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府。


    黃權的府上,今日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益州大儒董扶。


    “董公,怎可是您來拜訪我,當是我去拜訪您。”黃權謙遜的說道。


    今日上門的這位董扶老先生,大有來頭,與鄉人任安齊名,在同郡名儒楊厚手下學圖讖。學完後回到老家授課收徒,學生有從數百裏外趕來的。前後宰府十辟,公車三征,再舉賢良方正、博士、有道,他都用疾病推辭掉了。


    漢靈帝還活著的時候,他曾經受到過大將軍何進薦扶,征拜侍中,何進對董扶是甚見器重。


    這樣的的人物上門拜訪,讓黃權略微有些驚訝,過往如果是他去拜訪董扶的話,怕是連董府的門都進不去,董扶今日卻是登門拜訪他了。


    董扶卻是擺了擺手,笑道:“公衡之名,老夫亦是久聞,才學淵博,見識非凡,隻是同居成都,卻久不見公衡拜會老夫,為親近後進,老夫隻好登門拜訪了。”


    董扶話裏雖然是在怪罪黃權,但語氣裏卻沒有責怪的意思。


    “還請董公見諒,這一向我在巴郡遊曆,今日方才返回成都,本想休息幾日,清一清風塵,再去董公府上拜會,不想今日董公竟是上門了。”


    黃權告罪道,他不敢托大。


    “無妨,不管誰拜會誰,總之你我當見上一麵,後進賢才,老夫當多親近親近。”董扶嗬嗬笑道,這件事他沒放在心上,他來是有其他事,隻是需要鋪墊鋪墊。


    “聽聞劉使君拜公衡為主簿,主簿一職,典領文書,辦理事務,參與機要,總覽府事,可謂位卑而權重。”


    “公衡即得劉使君的賞識,如此青年才俊,老夫亦當見上一見。”


    黃權謙虛道:“董公過譽了,使君委任我主簿一職,我唯恐不能盡職。”


    這時,黃婉親自端著茶盞上來了,伺候董扶這等大賢,等閑奴婢怕是沒有資格。


    黃婉放置好茶碗在董扶麵前,然後侍立到一旁。


    董扶拿起茶杯,輕飲一口,讚道:“這茶不錯,飲之唇齒留香。”


    他撇了一眼侍立一旁的黃婉,打量了下她的穿著打扮,心裏有了計較,指著黃婉詢問道:“這位是?”


    “是家妹。”黃權介紹道。


    “哦。”董扶撫著胡須,若有所思,一會後,開口說道:“公衡的妹妹麵相不凡啊。”他話說了一半,留下一半等人詢問。


    黃權聞言,露出洗耳恭聽的樣子:“還請董公直言。”


    “你這妹子,天庭飽滿、頭圓額寬,鼻梁高挺,麵色圓潤,依老夫多年相麵的經驗,貴不可言,貴不可言。”董扶拋出了肚子裏早就彩排過的措辭。


    聽到這話,站在一旁的黃婉連忙壓住要露出的喜色,告訴自己要穩重,不能讓人看輕。


    她知曉這位董扶老先生,精通圖讖、相麵之學,在成都當得上是第一人。


    這樣的人物表示她有大貴之相,讓黃婉不甚喜悅。


    黃權聞言卻是若有所思,他直言道:“聽聞吳懿的妹子有大貴之相。”


    董扶聽到這話,隻覺剛剛咽下的茶水要嗆上了,麵色也有些變動,但總歸幾十年的養氣功夫,讓他頃刻間平靜下來,半眯著眼睛,撫著胡須,露出一副高深莫測的表情。


    說出的話也是高深莫測:“然也,吳懿的妹子有大貴之相,隻是時機未到。”


    隨後董扶說出了來意:“劉使君家中,久無主母,老夫觀你這妹子,當可為之,不知公衡意下如何。”


    這是替劉使君來說媒了,黃權瞬間明白了董扶的來意,他偏過頭看向黃婉,想征詢她的意見,雖說長兄如父,但黃權尊重黃婉的想法。


    黃婉臉上早就因為董扶的話,浮起一抹紅雲,再看到自家兄長詢問的目光,不由得頭埋了下去,她自是不能說出心中的話,隻能發出如黃鸝般的聲音說道:“長兄如父,全憑兄長做主。”


    黃權會意,對著董扶說道:“自無不可,有勞董公了。”


    董扶滿意的點了點頭,接下來就是搞定劉使君了,他一把老骨頭,沒想到還能做點成人之美的好事,當然也可以順便宣傳下他的相麵之術。


    -----------------


    益州牧的府邸中。


    劉璋正在和治中從事王商議事。


    看著眼前這個麵色清臒,目露精光的中年人。


    不同於帳下司馬趙韙擁立劉璋的想法,趙韙是覺得劉璋為人軟弱,擁立之後可以有機會取而代之。


    治中從事王商擁立劉璋的想法截然不同,他是看中劉璋溫仁的性格,不會為了立威肆意殺戮,在劉璋治下,蜀人當可安享太平,少受一點苦。


    所以劉璋親切接待著這位治中從事。


    “使君能約束士卒,不使東州兵在成都生事,當真是施恩德於蜀地。”王商率先開口,讚成了劉璋約束東州兵的行為。


    這幾日的事讓他對劉璋的看法有些不一樣了,他原以為劉璋的性格是溫仁軟弱,沒想到是大仁者大勇,劉璋竟能略微約束東州士卒,這讓他對劉璋多了一份敬重。


    劉璋笑著擺了擺手,想了下對王商的稱呼,直呼王商的表字似乎不太妥當,他想了個恰當的稱呼,開口道:“王卿,我出任益州牧,初臨益州,唯恐不能稱職。”


    “東州兵是在我治下,蜀人亦是在我治下,我為益州牧,自是不會偏執一端。”


    聽到這話的王商,分外感動,外人入蜀,往往以客欺主,打壓蜀人,使蜀人不得張目,劉璋言語間會行事公正,視東州人和蜀人為同等,實在不易。


    他拜服而下,感謝道:“聞使君此言,我代益州百姓謝過使君。”


    王商心中感慨,當初劉焉突然病逝,他選擇劉璋出任益州牧,現在看來,當真是一個十分正確的選擇。


    他身為益州廣漢郪人,鄉土之情,是不可磨滅的,誰不想讓故鄉的人過得好一些。


    “王卿不必言謝,這是我的本心,漢家混一宇內,天南海北,自是一家,不會有所偏廢。”


    “我剛接手益州牧,還需王卿多多指教,若是我有什麽做的不對的地方,王卿可以直言,勿為隱。”


    劉璋身段放的很低,麵前的這位王商是位大才,也是蜀地士人的領袖,是他當前需要交好的對象。


    或許未來,王商可以做劉璋的蕭何也說不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季漢劉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花家的太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花家的太歲並收藏三國:季漢劉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