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二,粟城。
東邊城邑的使者在這一天得到了一個讓他震驚的消息,粟嶽祭拜祖先後當眾宣揚了新選出城邑首領的幾大罪責,並要以親族兄長會盟萌首的身份,代替祖先教會自己走錯路的兄弟遵守規矩,這是言順。
隨後陳健雙手接過象征著會盟後武力的一半玉斧,暫時由他代替不能遠征的盟首問罪東城,此時此刻陳健所代表的是同盟的規矩,是以同盟規矩執行者的身份參與這次幹涉而非以夏城首領的身份,這是名正。
一番洋洋灑灑的粟誓從祖先開始追憶再到東邊城邑違反規矩為止,讓粟城的使者傳遍四方,同時邀請各個親族首領盡快前往粟城相會。
陳健的準備工作也已經完成,各種皮筏子、木船、樹皮船等準備完畢,夏城的一百軍士與粟城的二百勇士一同登船,粟湯指揮粟城的兵士跟隨陳健同行。
三艘帆船一艘作為陳健與粟湯的旗艦,那座城邑首領的兒子也在其中,他必須而且一定要去,否則陳健的身份就很尷尬,即便有盟約和借口,仍然是侵略者,帶上他則就完全不同了。
另外兩艘中,一艘滿載著陳健準備的各種作戰用品,另一艘則準備了一萬五千斤的幹餅炒麵和肉幹,可供三百人食用二十天。
基本上就算是破釜沉舟有來無回,不過隻要拿下城邑,吃喝自然有人供給。
除此之外,並不攜帶其餘的東西,一切就求一個快字,在東邊的城邑穩定下來之前,快刀斬亂麻,每耽擱一天對麵城邑平靜下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這是粟城人第一次憑借大河水運做快速的戰略機動,夏城人很久前嚐試過一次,並不新奇。
省卻了走路的時間,也不需要晚上紮營小心敵人偷襲,更不用說需要走滿是荊棘隻有腳印的小路了。
三百多人每天的行進速度將近百裏,人越少走的也就越快。
粟湯還從未見過這樣打仗的辦法,以往打仗都是選定好平地山穀,兩軍靠近各自叫罵,然後列陣廝殺。對於城邑也大多數圍而不攻,更不要說這種三百裏奔襲的事。
隻是一個城邑少說數千人,自己和陳健手裏的兵士加在一起不過三百,真的能攻下一座城邑嗎?
從去年冬天開始他對陳健已經相當敬佩,覺得這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人超過自己許多,也很明白夏城的技術、戰法會影響到各個氏族,這時候誰先學會了,將來誰的名望就更高。
帶著這種信任,或是一種盲信,他沒有提出質疑,而是很恭謹地聽從陳健的意見,自己暗暗學習如何約束如何賞罰。
陳健一路上基本都站在船頭,暗暗記下大河下遊哪裏有曲折哪裏平緩哪裏湍急,遇到支流便會詢問向導河流的流向,附近的城邑等等。
有時候也會問往年那些地方容易決口,哪些地方容易改道,以及那些地方發生過什麽稀奇古怪的事或是發現過什麽稀奇古怪的動植物、石頭等等,有傳說他也會仔細聽聽。
每隔百裏他都會取下一罐水曬幹,看看幹剩後的泥沙剩餘多少。
晚上便根據估算畫著根本沒有比例尺的地圖,琢磨著那裏的河彎將來取直,哪裏的可以決口改道等等,如今人煙稀少,破壞也就最少。
粟湯看陳健關係的全都是些與即將到來的大戰毫不相幹的事,自己內心些微的不安也平定下來,可隨後又有些嫉妒地歎了口氣:自認為自己在城邑中已是相當聰慧的,可到現在還想不出如何破敵,對方不過和自己差不多大,卻是安定自若想來早有辦法。
三天後,帶路的向導告訴陳健再往前三十裏就是城邑了,陳健看看天色還早,叫人停下船,暫且休息吃飯,等到下午出發,在傍晚時候到達。
此時的組織力並不支持夜戰,但同樣夜晚也會讓雙方的人數抵消,粟湯以為陳健是準備夜晚偷襲,心下忽然又舒服了些:和自己想的差不多,自己想了三天覺得唯一可以決勝的辦法就是趁夜偷襲,隻要殺了城邑首領,城邑之子再做安撫,一切就會安定。
傍晚時分,船停泊靠岸,再向前十餘裏就是城邑,此時金烏將墜,圓月初升亮如黎明,可城外已經沒有人了。
陳健叫人從船艙中搬出一些東西,分了十餘人,又從粟湯那裏借了二十餘人,將一些綢布做的口袋分給這三十人。
粟湯知道那船裏有什麽,也知道這些綢布口袋是陳健找城中女人做的,用葦杆支撐,四周蒙上絲絹,下麵放著一塊沾滿了鬆脂牛油的麻布。
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陶罐,隻是遠比陶罐要輕。
陳健拿出一個,用繩子拴住後叫人生火點燃了塗滿鬆脂牛油的麻布,片刻後,三百多人驚叫了一聲,這長得如同陶罐的綢布袋竟然搖搖晃晃地飛了起來,要不是繩子在陳健手中拿著,隻怕已經飛到了天上與星星作伴。
夏城人見多了風箏,對於人力不能飛的固有見解在年前的懷子節上已經被陳健擊碎,再看到飛天的東西也沒有太過震驚,但震驚和太過震驚還是有區別的,尤其是飄在頭頂閃閃發光的時候。
“這是何物?”
“天燈。還有個名字,你看風箏能飛,但是渾身就是一張布帛,若是開了孔可就飛不起來了,有孔無孔便是這東西和風箏最大的區別。這東西有孔如罐,閃若明星,我覺著叫孔明燈也不錯。如今夏城各種東西的出現也讓孩子的名字多了許多,軒、轅、箏、駿、鏵等等,都是以物為名,日後你們有了孩子,倒也可以以孔明為名嘛。”
陳健隨口胡謅,眾人仰頭看著天空中閃爍的火光,覺得這名字倒真的不錯。
暗暗擦了把汗心道總算糊弄過去了,陳健又道:“你們這三十人帶著這些天燈,跟隨向導去往城邑東邊樹叢中,等到月亮爬到天河附近的時候,便點燃這些天燈,全都飛出去,以讓城邑中人懷疑那裏埋伏著兵士。這東西一飛,他們一則詫異驚起,二則借著東風飛到城上,數量一多,他們猜不到到底有多少人。”
粟湯一怔,奇道:“如果要是夜晚偷襲的話,不正要不被人發覺才好?姬夏這樣一來,城內不知道來了多少人,又有了防備,必然不肯出城與我們決戰,這又怎麽趁夜偷襲讓對方意料不到?”
陳健笑道:“就是讓他們縮在城內,要是出城與我們決戰,我就這點人,戰馬、戰車又未跟隨,哪裏打得過?再說,我什麽時候說過要夜晚偷襲?夜晚多有不便,又不能迅速安民平定,這場仗若分成十份,三分在軍陣,七分在道理,晚上大家亂哄哄的,道理講給誰聽?”(未完待續。)
東邊城邑的使者在這一天得到了一個讓他震驚的消息,粟嶽祭拜祖先後當眾宣揚了新選出城邑首領的幾大罪責,並要以親族兄長會盟萌首的身份,代替祖先教會自己走錯路的兄弟遵守規矩,這是言順。
隨後陳健雙手接過象征著會盟後武力的一半玉斧,暫時由他代替不能遠征的盟首問罪東城,此時此刻陳健所代表的是同盟的規矩,是以同盟規矩執行者的身份參與這次幹涉而非以夏城首領的身份,這是名正。
一番洋洋灑灑的粟誓從祖先開始追憶再到東邊城邑違反規矩為止,讓粟城的使者傳遍四方,同時邀請各個親族首領盡快前往粟城相會。
陳健的準備工作也已經完成,各種皮筏子、木船、樹皮船等準備完畢,夏城的一百軍士與粟城的二百勇士一同登船,粟湯指揮粟城的兵士跟隨陳健同行。
三艘帆船一艘作為陳健與粟湯的旗艦,那座城邑首領的兒子也在其中,他必須而且一定要去,否則陳健的身份就很尷尬,即便有盟約和借口,仍然是侵略者,帶上他則就完全不同了。
另外兩艘中,一艘滿載著陳健準備的各種作戰用品,另一艘則準備了一萬五千斤的幹餅炒麵和肉幹,可供三百人食用二十天。
基本上就算是破釜沉舟有來無回,不過隻要拿下城邑,吃喝自然有人供給。
除此之外,並不攜帶其餘的東西,一切就求一個快字,在東邊的城邑穩定下來之前,快刀斬亂麻,每耽擱一天對麵城邑平靜下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這是粟城人第一次憑借大河水運做快速的戰略機動,夏城人很久前嚐試過一次,並不新奇。
省卻了走路的時間,也不需要晚上紮營小心敵人偷襲,更不用說需要走滿是荊棘隻有腳印的小路了。
三百多人每天的行進速度將近百裏,人越少走的也就越快。
粟湯還從未見過這樣打仗的辦法,以往打仗都是選定好平地山穀,兩軍靠近各自叫罵,然後列陣廝殺。對於城邑也大多數圍而不攻,更不要說這種三百裏奔襲的事。
隻是一個城邑少說數千人,自己和陳健手裏的兵士加在一起不過三百,真的能攻下一座城邑嗎?
從去年冬天開始他對陳健已經相當敬佩,覺得這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人超過自己許多,也很明白夏城的技術、戰法會影響到各個氏族,這時候誰先學會了,將來誰的名望就更高。
帶著這種信任,或是一種盲信,他沒有提出質疑,而是很恭謹地聽從陳健的意見,自己暗暗學習如何約束如何賞罰。
陳健一路上基本都站在船頭,暗暗記下大河下遊哪裏有曲折哪裏平緩哪裏湍急,遇到支流便會詢問向導河流的流向,附近的城邑等等。
有時候也會問往年那些地方容易決口,哪些地方容易改道,以及那些地方發生過什麽稀奇古怪的事或是發現過什麽稀奇古怪的動植物、石頭等等,有傳說他也會仔細聽聽。
每隔百裏他都會取下一罐水曬幹,看看幹剩後的泥沙剩餘多少。
晚上便根據估算畫著根本沒有比例尺的地圖,琢磨著那裏的河彎將來取直,哪裏的可以決口改道等等,如今人煙稀少,破壞也就最少。
粟湯看陳健關係的全都是些與即將到來的大戰毫不相幹的事,自己內心些微的不安也平定下來,可隨後又有些嫉妒地歎了口氣:自認為自己在城邑中已是相當聰慧的,可到現在還想不出如何破敵,對方不過和自己差不多大,卻是安定自若想來早有辦法。
三天後,帶路的向導告訴陳健再往前三十裏就是城邑了,陳健看看天色還早,叫人停下船,暫且休息吃飯,等到下午出發,在傍晚時候到達。
此時的組織力並不支持夜戰,但同樣夜晚也會讓雙方的人數抵消,粟湯以為陳健是準備夜晚偷襲,心下忽然又舒服了些:和自己想的差不多,自己想了三天覺得唯一可以決勝的辦法就是趁夜偷襲,隻要殺了城邑首領,城邑之子再做安撫,一切就會安定。
傍晚時分,船停泊靠岸,再向前十餘裏就是城邑,此時金烏將墜,圓月初升亮如黎明,可城外已經沒有人了。
陳健叫人從船艙中搬出一些東西,分了十餘人,又從粟湯那裏借了二十餘人,將一些綢布做的口袋分給這三十人。
粟湯知道那船裏有什麽,也知道這些綢布口袋是陳健找城中女人做的,用葦杆支撐,四周蒙上絲絹,下麵放著一塊沾滿了鬆脂牛油的麻布。
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陶罐,隻是遠比陶罐要輕。
陳健拿出一個,用繩子拴住後叫人生火點燃了塗滿鬆脂牛油的麻布,片刻後,三百多人驚叫了一聲,這長得如同陶罐的綢布袋竟然搖搖晃晃地飛了起來,要不是繩子在陳健手中拿著,隻怕已經飛到了天上與星星作伴。
夏城人見多了風箏,對於人力不能飛的固有見解在年前的懷子節上已經被陳健擊碎,再看到飛天的東西也沒有太過震驚,但震驚和太過震驚還是有區別的,尤其是飄在頭頂閃閃發光的時候。
“這是何物?”
“天燈。還有個名字,你看風箏能飛,但是渾身就是一張布帛,若是開了孔可就飛不起來了,有孔無孔便是這東西和風箏最大的區別。這東西有孔如罐,閃若明星,我覺著叫孔明燈也不錯。如今夏城各種東西的出現也讓孩子的名字多了許多,軒、轅、箏、駿、鏵等等,都是以物為名,日後你們有了孩子,倒也可以以孔明為名嘛。”
陳健隨口胡謅,眾人仰頭看著天空中閃爍的火光,覺得這名字倒真的不錯。
暗暗擦了把汗心道總算糊弄過去了,陳健又道:“你們這三十人帶著這些天燈,跟隨向導去往城邑東邊樹叢中,等到月亮爬到天河附近的時候,便點燃這些天燈,全都飛出去,以讓城邑中人懷疑那裏埋伏著兵士。這東西一飛,他們一則詫異驚起,二則借著東風飛到城上,數量一多,他們猜不到到底有多少人。”
粟湯一怔,奇道:“如果要是夜晚偷襲的話,不正要不被人發覺才好?姬夏這樣一來,城內不知道來了多少人,又有了防備,必然不肯出城與我們決戰,這又怎麽趁夜偷襲讓對方意料不到?”
陳健笑道:“就是讓他們縮在城內,要是出城與我們決戰,我就這點人,戰馬、戰車又未跟隨,哪裏打得過?再說,我什麽時候說過要夜晚偷襲?夜晚多有不便,又不能迅速安民平定,這場仗若分成十份,三分在軍陣,七分在道理,晚上大家亂哄哄的,道理講給誰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