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王安子的講述,王朝這才漸漸明白了來龍去脈。


    他們十二月出發,等到一路晃晃悠悠,抵達陝西的時候,已經是進入了一月。


    聽到這裏的時候,王朝都是忍不住的瞪大了雙眼,不可思議的看向王安子。


    你們可是去傳聖旨的,這一個多月的時間,竟然隻跨越了sx省,這已經不能用慢來形容了,這要按軍令,全都要被拉出去杖斃。


    看到王朝震驚的模樣,王安子也是不禁訕訕,他做的確實有些過了。


    不過,誰讓他從未出過京城呢,這出了京城,那還不得好好耍耍?


    而所到各地官吏,對於天使自然是各種拍馬吹捧,好吃好喝、好玩好拿的伺候著。


    所以,他就有些忘乎所以了。


    等到警覺的時候,這才著急忙慌的趕路。


    然而,前半截一路無事的他們,在進入陝西之後不久,便就遭遇了一次天大危機。


    哪怕有些人第一次進入,但是在聽過救民軍的種種傳聞之後,或許心懷忐忑,但也不會有人憎恨。


    而且,他們也隻是悄悄進入,就在外圍打探一番而已,也應該不會出現什麽問題。


    所以,前來救民軍領地探查的探子,往往會在第一時間就被發現。


    什麽救民軍首領王朝,乃是天帝下凡,解救受苦百姓而來了。


    在進入救民軍領地之後,王安子他們便就看到,這裏百姓的精神狀態,要遠遠超過他們一路走來所見。


    既然如此,他便想著能不能謀取一些功勞,也好讓崇禎稍歇雷霆之怒。


    若不是他們逃的快,又恰巧碰到了一股明軍,他們這一行幾十人就要交代了。


    正是這種,外界對於救民軍“真實”信息一無所知的情況,讓王安子看到了機會。


    所以,機靈的王安子與眾人一合計,便就在安定縣的北部稍微拐了個彎,進入了安定縣的範圍。


    似乎已經可以想見,今年又是一個幹旱之年了。


    二話不說,王二牛便就調集了一哨士兵,前去查看。


    不過,這其中大部分都是百姓。


    又什麽救民軍,全都掌握著法術神通,首領更是能夠呼風喚雨,讓領地百姓於冬日之際大獲豐收等等.


    聽聽、聽聽,這不全都是臆想謠傳嗎?


    那簡直就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呢。


    救民軍領地對於外界各大勢力而言,那就是一個信息黑洞。


    如此,那些心懷二心的探子間諜,那可不就明顯了嗎?


    在其他地方,特別是進入陝西之後,他們所見到的百姓,大都是衣衫襤褸,麵有菜色,眼中透著麻木與絕望。


    而進入救民軍的領地,探查一下救民軍的消息,似乎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也許就能夠抵消自己的罪責,甚至還可能獲得嘉獎也說不定呢。


    所有的一切信息,都是民間傳出的似是而非的信息。


    一直到了二三月份,眼見實在拖不下去了,他們這才是再次上路。


    在他們進入救民軍領地的瞬間,便就有著無數的灰黑之氣升騰,化作了一朵淡淡的,小小的陰雲,飄在了靈性層麵。


    而王安子他們,那已經不能用明顯來形容了,他那就是告訴鎮守安定的王二牛,有敵軍進攻。


    或者說,是王安子他們不敢離開,生怕再次碰到反賊。


    那就是王嘉胤起義,他們這群傳旨太監,差點沒被義軍發現殺死。


    他們這一次前往甘肅宣旨,實在是耽擱了太長時間,恐怕回去也會受到重重責罰。


    而在見到救民軍領地百姓的生活狀態之後,那些百姓對於救民軍,不但沒有任何的抵觸與憎恨。


    一行人說多不多,說少卻也不少了。


    而在經過安定的時候,王安子卻是突然心中一動。


    而這一次,他們就沒有心思到處遊玩了,而是一門心思的趕路。


    難不成,那王朝還是皇帝的老子了?


    對此,幾乎沒有什麽人相信。


    如果他能能夠打探到救民軍的一些信息,皇帝必然能夠饒恕他的拖延之罪,甚至還可能大加賞賜。


    他們所在的地方,總會生起灰黑之氣,哪怕無法鎖定具體之人,但是隻要稍微細查一番,也就能夠將其鎖定抓捕了。


    在之後,王嘉胤他們到處流竄,攻城掠地,使得這一群前往甘肅傳旨的隊伍,一直沒有尋到好的機會離開李橋大營。


    本是上好的良田,卻是全部荒蕪一片,許多土地都是幹裂開了裂縫。


    他們無法獲取其中的任何有用信息,派遣的探子,也都沒有了任何的音訊。


    雖然這沒有人相信的信息,基本上全都是真的就是了。


    什麽天帝下凡?皇帝還是天子呢。


    所以,救民軍領地邊界,是有著不少人來往進出的。


    要知道,雖然王朝並不禁止百姓離開救民軍領地,也不禁止外來者進入。


    畢竟,因為有著國運的籠罩覆蓋,再加上王朝、救民軍已經收複了民心。


    反而全都一個個的,巴不得救民軍快點占領他們的地方,也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而救民軍領地的百姓,卻是截然不同,雖然臉上尚還有著一些菜色,但卻很有精神,臉上有著隱藏不住的笑,眼裏透著希望的光。


    所有的田地,全都是綠油油的禾苗,其中有百姓勞作,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這不禁讓王安子感歎不已,這王朝還是有著幾分治理手段的,如果能夠入朝為官,必然可以做到一省布政使乃至巡撫的職位。


    而且不隻是農政,就連治軍也是一樣,甚至可以做到居民一家親。


    你看那前方,一支軍隊疾馳而來,周圍田地的百姓,都不像其他地方那樣四處慌亂躲避,反而紛紛站起身觀望,甚至有人握拳放於胸前,似乎是在行禮。


    軍、軍隊.


    倏然之間,王安子等人猛的反應過來,那可是反賊的軍隊,他們是萬萬不能被發現的。


    然而,當他們反應過來,再次凝神看向那支軍隊的時候,他們卻已經來到了近前。


    一群殺氣騰騰的士兵,向著他們快速衝來,似乎想將他們亂刀砍死一般。


    那一瞬間,直麵救民軍鐵血煞氣的衝擊,王安子他們直接尿了。


    接下來的事情不用多說,他們沒有半點反抗的被俘虜了。


    在聽完王安子的講述之後,王朝這才知曉了來龍去脈,在微微沉吟過後,便就接著詢問。


    “你覺得,伱這麽長時間沒將聖旨送到,那崇禎會重新派遣傳旨太監嗎?”


    “這大概率會的吧”


    王安子有些不確定的回答。


    聽到王安子不確定的回答,王朝皺了皺眉,隨後再又詢問了一些事情之後,便就揮揮手,讓人將他們帶下去。


    對於這些太監,王朝也沒有太過為難的意思。


    他們作為信王府的太監,大概率是沒有太大作惡機會的。


    最主要的是,以他們的身份地位,就算是作惡,受害的也是那些朝廷大臣。


    對此,王朝自然不在意,更加沒有為他們討回公道的想法。


    就讓這支傳旨隊伍,如其他人一般正常生活吧。


    當然了,在短時間之內,是不會讓他們離開臨洮府府城的了。


    在眾人離開之後,王朝便就陷入了沉思。


    反正如果換做是他的話,如果信使正常時間未歸,他必然就要重新派遣的了。


    而以崇禎那種殫精竭慮,勤政堪比太祖的性格,大概率也是會重新派人的。


    而這一次,那傳旨隊伍可能就不會經過救民軍領地了。


    所以,他大概率是無法向東進攻,攻占平涼府以及鳳翔府的了。


    他需要抽調兵力北上,防備陝西行都司以及蘭州等地的攻擊。


    最好是將他們攻占,徹底解決這一後患。


    看了看東方,王朝默默的向著王嘉胤等人說了聲抱歉。


    不是我不想幫助你們徹底解決朝廷軍隊,實在是我救民軍,需要防備陝西行都司方麵的明軍。


    雖然,王嘉胤等人,也不想讓他這麽幫助就是了。


    王朝出兵占領平涼府以及鳳翔府,那官兵確實是沒有心思圍剿他們了。


    但是,王嘉胤他們想要西進占領更多地方,那可就要直麵王朝他們了。


    到時候,雙方未必不會爆發衝突。


    畢竟,王朝占領的地盤多了,便會壓製其他義軍的生存地盤,除非一方臣服一方。


    而那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於像其他地方擴張.


    他們北方就是長城邊軍了,他們再傻也知道,那不是他們可以輕易招惹的。


    向南,如果王朝占領了平涼以及鳳翔,那李橋率領的明軍,必然會轉戰南方,依舊牢牢堵住王嘉胤他們。


    向東,那就進入山西了,必然會引來山西軍隊的圍剿。


    一個陝西李橋,就讓他們疲於應付了,如果再加上山西軍隊,那他們可真就隻有敗亡一途了。


    而且,過了山西就是順天府,對於大明朝廷來說太危險了,必然會導致朝廷派遣更多大軍圍剿,他們真就必死無疑了。


    所以,他們想的是王朝出兵牽製明軍,而非是王朝占領更多地盤。


    隻不過,王朝顯然不那麽想。


    嗯,他占領更多地盤,明軍地盤就小,那不也是解了他們的危機了嗎?


    反正不管他們怎麽想,王朝就是這麽認為的。


    隻可惜,王朝他們現在是沒有辦法出兵東進的了,他需要調轉兵鋒,應對乃至占領陝西行都司。


    在秦州等地,留下部分救民軍防備明軍之後,王朝便就開始調集軍隊,向著蘭州、陝西行都司的方向而去。


    如今的救民軍大概分為兩塊,一者是作為主戰、進攻的野戰軍,一者就是守衛地方的地方軍。


    地方軍大概有個一兩萬人,分散在各個府縣。


    而野戰軍,大概有個三四萬人,王大虎、王二牛、王石、李樹、李魚各領兵五千。


    直屬王朝的中央守衛軍,也有五千,目前同樣屬於野戰軍。


    基本上來說,王朝的中央守衛軍,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在不會進行增加的了。


    倒是其他人率領的隊伍,隨著領地的擴張,必然還會增加人數。


    至於說,會不會尾大不掉。


    王朝從來沒有擔心過這點。


    超凡神通顯聖的世界,從來都是偉力歸於自身,以一己之力鎮壓天下。


    更不用說,眾人掌握的超凡神通,還都是他所賦予的了。


    隻需要念頭一動,便可以將他們迅速鎮壓,讓他們半點神通施展不出來,乃至將他們的神通收回。


    就算讓他們掌握百萬大軍,王朝隻是一人,他們也絕對無法反抗。


    所以,王朝從來就不擔心尾大不掉。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以天賦聚權柄,鑄天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得一星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得一星火並收藏我以天賦聚權柄,鑄天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