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遼皇宮。


    武功殿周圍。


    遼國宮帳禁軍匯聚的整齊腳步聲,不斷被聽力敏銳的楚源聽到。


    楚源甚至在武功殿門口,看到人頭攢動,趕來後將整座武功殿包圍起來的大軍。


    不過因為楚源就在大殿中,距離耶律洪基咫尺之遙,他們投鼠忌器,也不敢進來。


    耶律洪基聽到楚源的話,想到楚源剛剛進來時的畫麵,他無奈地搖了搖頭。


    殿外雖然已經匯聚了規模巨大的禁軍大軍,但是大殿中空間有限,依照之前楚源表現出的武功來看,一旦和楚源翻臉,他還真沒把握,從楚源手中撿回一條命來。


    “罷了,楚少俠,你的要求,寡人答應了。”


    耶律洪基最終還是不敢賭,隻能妥協,選擇答應了楚源的要求。


    “很好,看來陛下做出了一個正確的選擇。”


    楚源看著耶律洪基,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


    一旦耶律洪基拒絕,雖然楚源沒有把握硬撼大遼都城上京規模龐大的大軍,但是殺掉耶律洪基後,自己再離去,他還是有把握的。


    “來人,去擬旨,將調往宋遼邊境的大軍調回國內,另外,朕要與大宋締結盟約,今後隻要朕還在皇位上,宋遼就是兄弟之邦,世代友好。”


    既然已經認了,耶律洪基也不再拖延時間,讓身邊的宦官首領趕緊下去擬旨。


    在他登基之後,他雖然將大軍調往了宋遼邊境,有興兵伐宋的想法。


    但終究隻是想法而已,還沒下達正式的旨意。


    現在他將遼國大軍調回國內,和大宋締結盟約,他這個大遼皇帝的顏麵,總算沒有丟盡。


    “遵命。”


    伺候在旁邊的那個首領宦官,立即下去擬旨。


    他隻是官宦,需要遵照皇帝的命令擬旨辦事,隻要耶律洪基做出決定,他隻負責執行就好。


    回了一聲後,那首領太監便告辭,繞到後門,暫時離開了。


    “陛下,既然你答應了我的要求,我自然不會對你出手,之後會自行離去,但是這要等到陛下傳旨之後。”


    楚源看著耶律洪基道。


    他並不害怕他走後耶律洪基反悔,收回旨意。


    有句話叫做: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耶律洪基是大遼皇帝,皇帝一言九鼎。


    他自己也要考慮他收回旨意,或者食言而肥,對於自己威信的打擊。


    退一步來說,就算耶律洪基真的反悔了,繼續派大軍攻打大宋,他大不了再闖一次大遼都城上京就是。


    但是他下一次來,就不是和耶律洪基談判,而是來取耶律洪基性命了。


    耶律洪基道:“朕自是相信楚少俠,不過朕欣賞楚少俠的武功和性情,誠心想和楚少俠結為兄弟,不知道楚少俠意下如何?”


    他覺得既然無法得罪楚源,那就拉攏楚源。


    隻要和楚源拉近關係,結拜成兄弟,時間日久,他若是再決定攻打大宋,楚源就算不相助大遼,隻站在中立的位置,也是極好的。


    楚源卻婉言拒絕:“我一介草民,可不敢與陛下結拜。”


    不管耶律洪基抱著什麽樣的目的,他都不可能和耶律洪基結拜。


    眼看楚源再次拒絕,耶律洪基惋惜:“看來朕和楚少俠,是沒有做兄弟的緣分了。”


    耶律洪基話頭一轉:“對了,聽說貴幫幫主喬峰喬幫主,他和楚少俠是結拜兄弟,血脈是契丹人,當年他的父母,因為遭遇大宋武林人士襲殺,從而流落大宋,不知他此番可來大遼?”


    眼看楚源這條道路走不通,耶律洪基想到了走另一條道路。


    楚源懶得去揣測耶律洪基的想法,他搖頭道:“我此番是一個人來的大遼都城上京,至於我那位大哥,應該還在大宋國內的丐幫總舵吧。”


    耶律洪基聞言意外之餘,神情惋惜:“本來還想和喬幫主結交一番,看來也沒有這個機會。”


    就在楚源和耶律宏基交談的時候,剛剛出去的那位宦官首領,拿著一封擬好的聖旨,身後還有一個年齡稍小一些的太監,手中捧著裏麵裝著一方大印的木盒走了過來。


    兩個宦官一起走到耶律洪基麵前,領頭的宦官展開旨意,躬身對耶律宏基道:“旨已經擬好,請陛下用印。”


    耶律洪基也不多說,直接拿起一旁代表自己身份的大印,在木盒盒底的印泥上輕輕一按,然後拿起蓋在旁邊宦官打開的旨意上。


    做完這一切後,耶律洪基將大印放回木盒,目光看向一旁的楚源:“還請楚少俠隨朕移步殿外。”


    楚源點了點頭,起身和耶律洪基一起,往武功殿外走去。


    看到楚源和自家陛下耶律洪基,一起往大殿外走去,擋在他們麵前的那些禁軍紛紛退出,退到了大殿之外。


    最後退到了台階下麵,為楚源和耶律洪基留下了一塊長寬兩三丈的寬闊區域。


    再次出來,楚源這才發現,剛剛還有些空曠的大遼皇宮內,此時已經擠滿了禁軍,密密麻麻地一眼看出去全都是人頭。


    這些禁軍手中都拿著刀劍等兵刃,他們虎視眈眈地看著楚源,目光冰冷,似乎楚源隻要做出一點,威脅耶律洪基性命的事情,他們就會一擁而上,將楚源除掉。


    被上萬雙眼睛盯著,楚源卻毫不在意,因為他覺得這些遼軍,根本奈何不了他。


    耶律洪基出來後,目光環視一圈周圍,看大遼都城上京城中的所有宮帳禁軍基本都到了,他心中這才感覺自己安全了許多。


    不過答應楚源的要求還是要做的,他並不準備和楚源翻臉。


    最起碼在這個時候,不要和楚源翻臉。


    耶律洪基對旁邊領頭的宦官下令:“馬蹠,傳旨。”


    伺候在他身邊,領頭的宦官名字就叫馬蹠。


    “遵命。”


    馬蹠應了一聲。


    然後走到武功殿台階中央,站在哪裏,打開剛剛耶律洪基蓋了大印的聖旨高聲宣讀道:


    “奉天承運大遼道宗皇帝,詔曰:調撥遼宋邊境大軍,即刻國內,另宋遼兩國世代交好,兩國百姓情深,遼宋締結盟約,即日起宋遼為兄弟之邦,世代休好……”


    大遼的很多方麵,模仿的便是大宋。


    就連聖旨的製式,也和大宋沒有什麽差別。


    耶律洪基在登基後,他的名號是道宗,因此便是大遼道宗皇帝。


    宦官首領馬蹠的聲音,在寬闊的大遼皇宮回蕩。


    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宣讀了旨意,後麵耶律洪基就算想反悔,短時間內卻是無法再興兵伐宋了。


    “朕此番所為,楚少俠可還滿意?”


    耶律洪基在馬蹠宣讀完聖旨後,問旁邊楚源道。


    “滿意,隻希望陛下能記得自己做出的承諾,莫要出爾反爾。”


    楚源對耶律洪基道。


    耶律洪基承諾:“朕身為大遼皇帝,所說之話自然一言九鼎,絕無朝令夕改的可能。”


    不論他心中如何想,現在剛剛他頒發的旨意,肯定是不能反悔違背的。


    “希望如此。”楚源道:“既然事情已了,不知陛下可願送我一程?”


    耶律洪基一愣之後,很快反應過來,情真意切道:“當然可以,雖然朕未能與楚少俠結拜成為兄弟,但是朕仰慕楚少俠的武功和為人,送楚少俠一程理所應當,也是舉手之勞。”


    他還以為楚源是怕遭到上京城中的禁軍圍攻,所以才把他當作人質,表麵上是要他送他,實則是在挾持他,保護自己的安全。


    這讓耶律洪基看輕了楚源一些,原來楚源也害怕,畏懼他的禁軍。


    看來楚源,也沒想象中那麽厲害嘛!


    很快宦官首領就安排好了,耶律洪基出行的戰馬,順便還給楚源也安排了一匹。


    相比起大宋國內達官貴人出行時,喜歡乘坐轎子和馬車,遼國上層官員和貴族出行時,更喜歡騎馬,就連耶律洪基這個大遼皇帝也不例外。


    楚源和耶律洪基上了馬,一起往皇宮外走去。


    身後是以馬蹠為首的宦官,以及大批宮帳禁軍跟隨。


    此時無論是皇宮內,還是外麵的街道上,都站滿了護衛耶律洪基安全的宮帳禁軍。


    至於百姓……


    能住在大遼都城上京城中的,就沒有普通百姓。


    不是王公貴族,就是達官顯貴。


    楚源和耶律宏基的隊伍走到哪裏,那些宮帳禁軍都會為他們讓開一條道路。


    剛剛走出大遼皇宮,一群衣衫華麗,氣度不凡之人,從街邊跟了上來,默默在後麵走著。


    他們幾乎所有人,都穿紫皂幅巾,紫窄袍,束玉帶,穿紅襖,看上去像是漢服。


    楚源奇道:“這些人是?”


    耶律洪基笑道:“楚少俠有所不知,這些人都是我大遼的文武百官,知道朕有難,便來跟隨朕。”


    楚源道:“陛下雖然剛剛登基,但是在大遼國內,很受百官愛戴。”


    楚源看到其中領頭的幾人中,其中一人,五十多歲的年紀,長須長髯,身形瘦弱,個頭不高,但身上卻有一股儒雅氣質,很像是大宋的一些讀書人。


    耶律洪基道:“大遼能有今日的成就,離不開文武百官,齊心協力,殫精竭慮,他們其中有一半人,原本都是漢人。”


    楚源意外道:“漢人?”


    耶律洪基看到楚源臉上的意外之色,眼中閃過了一絲得意:“不錯,漢人,我大遼曆代先帝不問出身,唯才是舉,敢用賢良,這才有了大遼現在的興盛。”


    楚源沒有想到,竟然會有這麽多漢人在遼國為官。


    想到自盛唐衰弱以後,天下又曆經五代十國,北方大麵積淪陷,被異族統治。


    北方的那些漢人,又不能搬走,還需要繼續生活。


    正好遼國也需要漢人和漢人的文化,來幫他們維持統治,正因為如此,大遼國內才有這麽多漢人為官。


    不過也不能排除,耶律洪基為了向自己示好,其中有過度吹牛的成分。


    在楚源看來,用漢人為官,學習漢人和中原王朝文化,這正是草原契丹民族被文化同化的過程。


    無論是大遼,還是大宋,一千年後,都最終會融合成為一個國家。


    華夏!


    一邊繼續往城外走去,楚源一邊在馬背上,對耶律洪基道:“陛下可曾想過大遼這樣提防大宋,甚至扶持西夏作為大宋的對手,如今西夏李元昊早已經公開稱帝五六年時間之久,你難道沒想過大遼和大宋交惡,會讓西夏做大嗎?”


    耶律洪基卻斷然道:“這不可能,現在的西夏正在攻打吐蕃和回鶻,和吐蕃、回鶻開戰,吐蕃和回鶻都不是弱國,西夏不可能有機會做大!”


    楚源道:“天下沒有絕對的事情,就像大遼立國在當時其他勢力看來,也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一樣。”


    在曆史中,無論是大宋還是大遼,最後都敗在了西夏手中。


    耶律洪基不置可否:“也許吧!”


    他不認同楚源的觀點,覺得楚源一個武林中人,談論武功有說話的資格,但是要論天下大勢,還不如大遼朝廷中一個普通小官說得有理。


    眼看耶律洪基不信,楚源也懶得和他做口舌之爭。


    反正他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很快他們來到了大遼都城上京的南城門口。


    出了城門口後,隻見周圍依舊是一望無際,看不到邊際,人頭湧動的遼國大軍。


    楚源勒住馬匹,下馬後對馬背上的耶律洪基道:“陛下,送君千裏,終須一別,能將草民送出城來,草民很感激。”


    耶律洪基也同樣下馬道:“楚少俠,給朕向喬幫主帶句話,就說大遼是喬幫主的國家,若是喬幫主有時間的話,隨時歡迎他回來。”


    楚源道:“若是我能回去的話,一定將陛下的這句話,帶給我大哥。”


    剛剛他和耶律洪基談話的過程中,始終對於放不放楚源離開這件事情避而不提。


    楚源之所以不提,是他對自己離開這裏有十足的把握。


    耶律洪基不提,是覺得楚源冒犯了他,冒犯了他這個大遼皇帝。


    就算他暫時答應了楚源的請求,但是絕對不會輕易放楚源離開。


    楚源此時一看,不遠處那攢動的人頭,他十分確定,這次大遼召集起來,用來對付他的大軍,人數肯定達到數萬人了。


    所以他才有此一句話!


    楚源正準備打算離開,但是想到自己就這樣,輕而易舉地離開了,耶律洪基不知道會不會出爾反爾。


    雖然皇帝都是一言九鼎的,但是萬一耶律洪基選擇反悔呢?


    他是可以殺了耶律洪基,但他卻需要再來一次大遼都城上京。


    “既如此,不如一勞永逸的好。”


    楚源心中道。


    想到這裏,他停下腳步,看了一眼身後的城門。


    眼看剛剛準備離開的楚源,又停下腳步,耶律洪基心中不安道:“怎麽,楚少俠難道要反悔不成?”


    楚源搖了搖頭,他突然朝著城門上方揮掌。


    “隻是想給陛下長長記性,讓陛下一直記得自己的承諾,不要忘了。”


    話音剛落,楚源同時運起自己體內下丹田氣海處的內力,以及中丹田絳宮內的先天真氣,通過已經打通的全身百脈,一股腦往自己右掌匯聚而去。


    隻是片刻時間,楚源右掌就已經蘊含了極為恐怖的力道,排山倒海般的力量,通過楚源右掌,往城門上方的城牆轟擊而去。


    一時間,周圍狂風乍起,將楚源的衣衫吹得獵獵作響。


    一拍兩散掌!


    少林寺七十二絕技之一!


    之所以不施展《天山六陽掌》、《天罡地煞掌》,是因為這兩門掌法不論威力,爆發力遠不如一拍兩散掌。


    轟!


    楚源這一掌力量達到了人間極限,打在大遼都城上京城城門上方的城牆上。


    在一聲轟隆巨響過後,大遼都城上京城的南城門上方城牆,竟然一下子倒塌了。


    “陛下,危……”


    看到這一幕的宦官首領馬蹠臉色一變,驚呼道。


    碎石紛飛,煙塵四散開來,片刻間就要將楚源和耶律洪基掩蓋住。


    但是他話還沒說完,就有一道無形之力,如同一把利刃,將飄散在空氣中的塵土分割開來。


    也幸好剛剛沒人站在城門下,不然恐怕就要長埋在廢墟下,被砸成肉餅了。


    耶律洪基看到剛剛這非人的一幕,他嘴唇微張,一時間愣住了,隨後短短片刻時間,他額頭上就結了一層汗珠。


    他再喜行不怒於色,有高深的城府,在這種不屬於凡人範疇的力量麵前,他不比一個普通人受到的驚嚇小。


    難怪對方敢單槍匹馬,孤身來到大遼,闖入大遼都城上京皇宮和他談判,這就是底氣。


    他此時才相信,楚源之前所說,他膽敢反悔,大不了再來一次,取了自己人頭的話都是真的。


    在這樣的力量麵前,就算有遼國精銳大軍護著,也無濟於事。


    被驚住的不僅僅隻有耶律洪基,還有剛剛那些跟隨而來,將耶律洪基送出城來的大遼文武百官和宦官,他們站立在原地,雙目失神,久久無法回過神來。


    一掌摧毀城門!


    這真的是凡人能夠做到的嗎?


    圍在周圍的遼國大軍,也是一陣騷動。


    他們的目的,竟然就是和這樣可怕的敵人作戰。


    對方雖然隻有一人,但是卻勝過千軍萬馬。


    難過能穿過數千禁軍的防守,闖入皇宮之中,脅迫他們的皇帝陛下。


    做完這一切後,楚源施然轉身,沿著道路往遠方大宋的方向走去。


    “沒有朕的命令,不可妄動,讓開一條道路,放楚少俠離開。”


    這時耶律洪基回過神來,對不遠處的遼國大軍下令道。


    楚源的力量已非凡人能敵,若是他麾下大軍對楚源出手的話,能殺得了楚源也就罷了。


    若是殺不了,隻會白白惹怒楚源,既然如此,還不如放楚源離去。


    聽到自家陛下的命令,遼國大軍讓開一條半丈寬的道路,目送著楚源離去。


    “馬蹠,你說這世上,真的沒有神仙嗎?”


    看著楚源離去的背影,耶律洪基問自己身邊的宦官首領馬蹠道。


    因為大遼積極學習漢人文化,所以大遼高層也有不少人,信奉神仙之說。


    “陛下,世間若是有神仙的話,依照這些天楚少俠表現出來的,他不就是嗎?”


    宦官首領馬蹠道。


    “是啊,神仙就在眼前,可惜卻不是我大遼人。”


    耶律洪基感歎。


    “陛下,剛剛得到消息,西夏攻打吐蕃和回鶻大勝,奪取西涼府、甘州、瓜州、沙州等地,勢力範圍擴展至玉門關及整個河西走廊,擁有夏、銀、綏、宥、靜、靈、會、勝、甘、涼、瓜、沙、肅數州之地。”


    就在這時,剛剛被楚源注意到的那個大遼漢人官員,走到耶律洪基身邊稟報。


    他正是大遼北府宰相姚景行。


    “什麽時候的事情?”


    耶律洪基臉色凝重道。


    “就在半個月前,消息剛剛送到,還沒來得及稟報陛下。”


    姚景行目光凝重道。


    “奪取一府三州之地,勢力範圍擴展至玉門關及整個河西走廊,這西夏已經徹底失控了,還會對我大遼造成威脅。”


    耶律洪基怒道。


    他沒想到楚源剛剛說的一番話,竟一語成讖。


    “陛下,要老臣說,耽誤之際,是放棄攻打大宋,和大宋一起聯手遏製西夏。”


    大遼北府宰相姚景行獻策道。


    “看來這位楚源楚少俠,出現的正是時機。”


    耶律洪基道。


    “走,我們返回宮中,議事要緊。”


    耶律洪基騎馬上背道。


    一開始他或許還有反悔食言的想法,但是在見識過楚源那超越凡人的武功後,他腦海中再也沒了絲毫這樣的想法。


    再加上如今西夏發展失控,大遼甚至還需要和大宋一起聯手,遏製住西夏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拜師青城山,師兄餘滄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握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握拳並收藏拜師青城山,師兄餘滄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