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倭國考察團先是內部開會,總結幾天來在梓州的見聞、收獲,以及在梓州投資汽車配件廠的可行性。


    參與考察的經濟師、工程師等專家們認為,梓州目前隻有鐵路、公路,沒有港口和機場,城市環境髒亂差,雖然有數量不菲的熟練工人,但其流動性差,三石株式會社未必能招到足夠數量的熟練工人。如果招收農民工進行培訓,其成本亦會超過預期。


    結論就是,以其將企業建在梓州,還不如在五羊或東海附近找個地方建廠。


    “女士們,先生們,現在,我們不是討論該不該在梓州建廠的問題,我們要討論的是,如果在梓州建廠,三石株式會神應該向華夏提出什麽樣的條件。諸位,我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昨天晚上,倭國議會國際部副部長亞洲事務委員會主席板田大郎先生指示,一定要促成此次投資,大家的任務就是研究如何將這次投資的成本最低化,利益最大化……”


    “啊……”十幾個人的會場頓時被板田次郎的話給引爆了,尼媒,這次考察,隻是三石株式會社的一次普通商務考察,其投資額不會超過10億倭元,怎麽可能會驚動板田大郎先生?不過,眾人看了帶隊的板田次郎先生,心頭也就釋然了,這是朝中有人好做官,衙門有人好辦事啊!


    板田一席話,統一了認識,確定了基調,討論馬上就進入了對技術細節的探討。這個,其實也沒神馬好說的,在接風宴會後,梓州方麵就羅列出了他們能夠提供的優惠條件,而三石株式會社方麵也提出了自己的條件,在確定了要投資之後,就是討價還價罷了。


    而參與會議的專家們,則是確定一個最低的底線,當然,因為板田大郎先生的原因,在談判時,以促成此資投資為要務,在一些次要條件上,可以作適當讓步。


    上午9點30分,倭方考察團突然提出,要與梓州方麵進行會談,打了梓州一個措手不及。


    半個小時後,會談正式開始。板田次郎代表倭方作開場發言,他盛讚了梓州悠久而豐富的曆史文化,秀麗的山川以及梓州領導的熱情好客之後,話題一轉,就繞到了趙無極身上:


    “我們考察團昨天聽說,梓州出了一個在華夏極具影響力的華夏青年藝術家趙無極,據說其技藝層出不窮,多達36種以上,我們倭民也是一個熱愛藝術的民族,因此,三石株式會社正式向梓州發出邀請,邀請趙無極先生及各位梓州的領導前往倭國三石株式會社總部觀光、訪問。我們認為,梓州方麵與三石株式會社的投資協議如果能夠在倭國首都簽訂,將具有特別的意義。”


    “什麽?趙無極?”華夏方有些顎然,這投資與趙無極有神馬關係?


    板田次郎繼續解釋道,“梓州訪問團在倭期間,我們將為趙無極先生安排一次盛大的演出活動,各位梓州領導自然是觀募佳賓。當然,我們會付給趙無極先生演出報酬的。”


    梓州市長何克禮聽到翻譯把板田次郎的話翻譯成華語後,第一個感覺就是突然,第二個感覺就是怪異,而第三個感覺就是麻煩。


    倭方在考察快要結束時,提出的這個條件,看似非常簡單,因為隻關係到趙無極一個人,但實際上可能不是這麽回事,省委,甚至中/央是神馬態度?


    因為,趙無極並不是專業的文藝工作者,而是華夏政府體係內的一名基層官員,一名官員,去倭國作秀演出,是否合適?


    何克禮覺得,梓州市委也好,市政府也好,非常難以作出這個決定,得請示省委或者中/央。


    隻是,何克禮還沒想好對策,市委書記方平就表態了:“好,這個條件我們答應,板田先生,倭方還有什麽條件一並提出來吧。”


    方平是怎麽回事?何克禮本能地覺得這個決定有些草率,尼媒,你方平完全可以宣布暫時休會,梓州方麵討論了再告知倭方嘛,怎麽能當眾答應呢?


    板田次郎一聽方平同意邀請趙無極去倭國訪問,心情頓時放鬆下來:“各位,其他條件,此前我們已經互換了意見,具體的投資問題,可以雙方此前的文本為基礎,進行談判。不過,我建議這個問題留在倭國首都討論吧。”


    板田次郎說完這句話,就起身率領三石株式會社的同仁們離開了會場。


    “尼媒,倭國人怎麽如此無禮?”與會的梓州大佬,也不全是外交工作的白癡,至少,何克禮就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神奇的是,以方平為首的絕大多數官員竟然起身為倭國人送行。


    待倭人全部離開了會議室後,方平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各位,討論一下去倭國訪問團成員名單,盡快告知倭國客人。我提議,這次赴倭訪問,由省委常委、副省長鄒茂源同誌擔任訪問團團長,大家有沒有什麽意見?”


    “同意。”


    “沒意見。”


    會場上響起淩亂的應答聲。誰敢有意見啊,鄒茂源可不僅僅是省委常委、副省長那麽簡單,他還是市委書記方平的老領導、老上級,誰反對,不但要得罪鄒茂源這名常委副省長,還要得罪市委書記,不劃算啊。


    再說,自己又當不了團長,哪個當團長不都一樣!


    “由鄒茂源擔任訪問團團長,我沒意見。不過,方書記,出訪倭國這事,是不是先請示一下省委?”何克禮待眾人冷靜下來之後,出聲問道。


    何克禮的意思是,老方啊,你剛才答應倭國人答應得太快了,要是省委或者更高層麵的人不同意,豈不是要在倭國人麵前失言?


    不過,就是何克禮本人也沒意識到,這個訪問團,最先應該征求當事人趙無極的意見。這不怪何克禮,也不怪與會的這麽多市級高官,因為長期以來他們就養成了一種思維習慣:一個小小的鄉長,即便再有成績,再有名氣,難道還能不聽上級領導的安排?


    當然,在座的人並不知道趙無極對國家真正的貢獻,因為他們沒有資格知道。至於吳冕首長等三大巨頭接見趙無極的事,這些官員的認知還沒有倭國人那麽深,他們本能地認為,這是首長在做一種表率,要關愛青年人的成長。


    雖然何克禮與北方某位大佬的關係非常好,進而與省委書記柳伯益的關係也不錯,但柳伯益也不會違反紀律,告訴何克禮趙無極為國家做的那些事。


    好在何克禮本人並沒有犯暈,頭腦還是清醒的。


    “嗬嗬,克禮同誌,這個,昨天你打電話給我後,我就電話請示了鄒省長,鄒省長表示沒有問題,他說,梓州市委市政府的正式組團報告出台後,給他的辦公室送一份過去就行了。”


    “啊,既然鄒省長表了態,這事就容易了。”何克禮也沒多想,不就是幾個人或十幾個人去倭國旅遊一圈嗎,小事一樁而已。


    “我們在座的,哪些人想去倭國,以什麽理由去倭國,此外,市委市政府還有哪些人應該去,大家都說說,議議吧。”


    “我提議,由方書記擔任訪問團副團長。”市委辦主任餘明剛全然沒注意在座幾位大佬的表情,率先表態道。


    “明剛同誌,難道你不想去倭國看看?”方平對餘明剛的話非常欣賞,他想當副團長,但他不能說出來啊。另外,如果他當了副團長,去倭國訪問,那麽,何克禮就得留在梓州市主持工作了,絕對沒有兩個人同時出國的道理,也沒有這個可能。


    “嗬嗬,我就作這個訪倭團的服務員吧,我為大家服務。”餘明剛這個出訪的理由不錯,這麽多人出訪,確實得有人負責聯絡服務。


    “我也去吧。我去看看倭國的城市建設,取一點真經。”分管城市建設的副市長張維國說道。這時,城市建設還不是那麽重要,一般由普通的副市長分管。


    “我也去看看倭國的工業發展水平吧。這個,我們確實應該向倭國學習。”市委分管經濟工作的副書記張興銳表態道。


    張興銳這個表態,等於是斷絕了市政府分管工業的常委副市長趙永明的念想。原則上,分管領導也隻能去一個。


    餘明剛的那個表態,具有同等價值,他去了,市府辦的主任羅順就不能去。怎麽可能兩個大管家都同時出國呢,再說,市長都沒機會去倭國,他一個市府辦主任還敢去?除非是何克禮安排他去,但現在是何克禮也不可能安排他去。


    “好吧,除了上麵的同誌,我建議,外貿局的楊得雲同誌、工業局的江慶同誌、計經委的孫沙滿同誌,八零一的駱世鑫同誌,都參加這個訪問團吧。”


    八零一,是華夏著名的電視機生產廠家,曾引進倭國彩電生產線,既是梓州最大的工業企業,又是華夏軍轉民最為成功的企業之一。


    “方書記,這件事,與趙無極同誌有關,是不是也征求一下趙無極同誌的意見?”何克禮最終還是想起了這個小人物。


    而正是這一句話,挽救了何克禮的政治生命。


    “明剛同誌,你負責通知鳳山鄉的趙無極,叫他下午來市委辦公室,我親自找他談話。”方平壓根沒想過什麽征求趙無極的意見,但何克禮的提議也是可以理解的,於是,方平便有了這樣的決定。一個小小的鄉長,由市委書記親自談話,邀請其訪問倭國,這麵子夠大了吧!


    至於倭方說的在倭國演出,那是好事啊,說一聲就行,難道,趙無極還敢會不願意?rs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超級強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牧場星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牧場星辰並收藏重生之超級強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