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所慮的最大的反對聲音,無非是夏城來曆不明,出於對祖先的尊重而招致的各種反對的聲音。


    然而這種內涵的考慮總是敵不過現實的利益,在這夏城人這一次做足了姿態,從不是以一個自認蠻夷的氏族來參與這次會盟的,從一開始就是以一個向往回歸但卻苦於不懂禮儀的遠在西北的氏族的身份。


    即便粟嶽沒有表態,或者說即便粟嶽已經表態,那些反對的或是支持粟嶽的氏族都不會在這種時候提出反對的意見。


    隻是在支持之餘,很多氏族希望陳健能夠一視同仁,尤其是對於新技術的傳播。


    雖然還有很多氏族信封巫術占卜,但是不代表他們不知道技術進步的重要作用,這是兩個層麵的事。


    沉默的力量是強大的,粟嶽很清楚這一點。沉默不代表反對,相反則是一種讚同,因為夏城從救援衛城到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有資格去祭祀的。沉默的最大原因,無非是在支持夏城入盟的這個前提下所考慮的自己城邑的得失。


    對於陳健所要求的大野澤周圍十裏的土地,那些在大野澤周圍的氏族並不在意,這時候地多人少,那裏本就是一片飛地,要之無用棄之可惜。相反那些不在大野澤附近的氏族卻感覺到了一絲不安,他們不希望、尤其是不希望粟城掌握這些新的技術,那樣的話粟城就會更加地難以抗衡。


    陳健想的則要簡單得多,如今夏城沒有任何爭奪首領之位的資格,既然準備在前期扶強淩弱,那麽粟城無疑是最好的大腿。


    至少三五年之內,即便大野澤的城邑建立起來,夏城也沒有餘力將手腳伸到大河的腹地,這種互相利用的依附關係,對夏城來說是最好的。之於遠交近攻、扶弱抗強之類的,那是在擁有絕對實力的時候才能采用的辦法,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片刻後,看起來並沒有太多的氏族反對,陳健心中抑製不住地興奮,衝著還沒有表態的其餘氏族道:“我姬夏在此盟誓,終我一生,夏城的火藥、練兵、耕種之法,隻要各個親族遵守盟誓的言辭做的正確,我必然不會藏私,與眾人分享。將來在大野澤,將會……”


    他想要描繪的世界還沒有說完,一個冷冷地聲音反問道:“姬夏這是什麽意思?難道還能有你來決定誰是可以學習你們夏城的那些古怪法子;那些是不可以學的嗎?如今會盟並未成功,盟誓也並未進行,姬夏便先說出一些可以違背的盟誓,又是什麽意思?誰有資格作為親族,誰沒有資格作為親族,怕是姬夏並沒有資格評判吧?”


    說話那人並不畏懼周圍奇怪的目光,施施然站出來道:“我不是反對夏城盟誓祭祀,夏城所做的一切眾人都看得到。我對姬夏也佩服的緊,雖然因為事多我隻聽姬夏講過一兩次,但其中的智慧讓我學到了很多,自覺不如。”


    他說完後,還衝著陳健微笑了一下,陳健看了一眼對方,這些天早已將一些強大的有影響力的城邑首領認得七七八八,此時當然認得出這是粟城北邊的一個強大氏族的首領,與粟城相距甚遠,周圍又有一些弱小的城邑,可謂是大河以北四五百裏之外較為強大的氏族。


    氏族中占據主導的是鹿這個姓氏,這是一個實物姓而非衛城之類的抽象姓。可以見得這個氏族也很古老。


    陳健記得首領的名字,鹿圓。對於會盟的態度陳健也基本打聽了出來,鹿姓氏族並不反對會盟,因為他們麵臨著北狄的威脅。但是又不希望這次會盟和幾十年前一樣,各個氏族團結在一個占據主導地位的氏族聯盟周圍,至少也要保證自己氏族擁有絕對的自主權。


    鹿圓在說完這些後,又向陳健連連致歉道:“我所說的這些,並不是針對姬夏或是夏城。如今大家都知道,夏城的壟作、火藥、青銅等辦法都是各個氏族所急需的,我也相信姬夏願意將這些東西與親族分享,這一點我從未懷疑。”


    “但是……姬夏這句誓言說的不對。”


    陳健急忙請教道:“我太年輕又太愚鈍,不知道這番話哪裏不對?”


    鹿圓鄭重道:“羊尚且需要一個頭羊,何況於氏族。但是明後天會盟時選出的聯盟首領,難道可以評判誰對誰錯嗎?倘若選出了一個首領,到時候說我們鹿姓氏族做的不對,然後告訴姬夏不準與我們交換,那又怎麽說?姬夏既然說的明白,你所掌握的那些,是祖先傳授給你的,那麽大家都是同一個祖先,按道理說大家都有資格知道。”


    “但是姬夏的誓言中卻並非如此,按你所說,加入將來有一天有人說我們氏族違背的盟誓,於是你就可以不與我們交換了嗎?或者說,誰來評判我們是否有資格與夏城交換?難道姬夏覺得自己的智慧可以完全地分清對錯嗎?如果不能,這個對錯由誰來評價?”


    “幾十年前,那時候有人可以讓所有人信服,能夠明斷對錯並讓眾人明白他做的才是對的。如今呢?如今試問,誰有這樣的威望?誰能讓所有人都信服他的判斷?誰又敢說不會為自己的氏族謀取私利?假使有一天,有人與夏城交惡,姬夏,你敢說你還會將這些東西與那個城邑交換嗎?既然你說隻會和做的正確的城邑交換,難不成姬夏的意思是:支持夏城的,便是對的;反對夏城的,就是錯的?姬夏以為就憑這幾天的講學這些古怪稀奇的東西,就能讓眾人信服如同幾十年前一樣?”


    鹿圓的這番言辭字字都在說夏城,可實際上又每一句都不是在說夏城,首領們都清楚,夏城是絕對沒有資格成為會盟後的公推的首領的,那麽誰能來評定對錯?


    很自然,這番話是在說發起這次會盟的粟城首領粟嶽。


    粟嶽麵色一黑,心中直罵卻又不好直接說出口,一時間難以有反駁的言辭。如果首領來評斷其餘盟誓的氏族對錯的權利都沒有,那麽這首領又算什麽?


    其餘的首領其實一直也想過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才是這次會盟的最關鍵的那道門檻,原本希望在氏族大會的時候說出來,如今這層窗戶紙卻被鹿圓率先撕開。


    夏城隻是一個引子,包括夏城的種種技術傳播都是引子,但可以做一個類比。把這種技術交流變為征討懲戒也是一樣:外部的敵人不談,內部的氏族誰來評定是對是錯?按照規矩錯的氏族需要所有部族團結一致出兵征伐,誰不擔心自己的氏族有一天被“首領”稱之為“犯了錯的氏族”?


    陳健也聽懂了鹿圓的弦外之音,雖然心中不滿對方拿自己說事,可也沒有記恨對方。他要求的希望的目的已經達到大部,至於會盟後是一個類似分封製的名義大一統?還是城邦聯盟的鬆散族群同盟?這就不是一個人的努力所能改變的了。


    雖然不記恨,可既然說到了夏城,陳健也不好一言不發,隻好賠笑道:“小子哪敢來決斷誰對誰錯呢?但我有些疑惑,請鹿圓首領解答。”


    “請說。”


    “鹿姓氏族的城邑是否也有掌管規矩法度的人?”


    “自然有。”


    “那麽評定城邑中某個人對錯的,到底是掌管法度的人?還是法度本身呢?放在這裏難道不是一樣嗎?姬夏年紀不過二十,又怎麽敢去評定諸位的對錯呢?難道咱們會盟的時候不會在祖先麵前盟誓嗎?遵守誓言的就是對的,違背誓言的就是錯的。”


    鹿圓點頭道:“姬夏說的很對,是我之前說的不對,還請姬夏不要見怪。”


    “不會。”


    “既然姬夏這麽說了,而且說的很有道理,那我就不得不多說一句。城邑有法度,會盟有誓言,如姬夏所言,評定對錯的不是某個人,而是那些法度和誓言。”


    鹿圓看到眾人頻頻點頭後這才繼續說道:“幾十年前,親族們在河岸盟誓的誓詞很簡單,也沒有太多的規矩。因為對與錯都是當初咱們推選的首領華來評斷的。大家都信服,所以他可以評定對錯,他就是法度,他就是規矩。,他可以評斷對錯。”


    “可如今,誰能站出來說自己和當年的華首領一樣,自己就是規矩就是誓言就是法度?”


    鹿圓的目光有些挑釁地從粟嶽的身上滑過後,又在幾個實力強大的氏族首領身上打轉,嘴角不由地有些嘲弄。


    最後他放棄了逡巡,直接走到了粟嶽的對麵問道:“粟嶽首領,這一次會盟是你邀請其餘親族的,我請問你可和大家商定了盟誓的誓詞?幾十年前的那次會盟,不需要太多的誓詞,因為隻要他活著,他就是規矩。如今沒有第二個華首領,你難道就準備學幾十年前的那些簡單的誓詞嗎?或者說你覺得你可以如他一般讓眾人信服地評斷對錯?”


    粟嶽心中大恨,卻也不可能在這時候發怒,隻好朗聲道:“是我愚鈍沒有想到這些,並不敢自大地認為自己可以去和華首領相比。”


    鹿圓大聲道:“部族會盟,親族不爭,我們城邑是支持的。但是!會盟的誓詞必須要寫清楚,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不該做的會受到什麽樣的懲罰?是聯合親族消滅?是罰取奴隸粟米?還是被驅趕流放到數百裏之外?亦或是不準和夏城交易?不把全部這些加入到盟誓誓詞中,我們氏族是不會參與這次會盟的!因為我不想選出的首領一句話就可以決定我們氏族的生死對錯!這些盟誓的誓詞,也必須由各個氏族商量才行。”(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酋長到球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茅屋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茅屋秋雨並收藏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