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天幕上出現一個簡陋的周朝地圖,上麵標注著鎬京和幾大諸侯國,還有贏氏部落的新家園。


    【此地位於渭河平原的最西側,水草豐美,是養馬的好地方,周孝王六年(公元前905年),秦非子就因養馬有功被周天子分封在秦地,非子以封地為氏,號為“秦嬴”。】


    【公元前821年,秦莊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


    【經過長達百年的慘淡經營,秦人篳路藍縷,逐步適應了西陲惡劣的自然環境,與周圍的戎人打成一片,實力與日俱增。】


    評論區


    “真“打”成一片!”


    “秦國是在戰與火中崛起的,比東方各國更加武德充沛。”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贏氏終於等來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因寵愛褒姒而廢申後和太子宜臼,把褒姒所生的兒子伯服立為繼承人。可是,申後卻不是任人欺負的小可憐,她的背後是強大的申國。申侯聯合犬戎一起攻打周朝,在驪山下殺死了幽王,西周滅亡。】


    申侯:“既然我外孫做不了周天子,那這周天子也不必存在了。”


    周武王:“這小子,怎麽連諸侯國都壓製不住。”


    薑子牙眉頭微皺:大王憂心的太早了,以下克上的事隻要發生過一次就不會結束,更何況申候還贏了。


    原來西周是這樣滅亡的,之前,天幕說起春秋爭霸時漏掉了拚圖終於補上了。


    西周末年,周幽王已經廢除了王後和太子,現在說什麽都晚了,他隻能急召諸侯勤王,先下手為強,拿下申國。


    申候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一場大戰即將在這個時空爆發。


    評論區


    “這波明明是奪嫡之爭,怎麽就變成烽火戲諸侯了。”


    “申侯私通西戎,可不是什麽好名聲,可是誰讓人家的外孫最後成了周天子呢,當然得樹碑立傳,為自己王位的合法性加上一層好看的裝飾了。”


    “可以想象,當時申侯的勢力已經能與周天子抗衡,其他諸侯可能也在暗中擴充自己的勢力,對申侯的僭越視而不見。”


    “周幽王廢申後和太子,會不會就因為外戚勢力過大,已經到了威脅王權的地步。褒姒出身小國,而且是被周幽王打敗的國家,她的背後沒有依靠,這才是周幽王立其為後的真正原因吧。”


    “細思極恐!”


    “烽火戲諸侯中褒姒是囂張跋扈的妖妃,幽王是廢長立幼亂了綱常的亡國之君,申後和太子就是受欺負的小可憐。西周滅亡是犬戎入侵導致,申候甚至都沒有戲份。”


    “權利的爭鬥,本就是成王敗寇,最後卻歸罪一女子,真是可悲!”


    後世的帝王將相見多了皇位之爭,天幕所說的事一點都不新鮮,他們隻是迷信典籍,篤信儒家,第一次從這個角度看待曆史事件。


    武則天:“哼,儒家!”


    【諸侯國大敗周天子,改朝換代,這是一個不好的開頭,是周天子權威衰落的象征。就像玄武門之變開啟了大唐皇室血腥鬥爭的潘多拉魔盒。從此以後,周天子至高無上的光環被打碎了,諸侯爭霸的時代正式到來。】


    李世民:這件事是自己最大的汙點,也不知天幕會如何評價。


    天幕會潛移默化的改變民眾的傾向,對民心的影響太大了。


    【在一番操作下,前太子宜臼登基為天子,是為周平王。但請神容易送神難,犬戎還盤踞在鎬京,這地方氣候溫和,人很有趣,說話也好聽,到處都是糧食,他們不準備走了。】


    【周平王很識時務,打不過就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為躲避犬戎的騷擾,把都城向東遷到洛邑。秦襄公帶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


    【周平王還說:“戎人不講道義,侵奪我岐山、豐水的土地,秦國如果能趕走戎人,這些土地就歸秦國。”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


    【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穆公死後,秦國逐漸沒落,與晉國屢戰屢敗,被封鎖在崤函以西,巴蜀之北,失去了與中原強國爭霸天下的資格。】


    【春秋末年,晉國一分為三,分裂後的三晉還是與秦國纏纏綿綿,趙、魏、韓擋在秦國東出的必經之路上,成為秦國的心腹之患。】


    【戰國初年,魏文侯以李悝為相,變法圖強,魏國迅速強盛;又拜吳起為將,侵吞秦國河西之地,窺視關中。吳起以五萬兵卒大敗秦軍,秦國再也無力抵抗三晉的攻勢。】


    【就在此時,魏國的強勢崛起,引起了趙國的警惕,趙魏反目,三晉聯盟瓦解,秦國的壓力大減。】


    評論區


    “眾所周知,三角形是最穩定的。”


    “近在眼前的威脅比遠方的敵人更讓人寢食難安。”


    【此後,自秦厲共公到秦出公,大臣專權,數易君主,國政不穩,秦國日衰,偏居一隅,隻能旁觀中原諸侯龍爭虎鬥。】


    【直到公元前362年,獻公之子嬴渠梁繼位,是為秦孝公。他發布“求賢令”,任用商鞅變法,富國強兵,遷都鹹陽,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傲視於西方。】


    【史記記載:“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周顯王冊封秦君為方伯,正式承認其霸主地位。雖然戰國時期的霸主對其他諸侯國已經沒有任何威懾,但這依舊代表著秦國的正式崛起。】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嬴駟繼位,是為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為了緩和守舊派與變法派的矛盾,拿商鞅作替罪羊,車裂商鞅。商鞅雖死,但“秦法未亡”。秦惠文王繼續奉行商鞅變法以來的國策治理秦國,並以商鞅造反查無實證,公子虔和公孫賈純屬陷害為由,順手除掉了妨礙秦法實施的大量舊貴族。】


    秦孝公再次抬腳踹了嬴駟一腳,這一腳卻輕了很多,更多的是做給旁邊的商鞅看的。


    商鞅連忙阻止,“君上,是鞅沒有處理好與老貴族的關係,太子做得對。”


    如今的商鞅還不是晚年大權在握的商君,在他心裏,為理想赴死,本就是自己最好的結局。


    【大批能臣名將造就了秦國在惠文王時代的輝煌,也體現了秦惠文王識人馭人的本領。】


    【文有張儀連橫六國,武有公孫衍、樗裏子、司馬錯、魏章等將領,北伐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穀,南下商於,為秦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評論區


    “秦惠文王是第一個稱王的秦王。”


    【張儀是魏國人,他與蘇秦都是鬼穀子的學生,師從鬼穀子學習縱橫之術,是戰國著名的縱橫家、謀略家、外交家。張儀在魏國不得重用,進入秦國卻得到惠文王的看中。惠文王重用張儀連橫破合縱,在秦與列國間複雜的邦交鬥爭中,多次逆轉危勢,擊潰五國攻秦之兵。】


    “魏國,戰國人才市場。”


    “魏惠王,秦國人事部長。”


    魏惠王:怎麽又是寡人,說商鞅的時候就罵寡人,現在又把寡人拖出來鞭屍,寡人都不知道張儀是誰。


    說起來,這個時空的商鞅已經成功逃到了秦國邊境,與秦孝公派出的軍隊匯合了。


    【公元前328年,秦惠文王派遣公子華和張儀圍攻魏國的蒲陽,很快,秦國順利占領了蒲陽。張儀趁機勸說惠文王把蒲陽歸還魏國,而且派公子繇到魏國去作人質。張儀的目的是什麽——放長線釣大魚。】


    【很快,張儀又勸說魏王道:“秦國對魏國如此寬厚,魏國怎麽能不以禮相報呢。”魏國迫於形勢,便把上郡十五縣和少梁獻給秦國,用以答謝秦惠文王。】


    天幕上出現了戰國時期秦魏地圖。


    【上郡與少梁地理位置特殊,他們都在黃河以西,與秦接壤,是曾經的秦國故地。公元前409年,魏國以吳起為將,打下河西之地,上郡與少梁從此成為魏國領土,將秦國死死壓製在倄函以西。如今秦國有了上郡和少梁,便有了東出的基地。】


    評論區


    “魏國真是大冤種。”


    “從壓製秦國不能東出,到被秦國打敗,再到跟在秦國身後搖旗呐喊,魏國完成了三級跳。”


    “跳向亡國的深淵。”


    魏惠王:秦國給的實在太多了,寡人身為大國之君也不好小家子氣吧。蒲陽是魏國腹地,上郡和少梁卻貧瘠苦寒,如同雞肋,以上郡換蒲陽,寡人的決定不會錯!


    【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想要攻打楚國,但礙於齊楚聯盟,擔心齊國會幫助楚國,張儀受命出使楚國。他對楚懷王說:“大王若能和齊國斷絕往來、解除盟約,我願意奏請秦王獻出商於一帶六百裏的土地。”隻是斷個交,就能得到這麽多土地,而且商於之地是秦楚交界,又是楚文化的發源地,對楚國意義不同,楚懷王非常高興地答應了張儀。】


    【大臣們都向楚懷王祝賀,唯獨陳軫勸諫楚懷王不要輕信張儀。勸楚王明麵上與齊國斷交,暗中合作,先拿到商於之地再說。楚王卻說:“你快閉嘴吧,等著我拿到土地給你看看。”於是,楚國和齊國斷絕了關係,廢除了盟約。】


    陳軫:張儀小人,鼓唇弄舌之輩。


    陳軫原是秦國大臣,後與張儀政見不合,爭寵失敗,離開秦國到楚國為官,此後,他一門心思促成六國伐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開幕暴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苦竹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苦竹根並收藏曆史直播,開幕暴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