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駝嶺間,諸妖驚疑不定。


    被那聲音所唬,於四下裏察看,欲尋玄奘之所在。


    卻說玄奘,歸於虛無,又起於虛無。


    諸般明悟上心頭,他走西行之路,走了差不多十個年頭,常覺山高路遠,西天難至。


    此刻一眼觀卻,西天,地府幽冥,天庭天門,皆入他眼。


    倘若他願意,西天隨時可至。


    若三界諸天是苦海,那西天便算礁島,卻算不上彼岸之地。


    玄奘念生於有,歸於無,於諸方生靈中又起一念,是故,未取真經,卻已明真經。


    那經是西天的經,卻不是他的經。


    一念起心間,天空中忽現一抹亮麗星河,像是白晝下,撕開夜空一角。


    玄奘自虛無中走出。


    點滴光華凝聚,繼而形成一道身影。


    “和尚,是和尚!”


    少女懷抱錫杖,口齒不清,卻站在洞口指向天空。


    是那個在自己洞中過夜的和尚。


    玄奘身影漸凝實,此刻,他也明白了,為何悟空說,人要靠他自己去救。


    他的念頭中,有一種力量,可以為他所用。


    恰似他在虛無走過的路,那是他的來時路。


    那是他的道。


    “我今日,終於不用再苦講道理!”


    玄奘輕聲言語。


    苦講道理無人聽,哪個在意?


    祈求不如自己有,救人也須本事高。


    “裝神弄鬼,管你是什麽妖魔鬼怪!”


    老魔目光頓冷,他就不相信,有人可以從肉體凡胎,直接頓悟得道。


    那鋼刀直接飛出,要削了玄奘的腦袋。


    刀影過長空,觸之無影蹤。


    就那麽一眨眼,刀便消失在玄奘身前。


    “世間諸物分虛實,虛為實有,實為虛依,有有才有無,生靈兩合一,玄妙在此間!”


    玄奘開口。


    須臾間,卻是越過諸妖,走向洞中。


    他知實也明虛,故而能救人。


    見那骸骨林,骷髏嶺,一個個生靈葬送在此,玄奘終是合掌,眼眸微閉。


    一時間,屍山血海消,骸骨骷髏無,其間造化生,瑞氣接祥雲。


    天邊霞彩散烏雲,是那怨煞氣消沉。


    明月身旁,小家夥們樂的直拍手,他們看的清楚,那些個髒髒的,臭臭的東西突然間就沒了。


    轉而是氤氳之氣繚繞,點滴光霧籠罩。


    眾妖心有疑竇,卻不敢輕易上前。


    不知玄奘在搞什麽名堂。


    那霧氣間,卻是點點光華,漸漸匯攏,卻是聚起一道道身形各異,大小不一的人形模樣。


    “玄奘,你當真無知,這些人已被吃了,你還能逆轉輪回,借死還生不成?”


    二怪見了譏笑,覺得玄奘異想天開。


    就是一步登天,任憑你神通廣大,要想讓這些人活過來,也是癡人說夢。


    似生死人肉白骨,借屍還魂,由陰入陽,哪個不是逆天之舉。


    有那功效的,也是極珍寶藥。


    救一個尚且艱難,他們洞中,又何止百萬……


    玄奘恍若未聞,隻是邁步在洞中。


    那光霧逐漸濃鬱,便是那白骨生,血肉聚,勾勒人之體相。


    十方界中,佛陀法相頓現。


    各方生靈皆為所驚動,抬頭看向蒼宇。


    “玄奘,逆轉陰陽,生死顛倒有悖規矩,生老病死,春秋輪轉乃自然之道,你要以私心亂乾坤?”


    如來金身顯化,開雷音之口。


    光耀十方大界,明照山川湖海,一體法力真如不寂,威勢大鎮諸天。


    “錯了,生老病死乃自然之象,其象可改焉,佛不墜輪回,眾生可超脫,天地無順逆,此亦為道哉!”


    玄奘依然行走於洞間,感生靈之生死,將那死在洞中的生靈,一一顯化。


    那形體漸歸真,卻無靈動相。


    是有實而無靈也。


    他卻也不急,隻是以大手段,重塑他人身軀。


    “生死之事涉及三界,稍有不慎便生動蕩,玄奘,切莫因一己私心亂了三界!”


    如來雷音大開,聲音滾滾來。


    玄奘的變化,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料,如今,哪還有取經之念,更是妄圖讓死者生,讓亡魂聚,如此舉動,難合佛法。


    且其一開口,就欲斷佛門大道,已成佛門之敵。


    他若不阻,世間恐無佛也。


    “順是亂,逆是亂,你是私心,我亦是私心,妖吃人是亂,各方供獻也是亂,三界本不定!”


    玄奘幽幽開口,卻是頭也不回。


    一直在亂當中,何來的亂了三界,若是不亂,如來不會幹涉此間,若是不亂,佛門之獸怎會於此成怪。


    若是不亂,那些個寺院,僧侶,王朝,道觀,怎會獻上供品。


    殺人不為亂,救人怎可說亂!


    如來現世,群妖驚懼,那老魔,二怪,已是慌了心神,暗自往後退卻。


    小妖盡俯首,一些實力稍弱的妖王,亦是戰戰兢兢。


    進退不得,有苦難言,一個個本相畢露。


    人間自是通幽,三界本是一體,卻說那地府幽冥,十殿閻羅,亦是心驚。


    驚玄奘所言,驚玄奘態度……


    “玄奘之能,我等亦看不透,金蟬子輪回轉世,本以為……”


    閻羅王話未說盡,目盡十方,卻是輕聲一歎。


    那十方界,為如來所設,是諸多幽魂,亡靈不入地府幽冥,這回,卻是沒他們地府什麽事。


    讓他驚異的是,西方佛老的一手算盤,竟然出了差錯。


    那金蟬子,也算三界當中的人物。


    雖是如來弟子,可惹如來不喜的事,知道的人不少。


    故此一劫,便是他,也隻當是如來的手段,要讓金蟬子徹底皈依。


    如今生了變數,不知道又是多少風雲。


    “有變化是好事,順風順水,當知無滋無味!”


    宋帝王目光微動,意味深長道。


    他們是個看客,看客自然不喜歡看那平淡如流水的,跌宕起伏,驚心動魄,才可牽人心神啊。


    洞中,玄奘目光如常。


    走過一道輪廓時,身形微頓,那是李虎,此刻雖未完全凝聚,隻是朝夕相伴的人兒,他哪能不熟悉。


    跟著他,卻在此丟了性命。


    他該為對方做點什麽。


    “我今日救得你們,日後也可救得他人,總算不是個無用僧!”


    玄奘笑笑,有著一絲釋然。


    今日之事,他勢必要做的,誰也不能阻。


    李虎護了他一路,孩子們跟了他一路,那些無辜的人兒,因為人心,枉死於此,如何救不得!


    作惡的有人視而不見,行善的你卻橫加指責。


    太現實,卻荒謬。


    他不喜歡。


    獅駝洞中,漸是人海如潮,立的是滿滿當當。


    三妖在此作怪,吃人年月已久。


    死在此間的性命,太多太多,遠不是一個洞中所能容下。


    這一刻,這獅駝洞卻是逐漸延長,洞中空間延綿,平白多出些地,一切皆在變化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劫在西遊?我道心與相俱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卦十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卦十三並收藏劫在西遊?我道心與相俱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