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的晨風,透過車簾帶來了一絲清新的涼爽。


    車輪行進的吱呀吱呀,如同催眠曲,讓朱瞻均昏昏欲睡。


    鼻尖的少女清香,腦袋枕著柔軟玉腿,讓人發自內心的舒坦。


    昨天晚上實在太累了,朱瞻均現在困的很。


    老爺子這個老頭,真是煩人的很。


    吃過飯也不消停,拉著朱瞻均看了半夜的奏本。


    一邊看還一邊點評著,感覺處理不錯的點頭誇獎,要是驢唇不對馬嘴,上去就是一腳呀。


    朱瞻均是精神肉體的雙重折磨,一直到了三更天,才頂著一臉的疲憊回房間休息。


    早上天不亮,小虎就來了。告訴人員已經聚集齊了,就等他了。


    朱瞻均無奈隻能從床上爬起來,躺在馬車裏枕著侍女的玉腿,睡一個回籠覺。


    “殿下,殿下……”


    耳邊響起了邱雪的柔柔呼喚,聲音是那麽柔那麽軟。


    朱瞻均迷糊的睜開眼睛,小丫頭拿起旁邊打濕的手絹,給朱瞻均輕輕的擦著臉。


    “殿下,已經到地方了。”


    “我這輩子啊,就是個勞碌命了。”


    嘴裏嘟囔一句,接過邱雨小丫頭遞過來的茶水,漱了漱口。


    “咕咚!”


    精神瞬間恢複,伸了個懶腰,朱瞻均掀開馬車簾子走了出來。


    放眼望去,皇莊門口的打穀場上,已經密密麻麻站了上千人。


    一些人身姿挺拔,帶的一絲與常人不同的彪悍之氣。


    有眼力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這些人都是軍武之人,而且還都是上過戰場殺過人的。


    “殿下來了。”


    不知是誰喊一聲,等待的人群紛紛投來了目光,朱瞻均也看清楚了這些人的全貌。


    這些人雖然有的人站的筆直,但更多的是半坐著或者手中拄著拐杖。


    有的缺失了雙腿,有的斷了臂膀。


    朱瞻均更是看到其中有不少,缺失了耳朵或者是眼睛,一些人的臉上脖子上都有大大小小各種傷痕。


    這些人,正是朱瞻均和老朱商量選擇的第一批入手的人員。


    他們有一個統一的身份,大明軍戶。


    隻是其中有一些差別,在他們的軍戶稱呼上,還要加一個傷殘。


    朱瞻均曾經考慮過,以什麽方式將自己的高產糧食,鋪設計劃快速的展開。


    普通百姓估計很難實行。


    雖然朝廷管著百姓,但這些民戶們有自己的選擇,相比於虛無縹緲誇大奇譚,他們沒有親眼見到的高產糧食,他們更相信自己的種子。


    就算百姓接受了高產糧食,但後麵不到萬不得,他們也不會去買種糧。


    相比於那些花錢的種子,老百姓更相信自己留的糧食。


    一旦二年百姓種不出東西,那天下百姓還不炸了鍋,到時候老爺子不處理他一頓,都不好向天下百姓交代。


    朱瞻均就在想,有什麽方法能讓天下百姓,漸漸的接受一年一換種子這個概念。


    考慮了許久,朱瞻均想到了一個職業,大明軍戶。


    明法中有規定,軍戶種植一切來源於朝廷者,十收五。


    自給自足者,十收三。


    簡單來說就是,軍戶種地,糧食種子以及耕種的農具有朝廷派發的,來年收貨的時候必須要上交五成以做償還和稅。


    如果是自己籌備的一切,隻需要上交三層便可。


    有了這個規定,朱瞻均就可以理所應當的發種子了。


    嚐了一年甜頭的軍戶,自然會樂嗬嗬的接受,就算不接受,強行命令,軍戶們也必須執行。


    這就是軍戶的好處。


    而且大明軍戶覆蓋全國,隻要這些軍戶們將高產糧食種植開。普通百姓看到了,肯定會心生好奇,並且打聽其中的緣由。


    有軍戶這個例子,再加上他們的推廣,老百姓們就會相信默認這個規則。


    有句話說的,官府說百遍,不如八婆傳一遍。


    道理就是這個道理。


    而且更重要的是,隨著高產種子在軍戶中推廣開,這些軍戶的命運和未來,就掌握在了朱瞻均的手中。


    以糧掌軍,以軍入民,以民控官。


    按照朱瞻均的想法,隻要計劃順利,十年左右,這個天下就會握在他的手中。


    當然了,朱瞻均也明白,天下不缺聰明人。


    知道他種子特性之後,稍微有點腦子,都能猜測到以後的結果。


    朱瞻均和老朱商量了一下,決定先從這些傷殘沒有生產能力的軍戶下手。


    來個溫水煮青蛙,一點一點的滲透到軍戶體係中。


    就算有人發現了,他也可以表示這是在為朝廷著想。


    這些傷殘的士兵,為大明流血犧牲,結果日子卻過得如此艱苦,他看不下去,幫幫忙為大明朝廷解憂排難,難道不行嗎?


    朱瞻均和老朱的計劃中,初期隻把種子交給傷殘的軍戶,而且還是要加入老兵商會的軍戶。


    一年兩年下來,其他軍戶看到都是辛辛苦苦生產一年,結果人家交了一半糧食,倉庫還堆等滿滿的,自家反而差點餓死,心裏肯定會不平衡。


    不平衡之下,他們隻有兩種選擇。


    第一,如這些傷殘軍戶一樣,加入朱瞻均創立的老兵商會,從商會裏獲取拿到高產種子的機會。


    第二,讓朝廷下命令,讓朱瞻均給他們提供高產糧食。


    可,這可能嗎?


    就算朝廷下命令,朱瞻均可以用產量不足,隻能提供這些傷殘軍戶的種子為借口拒絕。


    他說沒有,人家能拿他怎麽辦?


    朝廷要是敢強動手,那些受了恩惠的老兵商會的軍戶們,可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他們是傷殘了不假,可不代表著他們的兄弟叔伯,也跟他們一樣。


    大明可是規定了,一人從軍全家是軍戶。


    人可是世間最護食的動物,隻要敢斷了他的食物,絕了全家的希望,人可是真的什麽瘋狂事都能做出來。


    當然了,這個計劃也不是沒有缺陷,那就是老爺子這個皇帝直接下場。


    亦或者是衛所軍官,命令這些人交出糧食或者是種糧。


    老爺子這兩天的表現,朱瞻均覺得,老爺子親自下場的可能性非常小。


    甚至還有可能,會默許他的行為,讓朱瞻均加大自身的力量和威望,從而達到老爺子心目中計劃的地步。


    畢竟立老二為太孫,老爺子就算是一國皇帝,想要達成這個目的,也不是那麽簡單的。


    他為這件事努力,身為主角的朱瞻均,自然也不能幹閑著。


    而衛所軍官那邊,朱瞻均也已經有了大概的對策。


    以高產糧食試驗種植為理由,把這些加入商會的軍戶們劃出來,脫離那些衛所軍官的管理。


    就算是不脫離,衛所軍官也沒有命令權,更不得以各種理由增派糧稅,或者拿走種糧。


    朱瞻均甚至還有想法,將來這些加入商會的軍戶交的糧稅,將由老兵商會替朝廷征收,然後統一交給朝廷。


    沒有了老爺子的參與,以及衛所軍官的掣肘。


    文武大臣們隻能幹瞪著眼,看著朱瞻均一步一步,將大明軍戶和天下百姓掌握在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樂皇孫:外掛朱元璋,朱棣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轉千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轉千秋並收藏永樂皇孫:外掛朱元璋,朱棣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