輾轉幾趟車,阿內終於回到了久別的家中。
終於有種腳踏實地的感覺了。
他對外麵的世界幾乎完全失去了好奇感和征服欲。
外出打工僅是為了謀生而已,可現實是:和呆在家裏種田幾乎沒有兩樣。
隻是為了一個麵子。
媽媽還是像以前那般樸實和善。
正在為他準備了一桌好菜。
“媽媽,這個錢是給你的。”
阿內從口袋裏掏出50元給正在做飯的媽媽。
當他說出這句話時,內心也隱隱覺得無奈。
一次廣東之行,帶回來的僅隻有50元。
這和外人口中所述:廣東是打工仔的天堂,遍地是黃金,隨便一個月都有好幾千塊……極不相稱。
但是,人們何嚐不都這麽認為呢?
鋪天蓋地的渲染,使得大家都給廣東標上了“經濟特區”、“沿海發達城市”、“國際大都市”……字眼。
成千上萬的打工仔趨之若鶩。
但是,阿內從一開始就不相信這一套。
他始終認為:錢再多,也絕不會輕易分享與人。
就像愛情一般,美女再多,也絕不容易得到。
而對於極具征服欲的人來說,隻要環境夠好便已足夠。
“阿仔,這錢還是你自己留著用吧,下次出門要做生活費的。”
媽媽柔聲道。
阿內還是堅持把錢塞給了媽媽。
在他看來,這50元雖然微不足道,但已象征著他最大的能力了。
他就是如此。
隻要有一絲能力,絕不會白費。
即使現實再殘酷,他也要竭盡所能來回報家人。
在家的日子,阿內除了幫忙做做家務,剩餘的時間就是騎著那輛讀書時的陳舊單車,四處遊玩。
這在外人看來,十足是不務正業的幼稚表現。
但是,也許隻有媽媽知道,阿內的心已蒙上太多世俗的塵埃。
也許隻有這種“幼稚”的行為,才能平衡一下。
阿內也在這最純真的娛樂中,找到了些許愉悅。
什麽“事業”、“愛情”……統統都被拋到了一邊。
他現在想要的,僅是恢複一下快樂的心情。
但是,即便如此,也遭來不少人非議。
人們總是認為快樂和自由是如此蒼白無力,甚至是一種罪惡。
隻有成功的事業才是最具價值和份量的。
但是,沒有快樂的動力,何談事業?
爸爸就是那種偏重事業,而非單純快樂的人。
但他要比其他男性要開明得多,並不會強迫兒子做不願意的事。
但見到兒子每天無所事事,他終於看不下去了。
親自買回一大袋禮品,帶著阿內,奔他的同事而去。
爸爸同事的兒子在一家民營企業任管理人員,這在爸爸看來,是一件十分值得欽佩和羨慕的事。
阿內甚至能猜測到:爸爸或許把同事的兒子當成自己兒子的楷模了吧。
或許把同事家的地位,當成自己追求的目標了。
所以,當他帶著兒子去求同事介紹工作時,內心的仰慕一定不亞於央求本身。
“叔叔好,嬸嬸好。這是一點小意思,送給你們……”
剛一進門,阿內強笑著謙卑道。
他似乎無法抗拒父親。
為了父親的來意,他隻能偽裝開心和大方。
像他這種自尊心強的人來說,哪怕是說兩句恭維和央求的話,都會是一種內心地掙紮。
父親也是個不善言辭的人。
為了完成父命,他不得不說一些誇讚主人兒子有能力的恭維之語。
但是,主人的回應卻令他十分意外。
他原本以為,主人會看在和爸爸是同事的份上,態度很隨和、熱情。
結果卻是意想不到的冷淡。
甚至還帶有譏諷和傲慢意味地詢問阿內,為何大學畢業這麽久還找不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這對本來就抗拒求人,而又不得不低三下四的阿內來說,實在是一種莫大的恥辱。(未完待續。)
終於有種腳踏實地的感覺了。
他對外麵的世界幾乎完全失去了好奇感和征服欲。
外出打工僅是為了謀生而已,可現實是:和呆在家裏種田幾乎沒有兩樣。
隻是為了一個麵子。
媽媽還是像以前那般樸實和善。
正在為他準備了一桌好菜。
“媽媽,這個錢是給你的。”
阿內從口袋裏掏出50元給正在做飯的媽媽。
當他說出這句話時,內心也隱隱覺得無奈。
一次廣東之行,帶回來的僅隻有50元。
這和外人口中所述:廣東是打工仔的天堂,遍地是黃金,隨便一個月都有好幾千塊……極不相稱。
但是,人們何嚐不都這麽認為呢?
鋪天蓋地的渲染,使得大家都給廣東標上了“經濟特區”、“沿海發達城市”、“國際大都市”……字眼。
成千上萬的打工仔趨之若鶩。
但是,阿內從一開始就不相信這一套。
他始終認為:錢再多,也絕不會輕易分享與人。
就像愛情一般,美女再多,也絕不容易得到。
而對於極具征服欲的人來說,隻要環境夠好便已足夠。
“阿仔,這錢還是你自己留著用吧,下次出門要做生活費的。”
媽媽柔聲道。
阿內還是堅持把錢塞給了媽媽。
在他看來,這50元雖然微不足道,但已象征著他最大的能力了。
他就是如此。
隻要有一絲能力,絕不會白費。
即使現實再殘酷,他也要竭盡所能來回報家人。
在家的日子,阿內除了幫忙做做家務,剩餘的時間就是騎著那輛讀書時的陳舊單車,四處遊玩。
這在外人看來,十足是不務正業的幼稚表現。
但是,也許隻有媽媽知道,阿內的心已蒙上太多世俗的塵埃。
也許隻有這種“幼稚”的行為,才能平衡一下。
阿內也在這最純真的娛樂中,找到了些許愉悅。
什麽“事業”、“愛情”……統統都被拋到了一邊。
他現在想要的,僅是恢複一下快樂的心情。
但是,即便如此,也遭來不少人非議。
人們總是認為快樂和自由是如此蒼白無力,甚至是一種罪惡。
隻有成功的事業才是最具價值和份量的。
但是,沒有快樂的動力,何談事業?
爸爸就是那種偏重事業,而非單純快樂的人。
但他要比其他男性要開明得多,並不會強迫兒子做不願意的事。
但見到兒子每天無所事事,他終於看不下去了。
親自買回一大袋禮品,帶著阿內,奔他的同事而去。
爸爸同事的兒子在一家民營企業任管理人員,這在爸爸看來,是一件十分值得欽佩和羨慕的事。
阿內甚至能猜測到:爸爸或許把同事的兒子當成自己兒子的楷模了吧。
或許把同事家的地位,當成自己追求的目標了。
所以,當他帶著兒子去求同事介紹工作時,內心的仰慕一定不亞於央求本身。
“叔叔好,嬸嬸好。這是一點小意思,送給你們……”
剛一進門,阿內強笑著謙卑道。
他似乎無法抗拒父親。
為了父親的來意,他隻能偽裝開心和大方。
像他這種自尊心強的人來說,哪怕是說兩句恭維和央求的話,都會是一種內心地掙紮。
父親也是個不善言辭的人。
為了完成父命,他不得不說一些誇讚主人兒子有能力的恭維之語。
但是,主人的回應卻令他十分意外。
他原本以為,主人會看在和爸爸是同事的份上,態度很隨和、熱情。
結果卻是意想不到的冷淡。
甚至還帶有譏諷和傲慢意味地詢問阿內,為何大學畢業這麽久還找不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這對本來就抗拒求人,而又不得不低三下四的阿內來說,實在是一種莫大的恥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