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媽媽的心靈對話,猶如一種時空穿越的神奇力量。
一下子把殘酷現實中渺小卑微的阿內拉回到美妙舒暢的熟悉記憶中。
原本那些如龐然大物、不可企及的高樓大廈、千萬豪車、天文級財富、強勢、氣魄雄渾的人……漸漸朦朧化、遠景化,就如那朦朧而遙遠的月亮;取而代之的是“媽媽”的高大和清晰。
而在此之前,麵對外界的無限誘惑和刺激,他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釋懷和平靜。
這種無法釋懷幾近生理化——那些象征著財富和權威的“龐然大物”,充斥於他的視野,仿佛就要將他吞噬,自己已毫無反抗之力和存在感。
而這一切,隻需將永遠糾結在“你、我”人稱的對話,轉換為和媽媽描述故事似的“他”人稱。
不管涉世多深,不管受“教育”和共識的同化有多根深蒂固,都已化作“他們說……”而遠去。
而要做到這樣,唯一的方法隻能把心靈與媽媽融合——一種先天血緣與後天心靈的完美契合——心靈如血緣般不可動搖。
而讓他和媽媽心靈融合的,卻是這可遇而不可求的寧靜月夜。
祥和朦朧的皓月,不正是那時候朦朧的視覺記憶嗎?
月光,媽媽
二個印象又開始奇妙地串聯起來。
那時候,他依稀記得自己被嚴重燙傷。是媽媽背著他,月夜求醫。
一個幾歲的孩子,被超出人類承受極限的高溫所灼傷,居然沒有了創傷記憶和餘悸。
就如那月光般朦朧和懵懂。
後來的不安與焦慮,遇到挫折時的憂傷與絕望,百億財富與身無分文的巨大落差……
雖不可比擬,但何以超越了人類的極限?
正是失去了那種朦朧的記憶,才使他無法麵對挫折和刺激。
現在,這種朦朧記憶正在回歸。
即便是“刺瞎”他眼睛的,讓他自認永遠無法企及而絕望的,幾百億天文級金錢;即便是“震破”他耳道的,令他無比恥辱、緊張的,認為永遠無法戰勝的氣貫如虹的嗬斥、聒噪,也能神奇地朦朧化、淡化,不再不安和恐懼。
他的腦海中如泉湧般湧出遙遠而美妙的記憶。
而他這些年來經曆的所有不堪往事,都突然沉靜下來,仿佛一些朦朧而安全的景物。
即便是假設行走在人車川流不息的都市,他也不再有不適的迷失感和暴光感。
仿佛那些都是月夜下寧靜的景物,隻剩下他一個人行走,在往回家的路上。
靈感一來,阿內不由得起床伏案,提筆書寫,寫著一封也許永遠不會發出的信:
媽媽……我快到家了。
我在外麵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
他們說:“你不夠陽光,不會有女孩喜歡你。”
他們說:“你太內向,不會有企業招你。”
他們說:“我看上去很抑鬱,抑鬱症是絕症,很難治愈,容易複發。”
他們說:“某某明星得過抑鬱症,選擇了極端方式。他既有錢又有名,都逃脫不了這種厄運,你更不可能。”
他們說:“你這種身體症狀有點類似癌症,癌症是絕症,不可治愈。”
他們說:“你不能總回憶過去,那是不可更改的事實,對未來毫無益處。”
他們說:“你這隻是在自己騙自己而已。”
他們說:“你不關注並不代表創傷不存在,有些創傷永遠無法愈合。”
他們說:“你的問題在於遺傳基因,那是不可改變的。”
他們說:“這個命令你必須絕對服從,沒有任何回旋餘地!”
……阿內一鼓腦把腦海中的擔憂和不安的假設全都寫成和媽媽描述故事似的“他們說……”
就像小時候聽媽媽講故事一般,那些曾經如生根般在他腦海中烙下的不良印記,竟奇跡般地連根拔起。(未完待續。)
一下子把殘酷現實中渺小卑微的阿內拉回到美妙舒暢的熟悉記憶中。
原本那些如龐然大物、不可企及的高樓大廈、千萬豪車、天文級財富、強勢、氣魄雄渾的人……漸漸朦朧化、遠景化,就如那朦朧而遙遠的月亮;取而代之的是“媽媽”的高大和清晰。
而在此之前,麵對外界的無限誘惑和刺激,他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釋懷和平靜。
這種無法釋懷幾近生理化——那些象征著財富和權威的“龐然大物”,充斥於他的視野,仿佛就要將他吞噬,自己已毫無反抗之力和存在感。
而這一切,隻需將永遠糾結在“你、我”人稱的對話,轉換為和媽媽描述故事似的“他”人稱。
不管涉世多深,不管受“教育”和共識的同化有多根深蒂固,都已化作“他們說……”而遠去。
而要做到這樣,唯一的方法隻能把心靈與媽媽融合——一種先天血緣與後天心靈的完美契合——心靈如血緣般不可動搖。
而讓他和媽媽心靈融合的,卻是這可遇而不可求的寧靜月夜。
祥和朦朧的皓月,不正是那時候朦朧的視覺記憶嗎?
月光,媽媽
二個印象又開始奇妙地串聯起來。
那時候,他依稀記得自己被嚴重燙傷。是媽媽背著他,月夜求醫。
一個幾歲的孩子,被超出人類承受極限的高溫所灼傷,居然沒有了創傷記憶和餘悸。
就如那月光般朦朧和懵懂。
後來的不安與焦慮,遇到挫折時的憂傷與絕望,百億財富與身無分文的巨大落差……
雖不可比擬,但何以超越了人類的極限?
正是失去了那種朦朧的記憶,才使他無法麵對挫折和刺激。
現在,這種朦朧記憶正在回歸。
即便是“刺瞎”他眼睛的,讓他自認永遠無法企及而絕望的,幾百億天文級金錢;即便是“震破”他耳道的,令他無比恥辱、緊張的,認為永遠無法戰勝的氣貫如虹的嗬斥、聒噪,也能神奇地朦朧化、淡化,不再不安和恐懼。
他的腦海中如泉湧般湧出遙遠而美妙的記憶。
而他這些年來經曆的所有不堪往事,都突然沉靜下來,仿佛一些朦朧而安全的景物。
即便是假設行走在人車川流不息的都市,他也不再有不適的迷失感和暴光感。
仿佛那些都是月夜下寧靜的景物,隻剩下他一個人行走,在往回家的路上。
靈感一來,阿內不由得起床伏案,提筆書寫,寫著一封也許永遠不會發出的信:
媽媽……我快到家了。
我在外麵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
他們說:“你不夠陽光,不會有女孩喜歡你。”
他們說:“你太內向,不會有企業招你。”
他們說:“我看上去很抑鬱,抑鬱症是絕症,很難治愈,容易複發。”
他們說:“某某明星得過抑鬱症,選擇了極端方式。他既有錢又有名,都逃脫不了這種厄運,你更不可能。”
他們說:“你這種身體症狀有點類似癌症,癌症是絕症,不可治愈。”
他們說:“你不能總回憶過去,那是不可更改的事實,對未來毫無益處。”
他們說:“你這隻是在自己騙自己而已。”
他們說:“你不關注並不代表創傷不存在,有些創傷永遠無法愈合。”
他們說:“你的問題在於遺傳基因,那是不可改變的。”
他們說:“這個命令你必須絕對服從,沒有任何回旋餘地!”
……阿內一鼓腦把腦海中的擔憂和不安的假設全都寫成和媽媽描述故事似的“他們說……”
就像小時候聽媽媽講故事一般,那些曾經如生根般在他腦海中烙下的不良印記,竟奇跡般地連根拔起。(未完待續。)