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榆錢兒,陳健考察了一番山岬島對麵的土地,沿著幾條支流選定了幾個將來的村社農莊位置,過段時間篩選出適合做工的人後,就將那些不適合的分成大大小小的農莊,以打破小農的方式管理,便於推廣牛耕馬耕壟作技術。
燒磚的工作繼續進行,第一批紅磚出窯後,紅魚便帶著人按照他說的開始建造一麵寬大的磚牆,仿佛一麵屏風,在碼頭上就能看到。
等到巨大的學習兩個字刷上去的時候,陳健則窩到了一間木屋中,再不管山岬島的事。
木屋中,幾個人正在用大锛刨著木頭片,用火烤幹,六七個女人小心翼翼地將木頭片的上端削出一個缺口,用燒紅的銅鑽出一個小孔。
將細細的麻繩和皮子穿過小孔,一尺長半寸寬的木頭片一個個地連接起來,最後卷在了一起。
嘩啦啦的木片聲讓陳健遐想連篇,這是這個世界的第一本書,此時還是無字的,白花花的一片,堆積了半間屋子。
陳健拿出毛筆,叫人弄好了鬆油墨,有些顫抖地提起筆,知道此時自己正在創造一件可以流傳千古的事——文化圈或是整個未知世界的第一卷書。
因為夏城的文字從一開始就是用木炭寫在牆上的而非印在青銅上的,所以沒有那麽多適合刀刻的尖銳,簡化後的字不算太難寫,大多都是些簡化的象形和少量的會意。
提起筆壓住心中的激動,平息了半晌,陳健抬手寫下了幾行字。
“一去二三裏,山村四五家,孩童六七個,八九十枝花。”
“秋來、麥黃、白露。雁南飛。或人,或一。”
“懷子時節,種葫種豆;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早霞雨、晚霞晴……”
“早晨,太陽在東,影子在西。傍晚,太陽在西,影子在東。”
…………
他一共寫了七八首的樣子,盡可能地符合這個時代的韻,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文,卻蘊含了很多東西,這是他從幾年前就開始琢磨的,那時候紅魚還是一個敵對氏族的女祭司呢,這麽多年後總算可以用得上了。
第一篇中,有一到十的數,在當初確定文字讀音的時候,陳健有意地將最常見的字隻取聲母韻母,作為日後的反切音以便提高識字量。
包括讀作姬的麥,讀作特的鐵,用了三五年時間小心翼翼地湊夠了他知道的將來每個人日常都會常見的東西。
前世的蒙童讀物是天地玄黃,不是不好,而是不適應這個時代,也不適合大規模推廣,雖然字裏行間中的優美讓人心醉,卻不是下裏巴人。
他抄襲的第一篇簡單的可笑,可是沒有一個重複的字,每一個都是他之前就選定的聲韻字。
牢記住第一篇,至少族人們會認得十個數,知道夏城的計量單位是裏,一裏長一步寬的土地是一畝,以及一步寬是兩個壟溝的寬度。
而且也推廣了夏城的語法——量詞,一枝花,不是一頭花,也不是一花。
寫完第一篇,陳健在另一卷木簡上寫了第一篇的注釋,從裏引導出的度量衡製度、從一枝花引導出的量詞語法,以及大量的課後練習題。
寫了一上午,隻把第一篇的注釋寫完,最後在後麵寫了一個“十五天”的字樣,意思是十五天之內叫人認得這十個字,不算太難。
至於第二篇,則是啟發人們的思考:秋天和大雁南飛的聯係,同時引出白露這個節氣。
第二篇的備注中,有春夏秋冬的解釋,有夏城的各個節氣,有四季輪轉的種種表象。
在第二篇的後麵注了一個“十五天”之後,再由第二篇引出第三篇的各種農業用語,再一次深化節氣的劃分,同時引入曆法的概念。
作為第二篇的延續,第三篇仍舊是以觀察性去認知世界的角度來啟發學習者,相信學過這幾篇的人肯定會去觀察早霞晚霞與晴雨的聯係。
科學的產生,本就是從觀察開始,由觀察找出規律,並且這個規律符合所有的觀察,這種描述性的科學觀足夠支撐到科學與哲學的統一之前,在有第二個人可以聽懂《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之前已經足夠。
第四篇依舊是延續第三篇,引出東南西北的概念和太陽與東南西北的關係,以此為基礎升華到大河諸部的光明崇拜和花與華的聯係。
剩下的也都和這四篇差不多,一共八篇文章,可笑而幼稚,少了幾分文人的風流,多了幾分下層人的簡陋,沒有微言大義,隻有潦草簡短。
陳健寫完後數了數,確定最簡單的聲韻母詞已經在前六篇裏寫出來了,第七篇開始有了最簡單的切音讀字,每一個學完前六篇不認得的字在第七和第八篇中都有注音。
這八篇文章學完的全部時間是半年,其中最後兩篇需要耗費兩個月的時間,主要是聯係切音拚字,弄清楚音和字之間的區別和聯係,多出來的幾個常見的偏旁部首作為第一批偏旁字,讓學習的人知道偏旁和實物之間的聯係。
語文之外還有三門課,其中簡單的加減法數學和語文同步,是所有學習的人都必須要學的。另外兩門課則是勞動和軍事訓練,主要是為了即將送到這裏學習的各個氏族的親貴子弟。
上午是語文數學,下午是勞動軍事訓練,從夏城繼承來的考試製度也將嚴格地執行:半年後要求所有的貴族子弟認識所有的聲韻母字,能夠靠切音拚出不認得的字,能夠計算一百以內加減法。
至於那些自由的奴隸,陳健暫時不會強製他們學習,因為他養不起這麽多脫產的學生,但是他會在夜晚講學,所有非奴隸身份的人都可以來聽講,並利用這種自發行為在半年後以物質獎勵和身份獎勵刺激這種學習氛圍,甚至可以用認得五十個字可以每天多領半斤粟米的方式。
熬了三天寫完了這些教材的模板,陳健拿著第一卷木簡找來了夏城幾個學堂裏學過一兩年的年輕人,比如姬柏。
姬柏學字的時候用的是陶板和滑石木棍,從未見過木簡成書,翻開之後嚇得雙手捧著,生怕這東西掉在地上。
“認得嗎?”
“認得啊。”
“念。”
“一去二三……”
一連念了幾篇,陳健又問道:“明白是什麽意思?”
“當然明白啊。”
“一去二三裏的裏,是怎麽來的?”
“一千步長是一裏。”
“那一畝和一裏什麽關係?”
“一步寬一裏長,就是一畝。”
“一步是多長?”
姬柏楞了片刻,撓撓頭後恍然大悟,從身上解下包頭巾道:“夏城有規矩,士兵的包頭巾一步長,半尺寬。”
展開後指著長長的包頭巾道:“這就是一步。”
“為什麽要有一步?”
“因為交換布匹、土地的時候,每個人的步不一樣,所以就選一個一樣的步。同樣是兩步,孩童和大人的差很多。”
“你剛才說規矩,什麽是規矩?”
“規是規尺,用來畫圓。矩是矩尺,用來畫方。沒有規矩,畫不出真正的方圓。”
說完後瞟了一眼陳健,見他笑了,這才鬆了口氣道:“姬夏,你這是考我呢?”
“不是考你,是考我自己。你能聽懂,就算是我考試通過了。去,好好捧著這東西,讓紅魚找幾個和她管理數目的女人,屋裏還有木簡,抄第一篇一百卷。誰抄的最快最多,讓紅魚記下來。”(未完待續。)
燒磚的工作繼續進行,第一批紅磚出窯後,紅魚便帶著人按照他說的開始建造一麵寬大的磚牆,仿佛一麵屏風,在碼頭上就能看到。
等到巨大的學習兩個字刷上去的時候,陳健則窩到了一間木屋中,再不管山岬島的事。
木屋中,幾個人正在用大锛刨著木頭片,用火烤幹,六七個女人小心翼翼地將木頭片的上端削出一個缺口,用燒紅的銅鑽出一個小孔。
將細細的麻繩和皮子穿過小孔,一尺長半寸寬的木頭片一個個地連接起來,最後卷在了一起。
嘩啦啦的木片聲讓陳健遐想連篇,這是這個世界的第一本書,此時還是無字的,白花花的一片,堆積了半間屋子。
陳健拿出毛筆,叫人弄好了鬆油墨,有些顫抖地提起筆,知道此時自己正在創造一件可以流傳千古的事——文化圈或是整個未知世界的第一卷書。
因為夏城的文字從一開始就是用木炭寫在牆上的而非印在青銅上的,所以沒有那麽多適合刀刻的尖銳,簡化後的字不算太難寫,大多都是些簡化的象形和少量的會意。
提起筆壓住心中的激動,平息了半晌,陳健抬手寫下了幾行字。
“一去二三裏,山村四五家,孩童六七個,八九十枝花。”
“秋來、麥黃、白露。雁南飛。或人,或一。”
“懷子時節,種葫種豆;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早霞雨、晚霞晴……”
“早晨,太陽在東,影子在西。傍晚,太陽在西,影子在東。”
…………
他一共寫了七八首的樣子,盡可能地符合這個時代的韻,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文,卻蘊含了很多東西,這是他從幾年前就開始琢磨的,那時候紅魚還是一個敵對氏族的女祭司呢,這麽多年後總算可以用得上了。
第一篇中,有一到十的數,在當初確定文字讀音的時候,陳健有意地將最常見的字隻取聲母韻母,作為日後的反切音以便提高識字量。
包括讀作姬的麥,讀作特的鐵,用了三五年時間小心翼翼地湊夠了他知道的將來每個人日常都會常見的東西。
前世的蒙童讀物是天地玄黃,不是不好,而是不適應這個時代,也不適合大規模推廣,雖然字裏行間中的優美讓人心醉,卻不是下裏巴人。
他抄襲的第一篇簡單的可笑,可是沒有一個重複的字,每一個都是他之前就選定的聲韻字。
牢記住第一篇,至少族人們會認得十個數,知道夏城的計量單位是裏,一裏長一步寬的土地是一畝,以及一步寬是兩個壟溝的寬度。
而且也推廣了夏城的語法——量詞,一枝花,不是一頭花,也不是一花。
寫完第一篇,陳健在另一卷木簡上寫了第一篇的注釋,從裏引導出的度量衡製度、從一枝花引導出的量詞語法,以及大量的課後練習題。
寫了一上午,隻把第一篇的注釋寫完,最後在後麵寫了一個“十五天”的字樣,意思是十五天之內叫人認得這十個字,不算太難。
至於第二篇,則是啟發人們的思考:秋天和大雁南飛的聯係,同時引出白露這個節氣。
第二篇的備注中,有春夏秋冬的解釋,有夏城的各個節氣,有四季輪轉的種種表象。
在第二篇的後麵注了一個“十五天”之後,再由第二篇引出第三篇的各種農業用語,再一次深化節氣的劃分,同時引入曆法的概念。
作為第二篇的延續,第三篇仍舊是以觀察性去認知世界的角度來啟發學習者,相信學過這幾篇的人肯定會去觀察早霞晚霞與晴雨的聯係。
科學的產生,本就是從觀察開始,由觀察找出規律,並且這個規律符合所有的觀察,這種描述性的科學觀足夠支撐到科學與哲學的統一之前,在有第二個人可以聽懂《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之前已經足夠。
第四篇依舊是延續第三篇,引出東南西北的概念和太陽與東南西北的關係,以此為基礎升華到大河諸部的光明崇拜和花與華的聯係。
剩下的也都和這四篇差不多,一共八篇文章,可笑而幼稚,少了幾分文人的風流,多了幾分下層人的簡陋,沒有微言大義,隻有潦草簡短。
陳健寫完後數了數,確定最簡單的聲韻母詞已經在前六篇裏寫出來了,第七篇開始有了最簡單的切音讀字,每一個學完前六篇不認得的字在第七和第八篇中都有注音。
這八篇文章學完的全部時間是半年,其中最後兩篇需要耗費兩個月的時間,主要是聯係切音拚字,弄清楚音和字之間的區別和聯係,多出來的幾個常見的偏旁部首作為第一批偏旁字,讓學習的人知道偏旁和實物之間的聯係。
語文之外還有三門課,其中簡單的加減法數學和語文同步,是所有學習的人都必須要學的。另外兩門課則是勞動和軍事訓練,主要是為了即將送到這裏學習的各個氏族的親貴子弟。
上午是語文數學,下午是勞動軍事訓練,從夏城繼承來的考試製度也將嚴格地執行:半年後要求所有的貴族子弟認識所有的聲韻母字,能夠靠切音拚出不認得的字,能夠計算一百以內加減法。
至於那些自由的奴隸,陳健暫時不會強製他們學習,因為他養不起這麽多脫產的學生,但是他會在夜晚講學,所有非奴隸身份的人都可以來聽講,並利用這種自發行為在半年後以物質獎勵和身份獎勵刺激這種學習氛圍,甚至可以用認得五十個字可以每天多領半斤粟米的方式。
熬了三天寫完了這些教材的模板,陳健拿著第一卷木簡找來了夏城幾個學堂裏學過一兩年的年輕人,比如姬柏。
姬柏學字的時候用的是陶板和滑石木棍,從未見過木簡成書,翻開之後嚇得雙手捧著,生怕這東西掉在地上。
“認得嗎?”
“認得啊。”
“念。”
“一去二三……”
一連念了幾篇,陳健又問道:“明白是什麽意思?”
“當然明白啊。”
“一去二三裏的裏,是怎麽來的?”
“一千步長是一裏。”
“那一畝和一裏什麽關係?”
“一步寬一裏長,就是一畝。”
“一步是多長?”
姬柏楞了片刻,撓撓頭後恍然大悟,從身上解下包頭巾道:“夏城有規矩,士兵的包頭巾一步長,半尺寬。”
展開後指著長長的包頭巾道:“這就是一步。”
“為什麽要有一步?”
“因為交換布匹、土地的時候,每個人的步不一樣,所以就選一個一樣的步。同樣是兩步,孩童和大人的差很多。”
“你剛才說規矩,什麽是規矩?”
“規是規尺,用來畫圓。矩是矩尺,用來畫方。沒有規矩,畫不出真正的方圓。”
說完後瞟了一眼陳健,見他笑了,這才鬆了口氣道:“姬夏,你這是考我呢?”
“不是考你,是考我自己。你能聽懂,就算是我考試通過了。去,好好捧著這東西,讓紅魚找幾個和她管理數目的女人,屋裏還有木簡,抄第一篇一百卷。誰抄的最快最多,讓紅魚記下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