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城。


    石龍武場。


    不……現在該叫青城派揚州道院了。


    自從玄誠長老到來後,所有青城派揚州道院的弟子,全都穿道袍,束道髻,一副活生生的道士打扮。


    而玄誠和石龍,也相處得相當愉快。


    石龍在得到《長生訣》的那段日子裏,為了參悟勘破《長生訣》的奧秘,他也看了不少道經,嚐試著打坐悟道。


    勉強和玄誠算是半個道友了!


    “玄誠長老,好消息,好消息啊!”


    這天,石龍臉上帶著喜色,身穿一襲道袍,腳下生風,大步走進了玄誠長老的住處。


    正好玄誠長老正在教導他的兩個弟子寇仲和徐子陵,二人無一例外,全都穿上了道袍。


    之所以是玄誠教導寇仲和徐子陵,是石龍實在不愛教授弟子,教的也不怎麽樣,所以雙龍更願意向玄誠長老,請教自己在武學修練上的疑惑。


    “什麽好消息?”


    坐在主座上,正在為雙龍講解武學,傳授練功經驗的玄誠老道士,聞言抬頭目光看向石龍。


    “剛剛傳來的消息,掌門他在極短時間內,先後橫掃蜀地三大勢力,獨尊堡堡主解暉、川幫幫主槍王範卓、巴盟盟主猴王奉振,美姬絲娜,大老角羅風,風將川牟尋等高手,全都敗在掌門手中,據說魔門兩派六道之一的天蓮宗宗主安隆,被嚇得連夜帶著天蓮宗逃出了蜀地,如今已經成了江湖笑柄,而掌門如今也在江湖上,被稱作蜀地第一高手。”


    石龍神情有些興奮道。


    在楚源不在的這段日子裏,青城派揚州道院的發展,也十分迅猛。


    甚至石龍聽從楚源的建議,以自己的聲望,說服揚州城的富戶豪紳,獲得他們的支持,成立了一支五千人的“道兵”。


    原本江淮一帶,是江淮軍杜伏威的地盤。


    但是隨著青城派揚州道院和“道兵”的出現,江淮軍已經和青城派揚州道院出現了大小好幾次摩擦,江淮軍也視青城派揚州道院的道兵為眼中釘,雙方火藥味十足,幾乎到了快要開戰的地步了。


    此時巴蜀那邊,有這樣的好消息傳來,簡直是給青城派揚州道院打了一劑強心針。


    “真的嗎?如此看來,幫主的武功,又有所精進。”


    玄誠長老感歎。


    武林江湖中,能在一地被稱作第一高手的,縱觀整個天下,已經算是頂尖高手了。


    “當然是真的,消息都傳遍了,不可能有假。”


    石龍道。


    “師父,玄誠長老,那獨尊堡堡主很厲害嗎?”


    徐子陵在旁邊好奇地問。


    “很厲害,他的結拜兄弟是天下第一用刀高手天下四大門閥之一嶺南宋家的家主宋缺,拜把子兄弟是魔教天蓮宗的宗主安隆,他們可都不是弱者。”


    石龍解釋道。


    這些名字,以往都是他需要仰望的存在。


    但是隨著自從遇到楚源,一切好像變得不再那麽遙不可及了。


    “師父,你和玄誠長老之前不是說魔門很厲害嗎?怎麽還有被掌門嚇跑的人?”


    寇仲的關注點卻格外奇特,他記得之前師父石龍和玄誠長老說過,魔門是天下排名前三的大勢力。


    “魔門隻是一個比較籠統的稱呼,魔門之內,分為兩派六道,他們之中有強有弱,而這天蓮宗就是由一群商賈構成,天蓮宗的勢力,在魔門兩道六派中算是比較弱的。”


    石龍道。


    “原來隻是一群商人,難怪會被掌門嚇得連夜逃離蜀地。”


    寇仲感覺有些好笑。


    在這個時代的人眼中,商人的地位不高,無法和那些權貴高手相比。


    “說起來掌門之所以對蜀地那些高手出手,也是因為這個安隆,江湖傳聞據說是安隆得罪了掌門,欲要邀請整個蜀地的所有高手,一起對付掌門,結果掌門知道後先下手為強,率先出手以一人之力,橫掃整個蜀地武林,但這隻是江湖傳聞,並不知道真假。”


    石龍似乎想到了什麽比較高興的事情,他又笑著道。


    “難怪這個安隆,會帶著天蓮宗連夜逃離蜀地,原來是怕遭到掌門的報複。”


    徐子陵恍然。


    “行了,你們繼續請教玄誠長老,努力練功吧,掌門這麽厲害,我們不能拖了掌門的後腿。”


    石龍接著道。


    “遵命。”


    “是,師父。”


    寇仲和徐子陵紛紛應道。


    ……


    關中。


    太原。


    古稱晉陽。


    曆史上,曾是趙國、前秦、北漢三個政權的都城。


    晉陽西倚呂梁山脈,東據太行山脈,南守太嶽山脈。


    太原正好處在這些山脈中間的太原盆地,有著這些山脈作為支撐,太原的安全性便能得到極大保證。


    正因為如此,太原也是抵抗草原上突厥等遊牧民族的邊關重城。


    而天下四大門閥之一的李閥,正是這座城池的主人。


    在隋煬帝被宇文化及襲殺造反之前,閥主李淵被隋煬帝任命為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太原留守、晉陽宮監。


    成為這一地區的封疆大吏。


    李閥經營多年,早已經成了這片區域的主人。


    這天。


    一個身穿黑衣道袍,雙目明亮,氣質出塵的少年道士,外加一位身穿淡黃衣衫,長相漂亮的女子,一起來到了太原城外。


    自從隋煬帝駕崩後,各地分裂,天下開始征戰,各地霸主軍閥,已經開始了防範細作,潛入自己控製區域內的行動。


    李閥也同樣如此,如今的太原城,對於外出和進入的百姓,都會進行詳細的盤查。


    站在太原城外的這一道士一女子,自然正是楚源和傅君婥二人。


    “我們來太原幹嗎?”


    傅君婥看著身前站在那裏,背負雙手,打量著眼前這座雄偉城池的楚源,目光不解道。


    她實在理解不了,楚源前一刻還在蜀地,剛剛橫掃完蜀地武林所有高手,下一刻就突然決定來關中太原了。


    楚源收回目光,轉身對身旁的傅君婥問:“這城中有什麽?”


    傅君婥遲疑片刻,用不太確定的語氣道:“李閥,天下四大門閥之一的李閥。”


    楚源道:“之前的出手,既然已經打響了我自身的威名,下一步自然就該落子了。”


    身處亂世,無論是個人,還是勢力,都逃脫不了人間大勢。


    想要不被大勢裹挾,就隻能提前布局,成為人間大勢中的一員,並且收獲到最大的利益。


    傅君婥皺眉:“聽不懂。”


    楚源道:“中土上承炎黃,下接堯舜,是天下文化的中心,博大精深著呢,你一個高麗人,若是能聽明白,現在就不會落在我手裏了。”


    傅君婥目光看著楚源,雙目充斥著寒意,不由握緊了拳頭。


    如果不是手中無劍,又真氣被封,知道打不過楚源,她早就拔劍去砍楚源了。


    楚源懶得去照顧一個高麗人的心情,他說的是實話,但有時候實話最傷人,也最讓人難以接受。


    “走吧,我們進城。”


    楚源轉身道。


    看著楚源往前方走去,傅君婥剛剛緊握的雙拳,又鬆開了。


    雖然心中氣憤,但是打不過,隻能忍著了。


    “門口盤查那麽嚴密,我們怎麽進城?”


    傅君婥快走幾步,跟上楚源問。


    “我帶你進去。”


    楚源頭也不回道。


    傅君婥想到楚源那高深的輕功,一時間沒了任何擔憂。


    這座城池因為地處邊關,是抗擊突厥等遊牧民族的要塞,建造的十分高大,足足高有四丈,但對於楚源那高深的輕功來說,隻是輕輕一躍的事情罷了。


    兩人找了個無人的地方,楚源再次提著傅君婥,施展輕功《逍遙遊》,一個箭射,如同一隻展翅的鵬鳥,衝天而起二十餘丈,越過了下方的城牆,穩穩落在了太原城內。


    對於這一切,傅君婥神情十分平靜。


    雖然自己形象有些狼狽,但她已經習慣了。


    一回生,二回熟。


    這種事情經曆多了,就自然而然地習慣了。


    進了洛陽城後,楚源打聽清楚李府的位置,就帶著傅君婥往李府走去。


    穿過人來人往的大街,楚源和傅君婥來到了李府所在的城東,並且找到了李府。


    李閥府邸,十分氣派。


    門口有抱鼓石,和拴馬的馬樁,外加刷了紅漆,以及鑲有銅環的大門,門頭上還有藍底金紋的牌匾,以及近十級高的台階。


    門口守衛森嚴,有一隊披甲執矛,分列兩隊的精銳甲士守衛。


    “何人前來李府?”


    看到楚源和傅君婥向他們走過來,有甲士詢問。


    “青城派掌門青陽道人特來拜訪慰撫大使李大人。”


    楚源高聲道。


    站在門口的甲士麵麵相覷片刻,這才想起了此人是誰。


    正是最近在江湖上大名鼎鼎,剛剛弄出一番大動靜的“蜀地第一高手”青陽道人。


    “青陽掌門稍等,我們這就進去稟報。”


    甲士客氣道。


    楚源的身份和實力,已經完全有資格求見他們的大人了,就連他們大人見了都要以禮相待。


    “去吧。”


    楚源點頭道。


    ……


    李府。


    一間用來會客的前院廳堂中。


    李淵是個五十餘歲,額頭高凸,但是天庭開闊,整齊有勢,眼角狹長,臉上皺紋極多,皮膚鬆弛,穿著一件紫色雲紋袍服,氣質高貴的老者。


    對方高坐在主座上。


    在讓下人為楚源和傅君婥,奉上茶水後。


    李淵笑著對楚源拱手:“青陽道人和羅刹女此次遠道而來,不知道有何要事,若是能有用得到的地方,李淵定不會推脫!”


    楚源一時間沒搞清楚,李淵口中的“羅刹女”是誰!


    不過當看到李淵的目光,是落在傅君婥身上後,楚源這才明白,原來李淵口中的“羅刹女”,竟然指的是傅君婥。


    雖然自己把她習慣性地當作一個沒什麽名氣的高麗刺客,但對方身為傅采林的弟子,江湖上也是有名號的,名號就是“羅刹女”。


    傅君婥看到楚源的樣子,似乎猜到了楚源心中的想法,她腦袋高高仰起,輕哼一聲。


    似乎在說,楚源可別小瞧了她。


    她怎麽說也是宗師奕劍大師傅采林的弟子,若不是遇到了楚源,這中原還真無人能奈何得了她。


    楚源覺得好笑之餘,不再理會傅君婥,將目光看向坐在主座上的李淵道:“說起來,我此次前來太原的確有事,但倒不是有什麽事情需要李大人相助,而是有一件兩全其美,對李閥和青城派都有利的事情與李大人相商。”


    李淵好奇道:“何事?”


    楚源道:“我欲收李大人的二子李世民為徒,若是李大人和李公子願意的話,我和青城派日後會對李家鼎力相助。”


    這就是他來太原的目的,收徒李世民,落子李閥。


    說話間,楚源目光看向了站在門口,臉上白淨無須,好似一個宦官,氣質有些陰柔的那個中年人。


    此人武功不低,看樣子至少是先天圓滿的水準。


    這樣看來的話,不僅是他在落子。


    其他人也在落子。


    隻是不知道,此人究竟是哪個勢力,派到李淵身旁的高手?


    楚源的話,令李淵心中一震!


    如今楊廣已死,天下大亂將至。


    天下群雄爭霸的局麵已經開始,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有反王稱帝。


    李閥身為天下四大門閥之一,的確也有稱帝的打算,隻是尚未準備周全,還在觀望而已。


    聽楚源的意思,他要收自己二子為徒,然後這位青陽道人和他背後的青城派,就會全力支持李閥。


    青城派雖隻是一個剛剛在江湖上成名不久的門派,但隨著眼前這位青陽道人,在不久之前以一人之力橫掃蜀地武林,以後蜀地武林,怕是都要以青城派為尊。


    而李家若是想爭霸天下的話,蜀地又是一個不得不爭取的地方。


    李淵心中斟酌片刻後:“我對此沒有任何意見,隻是不知道我那二子願意嗎?”


    隻要答應此事,自己那二子隻不過是多了一位,年齡比他小一些的師父而已。


    李閥不僅能得到,一位練成天下四大奇書之一《長生訣》的年輕高手相助,還能得到一個道家門派幫助,何樂而不為呢?


    楚源道:“隻要李大人同意就好,李公子那裏十分簡單,交給我就行。”


    慈航靜齋不是想要替天下做主,為百姓選出一個賢君來嗎?


    他就提前一步,先截和了再說。


    雖然在大唐的影視劇版本中,裏麵的李二與曆史上顯得大相徑庭,性格有些自私虛偽,不仁不義,過河拆橋……


    和性格真誠,仁義無雙,敢愛敢恨,正直無邪的雙龍,形成了鮮明對比。


    但楚源仔細分析過一番後,覺得李二作為曆史上毫無短板的天之驕子,一舉掃除了草原外族,被稱作“天可汗”的六邊形戰士,不可能毫無可取之處,最後還取得了天下。


    要不是電視劇為了突出主角雙龍,而做的胡亂改編,就是作者為了突出主角,而故意弱化李二。


    畢竟李二實在太出彩了!


    雙龍開掛獲得,並且練成了《長生訣》,才是主角。


    而李二他的所作所為,本身就是主角。


    如果把李二公子的真實事跡寫出來,那雙龍就會在他麵前顯得黯然失色,看上去李二公子才是真正的主角。


    李淵聞言喜道:“那就麻煩青陽道長了。”


    楚源道:“不麻煩。”


    ……


    李世民剛剛南下去了一趟沿海地區,本是想繼續向東溟派訂購一批武器。


    但沒想到竟意外得知,東溟派的人之前在李閥向東溟派訂購武器時,還暗中遺留下一本賬簿,作為後手。


    如果這本賬簿,被送到昏君楊廣手中,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不過世事無常,誰知道突然之間,楊廣的心腹宇文化及就突然反了。


    殺了楊廣不說,還立了一尊偽帝。


    這下子就算東溟派繼續留著那本賬簿也沒用了。


    後來李世民才意外得知,宇文化及之所以突然反叛,是因為楊廣交給他奪取《長生訣》的差事,因為一位突然橫空出世的少年高手青陽道人無法完成,才讓其破罐破摔,直接反叛謀逆,動手殺了昏君楊廣。


    眼看楊廣死後,各地豪強紛紛稱帝,怕出現意外,李世民也不敢在南方繼續久待,回到了洛陽。


    騎馬走進熟悉的太原城內,一切如常。


    李世民卻發現前方的大街上,站著一個氣質出塵,束發結簪,但是臉上依稀有著一絲稚嫩,雙目有神的年輕道士,擋住了自己的去路。


    眼看自己的馬要撞到對方,李世民連忙勒住馬匹韁繩道:“道長,你擋住我的路了。”


    同時他心中有些奇怪,因為回到太原城的緣故,他在城外就卸下了喬裝打扮,恢複了自己的本來樣貌。


    按理說,太原城中的百姓,應該都認識他,不會擋住他去路的。


    那少年道士依舊沒動,站在原地對李世民道:“公子,你我有緣,不如你拜我為師如何?”


    李世民看了看對方樣貌,發現對方的年齡,比自己還要小上幾歲十歲,如此巨大的年齡差,自己怎麽能拜對方為師呢?


    想到自己以後要叫這個年齡比自己小上很多的少年道士為師父,李世民心中就打起了退堂鼓。


    李世民道:“道長說笑了,你我年齡如此懸殊,我又如何能當你的弟子,你放我過去,大家以後就是朋友如何?”


    他察覺到這少年道士,既然敢在大街中攔下自己,定有不凡的來曆,所以對其十分客氣。


    那少年道士卻紋絲未動,對李世民道:“公子再考慮考慮。”


    李世民還想拒絕,卻突然間發現,自己和那少年道人突然間,與整個天地隔絕了。


    周圍的一切,路過的行人、天上的雲彩、忙碌的商鋪,在這一刻都靜止了,毫無半點聲音。


    隻有他和麵前的這個少年道士,是鮮活的。


    可以自由活動,發出聲音。


    剛剛要說出口的話,李世民又吞了回去,他知道自己這是遇到高人了!


    李世民在轉念之間,已經重新作出決定。


    他神色一肅,翻身下馬,整理了一下衣冠,鄭重跪在地上,向眼前的少年道人行師徒之禮道:“弟子李世民拜見師父。”


    好漢不吃眼前虧,大丈夫能屈能伸。


    更何況還是這種可遇而不可求的高人,要收自己為徒。


    長相年齡算什麽,說不定是人家駐顏有術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拜師青城山,師兄餘滄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握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握拳並收藏拜師青城山,師兄餘滄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