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仕候嘴中溢出鮮血,一雙眼睛也被糊住了。“但我就想試試,那片雪裏究竟藏著什麽,讓你這麽想將我推進去。”潘仕候透過眼前鮮紅的霧看他:“你、你早有防備。”厲隨道:“因為我從來就沒信過你。”潘仕候不甘心:“為何?”“劉喜陽並沒有死,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招了。”厲隨說,“還有,我已經知道了數年前厲府為什麽會一夜傾塌。”潘仕候的瞳孔驟然縮緊。厲隨用湘君劍挑起他的下巴,目光寒涼:“所以我突然就不想給你痛快了。”第83章 祝燕隱派去西北的人, 帶回了金城礦難的真相。當時厲府將朝廷鹽鐵礦的生意做得如日中天,引來無數人羨慕,也引來無數人眼紅, 城外一處處的礦場, 就是一座座的金山, 誰不想從中撈一筆?而將這份“眼紅”轉為實際行動的,就是時任知府的龐大海, 那場礦難並非天災,是他一手策劃的人禍。在厲府一夜坍塌後,龐大海順理成章將礦場收歸官府, 借機中飽私囊, 過了幾年紙醉金迷的日子, 後因貪腐被判入獄, 沒幾年就病死了。厲隨道:“你早就知道了龐大海在暗中招募工匠,明顯是要對礦場下手,卻沒有將此事告訴我爹, 反倒在礦難發生的第一時間,就帶著證據去官府裏訛了一大筆銀子。”潘仕候嘴裏還在不斷湧著鮮血:“我……我就不該收養你。”“你不想收養我,卻不得不收養我。”潘仕候狼狽地倒在雪地中, 幾乎能感受到生命正在一點點流逝,他當然知道自己當初為何要收養厲隨, 一是因為厲府的大宅, 二是因為中原江湖最講一個“義”字,若自己能替慘死的義兄好好撫養兒子,各門派自會高看天蛛堂一眼,這可比杜雅鳳那種靠著施舍粥飯博出來的善人名號省事得多,也有用得多。祝燕隱將他這點小心思琢磨得透徹, 不說別的,單說當初厲隨風寒發熱,都奄奄一息了,還要被他抱著滿城跑,隆冬冒雪找醫館——怎麽著,是金城的大夫都不肯上門看診?可不就是要演給其餘人看。若不是天門子在收到厲夫人的書信之後,及時找到天蛛堂,真不知潘仕候還能養這個處處將他親兒子壓一頭,又孤僻寡言,極不招人喜歡的“賢侄”多久。潘仕候看著厲隨,眼底忽而又變得有了生機,甚至還嘶啞地笑了起來:“但你也活不過、活不過今日,你以為這山穀中,就隻有這麽一點機關,隻有這麽幾十個人?你太自負了,太自負了。”沙沙的聲音傳來,萬仞宮影衛警覺地抬起頭。隻見方才那些已經隱入機關的焚火殿弟子,又鬼魅般地重新出現在了山道上,而且數量翻了數倍不止。他們偽裝得極好,渾身雪白,幾乎要與這滿世界的大雪融為一體,隻有仔細盯著,才能覺察出有人影正在以極快的速度移動。一百個,五百個,或者更多。有人追求正義與光明,也就有人喜歡殺戮與陰影,總會有那麽一些腦子不好用的人,不過赤天能在短短數年間將他們搜羅到一起,而且看起來教得還不錯,其實也算有些本事。潘仕候咬牙道:“這山穀裏到處都是陷阱,到處都是迷陣。”厲隨將視線下移,看著那顆血糊糊的、倒人胃口的腦袋:“看來你是真的恨我。”“我自然恨你,錦華,要不是有你,我也不會那麽逼錦華,最後竟將他逼上了絕路!”提到兒子,潘仕候的聲音陡然拔高,拚死拖著零散的身體又往前爬了兩步,“他將自己泡在毒水中,天天忍受錐心劇痛,而你,你呢,你什麽都不用做,憑什麽!”影衛小聲提醒:“宮主。”厲隨往四野掃視一圈。這時天上的雲霧散了些,太陽光瀉過縫隙,照亮了整座雪山,冰淩折射出光,密密麻麻的暗器也折射出光,看得人有些眼花。潘仕候還在喋喋不休地說著,也不知是要分散厲隨的注意力,還是想將多年來的心中積怨一次吐個幹淨。他實在不甘心,不甘心兒子為何那麽廢物,也不甘心自己明明已經竭盡全力了,怎麽還是在江湖中爭不到一席之地——以至於所有人在提起天蛛堂時,第一反應居然都是厲隨。敬仰萬仞宮的門派,就對天蛛堂百般示好,厭惡萬仞宮的門派,就對天蛛堂嗤之以鼻,偌大的中原武林,竟找不到一個門派會將天蛛堂視為獨立的存在。厲隨卻根本沒有聽他說,隻是不耐煩地皺起眉頭:“你是因為厭惡這一切才去投奔赤天,還是因為想滿足自己的貪念?”根據劉喜陽的說法,潘仕候早在四年前就被赤天拉攏,差不多是與杜雅鳳同時加入的焚火殿。而劉喜陽本人也不像先前招供的那樣,是在北上伐魔時才被杜雅鳳派人拉攏,而是一早就與銀筆書生有了聯係,平時聽命於潘仕候。天蛛堂與尚儒山莊向來看不慣彼此,明裏暗裏你爭我奪。當初杜雅鳳奉赤天的命令,在白頭城內用張參煉製毒藥,潘仕候卻暗中將此事告知厲隨,想借他的手除去杜雅鳳。而前幾天劉喜陽之所以會收買小廝傳出潘錦華已死的消息,也是潘仕候暗中授意。他以為整個計劃天衣無縫,篤定武林盟一定不會殺自己,而是會將自己當作棋子投入焚火殿,那麽自己就能利用“眼線”的身份,將厲隨騙來這處山穀——事實上他確實也做到了,雖然厲隨一早就看穿了所有陰謀,但到底還是來了。想到這一點,潘仕候又醜陋地笑了起來:“你很快就會死。”厲隨漠然道:“我死了,繼續去將你那正在地府裏的兒子比得一文不值嗎?”潘仕候雙目圓瞪:“你!”他想反駁,卻又想不出該怎麽反駁,一時間呼吸更加粗重,甚至發出了類似於野獸的無能吼聲。厲隨拔劍出鞘。潘仕候還在垂死掙紮:“你知道這山上有多少人嗎?”旁邊的影衛被吵煩了:“你知道我們有多少人嗎?”厲隨扭頭看了他一眼。影衛:我馬上閉嘴!潘仕候嗬嗬嘲諷著,你們,你們能有多少人,不就是萬仞宮,頂多再加上朝廷的軍隊,那也要祝府肯借。厲隨繼續看著影衛:“什麽意思?”影衛硬著頭皮回答:“不止我們,還有另外三十餘個武林門派,也埋伏在此處。”厲隨:“……”影衛迅速道:“是萬盟主和祝公子的意思!”說完之後,見自家宮主似乎沒有別的反應,至少不像在生氣吧,就又小心翼翼地補充,祝公子說了,此番討伐魔教是整個中原武林的事。祝燕隱將“能打群架就絕不單挑”的精神貫徹得十分透徹。而其餘三十幾個門派被選中時,也很有幾分豪情萬丈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