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天之後,吱吱扭扭的車輪聲便開始在麥田間回蕩,唱響出另一種輕音,如同夜晚野貓的春鳴,撓的人心裏直癢癢。
孩子們對新得到的玩具愛不釋手,他們還小,聽不出那吱吱的聲響撩撥人春心的韻律,陳健總會躲的遠遠的。
榆錢兒總會牽著牛車,車上裝著剛剛從溪邊灌出的、冰涼的、融化了蜜糖的水,給那些還在田地裏勞作的族人送去。
每當族人打漁或是狩獵回來,總是她最開心的時候,一準兒趕著車過去,把成筐的魚和或是獵物放在車上,讓族人們坐在一旁,輕輕甩著鞭子,讓勤懇的牛把這些收獲帶回村落。
孩子最好的玩具,總喜歡像別人展示,希望別人分享自己的快樂。
對她而言,坐上牛車閑逛的時候還是孩子。
下了牛車,回到議事會的大廳裏算著今天收了多少魚抓了幾隻鳥之類的事時,便不再是個孩子。
村子裏那些需要算數分配的事全都壓在了她的身上,她知道哥哥在忙著什麽,也不去打擾,隻是暗暗歎息自己幫不上忙。
村落裏一切如常,那些沿河東行的騎手才已經離開了十天,至今還沒回來,不過也快了。
族裏的男人除了打漁和狩獵之外,停下了手中所有的活,在為第一次收獲做著準備。
如今麥子已經有些泛黃,豌豆花也開到了頂兒,晚飯吃過一次鹽水煮豌豆莢,味道不錯,不過比起麥飯還要差一些。
張望著那些泛黃的麥飯,回憶著幾個月前的味道,陳健帶著他們開始了最後的忙碌。
上次獲勝繳獲的隕鐵兵器全都用來打造農具或者釘鋦之類,不成熟的冶鐵技術下,用作兵器和青銅沒有什麽優勢,但做農具卻比易折斷的青銅好許多。
稷鐮、鑿子、鋸、鋤頭、大錘……六十多個男人每天都在炭爐前忙碌,打造的很難看,可至少比石頭還用的多。
陳健看了兩天後,便帶了剩下的百十號人到了村外,選了一處場地作為將來的場院。
麥子收獲後是需要場院和風力才能脫粒的,圈定了一處平整的地麵,花了三天的時間除去雜草夯實。
留下了四十個人,剩下的都回到城邑的倉庫區去蓋屋子,收獲的麥豆不可能堆放在外麵,一個個圓錐形的糧倉拔地而起。
此時裏麵還是空的,但人們相信,用不了多久裏麵就會裝滿麥豆,想吃的時候不需要女人去外麵采集了,隻要伸手抓一些就行。
女人們也在為收獲做準備,用粗粗的麻線編織出麻袋,不需要那麽精細,每個大約能裝二百斤糧食。
跟在陳健身邊的四十個則在忙另一件事,陳健說收獲後會做一頓比麥飯更好吃的飯食,於是他們開始了期待。
麥飯是不得已的吃法,沒有石磨,麥子沒法脫皮,也隻能碾碎後蒸飯,粗糲的麩皮其實難以下咽,隻是對比以前吃的食物更精細罷了。
石磨不難,有鑿子、錘子、繩切,弄出石磨隻是時間問題。
難的是石磨的動力,換回的幾頭毛驢未必夠用,等到麥子成熟後,整個城邑有將近兩千的人口,靠幾頭蒙著眼睛轉圈的小毛驢當然不行,速度太慢。
陳健想到石磨,自然會想到磨坊,想到磨坊,自然會想到風車。
不是荷蘭名片的那種臥式的風車,那種難度太高,以現在的加工水平根本做出來,一個斜齒輪傳動,將垂直方向動力轉為平行動力就能讓族人崩潰,而且重心也是個大問題。
但前世記憶中,華夏也是有風車的,而且是與那種風車完全不同的、濃厚的中國風的風車。
陳健記得老電影《柳堡的故事》裏的場景,還有那首膾炙人口的插曲《九九豔陽天》,吱吖吖轉的風車,作為整首歌的比興,貫穿整首。
這種風車曾坐落在蘇北大地和長蘆鹽場,在明亡之前,曾給乘船而來的荷蘭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荷蘭人曾以為世界上隻有一種風車、那種四周圍繞著鬱金香化為風景的風車,直到踏上了東方的土地,才知道原來風車不止那一種。
這種風車是立著的,類似於走馬燈或是陀螺,旋轉方向平行於地麵,而不是垂直於地麵,可以省去一個斜齒輪傳動轉向裝置。
更重要的是不需要調整風車的角度,從上往下看就是一個米字,風無論從哪個方向吹來,都可以轉動,也可以通過升帆和降帆來調整轉速。
風車不僅僅可以做石磨的動力,將來提水、灌溉、鼓風都可以,趁著麥收之前能做出來最好,做不出來就當做技術積累。
既然是推動石磨,動力也不需要太大,能有一馬力就足夠,第一座風車不需要做的太大。
風車的安放位置肯定是在城邑靠東邊的懸崖上,那裏風力正適合,而且利用風車做動力,做一個簡單的轆轤絞盤,可以將山下的麥子提到山頂,甚至可以在山崖下再建一個小碼頭,最大程度地利用水運優勢。
立軸風車的原理類似於船帆,六道或者八道船帆形成一個米字型,風吹動船帆的時候,就會轉動。
立軸可以選用一根上大下小的原木,形成一個t字型,當然這個t字頭要小得多。
t字頭的下麵穿過孔洞,將t字頭卡在上麵,風帆就安在t字原木的下部,這樣轉動的時候,有上麵的t字頭支撐,整個立軸是懸空的,下麵安裝上木齒輪傳動就可以。
支撐架隻能用木頭固定,能夠保證不被風吹倒就行。
整體來說,其實可以看成一個平放的車輪,軸是立著的。
有陶輪、車輪作為基礎,這個並不難理解,或者說就看成是一個不是皮帶傳動、而是靠風吹動的陶輪。
在樹皮上畫出構建圖之後,陳健帶著人去上遊的鬆林裏,砍了四根一人抱不過來的杉鬆和兩根一尺多粗的,作為支撐架的材料。
沿河放到懸崖邊後,用繩子拉到了懸崖上,拔掉樹皮,挖好柱腳坑,將一頭先放進坑裏,用墊磚增高的方法,一點點地將四根粗大的杉鬆立了起來,作為柱腳。
就像是點四芒星一樣,上麵橫著兩根,互相交叉,刻出卯榫後再用銅鋦子固定住,用繩子拉好。
五米多高的上空,三根大杉鬆交錯著,形成了一個簡單的框架。
兩根細一點的杉鬆吊線後用鋸子刻成木方,這個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才弄完。
木方的中間挖出凹槽,讓兩根木頭交叉後能夠壓在一起,用魚鰾膠黏合後形成一個十字形。
在十字形的中心挖出一個圓洞,這個圓洞就類似於車輪和車軸相接的地方。
將這兩根木頭抬到四棵杉鬆的上麵,固定住,框架的雛形就算是完成了,完全撐得住匹馬之力,甚至更多也沒事,陳健前世可是很少見到這麽粗的杉鬆了。
在刻木方的兩天時間裏,不刻木方的人也沒閑著,在做帆布和帆架。
帆布用的是麻布,用橡子澱粉漿糊和膠漿過,可以防止漏風。
風帆不算大,三米多高,兩米寬,一共八麵,陳健估摸著不幹別的,推動一個石磨應該是沒問題的。
修整好的立軸拉到上麵,從那個十字架的孔洞裏穿過去,在穿孔的地方學車輪,做了金屬卡槽,裏麵注滿了油脂。
立軸距離地麵約有一米半的距離,是懸空的,陳健試了試,一個人就可以推著立軸轉動,風力毫無問題。
確定了可以推動之後,再堆磚墊高,族人們在立軸的上下各安了八根橫木,作為掛帆的地方。
算了一下,八麵帆基本上有三麵始終受力,也就是將近二十平方米,空氣密度大約是一公斤每立方米,風帆的力矩大約是四五米,如果下麵傳動木齒輪的半徑是半米的話,隻需要三四級風、六米左右的風速,足以在木齒輪上產生一千五百公斤的力量。
算上一半的損耗,也有千斤之力,而且永不停歇,轉速極快,用來磨麵粉是足夠的。
孩子們對新得到的玩具愛不釋手,他們還小,聽不出那吱吱的聲響撩撥人春心的韻律,陳健總會躲的遠遠的。
榆錢兒總會牽著牛車,車上裝著剛剛從溪邊灌出的、冰涼的、融化了蜜糖的水,給那些還在田地裏勞作的族人送去。
每當族人打漁或是狩獵回來,總是她最開心的時候,一準兒趕著車過去,把成筐的魚和或是獵物放在車上,讓族人們坐在一旁,輕輕甩著鞭子,讓勤懇的牛把這些收獲帶回村落。
孩子最好的玩具,總喜歡像別人展示,希望別人分享自己的快樂。
對她而言,坐上牛車閑逛的時候還是孩子。
下了牛車,回到議事會的大廳裏算著今天收了多少魚抓了幾隻鳥之類的事時,便不再是個孩子。
村子裏那些需要算數分配的事全都壓在了她的身上,她知道哥哥在忙著什麽,也不去打擾,隻是暗暗歎息自己幫不上忙。
村落裏一切如常,那些沿河東行的騎手才已經離開了十天,至今還沒回來,不過也快了。
族裏的男人除了打漁和狩獵之外,停下了手中所有的活,在為第一次收獲做著準備。
如今麥子已經有些泛黃,豌豆花也開到了頂兒,晚飯吃過一次鹽水煮豌豆莢,味道不錯,不過比起麥飯還要差一些。
張望著那些泛黃的麥飯,回憶著幾個月前的味道,陳健帶著他們開始了最後的忙碌。
上次獲勝繳獲的隕鐵兵器全都用來打造農具或者釘鋦之類,不成熟的冶鐵技術下,用作兵器和青銅沒有什麽優勢,但做農具卻比易折斷的青銅好許多。
稷鐮、鑿子、鋸、鋤頭、大錘……六十多個男人每天都在炭爐前忙碌,打造的很難看,可至少比石頭還用的多。
陳健看了兩天後,便帶了剩下的百十號人到了村外,選了一處場地作為將來的場院。
麥子收獲後是需要場院和風力才能脫粒的,圈定了一處平整的地麵,花了三天的時間除去雜草夯實。
留下了四十個人,剩下的都回到城邑的倉庫區去蓋屋子,收獲的麥豆不可能堆放在外麵,一個個圓錐形的糧倉拔地而起。
此時裏麵還是空的,但人們相信,用不了多久裏麵就會裝滿麥豆,想吃的時候不需要女人去外麵采集了,隻要伸手抓一些就行。
女人們也在為收獲做準備,用粗粗的麻線編織出麻袋,不需要那麽精細,每個大約能裝二百斤糧食。
跟在陳健身邊的四十個則在忙另一件事,陳健說收獲後會做一頓比麥飯更好吃的飯食,於是他們開始了期待。
麥飯是不得已的吃法,沒有石磨,麥子沒法脫皮,也隻能碾碎後蒸飯,粗糲的麩皮其實難以下咽,隻是對比以前吃的食物更精細罷了。
石磨不難,有鑿子、錘子、繩切,弄出石磨隻是時間問題。
難的是石磨的動力,換回的幾頭毛驢未必夠用,等到麥子成熟後,整個城邑有將近兩千的人口,靠幾頭蒙著眼睛轉圈的小毛驢當然不行,速度太慢。
陳健想到石磨,自然會想到磨坊,想到磨坊,自然會想到風車。
不是荷蘭名片的那種臥式的風車,那種難度太高,以現在的加工水平根本做出來,一個斜齒輪傳動,將垂直方向動力轉為平行動力就能讓族人崩潰,而且重心也是個大問題。
但前世記憶中,華夏也是有風車的,而且是與那種風車完全不同的、濃厚的中國風的風車。
陳健記得老電影《柳堡的故事》裏的場景,還有那首膾炙人口的插曲《九九豔陽天》,吱吖吖轉的風車,作為整首歌的比興,貫穿整首。
這種風車曾坐落在蘇北大地和長蘆鹽場,在明亡之前,曾給乘船而來的荷蘭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荷蘭人曾以為世界上隻有一種風車、那種四周圍繞著鬱金香化為風景的風車,直到踏上了東方的土地,才知道原來風車不止那一種。
這種風車是立著的,類似於走馬燈或是陀螺,旋轉方向平行於地麵,而不是垂直於地麵,可以省去一個斜齒輪傳動轉向裝置。
更重要的是不需要調整風車的角度,從上往下看就是一個米字,風無論從哪個方向吹來,都可以轉動,也可以通過升帆和降帆來調整轉速。
風車不僅僅可以做石磨的動力,將來提水、灌溉、鼓風都可以,趁著麥收之前能做出來最好,做不出來就當做技術積累。
既然是推動石磨,動力也不需要太大,能有一馬力就足夠,第一座風車不需要做的太大。
風車的安放位置肯定是在城邑靠東邊的懸崖上,那裏風力正適合,而且利用風車做動力,做一個簡單的轆轤絞盤,可以將山下的麥子提到山頂,甚至可以在山崖下再建一個小碼頭,最大程度地利用水運優勢。
立軸風車的原理類似於船帆,六道或者八道船帆形成一個米字型,風吹動船帆的時候,就會轉動。
立軸可以選用一根上大下小的原木,形成一個t字型,當然這個t字頭要小得多。
t字頭的下麵穿過孔洞,將t字頭卡在上麵,風帆就安在t字原木的下部,這樣轉動的時候,有上麵的t字頭支撐,整個立軸是懸空的,下麵安裝上木齒輪傳動就可以。
支撐架隻能用木頭固定,能夠保證不被風吹倒就行。
整體來說,其實可以看成一個平放的車輪,軸是立著的。
有陶輪、車輪作為基礎,這個並不難理解,或者說就看成是一個不是皮帶傳動、而是靠風吹動的陶輪。
在樹皮上畫出構建圖之後,陳健帶著人去上遊的鬆林裏,砍了四根一人抱不過來的杉鬆和兩根一尺多粗的,作為支撐架的材料。
沿河放到懸崖邊後,用繩子拉到了懸崖上,拔掉樹皮,挖好柱腳坑,將一頭先放進坑裏,用墊磚增高的方法,一點點地將四根粗大的杉鬆立了起來,作為柱腳。
就像是點四芒星一樣,上麵橫著兩根,互相交叉,刻出卯榫後再用銅鋦子固定住,用繩子拉好。
五米多高的上空,三根大杉鬆交錯著,形成了一個簡單的框架。
兩根細一點的杉鬆吊線後用鋸子刻成木方,這個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才弄完。
木方的中間挖出凹槽,讓兩根木頭交叉後能夠壓在一起,用魚鰾膠黏合後形成一個十字形。
在十字形的中心挖出一個圓洞,這個圓洞就類似於車輪和車軸相接的地方。
將這兩根木頭抬到四棵杉鬆的上麵,固定住,框架的雛形就算是完成了,完全撐得住匹馬之力,甚至更多也沒事,陳健前世可是很少見到這麽粗的杉鬆了。
在刻木方的兩天時間裏,不刻木方的人也沒閑著,在做帆布和帆架。
帆布用的是麻布,用橡子澱粉漿糊和膠漿過,可以防止漏風。
風帆不算大,三米多高,兩米寬,一共八麵,陳健估摸著不幹別的,推動一個石磨應該是沒問題的。
修整好的立軸拉到上麵,從那個十字架的孔洞裏穿過去,在穿孔的地方學車輪,做了金屬卡槽,裏麵注滿了油脂。
立軸距離地麵約有一米半的距離,是懸空的,陳健試了試,一個人就可以推著立軸轉動,風力毫無問題。
確定了可以推動之後,再堆磚墊高,族人們在立軸的上下各安了八根橫木,作為掛帆的地方。
算了一下,八麵帆基本上有三麵始終受力,也就是將近二十平方米,空氣密度大約是一公斤每立方米,風帆的力矩大約是四五米,如果下麵傳動木齒輪的半徑是半米的話,隻需要三四級風、六米左右的風速,足以在木齒輪上產生一千五百公斤的力量。
算上一半的損耗,也有千斤之力,而且永不停歇,轉速極快,用來磨麵粉是足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