事情?
大明殖民全球數百年,大明的殖民者們早就已經在全世界生根發芽。歐洲各國都有大量的大明人居住,不少人都已經是多代之後的殖民者。
當戰爭開始之後,往日裏這些高高在上的洋大人們頓時就成為了階下囚,被衝入租界的各**隊紛紛抓捕。不過因為大明多年的積威,各國基本上就沒有敢真的怎麽樣的,隻是將這些殖民者們當作人質關押收繳了他們的財產而已。
可是隨著戰事的不斷進展,已經開始逐漸被大明收緊脖子上繩索的盟國們態度迅速發生轉變。尤其是在張誠明確拒絕秘密外交,不接受除去無條件投降之外的任何談判之後。盟國對大明殖民者們的態度也急速惡化。
原本隻是被集中關在某些區域之中,待遇還是不錯的那些大明人質們開始被當作敵國人員看待。之前讓本地人都眼紅的食物配給立刻變成了勉強能夠維持活下去的最低標準。所有的財產甚至包括身上穿著的比較好些的衣服也被全部搜走。畢竟大明的殖民者們在各國都是富裕階層。
當大明開始對歐洲進行戰略轟炸之後,眾多的大明人,人數粗略統計足足有數百萬之眾被大量分派到了各處的戰略要地當作人質用以抵抗明軍的攻擊。
雖然在戰前張誠就已經提議要撤出各國的僑民,不過當時大部分人都不認為戰爭會大範圍的爆發。甚至許多人都認為就算是戰爭大規模爆發也不可能出現各國對大明橋民們不利的事情。畢竟如果真的這麽做必然是要承擔大明怒火的。
◆◆,最終雖然有不少大明僑民們選擇了離開,但是依舊有大量的僑民留在各國,最終成為了人質。
當各國決心徹底撕破臉之後。這些僑民們的遭遇自然不會有什麽好。暴力,劫掠甚至是奸銀殺戮都成了常事。而且在明軍進行轟炸的時候也有不少的僑民們身亡。麵對這種事情,大明和張誠自然是不可能無動於衷。
張誠一開始是通過外交途徑嚴厲警告各國,他們這麽做是要付出無法承擔代價的。但是這種手段的效果並不明顯,各國想要的是能夠借此體麵的退出戰爭。但是張誠想要借助這次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奠定大明在這個星球上的絕對統治地位,怎麽可能會同意這種事情?之前的戰爭中犧牲的人不能白白犧牲。
在外交手段無效之後。張誠立刻就斷絕了通過嘴巴來解決這件事情的念頭。當嘴巴沒有用處的時候,那就隻能是用拳頭來解決問題了。
張誠以最高統帥部的名義下達命令,所有曾經參與過對大明僑民們施暴行為的盟**隊與平民都不會再受到任何戰俘或是人道主義待遇。所有參與過的人無論其國籍民族還是身份什麽的,全部都上了死亡名單。這些人將被永生追殺,直到身亡為止。當然了,那些下達命令的人,無論是各國高官還是皇室貴族,待遇都是一樣。
接下來,當1941年底盟國爆發大規模反大明暴力活動。導致大量被集中看管的大明僑民死傷的事件之後。張誠再次發布命令,將對各盟國進行最嚴厲的報複。
張誠要求前線部隊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對所有的占領區內的盟國人員,無論是軍事人員還是普通平民全都采取百抽一的隨機懲罰手段作為報複。
因為戰場不同或是文化不同等等各個方麵的原因,在部分區域這個比率甚至能夠達到十抽一。而且戰爭時期軍隊的行為被忽略和掩蓋,平民和戰俘的大量的傷亡根本無法統計。許多事情都被掩蓋起來。
至於歐洲各國將大明僑民們當作人質放在各處戰略地點上的做法,並沒有影響到大明軍隊的作戰。雖然造成了很大的傷亡,但是明軍的報複同樣強硬慘烈。
自從明軍收複了******之後。陸航戰略轟炸機部隊對歐洲的轟炸一直持續到現在。隻是因為距離過遠,轟炸的力度和強度遠遠無法和對日作戰時期相提並論。
當明軍在薩勒諾登陸第二天陷入激戰的時候。大明戰略轟炸機部隊停止對意大利各處的鐵路樞紐、彈藥堆積場、油庫等戰略目標的持久轟炸,改為對薩勒諾灘頭陣地和齊翁茲山口等外圍陣地的直接戰術支援。
對於明軍重返歐洲大陸這種事情,張誠也是非常關注。在以何子丘為首的地方實力派們拒不合作導致俄國主戰場上沒有什麽像樣進展的情況下。張誠直接改變了戰略方向,選擇動用忠誠於自己的部隊在西歐方向開辟第二戰場。
除了政治方麵的考量之外,之所以如此選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後勤補給方麵的困擾。
整個西伯利亞以及中亞方麵地形平坦,麵積遼闊。但是人口數量卻不多。雖然擁有很豐富的各種資源,但是大明在資源方麵實際上一點都不缺乏,他們的資本力量們需要的是龐大的消費市場。地廣人稀的中亞和西伯利亞一帶隻有少部分的市場符合要求。
之前世家財團們掌控大明的時候並不是很在意荒涼缺少人煙的這些地方。因此,對於這邊的開發力度自然也不強。
麵積龐大的地區隻有區區幾條鐵路幹線存在,這在當時或許已經足夠滿足以輕裝步兵為絕對主力。戰爭需要進行長時間準備的軍事要求。但是到了現代,這種運輸能力就已經開始變的嚴重不足。尤其是在至關重要的烏拉爾山脈一線,隻有一條西伯利亞大鐵路作為大動脈。
直到前任首輔張嶽上台之後,擁有敏銳觸覺的張嶽清晰的認識到了在與俄國交界的地方必須要部署重兵,而且還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提供更加強大的補給才行。因此,張嶽開出了優厚的條件招募商人們去投資鐵路,甚至於還從陸軍的軍費之中補貼出來一部分用以修建鐵路。
不得不說張嶽的措施還是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大明朝廷不可能在耗費巨大的漫長西伯利亞鐵路上花費太多的資金。那些商人們更願意在交通便捷的地方投錢,甚至是投錢在股市和樓市也遠比去修建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建好的萬裏鐵路要強。
一直到戰爭爆發,從工業集中的東部地區向著遙遠的烏拉爾山脈運輸物資依舊是一件無比艱難的事情。這也直接導致俄國戰場上的軍隊規模被限製在了此刻的水平上。
因為在現代戰爭之中像是大明陸軍這樣高度機械化摩托化,擁有大量重型裝備以及海量物資補給需求的軍隊規模越大,對後勤補給能力的要求就會呈幾何狀上升。
在綜合考慮過了各個方麵的情況,無論是政治,外交,後勤,當地的交通條件,部隊的運用分配等等等等各方麵的因素之後。張誠最終還是決定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
至少西歐各國的交通條件遠遠強過道路狀況糟糕透頂的俄國主戰場。而且西歐各國的麵積實際上並不算很大,對於部隊的作戰非常有利。
當然了,在後勤補給方麵因為有地中海大西洋北海波羅的海,蘇伊士運河直布羅陀海峽等等海運優勢的存在。大明能夠通過海運的方式快速將大量的物資和人員送到想去的地方。
這一點遠遠超出了西伯利亞鐵路能夠提供的運輸能力。畢竟一支由數十艘大型運輸船組成的船隊一次性就能夠通過海運將數十萬噸的各種物資送上前線。這已經足夠一個大型會戰份了。
這次開辟第二戰場並不是沒有風險的。張誠使用的都是忠誠於國家的軍隊,而且在國內也有許多人反對,認為應該優先加強俄國戰場的力量等等等等諸多事情。這種內部的爭奪不用多做詳細描述,總之張誠是費了很大的力氣才一手推動了大明的戰略走向。
當張誠得知薩勒諾前線戰事吃緊的情況之後,立刻直接以自己的名義個陸航下達命令,動用所有能夠動用的力量,包括正在進行戰略轟炸的部隊為登陸作戰提供掩護。
用戰略轟炸機去做戰術支援這種事情理論上來說是得不償失的。不過現在前線急需支援,許多事情也就暫時顧不了那麽多了。
相比於內部派係林立,互相之間利益錯綜複雜的陸軍。大明海軍和陸航還是相對比較純粹的站在張誠這邊。而相比於龐大的海軍,幾乎是由張誠一手推向巔峰的大明陸航部隊完全可以說是張誠的絕對心腹。
張誠的命令在陸航絕對好使。八號下午的時候數以百計的戰略轟炸機就將成噸成噸的炸彈仍在了德**隊的腦袋上麵。(未完待續。)
ps: ps:後台重新改動,之前這一章定時發布被取消了,差點斷更。我剛剛才看到。抱歉,這一章發晚了。uw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