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頭爛額地為了將附骨之疽安放在泰國而與各級官員談判的過程中,一艘小船從北大年飄然而至,帶著北大年商館的書信,暢通無阻地來到了陳健的駐地。
檢查了信件的印信後,送信的連同跟隨而來的一名明朝商人來到了陳健的房間。
那名來自大明的商人三十多歲,常年在外且是凶險無比的大海之上,臉上難免有些驕縱之色。
信上說,這名商人有計策可以通商,而且有門路幫著溝通,商人又說時不我待神色焦急,所以便派了小船送到阿瑜陀耶,與陳健麵談。
這商人側坐在椅子上,陳健叫人送來茶水,卻沒有開口直接詢問通商之類的事,而是笑眯眯地問道:“老兄尊姓何諱?家居何處?”
商人也急忙半起身,敘了姓名鄉貫,陳健又說了些海上風險見聞之類,氣氛也就逐漸熟絡起來,隻是仍舊不按陳健所言稱其陳兄,隻叫總督。
又說了一陣,便轉到了正題上,商人笑道:“總督閣下若想通商,我卻有幾個辦法。”
“但說無妨。隻要用得上,當初所許諾的財物謝禮必不可少。”
商人連忙稱謝,說道:“閣下若想通商,有上中下三策可取。我便說出,閣下任取其一。”
陳健哈哈笑道:“既是上中下三策,必是取上策,難不成還會取下策?昔日田忌賽馬,馬雖分上中下三駟,可以上對中、以中對下、以下對上,然而論起來終究隻是一策。”
憋了這麽多年,總算能說個熟悉的典故,明知道用在這裏並不恰當,可還是忍不住脫口而出。這算是一種極為特殊的感情,也知道這樣說有附庸風雅的嫌疑,可還是忍不住。
就像是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就算口音變得古怪也總想要說一句不是味道的鄉語。
這是一種鄉愁。
那商人隻是笑了笑,並不驚訝。
一則陳健的裝束打扮與紅夷不同卻與自己有幾分相似,二則長相又是熟悉分不出區別,這樣一說竟然絲毫不顯突兀。若是紅夷人說出這番話,那就又不相同。
“總督閣下,先說上策。閣下在北大年商館散步消息,多打聽福建事務,想必閣下心裏也有計較。若要通商,非漳州不可。隻是香山澳之事在前,想來巡撫必不肯答允。”
陳健擔心的也是這個,那商人又道:“然而不肯答允,卻未必不能答允。漳州之南,有島嶼名為澎湖,距離海岸甚遠。福建水師每年隻有春秋兩季前去巡視,此時已是四月,若是閣下提早準備,等到七月末水師離去,帶軍艦士兵搶占澎湖,修築堡壘……我也見識過總督麾下的軍艦士兵,福建水師必不能敵。等到秋汛開始,福建水師巡視澎湖,便趁此機會提出通商之事。想來必然不會同意,隻要不同意,便開炮轟擊,嚇唬一番。”
陳健皺眉道:“我想要通商,又不是去打仗的。”
那商人笑道:“這叫以進為退。”
“失去澎湖,那是守臣之大罪。到時候閣下隻需要牢牢占據澎湖,他們便無計可施。若不進,則不能退。介時,總督便可提出條件,讓出澎湖,退向大員。如此一來,守臣便無失土之責,再施以重金賄賂,必欣然同意。占澎湖不過是醉翁之意,正如商人買賣尚且需要要價還錢,此事亦然。”
“想要退,先進一步。進完再退,終究還是進了。不進即退,那就是真的退了。”
“閣下也可以沿海一帶劫掠商船,攻打水師,擾亂沿岸。如果一來,或可招安為將。但目的都是一樣。”
陳健不置可否,又問道:“中策呢?”
“我有一遠親,久居呂宋。數年前殺戮之中逃過一劫。去年呂宋總督已交還了一部分搶掠的財物,巡撫也已同意此事不再追究。然而別人不知道,我們卻知道,那占據澳門與馬尼拉兩國本為一君之國。”
“所謂父之仇弗與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遊之仇不同國。這正是一個理由。總督閣下可發兵炮擊澳門,一鼓而下。到時候就說受遇害之親人委托,又對此時義憤填膺,出於公義公憤。”
“當然,也可以說其中有遇害者就是貴國之人。反正長相趨同,他們也分不出來。血親複仇,天經地義,至於打錯了沒有打呂宋而是打的澳門,您也大可以說您分不清兩國同君與兩國各行其政之別。”
“到時澳門已克,占據此地,多行賄賂,或可仿澳門舊事,成為通商之港。隻是這樣一來,隻恐朝廷擔憂民心不穩。再者,呂宋總督已經交還了部分財物,此事已經了結,再起波瀾於理不合,雖然有血親複仇之理,也恐怕朝廷擔心其餘人效仿。所以,此為中策。”
不等陳健詢問,商人又道:“若說下策,則是遣使通書,以求朝貢。此事最難,故為下策。”
陳健敲了敲椅子的扶手,沉默半晌笑道:“就拿你自己海商的身份來看,你更喜歡哪一種?不必考慮我們的得失,隻以海商的身份來看。”
那商人猶豫一陣,見陳健始終盯著他,終於道:“那當然是上策。中下兩策,坐商得益,與我們海商何幹?”
“本來一匹絲,跨海到呂宋、滿喇加、日本,獲利極多。如果總督能夠直接在港口收購貿易,我們海商隻怕會賺不到多少。總督船多炮利,不用擔心倭寇海賊襲擾,這又是我們不能比的。若是開海通商,總督可以直接在漳州購買貨物,那麽總督吃肉,我們就隻能跟著喝點湯水。”
“如果遠在大員,則又不同。若大員貴,俺們海商則去大員;若呂宋貴,俺們則去呂宋;若滿喇加貴,則去滿喇加。你們彼此爭競,俺們海商得益。”
陳健點頭道:“這麽想是對的。個人利益不同,這問題如何解決也就不同。這樣吧,先走下策,若下策不通,再說別的辦法。想必你也精通附近的水文地理,也知曉各邦語言,在岸上也有些關係……不論上上中下三策,都要你多多出力,當初說好的金銀自然不少,也請你多多費心。”
叫人提來了當初允諾的一點定金,雙手交到商人手中,讓商人暫且留下,每月支付一定的費用。允諾他事成之後可以保護這艘船作為公司船隻的一部分。
商人對此極為高興,連聲稱謝。陳健手下的艦隊他看在眼中,在外貿易,最怕的就是被人劫掠。可惜朝廷的水師隻在近海,也不能施以報複,在外海航行多有風險。
陳健的這個許諾,簡直是意外之喜,比起陳健所答應的那些金銀更為重要。
商人又道:“若是想行駛上策,今年的機會已經不多,現在就要準備。從這裏出發到澎湖需要時間,如果趕上春秋汛兵,又有麻煩。隻有六月末至九月,汛兵已撤,正是最好的時機。”
“若是錯過呢?”
“錯過的話,便需要再等半年,等到冬汛撤離。半年時間,伐木築牆,有堡壘可依仗,千人可當三千。倘若沒有,堅守不住。”
陳健隻說自己再考慮考慮,又叫商人說了說附近的形勢見聞,以及聽到的一些不知真假的消息,說給了艦隊中的其餘人聽。
半月之後,與泰國的談判已有進展,有葡萄牙人對泰王提出了警告,泰王將這份警告轉交到了陳健手中,以此展示誠意。
警告的內容無非也就是讓泰王不要接納共和國的眾人,很明顯有些武力脅迫的意味。
陳健倒也不怕,葡萄牙人在這邊這點實力,對付一個荷蘭已經是筋疲力盡,加上自己這麽一攪和,也就能耍耍嘴皮子。
借著這個由頭,原本的一些談判進展迅速。
艦隊中人興奮的時候,陳健將艦隊中的一些高層人員和各方代表叫到了一起,討論了一下今後這邊貿易的發展方向。
經過這些天的打聽和係統的分析、總結,用歸納法和演繹法將一些零散的消息歸納成很多有用的信息。
南洋貿易公司的一個代表便指出了想要在這裏貿易獲利的可能方向,在內部的討論中說出了自己的觀點,隻不過這個觀點並不是陳健所喜歡的。
“諸位,我是這麽想的。現在,很明顯,這裏的貿易與咱們與歐洲非洲以及西班牙的總督區的貿易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區域。就像是荷蘭的印度公司一樣,咱們的貿易重心不是印度。鑒於陳先生以南洋貿易公司和荷蘭人簽訂的一些協議,也為了咱們今後可以做一些事更方便,咱們這個公司完全可以叫西亞洲公司,或者叫中日公司。”
聽到這樣的說法,陳健心裏有些不舒服,但出於禮貌也沒說什麽。
正如之前和那個商人說的一樣,角度不同,利益也就不同,對待一些事物的看法也就完全不同。
那人見眾人沒有反對,接著說道:“這裏的貿易,是自成體係的。就現在收集到的信息和陳先生的一些分析,問題已經很清楚了。如果僅僅是貿易,咱們可以將咱們的手工業品由太平洋航線運到這裏,隻要咱們站穩腳跟,就能擠掉和咱們有競爭的其餘商品。”
“想要獲利,前期不要涉足香料貿易。以這裏為落腳點,做中國和日本之間的中轉商。等到站穩腳跟之後,咱們就可以壟斷這裏的貿易,不論是手工業品、糧食還是暫時咱們不涉足的香料——對咱們來說,不需要壟斷,隻需要不準別人壟斷,大量的香料就會供過於求,他們無利可圖,就隻能選擇退走。而咱們從一開始的立足點就不是香料,所以咱們可以遊刃有餘。”
這人抬頭看了一眼眾人,語不驚人死不休地說道:“隻是,獲得收入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為什麽咱們非要把目光盯在轉運貿易上呢?用別的方法,是不是可以投入更少的錢,賺到更多?”
“除了貿易,還有一種盤剝本地人的手段。據我分析,這是一種比正常貿易獲利更高的投入。一千名士兵,可以獲得數萬銀幣成本的貨物轉運的利潤。”
話語一出,在座的眾人都頗為吃驚,不知道這個人想要說什麽。
這是個在艦隊中已經小有名氣的人,在天涯海角的時候以貿易公司隨船代表的身份,否決了陳健在天涯海角以公司名義移民墾殖的計劃,同時提出了奴隸貿易的想法。
從成本、空船裝貨、最大限度利用任何一次航行、風向、洋流等等種種理性的角度去考慮,這個人當初的意見都是中肯的,如果純以利潤來看。
這是個人才,但是陳健最不喜歡也最害怕的人才,這種人學會了某些陳健一直推廣的工具,但卻沒有將這些工具用在陳健希望的地方。
就像是屠龍術可以屠龍,但學好了一樣可以保護自己不被屠,隻看怎麽用。利益分析、歸納總結、邏輯演繹、調查分析這些東西也是一樣,用的偏了,最高級的殖民頭目就會脫穎而出。
檢查了信件的印信後,送信的連同跟隨而來的一名明朝商人來到了陳健的房間。
那名來自大明的商人三十多歲,常年在外且是凶險無比的大海之上,臉上難免有些驕縱之色。
信上說,這名商人有計策可以通商,而且有門路幫著溝通,商人又說時不我待神色焦急,所以便派了小船送到阿瑜陀耶,與陳健麵談。
這商人側坐在椅子上,陳健叫人送來茶水,卻沒有開口直接詢問通商之類的事,而是笑眯眯地問道:“老兄尊姓何諱?家居何處?”
商人也急忙半起身,敘了姓名鄉貫,陳健又說了些海上風險見聞之類,氣氛也就逐漸熟絡起來,隻是仍舊不按陳健所言稱其陳兄,隻叫總督。
又說了一陣,便轉到了正題上,商人笑道:“總督閣下若想通商,我卻有幾個辦法。”
“但說無妨。隻要用得上,當初所許諾的財物謝禮必不可少。”
商人連忙稱謝,說道:“閣下若想通商,有上中下三策可取。我便說出,閣下任取其一。”
陳健哈哈笑道:“既是上中下三策,必是取上策,難不成還會取下策?昔日田忌賽馬,馬雖分上中下三駟,可以上對中、以中對下、以下對上,然而論起來終究隻是一策。”
憋了這麽多年,總算能說個熟悉的典故,明知道用在這裏並不恰當,可還是忍不住脫口而出。這算是一種極為特殊的感情,也知道這樣說有附庸風雅的嫌疑,可還是忍不住。
就像是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就算口音變得古怪也總想要說一句不是味道的鄉語。
這是一種鄉愁。
那商人隻是笑了笑,並不驚訝。
一則陳健的裝束打扮與紅夷不同卻與自己有幾分相似,二則長相又是熟悉分不出區別,這樣一說竟然絲毫不顯突兀。若是紅夷人說出這番話,那就又不相同。
“總督閣下,先說上策。閣下在北大年商館散步消息,多打聽福建事務,想必閣下心裏也有計較。若要通商,非漳州不可。隻是香山澳之事在前,想來巡撫必不肯答允。”
陳健擔心的也是這個,那商人又道:“然而不肯答允,卻未必不能答允。漳州之南,有島嶼名為澎湖,距離海岸甚遠。福建水師每年隻有春秋兩季前去巡視,此時已是四月,若是閣下提早準備,等到七月末水師離去,帶軍艦士兵搶占澎湖,修築堡壘……我也見識過總督麾下的軍艦士兵,福建水師必不能敵。等到秋汛開始,福建水師巡視澎湖,便趁此機會提出通商之事。想來必然不會同意,隻要不同意,便開炮轟擊,嚇唬一番。”
陳健皺眉道:“我想要通商,又不是去打仗的。”
那商人笑道:“這叫以進為退。”
“失去澎湖,那是守臣之大罪。到時候閣下隻需要牢牢占據澎湖,他們便無計可施。若不進,則不能退。介時,總督便可提出條件,讓出澎湖,退向大員。如此一來,守臣便無失土之責,再施以重金賄賂,必欣然同意。占澎湖不過是醉翁之意,正如商人買賣尚且需要要價還錢,此事亦然。”
“想要退,先進一步。進完再退,終究還是進了。不進即退,那就是真的退了。”
“閣下也可以沿海一帶劫掠商船,攻打水師,擾亂沿岸。如果一來,或可招安為將。但目的都是一樣。”
陳健不置可否,又問道:“中策呢?”
“我有一遠親,久居呂宋。數年前殺戮之中逃過一劫。去年呂宋總督已交還了一部分搶掠的財物,巡撫也已同意此事不再追究。然而別人不知道,我們卻知道,那占據澳門與馬尼拉兩國本為一君之國。”
“所謂父之仇弗與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遊之仇不同國。這正是一個理由。總督閣下可發兵炮擊澳門,一鼓而下。到時候就說受遇害之親人委托,又對此時義憤填膺,出於公義公憤。”
“當然,也可以說其中有遇害者就是貴國之人。反正長相趨同,他們也分不出來。血親複仇,天經地義,至於打錯了沒有打呂宋而是打的澳門,您也大可以說您分不清兩國同君與兩國各行其政之別。”
“到時澳門已克,占據此地,多行賄賂,或可仿澳門舊事,成為通商之港。隻是這樣一來,隻恐朝廷擔憂民心不穩。再者,呂宋總督已經交還了部分財物,此事已經了結,再起波瀾於理不合,雖然有血親複仇之理,也恐怕朝廷擔心其餘人效仿。所以,此為中策。”
不等陳健詢問,商人又道:“若說下策,則是遣使通書,以求朝貢。此事最難,故為下策。”
陳健敲了敲椅子的扶手,沉默半晌笑道:“就拿你自己海商的身份來看,你更喜歡哪一種?不必考慮我們的得失,隻以海商的身份來看。”
那商人猶豫一陣,見陳健始終盯著他,終於道:“那當然是上策。中下兩策,坐商得益,與我們海商何幹?”
“本來一匹絲,跨海到呂宋、滿喇加、日本,獲利極多。如果總督能夠直接在港口收購貿易,我們海商隻怕會賺不到多少。總督船多炮利,不用擔心倭寇海賊襲擾,這又是我們不能比的。若是開海通商,總督可以直接在漳州購買貨物,那麽總督吃肉,我們就隻能跟著喝點湯水。”
“如果遠在大員,則又不同。若大員貴,俺們海商則去大員;若呂宋貴,俺們則去呂宋;若滿喇加貴,則去滿喇加。你們彼此爭競,俺們海商得益。”
陳健點頭道:“這麽想是對的。個人利益不同,這問題如何解決也就不同。這樣吧,先走下策,若下策不通,再說別的辦法。想必你也精通附近的水文地理,也知曉各邦語言,在岸上也有些關係……不論上上中下三策,都要你多多出力,當初說好的金銀自然不少,也請你多多費心。”
叫人提來了當初允諾的一點定金,雙手交到商人手中,讓商人暫且留下,每月支付一定的費用。允諾他事成之後可以保護這艘船作為公司船隻的一部分。
商人對此極為高興,連聲稱謝。陳健手下的艦隊他看在眼中,在外貿易,最怕的就是被人劫掠。可惜朝廷的水師隻在近海,也不能施以報複,在外海航行多有風險。
陳健的這個許諾,簡直是意外之喜,比起陳健所答應的那些金銀更為重要。
商人又道:“若是想行駛上策,今年的機會已經不多,現在就要準備。從這裏出發到澎湖需要時間,如果趕上春秋汛兵,又有麻煩。隻有六月末至九月,汛兵已撤,正是最好的時機。”
“若是錯過呢?”
“錯過的話,便需要再等半年,等到冬汛撤離。半年時間,伐木築牆,有堡壘可依仗,千人可當三千。倘若沒有,堅守不住。”
陳健隻說自己再考慮考慮,又叫商人說了說附近的形勢見聞,以及聽到的一些不知真假的消息,說給了艦隊中的其餘人聽。
半月之後,與泰國的談判已有進展,有葡萄牙人對泰王提出了警告,泰王將這份警告轉交到了陳健手中,以此展示誠意。
警告的內容無非也就是讓泰王不要接納共和國的眾人,很明顯有些武力脅迫的意味。
陳健倒也不怕,葡萄牙人在這邊這點實力,對付一個荷蘭已經是筋疲力盡,加上自己這麽一攪和,也就能耍耍嘴皮子。
借著這個由頭,原本的一些談判進展迅速。
艦隊中人興奮的時候,陳健將艦隊中的一些高層人員和各方代表叫到了一起,討論了一下今後這邊貿易的發展方向。
經過這些天的打聽和係統的分析、總結,用歸納法和演繹法將一些零散的消息歸納成很多有用的信息。
南洋貿易公司的一個代表便指出了想要在這裏貿易獲利的可能方向,在內部的討論中說出了自己的觀點,隻不過這個觀點並不是陳健所喜歡的。
“諸位,我是這麽想的。現在,很明顯,這裏的貿易與咱們與歐洲非洲以及西班牙的總督區的貿易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區域。就像是荷蘭的印度公司一樣,咱們的貿易重心不是印度。鑒於陳先生以南洋貿易公司和荷蘭人簽訂的一些協議,也為了咱們今後可以做一些事更方便,咱們這個公司完全可以叫西亞洲公司,或者叫中日公司。”
聽到這樣的說法,陳健心裏有些不舒服,但出於禮貌也沒說什麽。
正如之前和那個商人說的一樣,角度不同,利益也就不同,對待一些事物的看法也就完全不同。
那人見眾人沒有反對,接著說道:“這裏的貿易,是自成體係的。就現在收集到的信息和陳先生的一些分析,問題已經很清楚了。如果僅僅是貿易,咱們可以將咱們的手工業品由太平洋航線運到這裏,隻要咱們站穩腳跟,就能擠掉和咱們有競爭的其餘商品。”
“想要獲利,前期不要涉足香料貿易。以這裏為落腳點,做中國和日本之間的中轉商。等到站穩腳跟之後,咱們就可以壟斷這裏的貿易,不論是手工業品、糧食還是暫時咱們不涉足的香料——對咱們來說,不需要壟斷,隻需要不準別人壟斷,大量的香料就會供過於求,他們無利可圖,就隻能選擇退走。而咱們從一開始的立足點就不是香料,所以咱們可以遊刃有餘。”
這人抬頭看了一眼眾人,語不驚人死不休地說道:“隻是,獲得收入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為什麽咱們非要把目光盯在轉運貿易上呢?用別的方法,是不是可以投入更少的錢,賺到更多?”
“除了貿易,還有一種盤剝本地人的手段。據我分析,這是一種比正常貿易獲利更高的投入。一千名士兵,可以獲得數萬銀幣成本的貨物轉運的利潤。”
話語一出,在座的眾人都頗為吃驚,不知道這個人想要說什麽。
這是個在艦隊中已經小有名氣的人,在天涯海角的時候以貿易公司隨船代表的身份,否決了陳健在天涯海角以公司名義移民墾殖的計劃,同時提出了奴隸貿易的想法。
從成本、空船裝貨、最大限度利用任何一次航行、風向、洋流等等種種理性的角度去考慮,這個人當初的意見都是中肯的,如果純以利潤來看。
這是個人才,但是陳健最不喜歡也最害怕的人才,這種人學會了某些陳健一直推廣的工具,但卻沒有將這些工具用在陳健希望的地方。
就像是屠龍術可以屠龍,但學好了一樣可以保護自己不被屠,隻看怎麽用。利益分析、歸納總結、邏輯演繹、調查分析這些東西也是一樣,用的偏了,最高級的殖民頭目就會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