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頓時放下酒盞,齊齊看著紅魚,紅魚下意識地拿筷子點了一下盞中的酒,看著自己露出狐狸一樣狡猾微笑的倒影在盞中化為模糊的漣漪。
“是這樣,姬夏可能又要建造幾個新的作坊,據說要做出一些可以更方便書寫的木簡,和絲帛類似但又比絲帛更便宜。據說還要用更容易的辦法抄寫書本。一旦成功,有些東西改動起來就容易的多了。”
“作為這一次借道而過的酬謝,也為了諸位親族共同富裕都有錢貝可花,姬夏想要諸位親族出人幫忙建造幾個作坊,就在你們的城邑。獲得的收益,可以各占一半。”
“至於諸位親族的子女想去學堂的事,也不是不可以,在榆城再建幾座學堂,專門教授和夏城國人不一樣的書本。不過這個建造學堂的錢、培養先生的錢……你們也知道夏城每個人都是城邑的一部分,都要勞作,很難空出來人。”
話音剛落,首領哪裏還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顯然這是前麵那個作坊分潤一半的好處,這作坊肯定不如榆城的冶鐵爐那樣賺錢,否則也不可能讓出來。但比起城邑中少的可憐的工匠作坊,肯定還是賺的。
“這錢當然是我們來出。”
紅魚祝酒致意,又道:“既是這樣,時日一久城邑之間必然親如一家。其實除了那幾座作坊,還有不少的可以讓親族富足的辦法,隻是夏城難以有這樣多的人手。”
“比如開礦,這需要的人手極多。鐵礦煤礦榆城都有,但是銅、金之類的礦便不多。而你們城邑如今得了一批錢,換的鐵器讓奴隸耕種,又能省出不少人手去開礦。如何找礦、尋礦、挖掘、運輸之類的榆夏經驗豐富。找礦、開路、運輸、就近熔煉之類的錢由夏城出,挖掘之類的事由你們出人,依舊是一人一半。”
“夏城這也不是為了侵占親族的礦藏,隻是為了幫助親族培養一些能夠開采的人而已,二十年後你們能夠單獨開采的時候夏城自然會離開也會放開那些利益。到時候正是孩子們的天下,我們都已經垂垂老矣,也算是給孩子們留下些財富。而那些礦物如果藏在地下,又值什麽呢?”
絕大多數城邑或是國家之間的援助都是說的很好聽的,但是具體為了什麽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的。
精細冶煉或是鐵器冶煉不可能在這些城邑完成,就算有鐵礦也不會或是不準被找到,而銅、金、銀之類的貴金屬則是可以尋找並且可能的話還要初級熔煉的。
夏城有錢,有技術,缺乏的是廉價勞動力和低級產品的生產能力。既然要完成城邑每年的增長目標,對外投資也就成為一種可行的辦法,以經濟殖民的方式操控城邑。
再者隨著夏城影響力的擴大、生產力的發展和剩餘產品的豐富,貨幣的需求量激增。
熔鑄槍炮之類需要大量的青銅,一門威力不大可以打穿六七排方陣士兵的炮少說一兩千斤甚至數百斤,這又會占用大量的銅,貨幣一旦萎縮對夏城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這也算是一件對大家都好的事,有武力保證也不用擔心這些城邑將夏城控製的作坊礦場收為城邑公有,敢正好有了戰爭借口。
夏城體係之內屬於畸形的產能過剩,尤其是兵器、銅鐵之類的,城邑自身沒有這麽大的消費市場。
但是想要保證夏城內部國人的生活水平,靠吃鋼鐵火藥是不行的。而且隨著可能的棉紡織業出現,摘棉桃、剝棉籽、彈棉花這都是需要大量人手的初級體力勞作。
不把別的城邑帶動起來,夏城的東西就難以賣出去,一些計劃中的作坊也很難確保足夠的人手。
依靠其餘城邑的自然積累大約需要十幾年的時間才能成為夏城的傾銷地,才能普及自耕農為基礎的賦稅製度,讓每個人都成為潛在的產品消費者,而不是如今現在這樣的隻有親貴才能買得起。
這一次紅魚為首的使團為大軍準備補給站隻是一件不算大的事,更重要的則是想辦法誘惑其餘的城邑和夏城綁在一起。
紅魚想了想陳健囑咐她的那些話,說道:“姬夏說,草河自北向南,大河自西向東,這是一條祖先賜予的天然的不需要修繕的道路。就像是一棵樹一樣,根須吸收的水分跑到葉子上,樹木才能長得高大茂盛。”
“這兩條河便是水分走的通路。沿河一帶互相扶持,先富足的帶動後富足的,先建立作坊的帶動後建立的,直到形成一條自夏城到榆城數百裏的繁華之路。”
“既然親族一體便如一家,一家之中要有紡織的、要有種植的、要有狩獵的、要有養殖的。大河諸部之內也是一樣,隻是家中的兄弟姊妹便是一個個城邑。有的城邑種植糧食,有的城邑開采礦產,有的城邑熔煉礦產,有的城邑教化親族……分工而作,隻有這樣大河諸部這個整體才能發展的更好。”
“不知道諸位意下如何?”
城邑咂摸了一陣,點頭道:“這是很好的辦法,說的也很有道理。如果真的能夠沿河一路都變得富足,想來祖先也一定會高興的。”
“是啊。所以姬夏期待諸位明年四月的時候前往榆城一聚,共同商討一些關乎城邑互助發展的大事。”
首領一聽,便有些恐慌,急忙問道:“不知道這一條繁華之路是指的整條大河?還是從夏城到榆城之間呢?姬夏又想要邀請那些城邑的首領前去呢?”
首領想要知道這個互助的辦法到底是什麽意思?是現在就要站隊?還是說隻是為了城邑的繁榮?
這是務必要搞清楚的,萬一陳健是逼著他們與夏城結盟以對抗粟嶽為首的那些城邑,這就需要慎重考慮,也不是立刻能夠答應的。
就算陳健剛剛從東夷大勝而歸,看樣子是整個大河諸部的拯救者,但實際上是因為粟嶽大軍在外才讓穹夕鑽了空子。
要是支持夏城的多,當然可以站隊,但夏城底蘊太薄如今還看不出有絕對的優勢,這時候站隊便不明智。
夏城遠在西北,榆城又在大野澤中,敵人想要攻取這兩座城邑都極為困難,可自己的城邑卻未必能夠守得住。
紅魚早猜到了對方的反應,連忙解釋道:“暫時隻是夏城到榆城之間。向東的那些城邑姬夏便是有心也有些無力,現在夏城也難以有這樣的財力和人口。”
“邀請的城邑不多,六七個吧,但並非隻有首領,擁有大量奴隸的親族都可以去。”
“姬夏的意思隻是說為了城邑之間都能富足而一同商量,並非是要盟誓,與出兵、征戰全無關係,絕非氏族同盟。隻和錢有關,與兵戈無關。就算不參加也不會影響夏城與諸位親族之間的交易往來,更不會影響之前答應的關於各個城邑一起發展的事。隻是姬夏覺得大家一起商量一番,總能做的更好。”
她從懷中鄭重地掏出一張布帛,展開道:“這是姬夏提議的‘關於夏榆沿岸親族城邑互助發展的基本規矩’,諸位可以先聽聽再做出決定。”
征求了一下眾人的意見,眾人放下碗筷酒盞,側耳傾聽,終於放下了心。
大體上沒有任何除經濟之外的約束,不涉及到同盟出兵之類的協定。基本就是夏城體係以借貸或是支援技術的方式,協助夏榆之間的幾座城邑一同發展,並大致擬定了一些計劃,聽起來都極具誘惑力。
諸如提供農具幫助建立新的奴隸莊園、開發礦山、簽訂上遊城邑的農產品或是木材木炭等低級產品的購買、幫助建立規範的養殖牧場、提供新的紡織技術、共同鑄幣、夏城任何產品優先互助城邑、夏城有義務對互助城邑的敵對城邑禁運等等。
整體來看十分美好,細細看來除了夏城之外,其餘城邑的發展全都以最低級的礦產、農牧產品、隻紡線不織布染色的低級紡織為主。
各城邑共同鑄幣算是一件好事,但是鑄幣發行量控製在夏城手中,而鐵器、染色布匹、武器等定價權又在夏城手中。
實際上就是夏城在吸沿河一帶城邑的血,來保證夏城的國人福利和生活水平,隻不過在生產力極端低下的情況下,吸血的時候還要喂食更多的營養品以確保可以一直不斷地吸,在十年之內這些城邑是越來越胖的。
以前是一年隻有一斤血被夏城抽走八兩,今後可能是十斤血被夏城抽走八斤,當真是互利共贏。
沒有軍事盟約的表象,但卻有軍事條約的實質。這個經濟互助體係內的最上遊和最終下遊都是夏城。一旦夏城崩潰,這種經過計劃後的城邑經濟互助組織內的上遊城邑也會陷入崩潰,他們到時候便不得不站在夏城一邊。
盟約隻是一張布帛,而經濟利益則是鋼鐵熔鑄的枷鎖。前者可撕毀,後者在如今的城邑看來是無可斬斷的天上之石。
首領同意最好,不同意就扶植買辦或是代理人上,總會有人忘掉神聖的氏族而堅定地站在肮髒的利益之下。
現實比陳健預想的更為簡單,首領完全沒有想那麽多背後隱藏的東西,欣然地接受了這個提議,並表示明年一定會前往榆城與陳健共同商量,並大度地希望提供的這些糧食奴隸換來的銅幣可以在明年討論的時候直接兌換成城邑需要的東西。
這是很殘酷的現實,城邑內如今誰和夏城走得近誰就更有錢,於是有更多的人,然後就有更多的權利。
首領不但要去,而且還要比別的親貴陷入更深,以保證自己的權利。
隻能說,讓天然神聖的氏族血緣見鬼去吧,讓氏族時代留下的道德見鬼去吧,讓舊時代的規矩見鬼去吧。
首領親貴們覺得他們將迎來美好的未來,卻模糊地難以預見。
實際上他們模糊感覺到的未來,是一個少數人統治多數人、迎合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新的道德體係的、讓人暈眩迷醉的、之前不敢想象的未來。
神聖本身依然會存在,但神聖的悄然改變。
神聖的忠誠依然存在,隻是忠誠的對象不再是龐大氏族血緣,而是個人的直係家族。
神聖的指責依然存在,隻是指責的對象不再是眾人推選的、負責城邑發展的首領,而是指責個人的不努力和愚笨。
神聖的道德依然存在,隻是最高道德已不再是耕種公田、維護氏族城邑最高利益、互助相扶共同勞動的舊體係;而是變為了以繳納租稅、效忠個人和土地擁有者、維護家族、以財產決定地位的天然不平等、反抗即為不道德為基礎衍生的新道德。
這是好的,往前走了一步。隻是會有人懷念舊道德之下的美好,忽略了新道德基礎的物質水平提升。
這東西不是犁鏵,今天弄出來明天就能用,而是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去過渡,搖擺在新舊之間,直到有一天新的徹底取代了舊的擁有了天然的神聖性,而那時候更新的又會出現爭奪這個天然的神聖性。
很少有東西能從遠古一直走來而一直保持著天然的道德神聖性。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不是沒有原因的,人心不古,因為時代不古。世風是上是下以哪個時代的神聖的東西為準呢?
至少就這些城邑看來,那些最先背叛了舊的神聖道德的那批人,成為了城邑的先富者,他們是最不信氏族時代遺留的平等互助一切為了氏族這番話的人,於是過得更好。
紅魚這一次出使的順利,也要感謝人心不古,否則哪裏會有這麽多潛在的廉價勞動力讓夏城吸血呢。
在城邑親貴對未來滿懷期待的送別聲中,紅魚帶著族人繼續北上,為大軍開進夏城繼續鋪路。
而在更北的地方,衛西娥黽等人也見到了自己的父母,想知道父母對於夏榆之間的態度。
其實本不需要他們去,但陳健不想留下一個人質,索性都放回去。
“是這樣,姬夏可能又要建造幾個新的作坊,據說要做出一些可以更方便書寫的木簡,和絲帛類似但又比絲帛更便宜。據說還要用更容易的辦法抄寫書本。一旦成功,有些東西改動起來就容易的多了。”
“作為這一次借道而過的酬謝,也為了諸位親族共同富裕都有錢貝可花,姬夏想要諸位親族出人幫忙建造幾個作坊,就在你們的城邑。獲得的收益,可以各占一半。”
“至於諸位親族的子女想去學堂的事,也不是不可以,在榆城再建幾座學堂,專門教授和夏城國人不一樣的書本。不過這個建造學堂的錢、培養先生的錢……你們也知道夏城每個人都是城邑的一部分,都要勞作,很難空出來人。”
話音剛落,首領哪裏還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顯然這是前麵那個作坊分潤一半的好處,這作坊肯定不如榆城的冶鐵爐那樣賺錢,否則也不可能讓出來。但比起城邑中少的可憐的工匠作坊,肯定還是賺的。
“這錢當然是我們來出。”
紅魚祝酒致意,又道:“既是這樣,時日一久城邑之間必然親如一家。其實除了那幾座作坊,還有不少的可以讓親族富足的辦法,隻是夏城難以有這樣多的人手。”
“比如開礦,這需要的人手極多。鐵礦煤礦榆城都有,但是銅、金之類的礦便不多。而你們城邑如今得了一批錢,換的鐵器讓奴隸耕種,又能省出不少人手去開礦。如何找礦、尋礦、挖掘、運輸之類的榆夏經驗豐富。找礦、開路、運輸、就近熔煉之類的錢由夏城出,挖掘之類的事由你們出人,依舊是一人一半。”
“夏城這也不是為了侵占親族的礦藏,隻是為了幫助親族培養一些能夠開采的人而已,二十年後你們能夠單獨開采的時候夏城自然會離開也會放開那些利益。到時候正是孩子們的天下,我們都已經垂垂老矣,也算是給孩子們留下些財富。而那些礦物如果藏在地下,又值什麽呢?”
絕大多數城邑或是國家之間的援助都是說的很好聽的,但是具體為了什麽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的。
精細冶煉或是鐵器冶煉不可能在這些城邑完成,就算有鐵礦也不會或是不準被找到,而銅、金、銀之類的貴金屬則是可以尋找並且可能的話還要初級熔煉的。
夏城有錢,有技術,缺乏的是廉價勞動力和低級產品的生產能力。既然要完成城邑每年的增長目標,對外投資也就成為一種可行的辦法,以經濟殖民的方式操控城邑。
再者隨著夏城影響力的擴大、生產力的發展和剩餘產品的豐富,貨幣的需求量激增。
熔鑄槍炮之類需要大量的青銅,一門威力不大可以打穿六七排方陣士兵的炮少說一兩千斤甚至數百斤,這又會占用大量的銅,貨幣一旦萎縮對夏城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這也算是一件對大家都好的事,有武力保證也不用擔心這些城邑將夏城控製的作坊礦場收為城邑公有,敢正好有了戰爭借口。
夏城體係之內屬於畸形的產能過剩,尤其是兵器、銅鐵之類的,城邑自身沒有這麽大的消費市場。
但是想要保證夏城內部國人的生活水平,靠吃鋼鐵火藥是不行的。而且隨著可能的棉紡織業出現,摘棉桃、剝棉籽、彈棉花這都是需要大量人手的初級體力勞作。
不把別的城邑帶動起來,夏城的東西就難以賣出去,一些計劃中的作坊也很難確保足夠的人手。
依靠其餘城邑的自然積累大約需要十幾年的時間才能成為夏城的傾銷地,才能普及自耕農為基礎的賦稅製度,讓每個人都成為潛在的產品消費者,而不是如今現在這樣的隻有親貴才能買得起。
這一次紅魚為首的使團為大軍準備補給站隻是一件不算大的事,更重要的則是想辦法誘惑其餘的城邑和夏城綁在一起。
紅魚想了想陳健囑咐她的那些話,說道:“姬夏說,草河自北向南,大河自西向東,這是一條祖先賜予的天然的不需要修繕的道路。就像是一棵樹一樣,根須吸收的水分跑到葉子上,樹木才能長得高大茂盛。”
“這兩條河便是水分走的通路。沿河一帶互相扶持,先富足的帶動後富足的,先建立作坊的帶動後建立的,直到形成一條自夏城到榆城數百裏的繁華之路。”
“既然親族一體便如一家,一家之中要有紡織的、要有種植的、要有狩獵的、要有養殖的。大河諸部之內也是一樣,隻是家中的兄弟姊妹便是一個個城邑。有的城邑種植糧食,有的城邑開采礦產,有的城邑熔煉礦產,有的城邑教化親族……分工而作,隻有這樣大河諸部這個整體才能發展的更好。”
“不知道諸位意下如何?”
城邑咂摸了一陣,點頭道:“這是很好的辦法,說的也很有道理。如果真的能夠沿河一路都變得富足,想來祖先也一定會高興的。”
“是啊。所以姬夏期待諸位明年四月的時候前往榆城一聚,共同商討一些關乎城邑互助發展的大事。”
首領一聽,便有些恐慌,急忙問道:“不知道這一條繁華之路是指的整條大河?還是從夏城到榆城之間呢?姬夏又想要邀請那些城邑的首領前去呢?”
首領想要知道這個互助的辦法到底是什麽意思?是現在就要站隊?還是說隻是為了城邑的繁榮?
這是務必要搞清楚的,萬一陳健是逼著他們與夏城結盟以對抗粟嶽為首的那些城邑,這就需要慎重考慮,也不是立刻能夠答應的。
就算陳健剛剛從東夷大勝而歸,看樣子是整個大河諸部的拯救者,但實際上是因為粟嶽大軍在外才讓穹夕鑽了空子。
要是支持夏城的多,當然可以站隊,但夏城底蘊太薄如今還看不出有絕對的優勢,這時候站隊便不明智。
夏城遠在西北,榆城又在大野澤中,敵人想要攻取這兩座城邑都極為困難,可自己的城邑卻未必能夠守得住。
紅魚早猜到了對方的反應,連忙解釋道:“暫時隻是夏城到榆城之間。向東的那些城邑姬夏便是有心也有些無力,現在夏城也難以有這樣的財力和人口。”
“邀請的城邑不多,六七個吧,但並非隻有首領,擁有大量奴隸的親族都可以去。”
“姬夏的意思隻是說為了城邑之間都能富足而一同商量,並非是要盟誓,與出兵、征戰全無關係,絕非氏族同盟。隻和錢有關,與兵戈無關。就算不參加也不會影響夏城與諸位親族之間的交易往來,更不會影響之前答應的關於各個城邑一起發展的事。隻是姬夏覺得大家一起商量一番,總能做的更好。”
她從懷中鄭重地掏出一張布帛,展開道:“這是姬夏提議的‘關於夏榆沿岸親族城邑互助發展的基本規矩’,諸位可以先聽聽再做出決定。”
征求了一下眾人的意見,眾人放下碗筷酒盞,側耳傾聽,終於放下了心。
大體上沒有任何除經濟之外的約束,不涉及到同盟出兵之類的協定。基本就是夏城體係以借貸或是支援技術的方式,協助夏榆之間的幾座城邑一同發展,並大致擬定了一些計劃,聽起來都極具誘惑力。
諸如提供農具幫助建立新的奴隸莊園、開發礦山、簽訂上遊城邑的農產品或是木材木炭等低級產品的購買、幫助建立規範的養殖牧場、提供新的紡織技術、共同鑄幣、夏城任何產品優先互助城邑、夏城有義務對互助城邑的敵對城邑禁運等等。
整體來看十分美好,細細看來除了夏城之外,其餘城邑的發展全都以最低級的礦產、農牧產品、隻紡線不織布染色的低級紡織為主。
各城邑共同鑄幣算是一件好事,但是鑄幣發行量控製在夏城手中,而鐵器、染色布匹、武器等定價權又在夏城手中。
實際上就是夏城在吸沿河一帶城邑的血,來保證夏城的國人福利和生活水平,隻不過在生產力極端低下的情況下,吸血的時候還要喂食更多的營養品以確保可以一直不斷地吸,在十年之內這些城邑是越來越胖的。
以前是一年隻有一斤血被夏城抽走八兩,今後可能是十斤血被夏城抽走八斤,當真是互利共贏。
沒有軍事盟約的表象,但卻有軍事條約的實質。這個經濟互助體係內的最上遊和最終下遊都是夏城。一旦夏城崩潰,這種經過計劃後的城邑經濟互助組織內的上遊城邑也會陷入崩潰,他們到時候便不得不站在夏城一邊。
盟約隻是一張布帛,而經濟利益則是鋼鐵熔鑄的枷鎖。前者可撕毀,後者在如今的城邑看來是無可斬斷的天上之石。
首領同意最好,不同意就扶植買辦或是代理人上,總會有人忘掉神聖的氏族而堅定地站在肮髒的利益之下。
現實比陳健預想的更為簡單,首領完全沒有想那麽多背後隱藏的東西,欣然地接受了這個提議,並表示明年一定會前往榆城與陳健共同商量,並大度地希望提供的這些糧食奴隸換來的銅幣可以在明年討論的時候直接兌換成城邑需要的東西。
這是很殘酷的現實,城邑內如今誰和夏城走得近誰就更有錢,於是有更多的人,然後就有更多的權利。
首領不但要去,而且還要比別的親貴陷入更深,以保證自己的權利。
隻能說,讓天然神聖的氏族血緣見鬼去吧,讓氏族時代留下的道德見鬼去吧,讓舊時代的規矩見鬼去吧。
首領親貴們覺得他們將迎來美好的未來,卻模糊地難以預見。
實際上他們模糊感覺到的未來,是一個少數人統治多數人、迎合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新的道德體係的、讓人暈眩迷醉的、之前不敢想象的未來。
神聖本身依然會存在,但神聖的悄然改變。
神聖的忠誠依然存在,隻是忠誠的對象不再是龐大氏族血緣,而是個人的直係家族。
神聖的指責依然存在,隻是指責的對象不再是眾人推選的、負責城邑發展的首領,而是指責個人的不努力和愚笨。
神聖的道德依然存在,隻是最高道德已不再是耕種公田、維護氏族城邑最高利益、互助相扶共同勞動的舊體係;而是變為了以繳納租稅、效忠個人和土地擁有者、維護家族、以財產決定地位的天然不平等、反抗即為不道德為基礎衍生的新道德。
這是好的,往前走了一步。隻是會有人懷念舊道德之下的美好,忽略了新道德基礎的物質水平提升。
這東西不是犁鏵,今天弄出來明天就能用,而是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去過渡,搖擺在新舊之間,直到有一天新的徹底取代了舊的擁有了天然的神聖性,而那時候更新的又會出現爭奪這個天然的神聖性。
很少有東西能從遠古一直走來而一直保持著天然的道德神聖性。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不是沒有原因的,人心不古,因為時代不古。世風是上是下以哪個時代的神聖的東西為準呢?
至少就這些城邑看來,那些最先背叛了舊的神聖道德的那批人,成為了城邑的先富者,他們是最不信氏族時代遺留的平等互助一切為了氏族這番話的人,於是過得更好。
紅魚這一次出使的順利,也要感謝人心不古,否則哪裏會有這麽多潛在的廉價勞動力讓夏城吸血呢。
在城邑親貴對未來滿懷期待的送別聲中,紅魚帶著族人繼續北上,為大軍開進夏城繼續鋪路。
而在更北的地方,衛西娥黽等人也見到了自己的父母,想知道父母對於夏榆之間的態度。
其實本不需要他們去,但陳健不想留下一個人質,索性都放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