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


    距離青城山,有三十裏路。


    餘滄海本來準備帶領自己四個徒弟和楚源,連夜趕回青城山的。


    但是想到楚源這個拜入鬆風觀的小師弟,並沒有習練過武功,再加上年齡還小,這樣趕路的話,恐怕吃不消,便臨時改變了主意。


    他們在徐家渡,開了三間客房,歇息一夜之後。


    翌日。


    晨星啟明,天色微亮。


    師徒幾人才重新起床,往青城山趕去。


    接近正午時分,日頭毒辣,伴隨著陣陣蟬鳴聲,他們終於回到了青城山。


    站在青城山腳,原本在都江堰劉家渡口,遠遠看上去連綿起伏的群山,山勢變得巍峨高聳起來。


    “青城山下白素貞,洞中千年修此身……”


    在跟隨師父師兄們爬山之前,楚源看著眼前氣勢雄渾的青城山,腦海中不由浮現出了這句。


    “不知道這個世界,在這青城山上,有沒有一條名叫白素貞的蛇妖?”


    楚源小聲嘀咕。


    大概是沒有的。


    因為這個世界,是武俠世界,而非仙俠神話世界。


    不論是前世還是今生,有關於青城山的傳說,自古以來可不少。


    最有名的,便是漢朝之時,在此山修行後結茅傳道,創立天師道,最後坐化於此的天師張道陵。


    由於楚源沒有練武,且年齡極小,所以他的趕路速度並不快,經常掉隊,尤其是在上山時的山路上。


    好在餘滄海和他的四位徒弟,每走一段距離,都會在前麵等他,這才讓楚源沒有掉隊。


    眾人中途歇息過三次,吃了些幹糧後繼續趕路。


    而鬆風觀則在青城山前山,距離朝陽洞不遠的地方。


    “到了,這裏便是鬆風觀了。”


    未時時分,太陽西斜,眾人來到一座規模巨大的道觀前,餘滄海停住腳步,對跟在自己身後的楚源道。


    “師弟,正式拜入鬆風觀,等明日再說。”


    餘滄海對楚源道。


    “人英你先安排楚源和眾弟子一起練劍,熟悉熟悉觀中環境,晚上你再安排個地方,讓他在觀中住下。”


    餘滄海又轉身,對身旁的大弟子侯人英道。


    楚源則在餘滄海說話時,打量著眼前這座道觀,隻見這鬆風觀依山而建。


    有房屋百餘,宮殿十餘座,屋脊高聳,連牆接棟。


    道觀門口,有一座飛簷鬥拱的牌樓,上書“鬆風觀”三字。


    牌樓之下,有兩名持劍的年輕道士看守。


    站在道觀門口,依稀能看到鬆風觀牌樓後有一個巨大的廣場。


    廣場上,有隊伍排列整齊,人數多達上百的道士人手一把長劍,正在練劍,招式整齊劃一。


    “光在廣場上練劍的就有上百人,這樣看來,鬆風觀最起碼有道士兩三百人,這在整個青城山上,已經算是規模數一數二的大觀了。”


    楚源心中暗自道。


    “多謝師兄。”


    聽到師兄餘滄海的聲音,楚源回應道。


    “遵師父之命。”


    候人英拱手行禮道。


    “掌門和大師兄他們回來了!”


    “拜見掌門。”


    就在這時,守門的兩名持劍道士,看到餘滄海他們回來,神色恭敬,紛紛向餘滄海行禮。


    餘滄海點了點頭後,便在一眾弟子敬畏的目光中,轉身離開了。


    楚源則跟在四位師侄身後,進入了鬆風觀。


    “他是白雲觀紫雲師叔祖的弟子,師父準備代師收徒,將他收入觀內,日後他就是你們的師叔了,你們要稱呼他為師叔知道嗎?”


    在進入鬆風觀後,大師兄候人英叫停廣場上正在練武的上百弟子,對這群年輕道士,向他們介紹楚源的身份。


    “原來是小師叔!”


    “年齡不大,好大的輩分!”


    “看來以後,我們得恭敬一些,免得被師公責罰。”


    “不過一個六七歲的頑童,憑什麽做我們的師叔?”


    聽到候人英的話,那些年齡不大的年輕道士小聲議論,其中還夾雜著一些憤憤不平的聲音。


    青城派掌門餘滄海親傳弟子隻有四位,其他基本是一些普通弟子,外加一些二代弟子。


    所以別看楚源年齡小,他們見到楚源,都要稱呼楚源小師叔,或者小師叔祖。


    對於那些憤憤不平,嫉恨他的聲音,楚源就當作沒聽到。


    不遭人嫉是庸才。


    這些發出不滿的青城派弟子,也隻能在嘴上發發牢騷罷了。


    “今日正好由二師弟當值教導弟子,二師弟,小師叔就交給你了。”


    將楚源身份介紹給青城派眾弟子後,大師兄候人英對洪人雄道。


    “沒問題,小師叔就暫時交給我吧。”


    洪人雄雖然年齡比候人英小,但是拜入青城派的時間要比侯人英晚,所以隻能排行老二,長相頗為忠厚老成。


    等候人英、於人豪、羅人傑三位師兄,先後離開之後。


    “小師叔,是不是奇怪,為什麽大家都離開了,唯獨將我留在這裏?”


    “其中莫非有什麽緣由不成?”


    “平時若是我們在觀中,乃是由我們輪流教導觀中弟子,這次因為有事需要和師父一起下山,教導弟子的事情,就交給門中長老了。”


    “如今我們回來了,此事自然就該由我們擔負起來了,而今天正好是由我當值。”


    經過洪人雄的一番解釋過後,楚源明白了緣由。


    隨後洪人雄去觀中,拿了一把普通的帶鞘長劍,將其丟給楚源。


    楚源拔劍出鞘。


    打量了一番這柄長劍。


    隻見劍鞘乃是木製,表麵刷了黑漆,造型質樸簡潔,沒有任何裝飾的花紋,劍柄顏色黝黑,表麵纏繞了一層皮革,防止練劍或是與敵交手時脫手。


    劍身顏色深沉,劍刃沒有任何光澤,看樣子用的材料是粗鐵。


    楚源得出結論,這是一把質量普通的鐵劍。


    “小師叔,你剛到鬆風觀,還沒入門,先不急著練劍,就跟著弟子們,先熟練熟練劍法,等正式入門,再開始練武不遲。”


    說完這番話後,洪人雄便去教導青城派弟子們練劍去了。


    楚源手提長劍,在旁邊站了一會兒之後,也悄悄站在了隊伍之中,努力跟隨上周圍青城派弟子的節奏,習練起劍法來。


    楚源也不期望短時間內,真能學會這套劍法。


    隻是努力記住這些劍法的招式,以求將整套劍法在腦海中記下。


    看這位小師叔,剛到鬆風觀,就偷偷站在青城派練劍的隊伍中,迫不及待地習練起劍法來。


    洪人雄無奈之餘,隻能特意關照楚源。


    將原本從中途講解的劍法,從頭開始講起。


    “清風劍法是我們青城派的入門劍法,裏麵包含了運劍、身法、步法、發勁等技巧,招式如風之迅捷,對敵時能夠做到以快打快……”


    洪人雄站在前方,一邊講解劍招,一邊動作極慢地拆解劍招,並且做出示範。


    經過洪人雄講解,楚源才知道這門劍法名叫《清風劍法》!


    “雖然隻是青城派的入門劍法,但卻是真正的武功,還是一門劍法。”


    楚源一邊用心學習,一邊暗自道。


    那個少年心中,又沒有一個劍客夢呢?


    前世小時候,手中拿著一根木棍,在田間地頭冒充劍客,斬落見到的一切植物,讓十裏八村的草木遭殃,然後被父母一頓雙人快打,可是很多農村孩子的童年。


    “天色不早了,今天就教到這裏,伱們回去以後,將我教導的兩式劍招好好練習。”


    這一學就學到了黃昏,日頭落山時,洪人雄看了一眼天色,收劍而立道。


    廣場上學劍的年輕道士,這才三三兩兩,結伴四散而去。


    在今天整個學劍的過程中,可能是礙於楚源是掌門餘滄海親自帶回來的師弟,再加上楚源輩分太高的緣故,也沒人敢和楚源搭話。


    “小師叔,這清風劍法,你學得如何?”


    洪人雄教導得很是負責,等所有弟子散去後,詢問楚源的學習進度。


    主要他也是看到楚源,習練劍法格外勤奮努力。


    “師侄你教的兩式劍法,我隻學會了一式。”


    楚源神情有些不好意思。


    “進度還算不錯,小師叔,練武講究勤練不輟,你平時多多習練,就能真正學會一套劍法。”


    洪人雄想了想叮囑道。


    一天學會一式,速度不算慢,但也不算快就是了。


    《清風劍法》雖然隻是青城派的入門劍法,難度不算太高,但是很多愚笨的弟子,幾天才能學會一式劍法。


    很多人以為自己學會了,其實隻是一種錯覺而已。


    很可能睡一覺,第二天起來就忘了。


    這就需要經常勤學苦練,讓劍法銘刻在腦海和身體中,不經思考就能使出,才算真正學會。


    “行了,小師叔,練了一天的武,想必你也累了,我帶你去用晚飯。”


    隨後洪人雄不再糾結這個問題。


    介紹這位小師叔入門的白雲觀主,說了楚源天資聰穎,是世間難得一見的練武苗子。


    但他是不相信的。


    這世上,哪有那麽多的練武奇才!


    大部分江湖武林人士,都是普通人。


    想要在江湖上混出名堂,打出一片名聲來。


    更多的是依靠自身勤奮,幾十年如一日的勤修苦練,或是謀奪威力更加高深的神功秘籍罷了。


    如今江湖上,威震江湖的日月神教教主東方不敗。


    也隻不過是獲得了一門,名為《葵花寶典》的武功秘籍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拜師青城山,師兄餘滄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握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握拳並收藏拜師青城山,師兄餘滄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