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
陳健在琉球的所作所為,算是給新任的巡撫陳子貞送了一件大禮,可這份大禮讓這位巡撫有些不知所措。
他本不是軍中的人物,從巡按和通政之類的文官成為了主管軍務的巡撫,很多事情做起來也是很難。
之前陳健假冒有商人帶來消息說薩摩藩可能入寇琉球消息的時候,他也是考慮了半天派出了三五十人,想著如果能夠勸告那些薩摩藩的人不再對琉球有非分之想那就最好。
當時消息還不確定,這也算是有備無患。他新到任,知道陳健這些番邦人士已經派人前往京城商討朝貢和貿易的事,也知道上任算是默許了這些人留在了淡水,但是並不知道如何和這些人打交道。
隻能說之前泉州賑災的事給他留下了一些好印象,加上之前留下的問題他也解決不了,隻能是蕭規曹隨。
然而萬萬沒想到一個月的時間,琉球那邊傳來的消息徹底讓福建的官場陷入了一場不可思議的混亂之中。
最開始的消息是薩摩藩三千餘人入侵琉球,一場大戰,陣斬副將平田增宗、俘獲主將樺山久高,斬真倭九百餘人。
這樣的消息簡直堪稱神跡,前任總兵朱文達曾經斬獲了三十多個倭寇的首級,便可入報京城賞銀五十兩大受褒獎。
這一下斬了九百多個腦袋,還抓了一個主將,尤其是帶回的消息說被抓的樺山久高還跟著島津家入侵過朝鮮。
當時很多人都不相信這是真的,這樣的戰果實在有些驚人,而且政治意義比之這個戰果更為重要。
眾人不太相信的時候,第二次消息傳來,這一次已經確定。印著尚寧王印記的書信送過來,夾雜著還有一些模模糊糊的黑白照片。
這些官員已經逐漸接受了照相術這種東西,雖然也有人認為這是吸走人的魂魄,但終究還是有人接受,自認為這東西做不得假,看著戰場上橫七豎八的屍體,已經信了十成。
眾人均想,這些人居然沒有虛報數量,倒真是有趣。然而再一想,這些人畢竟不是官員,不涉及到評定功勳的事,也就更加高興,心說不管怎麽樣這功勞自己怎麽都能分上一份。
尤其是隨著時間流逝,消息越來越準確也越來越詳細,福建的文武官員們陷入了一場狂歡之中。
被俘的樺山久高自然是要押送京城的,這可是數年來數一數二的大事,怎麽說這些功勞是少不了的。
陳子貞要考慮的是這件事該怎麽上報。
怎麽上報,涉及到兩個最重要的問題。
運籌帷幄守住貢邦社稷的大功,自然是歸巡撫的。但是剩下的功勞怎麽分?派去的人是哪部分的?是不是還有人大為支持義憤填膺?這是首先要考慮的。
其次便是這件事到底算是怎麽回事?這些自稱大夏的番邦船堅炮利、火銃竟比倭寇還要精熟,他們在這裏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皇帝和中樞官員遠在北京,地方大員的奏章會決定這件事今後的走向,陳子貞也不想獨自決斷,便找來了福州的各方軍務、岸防、水師之類的官員們商量這件事。
有人收了賄賂,自然明白怎麽說。
“大人,卑職覺得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不管怎麽說,琉球也是太祖時候的貢邦,這一次也是彰顯了我天朝威勢,相比倭人也會收斂一些。若是琉球被占,那麽江浙、福建都會陷入危局當中,而且有損天威。”
陳子貞點頭道:“的確如此,這我自然知曉,隻是這些大夏國的人,為何要這麽做?”
“大人,他們不過是為了互市。大人你想,他們經此一戰,必然和倭人結怨,這正是我們所希望的。而我們隻要抓住互市貿易這件事,他們就不敢有非分之想。”
“我隻怕他們互市是假,窺測社稷是真啊”。陳子貞不急不慌地說了這樣一句,主要是擔心出了什麽事他要擔責任,自己的名聲恐怕也會不好,落的一個引狼入室的罪名。
“大人大可放心,他們若有這樣的心思,自然是和倭人結盟。而且他們之前在泉州所作所為,也算是在行教化之事。如今他們已經派出了使者入京,上麵到底是怎麽個情況還不得而知,我們也隻能等下去。”
另一人也趁熱打鐵道:“大人,他們隻是為了互市貿易,而起如今又和倭寇結怨,正是大好事。倭寇精於火銃,而且若是等倭寇登岸再行圍剿,那是落了下乘,不若借師助剿,在海上剿滅。”
“如今福建剛剛經受賑災水災,各地所欠的軍餉也是積年已久,水師難以力戰。如今不費朝廷一兵一卒一銀一米,就能守住琉球貢國,又能借那些人之力在海上劫擊倭寇,豈不是一舉兩得?”
“大人不妨向上麵奏報這件事,這些人越是想要互市貿易,便可以以此要挾。若是答應他們互市貿易,便要求他們幫助圍剿倭寇。若是有奸民入海私自與倭人貿易,也可以讓他們幫助抓捕。”
“如此一來,不需加兵,如此一來每年可省下銀錢數萬,又能海波清平,難道不是一舉多得嗎?這正是以夷製夷之法,莫說倭寇,就是紅夷若有異心,這些人為了貿易也必然與之死戰。”
“這一次若是大人料敵先機運籌帷幄,恐怕此時琉球已經淪陷,這實在是不可容忍之事。如今靠著大人的運籌帷幄,琉球可保其宗室,隻不過據說琉球被那些倭人燒殺擄掠,已經破敗不堪,倒是可以請旨改琉球十年一貢,這才彰顯天朝恩義。”
這樣早已擬定好的說辭,花了些銀兩便在這樣的會議中堂而皇之地說了出來,而且說得簡直是天衣無縫,聽上去似乎還很有道理。
陳子貞考慮許久,叫眾人散去,自去書寫上報的奏章,心中也有了計較。
不管怎麽說,此時是一場很重要的勝利,既揚了國威又彰顯了自己料敵在先,這件事自然是要好好書寫一番的。
之前那些人的意見,他也聽進去一些,也明白自己作為巡撫的一席話會影響到上麵的一些決策。
左右權衡了一番利益得失後,終於決定,就按照之前那些人提出的那些思路為基調。
陳健在琉球的所作所為,算是給新任的巡撫陳子貞送了一件大禮,可這份大禮讓這位巡撫有些不知所措。
他本不是軍中的人物,從巡按和通政之類的文官成為了主管軍務的巡撫,很多事情做起來也是很難。
之前陳健假冒有商人帶來消息說薩摩藩可能入寇琉球消息的時候,他也是考慮了半天派出了三五十人,想著如果能夠勸告那些薩摩藩的人不再對琉球有非分之想那就最好。
當時消息還不確定,這也算是有備無患。他新到任,知道陳健這些番邦人士已經派人前往京城商討朝貢和貿易的事,也知道上任算是默許了這些人留在了淡水,但是並不知道如何和這些人打交道。
隻能說之前泉州賑災的事給他留下了一些好印象,加上之前留下的問題他也解決不了,隻能是蕭規曹隨。
然而萬萬沒想到一個月的時間,琉球那邊傳來的消息徹底讓福建的官場陷入了一場不可思議的混亂之中。
最開始的消息是薩摩藩三千餘人入侵琉球,一場大戰,陣斬副將平田增宗、俘獲主將樺山久高,斬真倭九百餘人。
這樣的消息簡直堪稱神跡,前任總兵朱文達曾經斬獲了三十多個倭寇的首級,便可入報京城賞銀五十兩大受褒獎。
這一下斬了九百多個腦袋,還抓了一個主將,尤其是帶回的消息說被抓的樺山久高還跟著島津家入侵過朝鮮。
當時很多人都不相信這是真的,這樣的戰果實在有些驚人,而且政治意義比之這個戰果更為重要。
眾人不太相信的時候,第二次消息傳來,這一次已經確定。印著尚寧王印記的書信送過來,夾雜著還有一些模模糊糊的黑白照片。
這些官員已經逐漸接受了照相術這種東西,雖然也有人認為這是吸走人的魂魄,但終究還是有人接受,自認為這東西做不得假,看著戰場上橫七豎八的屍體,已經信了十成。
眾人均想,這些人居然沒有虛報數量,倒真是有趣。然而再一想,這些人畢竟不是官員,不涉及到評定功勳的事,也就更加高興,心說不管怎麽樣這功勞自己怎麽都能分上一份。
尤其是隨著時間流逝,消息越來越準確也越來越詳細,福建的文武官員們陷入了一場狂歡之中。
被俘的樺山久高自然是要押送京城的,這可是數年來數一數二的大事,怎麽說這些功勞是少不了的。
陳子貞要考慮的是這件事該怎麽上報。
怎麽上報,涉及到兩個最重要的問題。
運籌帷幄守住貢邦社稷的大功,自然是歸巡撫的。但是剩下的功勞怎麽分?派去的人是哪部分的?是不是還有人大為支持義憤填膺?這是首先要考慮的。
其次便是這件事到底算是怎麽回事?這些自稱大夏的番邦船堅炮利、火銃竟比倭寇還要精熟,他們在這裏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皇帝和中樞官員遠在北京,地方大員的奏章會決定這件事今後的走向,陳子貞也不想獨自決斷,便找來了福州的各方軍務、岸防、水師之類的官員們商量這件事。
有人收了賄賂,自然明白怎麽說。
“大人,卑職覺得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不管怎麽說,琉球也是太祖時候的貢邦,這一次也是彰顯了我天朝威勢,相比倭人也會收斂一些。若是琉球被占,那麽江浙、福建都會陷入危局當中,而且有損天威。”
陳子貞點頭道:“的確如此,這我自然知曉,隻是這些大夏國的人,為何要這麽做?”
“大人,他們不過是為了互市。大人你想,他們經此一戰,必然和倭人結怨,這正是我們所希望的。而我們隻要抓住互市貿易這件事,他們就不敢有非分之想。”
“我隻怕他們互市是假,窺測社稷是真啊”。陳子貞不急不慌地說了這樣一句,主要是擔心出了什麽事他要擔責任,自己的名聲恐怕也會不好,落的一個引狼入室的罪名。
“大人大可放心,他們若有這樣的心思,自然是和倭人結盟。而且他們之前在泉州所作所為,也算是在行教化之事。如今他們已經派出了使者入京,上麵到底是怎麽個情況還不得而知,我們也隻能等下去。”
另一人也趁熱打鐵道:“大人,他們隻是為了互市貿易,而起如今又和倭寇結怨,正是大好事。倭寇精於火銃,而且若是等倭寇登岸再行圍剿,那是落了下乘,不若借師助剿,在海上剿滅。”
“如今福建剛剛經受賑災水災,各地所欠的軍餉也是積年已久,水師難以力戰。如今不費朝廷一兵一卒一銀一米,就能守住琉球貢國,又能借那些人之力在海上劫擊倭寇,豈不是一舉兩得?”
“大人不妨向上麵奏報這件事,這些人越是想要互市貿易,便可以以此要挾。若是答應他們互市貿易,便要求他們幫助圍剿倭寇。若是有奸民入海私自與倭人貿易,也可以讓他們幫助抓捕。”
“如此一來,不需加兵,如此一來每年可省下銀錢數萬,又能海波清平,難道不是一舉多得嗎?這正是以夷製夷之法,莫說倭寇,就是紅夷若有異心,這些人為了貿易也必然與之死戰。”
“這一次若是大人料敵先機運籌帷幄,恐怕此時琉球已經淪陷,這實在是不可容忍之事。如今靠著大人的運籌帷幄,琉球可保其宗室,隻不過據說琉球被那些倭人燒殺擄掠,已經破敗不堪,倒是可以請旨改琉球十年一貢,這才彰顯天朝恩義。”
這樣早已擬定好的說辭,花了些銀兩便在這樣的會議中堂而皇之地說了出來,而且說得簡直是天衣無縫,聽上去似乎還很有道理。
陳子貞考慮許久,叫眾人散去,自去書寫上報的奏章,心中也有了計較。
不管怎麽說,此時是一場很重要的勝利,既揚了國威又彰顯了自己料敵在先,這件事自然是要好好書寫一番的。
之前那些人的意見,他也聽進去一些,也明白自己作為巡撫的一席話會影響到上麵的一些決策。
左右權衡了一番利益得失後,終於決定,就按照之前那些人提出的那些思路為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